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30 20:0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2020.8.10
学科
生物
年级/册
七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二节细胞分化的定义
难点名称
体验和感悟细胞分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对分化后的组织细胞在形态、结构及功能进行观察比较,建构细胞分化的概念。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细胞分化的过程是伴随着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抽象而复杂的生理过程。细胞分化本身就是一个深奥的生理变化过程,贯穿着生物体的一生。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过渡过来,学习能力和理性思维需要不断地培养和发展,其认识和理解细胞分化的生物变化过程,需要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建构概念的能力,更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指导,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作好充足的铺垫,激发学生体验、感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力。
难点教学方法
视频指导法,引导归纳法,体验感悟法,图表对比法,习题巩固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入:同学们,人的生命是在谁的肚子里诞生和开始发育的呢?学生:妈妈。妈妈很伟大。那么,你还记得人是从哪一个细胞开始发育的?它首先通过什么方式开始进行发育的呢?停留几秒,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现在我们就通过一段视频一起来了解和回顾一下。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这样,学生观看时就有了任务和目标,能够进行思索和探究。)
播放视频“受精卵形成及发育成胎儿的过程”。
视频简要归纳: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了母亲的伟大,没有母亲就不会有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所以我们要感恩我们的母亲。同时通过视频我们也知道,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非常宝贵的,每个生命的发育都是神奇的,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珍爱我们的人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积极地激励,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士气和信心,引发学生的高涨学习热情和精神状态,实现高效教学。)
抛出开始的问题:1、人的生命是从哪一个细胞开始的?学生:受精卵。2、它首先通过什么方式开始进行发育的呢?学生回答:分裂。
(用视频营设学习情境。通过视频,感受母亲的伟大和生命的宝贵,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构建生命课堂。)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幻灯片演示受精卵分裂的过程: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再通过第2次分裂形成4个细胞,然后多次分裂形成多个细胞。
思考一:通过细胞的一次、两次、多次分裂会产生什么结果?学生回答:细胞数量增多。
思考二:分裂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请你想一下。这些一样的细胞,它们的功能相同吗?学生回答:也是相同的。
(通过图形的简单明确演示,不仅促进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他们的理性思维,更为后面新知的学习打牢了基础,做好了铺垫。)
教师进行引申:受精卵进行一次二次多次分裂,发育成胚胎,然后发育成胎儿,最后又发育成人体。也就是说,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先是由一个受精卵进行分裂,发育成胚胎,然后发育成我们现在的样子。既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胞构成的。那么构成我们自身的这些细胞是否也相同呢?停留几秒,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感受和体验一下构成我们自身的细胞是否相同学生活动:先碰碰自己的上下牙齿,然后咬一咬自己的舌头,感受和体验有何区别。接着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头发来,摸一摸自己的皮肤,感受两者的不同。
我们碰触的这些细胞,感受一样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
那么,构成它们的细胞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交流回答:他们的颜色是不一样,他们的功能是不一样等等。
(通过体验和感受,将文字和理论转化为具体生动的体会,丰富了知识的内涵和表达,把死知识鲜活起来,实现了创新学习)
归纳和引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细胞分裂所形成的新细胞都形态、结构、功能是一样的。但是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我们知道构成我们人体的细胞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什么?
我们人体的发育不仅仅只是细胞的分裂,它还可以通过细胞其他的生理变化来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以此完美地来组成我们这个人体。
比如在母体发育的胎儿,展示胎儿图片,边介绍边展示图片。构成胎儿的细胞就有红细胞、皮肤上皮细胞、小肠腺上皮细胞,脂肪细胞、横纹肌细胞、平滑肌细胞、骨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等等,构成人体的细胞多达200多种。
小结:图片展示,具体例子说明。
在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的后期,除了少数部分细胞继续保持着继续分裂的能力,而大多数细胞这时候已经失去了细胞分裂的功能,他们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种的细胞,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例1:比如形成了红细胞。红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它的功能是运输氧和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例2:比如有一部分细胞形成了肌肉细胞。肌肉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中间宽,两边尖,呈梭型,它的功能是通过肌纤维的收缩和舒张牵拉骨而产生运动。
例3:比如有些细胞形成了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是由树突和轴突以及细胞体构成,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同学们现在可以体验感受一下。用手捏一捏自己的皮肤。有没有感觉?
这就是神经细胞接受了刺激产生了兴奋,并且传导了兴奋,传到大脑,让我们有了感觉。
(通过图片和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全面认识。通过演绎和说明,以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感受不同的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迥然差异。同时,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构建。)
小结归纳:
同学们,你能不能尝试来归纳一下细胞分化的定义吗?
引导学生尝试归纳,进行交流。
展示定义: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引入: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学生完成表格里的内容。
细胞分化与分裂的区别与联系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不同点细胞数量增多不变形态结构功能不变差异性变化联系1、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2、共同完成生物体的发育过程。
(通过表格对比教学法,对知识进行小结和归纳,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帮助学生内化概念,掌握知识的内涵。同时教师进行拓展和补充,通过师生互动,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完善的建构概念。)
过渡:除了动物及人体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的分化,植物也是一样。
展示植物的分裂分化图片,根据图片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
一个细胞经过分裂形成两个细胞,两个细胞再次分裂,形成四个细胞,然后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多个细胞。在植物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出现了分化。有些细胞就形成了叶肉细胞,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来,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叶肉细胞里有很多绿色的小颗粒,那就是叶绿体,所以叶肉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有些细胞就形成了表皮细胞,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它具有保护作用。有些细胞又形成了筛管细胞,筛管细胞比较长,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输营养物质。植物细胞还会分化形成其他的细胞,我们就不再列举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植物分化的图。经过细胞的分化,它是形成一个细胞还是一群细胞比如叶肉细胞、表皮细胞、筛管细胞等?
学生回答:一群细胞。
补充:我们把这些相同的一群细胞叫做组织。
图示法展示:
所以,细胞分化的最终结果是形成组织。
介绍:比如人体有四大类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关于细胞分化的概念,我们已经学习完了。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掌握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试一试,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够完成。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巩固练习(以图解形式加深学生对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理解)
(一)
(二)
(一)代表什么(
)(二)代表什么(

依据:(一)过程只是细胞数目


细胞形态、结构、功能


依据:(二)过程细胞种类(
)细胞形态、结构、功能(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以学生为主的习题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交流和分享,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此外,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激励和鼓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小结
本知识点以视频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视频内容对学生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打造生命课堂。带着问题去观看,实现高效教学。然后联系自身,进行体验和感受,把枯燥的知识理论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让学生感悟知识,通过教师一系列的逻辑引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构建知识概念。以图片和简要介绍,进行演绎和说明,通过例子让学生全面认识,有效构建概念。以表格对比法对知识进行小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内化概念,掌握知识的内涵。以学生自我归纳、交流,建构完整概念。最后,习题用图解形式,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地将本知识点鲜明的展示出来。通过对第1部分分裂的做题练习,让学生对知识概念能够再次加深和巩固,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概念。第2部分细胞的分化,通过分化形成4种不同的细胞群,即形成4种不同的组织,以形状、大小、颜色等等来表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的不同,帮助学生鲜明、生动、形象的理解细胞的分化。实现了学生对细胞分化概念知识理解的最后升华,也有效实现了学生得以充分发展的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