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综合复习题(word版含解析)
1.下列现象不能反映海陆变迁的是( )
A.世界最高峰珠穆拉玛峰还在不断抬升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在南昌花鸟市场欣赏热带鱼
读全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②大洲和大洲③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3.关于②③两大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临太平洋、北冰洋 B.均跨寒、温、热三带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均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4.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活动 B.大量的水土流失
C.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全球气候变暖
5.地壳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是( )
A.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带 B.平原和山地的界线
C.火山.地震多发带 D.地球上风力最大的地区
6.世界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 )
A.1:1 B.7:3 C.3:1 D.3:7
7.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8.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岩层中发现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其原因是( )
A.气候变化和冰川消融 B.地壳的变动 C.海平面的下降 D.人们的填海造陆
9.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C.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10.被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是 ( )
A.非洲和亚洲 B.大洋洲和北美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亚洲
11.世界上跨纬度和经度最广的大洲分别是 ( )
A.北美洲、南极洲 B.亚洲、南极洲 C.亚洲、北美洲 D.非洲、南美洲
12.就南北半球来看,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13.地球上海洋与陆地面积之比是 ( )
A.7:3 B.3:7 C.6:4 D.4:6
读下图,X以东是大洋,以西为陆地;Y以东为北美洲,以西为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4.XY之间为: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5.X以西为:
A.非洲 B.南美洲 C.南极洲 D.亚洲
16.下列关于一些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海是由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B.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
C.地中海是处于非洲板块和欧洲板块之间,因张裂而不断缩小
D.有人预言非洲几千年后将成为海洋
17.关于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下述正确的是( )
A.古代动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 B.是在现在的位置形成的
C.是人工搬运的结果 D.可以作为大路漂移说的证据
18.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A.大洋海岭火山地震带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其他火上地震带
19.下列有关大陆漂移的证据不能从如图中看出的是( )
A.生物相似 B.古地磁相似
C.古地层相似 D.两大洲轮廓相似
20.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岩石中发现“鱼龙”化石
C.极地地区的酷寒、干燥、烈风
D.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
21.赤道横穿的主要大洲是 ( )
A.南美洲、非洲 B.北美洲、亚洲
C.南美洲、大洋洲 D.大洋洲、欧洲
22.围绕南极洲的三个大洋分别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B.“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是反映海陆变迁的一种地理现象
C.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只有少数人定居在该大洲上
D.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4.地球上海洋与陆地面积之比约是 ( )
A.2:8 B.8:2 C.3:7 D.7:3
25.地球上面积居前3位的大洲依次是
A.亚洲、北美洲、非洲
B.亚洲、非洲、南极洲
C.亚洲、非洲、北美洲
D.亚洲、非洲、南美洲
26.一架飞机从我国广州起飞,沿着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绕地球飞行一周,请问这架飞机沿途依次经过哪些大洲和大洋?( )
A.亚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B.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C.亚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非洲、印度洋
D.亚洲、印度洋、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27.关于地表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
C.西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东半球的陆地面积
D.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28.四大洋中,纬度最高的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29.世界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孤立存在于地球南端的是( )
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地带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30.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这里曾经是海洋 B.生物在不断进化 C.生物在不断迁徙 D.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31.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回答下面小题:
32.漫画反映的是
A.盖天说 B.大陆漂移说 C.浑天说 D.日心说
33.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
A.魏格纳 B.哥伦布 C.哥白尼 D.麦哲伦
34.可以证明图示两大洲曾是一家人的证据包括
①古生物化石 ②现代自然带的分布 ③地层构造 ④地形地貌的相似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5.亚洲与北美洲的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和日界线,“三线”穿过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36.读下图完成下题。
(1)写出上图中七大洲名称:①___、②__、③__、④__、⑤__、⑥_____、⑦____。
(2)写出上图中四大洋的名称:A__、B___、C__、D__。
37.读下图回答夏利问题。
(1)写出图中七大洲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写出四大洋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写出大洲分界线:①③两大洲的分界线为________;⑤⑥两大洲的分界线为________。
38.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大洲: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大洋: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某大洋“绝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这里终年冰封”,该大洋是________洋。其周围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洲。(填名称,不填字母,下同)。
(3)本初子午线过的大洲是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________(东或西)半球。
(4)D洲与B洲的界线是________运河,A洲与C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从________洋的两岸轮廓相似面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假说。
(6)我国位于________洲,该大洲人口总量位居世界第2位的国家是________
39.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所分别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大洲:A_____,E____,F___;大洋:①_________②______。
(2)图中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字母)。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填出下列的世界之最:最高的高原______、最大的半岛________、 最大的岛屿________。
(6)世界两大地震带是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40.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在大洲或大洋的名称。 A______洲,C______洲;E______洋,F______洋。
(2)苏伊士运河是 ______ 洲与______ 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______洲与______洲的分界线。(填名称)
(3)B大洲西部濒临的大洋是______洋。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洲(填名称)
(4)图中F点的经度是______,纬度是______。
41.下图为东西半球大洲与大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两大洲均位于_______ (东、西)半球。
(2)大洲名称,C:_______,D箭头所示岛屿是_______
(3)E大洲是各大洲中没有常住人口居住的地方,其原因是_______
42.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洲,B____洲,C____洲,D____洋。
(2)图中E为____运河,它是C大洲与____洲的分界线。
(3)各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洲,最寒冷的____洲,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洋。
(4)图中NOS弧线的经度是____。
43.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球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读图完成题目。
(1)由上图可知,A洲与C的分界线为_______
(2)由下图右可知,太阳直射点总是在_______和_______之间移动,据此观察上图中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大洲有_______和_______ (填字母)。
(3)下左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途中四个节气之间的运动轨迹,据此判断,今天地球公转的位置处于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此时上图中非洲南部的德班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
(4)当下左图中地球公转至甲位置时,我国的节气为__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现象。
(5)根据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观察上图中既有极昼极夜现象也有太阳直射现象的大洲有_______和______(填字母)。同时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_______和_______ (填名称)
44.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中可看出, ____ (填“南”或“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我国位于___(填“东”或“西”)半球。
(2)图中A、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此经线为 __________
(3)图中C、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
(4)图中字母E所示大洲为 ____,此大洲与西部的 ___合二为一,组成 _____大陆。
(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__,纬度最高的是 _______,轮廓形状像“S”的是 _________ 。
45.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①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亚洲大部分在___________(东、西)半球,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③、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沟通了___________海和___________海。
(4)图中经线B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海陆变迁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选项A和C是地壳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
选项B是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陆变迁;
在南昌花鸟市场欣赏热带鱼,不是海陆变迁;
D符合题意。
2.A
3.D
【分析】
根据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进行分析解答。
2.读图可知,图中②大洲是北美洲,③大洲是亚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②为北美洲,③为亚洲。
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故A正确。
依据亚洲、北美洲的纬度范围可知,亚洲、北美洲均跨寒、温、热?三带,故B正确。
亚洲、北美洲的气候特点均为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C正确。
从东西半球看,亚洲跨东、西半球,北美洲位于西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跨南、北半球,北美洲位于北半球,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地理分布、概况及大洲的界线。
4.C
【详解】
由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故答案选C。
5.C
【详解】
地壳由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C对,ABD错。故选C。
6.B
【分析】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万平方千米,地球表面29%的陆地,71%海洋。
【详解】
地球上大陆和岛屿的面积加起来约149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的面积有361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故海陆面积之比为7:3。故选:B。
7.C
【详解】
关于亚洲的叙述,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选C。
8.B
【详解】
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许多: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另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变迁,喜马拉雅山发现鱼的海洋化石,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海陆变迁的原因。
9.B
【详解】
以上四个现象中,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陆地,是海陆变迁的现象;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这是由于月球、太阳的引力导致的,故选B。
10.C
【详解】
在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上看,被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和北美洲,北极圈没有穿过大洋洲和非洲,北回归线没有穿过欧洲,所以选C。
11.B
【分析】
【详解】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亚洲也是跨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也是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故选B。
12.C
【分析】
东半球的陆地约占38%,海洋约占62%,西半球陆地占19.1%,海洋占80.9%,北半球的陆地占39﹪,海洋占61%,南半球的陆地占19﹪,海洋占81%。
【详解】
北半球的陆地占39﹪,海洋占61%,南半球的陆地占19﹪,海洋占81%,所以从南北半球位置来看,世界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海陆的分布,牢记即可。
13.A
【详解】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故选A。
【点睛】
考查世界海陆面积之比。
14.B
15.D
【分析】
14.根据题意可知,Y以东为北美洲,以西为太平洋,亚洲以东为太平洋,所以X以东是大洋,以西为亚欧大陆,所以XY之间为太平洋;X以西为亚洲,故答案1题选B;
15.根据题意可知,Y以东为北美洲,以西为太平洋,亚洲以东为太平洋,所以X以东是大洋,以西为亚欧大陆,所以XY之间为太平洋;X以西为亚洲,故答案2题选D。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洲与大洋的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6.B
【详解】
红海是由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地中海是处于非洲板块和欧洲板块之间,因挤压而不断缩小;几千年后成为新的海洋是红海,而不是非洲,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板块运动产生的影响。
17.D
【详解】
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现在的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不可能具备煤炭的形成的条件;其原因是南极大陆曾经处在温带,后来由于板块运动,才飘移到现在南极的位置上,故选D。
18.B
【详解】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日本正好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地壳活跃多地震.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板块运动的影响。
19.B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恰好与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对应;海牛与鸵鸟在南美洲与非洲都有分布,两种动物不能远渡重洋,也不能长距离飞行,说明生物相似;两大洲的对应部分,古地层相似;但不能从图中看出古地磁相似。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学说有关知识,要知道其学说的例证。
20.B
【详解】
地球上海陆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以上四个现象中,只有“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岩石中发现“鱼龙”化石”能够证明海陆变迁,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极地地区的酷寒、干燥、烈风与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受地球纬度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气候,与海陆变迁无关,故选B。
21.A
【详解】
赤道穿过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其中穿过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部分。故本题选择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七大洲的分布。
22.A
【详解】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读图可知,南极洲四周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大洲和大洋的位置。
23.C
【详解】
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至今无人定居在该大洲上,故选这答案C。
24.D
【详解】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所以,地球上海洋与陆地面积之比约是7:3。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海陆所占的面积比例。
25.C
【分析】
该题考查七大洲的面积。
【详解】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故选B。
26.A
【详解】
一架飞机从我国广州起飞,沿着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绕地球飞行一周,沿途会经过亚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故选A。
27.B
【详解】
A.陆地虽然集中于北半球,但海洋面积仍大于陆地面积,故不符合题意;B.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故符合题意;C.西半球是陆地面积小于东半球的陆地面积,故不符合题意;D.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概况.
28.D
【解析】
四大洋当中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呈S型,北冰洋纬度最高,印度洋第三。 太平洋是地球第一大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故选D。
29.C
【详解】
南极洲被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所包围,而且孤立存在于地球南端.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记忆能力.
30.A
31.B
【分析】
30.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所以本题选择A。
31.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海陆变迁及板块的运动。
32.B
33.A
34.D
【分析】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32.图中所示南美洲东岸凸出的部位和非洲西岸凹进的部位遥相对应,该漫画反映了大陆漂移假说,故选B。
33.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所以选A。
34.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和,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等古生物,古老地层相似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故选D。
【点睛】
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提出者等知识。
35.C
【详解】
亚洲与北美洲的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和日界线,“三线”穿过的海峡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故选C。
36.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大洋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被海洋分割成七大洲,海洋是连为一体的四大洋。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②是位于西半球南部的南美洲;③是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南极洲;④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非洲;⑤是与非洲隔地中海相望的欧洲;⑥是位于欧洲东部的亚洲;⑦是位于亚洲东南部的大洋洲。
(2)由图中所示四大洋可以看出,A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B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C是位于非洲西部的大西洋,D是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北冰洋。
37.非洲 欧洲 亚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共有七大洲,海洋包括连为一体的四大洋,大洲与大洋大部分有较明显的界线。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非洲,②是与非洲隔地中海相望的欧洲,③是位于欧洲东部的亚洲,④是位于亚洲东南方向的大洋洲,⑤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⑥是位于西半球南部的南美洲,⑦是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南极洲。
(2)图中所示四大洋中,A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B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C是位于非洲西部的大西洋,D是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北冰洋。
(3)图中①表示的非洲和③表示的亚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⑤表示的北美洲和⑥表示的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有关知识,要知道大洲与大洋之间的分界线。
38.亚洲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 欧 欧 非 东 巴拿马 苏伊士 大西 亚洲 印度
【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共有七大洲,海洋包括连为一体的四大洋,大洲与大洋大部分有较明显的界线。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A表示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B表示的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C表示的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非洲,D表示的是西半球南部的南美洲;①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②是位于美洲东部的大西洋,③是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
(2)由题目可知,某大洋绝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内,终年冰封,说明该大洋是北冰洋;该大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包围,三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欧洲。
(3)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欧洲和非洲,该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位于西经20°以东的东半球。
(4)D表示的是南美洲和B表示的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A表示的亚洲和C表示的非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5)魏格纳是看到大西洋两岸的非洲西部与南美洲东部轮廓十分吻合的情况下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后来得到了人们的证实。
(6)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是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亚洲人口居第二位的国家是位于南亚的印度。
39.亚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太平洋 大西洋 A 南极洲 北冰洋 太平洋 青藏高原 阿拉伯半岛 格陵兰岛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分析】
根据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读图可得,A是亚洲,B是欧洲,C是非洲,D是北美洲,E是南美洲,F是大洋洲,G是南极洲;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③是印度洋,④是北冰洋。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A亚洲,约4400万平方千米。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G南极洲和④北冰洋,所有的经线都经过。
(4)面积最大的大洋是①太平洋。
(5)世界上最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世界最大的半岛是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东北部的格陵兰岛。
(6)世界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40.南美 非 印度 大西 亚、 非 北美 南美 太平 南极 20°W 0°
【分析】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详解】
(1)从图中可知,A是南美洲,B是北美洲,C是非洲,D是亚洲,E是印度洋,F是大西洋。
(2)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3)B北美洲西部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4)图中F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它的经度是20°W,其纬度在赤道上是0°。
【点睛】
识记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分界线。
41.巴拿马运河 西 大洋洲 格陵兰岛 (地处南极大陆)纬度高,气候寒冷(温度低),冰雪覆盖。(言之成理即可)
【分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世界上海陆分布不均匀,西半球上的大洲主要有南北美洲,东半球上的大洲主要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南极洲位于南半球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北极的中心是北冰洋,周围有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详解】
据图可知:(1)图中A为北美洲,B为南美洲,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两大洲位于太平洋东岸、大西洋西岸,均位于西半球。
(2)图中C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洲,该大洲位于太平洋中部和中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在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D箭头所示岛屿是位于北美洲东北方,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格陵兰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3)图中E是,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的南极洲,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气候酷寒,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所以迄今为止没有常住人口。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分界线、大洲的分布、南极洲的自然环境,理解解答即可。
42.亚 非 北美 大西 巴拿马 南美 大洋 南极 南极 印度 20°W
【分析】
本题以东西半球分布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以及各大洲分界线等相关知识。为基础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 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即亚洲;B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非洲;C是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北美洲;D是位于非洲西部的大西洋。
(2)读图可知,图中E为巴拿马运河,它是C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3)读图可知,各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最寒冷的是纬度最高的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
(4)读图可知,图中NOS弧线的经度是20°W,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3.白令海峡 23.5°N(或北回归线) 23.5°S (或南回归线) D G ③ 昼长夜短 夏至 极夜 A C 非洲 大洋洲
【分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因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与平面保持66.5°的夹角,所以太阳直射的地方不同,导致各地出现不一样的季节和不一样的昼夜长短,就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详解】
(1)由图可知,A大洲是北美洲,C大洲是亚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2)由下图右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上图中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D表示的欧洲和G表示的南极洲,两大洲没有热带范围。
(3)今天我们期末考试时,是在一月份,地球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的③处,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所以位于南半球的德班是昼短夜长。
(4)由图可知,当地球位于图中甲处时,我国的节气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南极圈会出现极昼现象。
(5)上图中既有太阳直射现象,又有极昼极夜的是A表示的北美洲和C表示的亚洲,两大洲跨了寒、温、热三个热量带;同时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非洲和大洋洲。
44.北 东半球 160°E 巴拿马运河 亚洲 欧洲 亚欧 太平洋 北冰洋 大西洋
【分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我国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图中A、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依据大洲大洋的分布可知,此经线为160°E。
(3)图中C为北美洲、D为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4)依据位置,图中字母E所示大洲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此大洲与西部的欧洲合二为一,组成亚欧大陆。
(5)四大洋中, 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大西洋是第二大洋,轮廓形状像“S”型;印度洋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北冰洋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点睛】
本题考查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及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45.北美洲 大西洋 东 a 苏伊士运河 地中 红 20°W(西经20°)
【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共有七大洲,海洋包括连为一体的四大洋,大洲与大洋大部分有较明显的界线。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b是位于美洲东部的大西洋。
(2)亚洲大部分是位于西经20°至东经160°之间的东半球,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a表示的北冰洋。
(3)③表示的亚洲和⑤表示的非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4)图中经线B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的经度是20°W,是东半球的起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