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1同步练习 常见物质的检验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化学必修1同步练习 常见物质的检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20 16:0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
基础梳理
1.常见离子的检验
物质(离子) 方法及现象
CO32- 与含B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SO42- 与含Ba2+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Cl-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H4+ 与NaOH浓溶液反应,微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气体(NH3)。
Na+ 焰色反应呈黄色
K+ 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I2 遇淀粉显蓝色
蛋白质 灼烧 有烧焦羽毛气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焰色反应
(1)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很多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2)将一根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有颜色,可将铂丝在稀盐酸中蘸一下,再灼烧至无色。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许待测物,火焰中灼烧透过钴玻璃观察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实验操作步骤可总结为四个字:洗、烧、蘸、烧。
(3)钠及其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为黄色;
钾及其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紫色(透过钴玻璃观察)。
重点提示: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而不是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例题解析21世纪教育网
例1. 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42-、Na+ 、CO32- 、H+ 、NO3- 、HCO3-、Cl- 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1)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试纸显红色;
(2)取2毫升溶液,用氯化钡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3)对(2)中所得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夜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试回答下述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写代号) ,对错误的改正方法是 。
(3)按上述操作,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思路分析:pH试纸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大量H+,则一定不能大量存在CO32-和HCO3- ;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大量存在SO42-;由于步骤(2)中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有Cl-,将干扰Cl-的检验,所以步骤(2)是错误的,应将用氯化钡溶液改为用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
解题:(1)H+、SO42-;CO32-、HCO3- (2)将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3) Na+ 、NO3- 。
误区点拨:在解答离子推断问题时,要注意解题思维的整体性,用确定的离子来检验其他未知离子的存在与否,并注意前后照应,避免出现错误。
基础训练
1.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通常用来洗涤铂丝的是( )
A.硫酸 B.烧碱溶液 C.稀盐酸 D.蒸馏水
2.可用来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溶胶的简便方法是( )
A.过滤 B.渗析 C.电泳 D.丁达尔效应
3.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4.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5.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可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酒精中是否含少量水
C.通过灼热的CuO,能使固体由黑变红的气体一定是H2
D.用pH试纸来鉴别盐酸和醋酸
6.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
7.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K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21世纪教育网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9.某气体可能含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CuSO4(变蓝),判断该气体中一定有( )
A.HCl、CO2、H2  B.CO、H2、H2O C.CO、H2、NH3  D.HCl、CO、H2O
10.若从H2SO4、Na2SO4、Na2CO3、NaCl、NaOH、Cu(NO3)2、HNO3 7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2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已记录在下表中。试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即实验进行到该步所能作出的某物质肯定存在、否定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判断),再综合推断所取出的2种溶液的可能组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步推断21世纪教育网
⑴ 将取出的2种溶液进行混合 混合溶液无色、澄清无其他明显现象 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Cu(NO3)2混合溶液肯定不是下列组合:
⑵ 用pH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 测定结果:pH=2
⑶21世纪教育网 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⑷ 向上述溶液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21世纪教育网 无明显现象
混合溶液的可能组合(写出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写几组,不一定填满,):
① 和   ;②   和      ;③ 和    ;
④ 和   ;⑤   和      ;⑥ 和    ;
11.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实验室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Na2SO4和NH4Cl进行鉴别,经讨论可行的实验方案有多种。请你设计四种实验方案加以鉴别。简要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方案21世纪教育网 操作过程 现象和结论




12.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 H2O)
温度 NaNO3 KNO3 NaCl KCl
10 80.5 20.9 35.7 31.0
100 175 246 39.1 56.6
(假设:(1)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2)分离晶体时,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
某同学设计用物质的量比为1:1的硝酸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水制取硝酸钾晶体的实验,其流程如图:
21世纪教育网
在①和③的实验过程中,关键的实验条件是 。
分离出晶体的②和④的操作是 (填“蒸发”、“结晶”、“过滤”中的某种操作)。硝酸钾晶体是 (填“A”或“C”)。
粗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是 ;检验的方法是 。
欲将粗产品提纯,可采取的方法是 。
答1.C 2.D 3.B 4.BC 5.B 6.C 7.C 8.C 9. A
10. (1)H2SO4和Na2CO3;HNO3和Na2CO3;(2)至少含有H2SO4、HNO3中的一种;
(3)至少含有H2SO4、Na2SO4中的一种;(4)肯定不含NaCl
①H2SO4和Na2SO4;②HNO3和Na2SO4;③H2SO4和NaOH;④H2SO4和HNO3;
11.
方案 操作过程 现象和结论
① 用洁净的铂丝分别蘸取固体样品在火焰上灼烧 焰色呈黄色,原样品为Na2SO421世纪教育网
② 分别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 固体逐渐变少而消失,原样品为NH4Cl
③ 分别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加入NaOH溶液,微热 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原样品为NH4Cl
④ 分别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原样品为Na2SO4
12.(1)控制温度 (2)过滤 C (3)Na+ 、 Cl— ; Na+利用焰色反应。Cl—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 (4)重结晶
加水溶解




原料
晶体A
液体B
晶体C
液体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