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第1学时
学习目标 1.反复吟诵,理解诗意。2.在吟诵中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韵。
学习重难点 1.初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2.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学习初步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1.反复诵读诗词三首,初步了解三首诗词的内容。(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尤其要做到心到)2.描述三首诗词的景物画面,初步感受三首诗词的情感。二、课堂探究先自主思考,再组内交流和组际交流。第一首:1.诗中主要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2.诗中第一句主要说明了什么?3.三四两句是诗人对前两句所写景物的评价,那么你认为诗人对此有怎样的评价?4.思考本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5.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第二首:1.从本首词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夏夜的景色?2.词中写了哪些景物?3.别枝是什么意思?明月的出现怎么会惊动鹊呢?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的写作手法是什么?5.既然下雨怎么会有星星?雨到底大不大?6.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第三首:1.诗中哪一句是写景?你从中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从这句诗中你感受到作者对秋天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3.诗中哪两句直接告诉我们诗人对秋天持有与众不同的态度?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的意思。4.作者为什么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晴空一鹤冲入云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不同?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达标检测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下边的练习。(1)“路转溪头忽见”中的“见”,应读哪个音,并说说它的意思。A.jiàn B.xiàn “见”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写丰收喜悦的诗句是:__________。(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中的“忽见”表现了作者先________后________的心情。(4)从全词看,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诗歌欣赏。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2)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1.韩愈 : 字退之,南阳人。少孤,刻苦为学,尽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贬。初为监察御史,上疏极论时事,贬阳山令,元和中,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改庶子。裴度讨淮西,请为行军司马,以功迁刑部侍郎。谏迎佛骨,谪刺史潮州,移袁州。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兵部侍郎。使王廷凑归,转吏部,为时宰所构,罢为兵部侍郎,寻复吏部。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愈自比孟轲,辟佛老异端,笃旧恤孤,好诱进后学,以之成名者甚众。文自魏晋来。拘偶对体日衰,至愈,一返之古。而为诗豪放,不避粗险,格之变亦自愈始焉。集四十卷,内诗十卷,外集遗文十卷,内诗十八篇。今合编为十卷。
2.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3.刘禹锡(772-842),唐代汉族人,冒称中山刘氏,洛阳人,字梦得 。刘禹锡出生在嘉兴,祖坟原在洛阳北邙,后因地峡不可依,所以后来改葬于荥阳(今郑州荥阳)。刘家世居洛阳,中原战乱,他父亲徙家江南,刘禹锡生于江南,其父死后,他扶棺返里,同时他母亲也从江南返回洛阳,此后可能在荥阳住了一段时间。集异记中有刘禹锡“贞元中寓居荥泽”之说。刘禹锡一生坎坷,四处漂泊,直到晚年,才居于洛阳,后逝于洛阳。刘禹锡说自己是“客居江南”,称自己是“雒客”,称“洛阳旧有衡茅在”,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可见,他在嘉兴、荥阳、洛阳都安过家。若联系到他祖籍洛阳,还是认为称他为洛阳人比较合理。也有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因为刘邦是彭城人,彭城乃刘氏郡望所在而已,如韩愈之于昌黎。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诵读欣赏》
课堂探究:
第一首:早春景物,主要写小雨后的京都景色
2.点明地点并描写了小雨所形成的情状——长安街上下纷纷洒洒的细雨;真实写出在小雨中所看到的野草萌生状态。
3.诗人认为,这是春天最好最美的时节,要远远胜过含烟柳树绿遍整个皇都的时候。这种评价,实际上包含了比较,将“烟柳满皇都”的景象与“小雨润如酥”所形成的景色相比较,目的在于显示早春季节的可爱,并以“绝胜”表明了他喜爱的程度。
4.景物典型鲜明,比喻贴切生动而构思精巧。早春的景物很多,诗人只写最具典型的小雨与野草,将他们安排于同一幅画中,鲜明地表现了早春的独特景色,比喻只有一个就是小雨润如酥,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小雨的软润状态,生动形象。将春雨,小草这些早春景色与尚未出现而又将要出现的烟柳满皇都景象安排在比较情景中,并以绝胜突出早春影物之美,构思十分精巧。
5.抒发作者对西湖早春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第二首:1.从明月,鸣蝉可以看出是写夏夜。
2.写了很多景物,有明月,树,稻田,山,茅店,社林,桥,星星,小雨等。
3.别枝就是斜出的树枝的意思;因为环境的幽静。
4.虚实结合。
5.先有星,然后才下雨。雨不大,“七八个星”是说星不多,“两三点雨”是说雨不大。
6.抒发作者对夏夜景色的喜爱,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1.晴空一鹤排云上。自由发表谈自己的理解。
2.赞美孤鹤排云的气势。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由发表谈自己的理解。
4.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5.抒发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
达标检测:
1.(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1)B (2)出现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焦急 惊喜4.抒发了热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3.(1)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2)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口语交际》
拓展训练:反馈一:我赞成中学生课外阅读。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学生不应只限于书本上的知识。阅读课外书不仅有助于学习的提高,而且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也曾说过“书,犹如药也,善读可以治愚。”所以中学生应当多读书。
反馈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我们应当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开阔我们的视野。当然,我们对书是有选择的,我们应选择那些陶冶情操的好书,而摒弃那些低级趣味的书。书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让我们多读一些课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