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5.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5.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31 08:3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主备教师
上课时间
课题
第2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




1、知识目标:.
(1)描述尿液排出的过程。
(2)明白排尿的意义。
(3)了解皮肤的结构、皮肤的再生和皮肤的卫生保健知识。
(4)理解皮肤的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尿液的排出与汗液的排出过程。




尿液的排出与汗液的排出过程。




观察、讨论




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等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
识图作答:
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组成。
(2)肾脏的结构
2、引入新课:
人体每天要产生大量的尿液,这些尿液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人体除了依靠形成尿液排出废物外,还有那些排出废物的方法?我们应该了解哪些泌尿系统的卫生知识,怎样用这些知识指导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新课讲解
1、尿液的排出
播放动画,介绍:肾脏形成的尿,经过肾盂、输尿管流入膀胱。膀胱出口处周围有环形的平滑肌,平时平滑肌收缩,出口呈关闭状;当膀胱内的尿液贮存到一定量时,就要排尿。这时候,环形的平滑肌舒张,出口开放,尿就从膀胱里流出,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师:请同学根据泌尿系统的结构,能不能简单叙
述一下尿是如何排出的?(板书)
2、排尿的意义泌尿系统的卫生:
师:.排尿有什么重要性?
师:怎样注意泌尿系统的卫生
3、健康提问:
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化验尿液的各种成分的变化,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我们应怎样保持泌尿系统的卫生?
4、讲述:
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如果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有可能患糖尿病,蛋白质含量超标,则可能发生肾炎等疾病;每天喝适量开水,适时排尿,注意尿道口清洁。
5、皮肤的结构:
夏天刚过,许多同学都发现自己的皮肤变黑了,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常说“这个人的脸皮可真厚”,脸部的皮肤真的很厚吗?一些同学进入初二以后,发现自己的脸上长出了“小痘痘”,这是怎么回事又该怎样预防呢?皮肤常年暴露在外接触许多细菌,为什么不腐烂变质呢?人的肤色为什么会有差异……这些问题都与皮肤的结构密切相关。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年人的皮肤展开面积接近2平方米,重量约为人体重的1/20。
我们的皮肤就是有表皮和真皮两个部分构成的,不过皮肤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还演变出了一些附属结构,它们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指(趾)甲、毛发、 汗腺、 皮脂腺
6、皮肤的卫生保健:
  皮肤的清洁:
  (1)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使皮肤能正常发挥功能
  (2)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皮肤病的发生
  皮肤的锻炼:
  (1)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汗腺、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
  (2)提高皮肤对温度骤然变化的适应力,减少疾病发生
7、汗液的排出:
当你大汗淋漓时,最需要的是补充一些水分,最好是含有盐分的水。这是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了尿液的排出与汗液的排出,介绍了皮肤的结构与它的基本功能,了解如何注意泌尿系统的卫生,如何保护皮肤。
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学生观察,分析,表达: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注意观察尿液的排出过程
生: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从而很自然地得出排尿的意义。
生:①适量饮水?
②及时排尿?
③保持尿道外口清洁
阅读小资料“某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通过数据进一步认识三者的成分
学生讨论,表达:学生阅读课本P24页课文,回答:当血液流经皮肤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通过汗腺的分泌形成汗液。汗液通过汗腺的长管道排出体外。
人排汗时会排出少量的无机盐。
师生共同




随堂反馈:
一、选择题
1、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的结构是


A、肾小体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2、对血液有滤过作用的结构是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3、血液流过肾小球时,一部分物质被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的
A、尿
B、原尿
C、血清
D、血浆


4、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A、水分
B、无机盐
C、尿素
D、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5、健康成年人的尿液与原尿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是尿液中没(

A、无机盐
B、血细胞
C、大分子蛋白质
D、葡萄糖
6、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A、角质化细胞
B、毛发
C、皮脂腺
D、汗腺
7、出汗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A、滋润皮肤
B、排泄代谢废物
C、滋润毛发
D、清洁皮肤
8、皮肤能产生汗液是因为在皮肤中有(
)结构
A、汗腺
B、皮脂腺
C、毛细血管
D、毛发
二、识图作答
认真观察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当血液从D(
)流到E(
)的时候,血液中的
被滤到B中,形成
。B结构的名称是

2、当B中的液体流到C的时候,两处液体成分最大的区别是C处的液体中不含有
。因为这种物质在从B流到C的时候被毛细血管
了。
3、从上面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尿的形成包括了

两个过程。
三、探究题
正常人的血液在流经肾小球时,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血细胞和蛋白质因其分子较大而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因而正常人的尿中不含血细胞和蛋白质。但当人患有肾小球肾炎时,因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血细胞和蛋白质也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中,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蛋白质在被加热后产生变性,溶解度降低,因而形成沉淀(浑浊物)。某人为探究患有肾小球肾炎的病人与正常人之间的尿液有什么不同,设计如下实验:(1)取A、B两支试管,A中加入正常人的新鲜尿液3mL,B中加入病人的新鲜尿液
。(2)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0%磺酸水杨酸一、二滴,并对尿液加热。比较正常人与病人尿的不同。请问:探究人运用的实验方法是
。(3)观察A试管中没有浑浊,B试管中有浑浊,该实验的结论是





1、完成课本练习P29第9—10题。
2、完成学案中的练习二填空题。
3、完成练习册P11—12页练习。




第2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尿液的排出与汗液的排出
1、尿液的排出:
2、泌尿系统的卫生:
①适量饮水?
②及时排尿?
③保持尿道外口清洁
3、皮肤的结构
表皮:角质化细胞;深层细胞
真皮:血管和神经末梢
3、汗液的排出:
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通过汗腺的分泌形成汗液。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