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人体的支架――骨骼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人体的支架――骨骼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31 09:5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体的支架――骨骼
【教材分析】
对于人和动物来说,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内容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内容上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动物的运动突出人的支持和运动。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离不开人体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主要突出动物和为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教材安排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和骨骼肌,从而认识了解人的骨、骨连接、骨骼肌分兵形态特点和功能、骨的结构和成分。明白长骨的结构特点是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的。观察和体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教学思路】
制作多媒体课件能放映出鸟类、两栖类、昆虫类动物发育图片同时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有关动物的发育有探索求知的精神。放映多幅图片,有肋学生,有效地进行观察对三类动物的发育有关知识很好理解。同时学习后要保护有益动物象青蛙争做家蚕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运动系统、骨骼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长骨的结构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
在观察长骨结构的实验中,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长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新鲜的带骨髓的动物长骨、放大镜、解剖用具等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来做一个屈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的?
体验,观察屈肘swf
讨论、回答
创造氛围,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PPT展示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学生做屈肘动作引导学生分析:屈肘和伸肘动作的完成的器官是哪些?
想一想:运动系统的组成?
人的身体靠运动系统哪部分结构支持?
做一个动作:屈肘,体会有哪些部分参与完成?
    骨
运动系统
骨连接
骨骼肌
通过亲身体验,感悟知识。
二、骨骼的组成
【展示课件】人体的骨骼组成
看图,思考,讨论:
1.骨骼的组成分几部分?
2.头部骨连接有何特点?这与其什么功能相适应?
3.躯干骨包括哪些骨?
观察、自学、归纳小结:
头骨
人体 躯干骨
骨骼 
  上肢骨
四肢骨 
下肢骨
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组成。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三、完成人体骨骼拼图
四、观察长骨的结构
【布置】拼装人体骨骼模型
【布置实验】观察长骨的结构
取一块新鲜的猪的长骨(如股骨),用锯子把它纵向锯开,从外向内依次观察。
1.用解剖刀从骨的表面剥离出一层膜,这是骨膜。用镊子拉一拉骨膜,感觉骨膜坚韧吗?观察骨膜的颜色,里面有血管吗?
2.对照图16—2,观察长骨纵剖面上的骨松质和骨密质。看一看,这两种骨质分别位于长骨的什么部位?骨质的形态结构又有什么不同?
3.观察骨髓分布在什么部位,是什么颜色,用解剖刀除去中央一部分骨髓,可以看到中空的骨髓腔,说明长骨是管状的。
展示图片:骨折原因和处理方法
【动手实践】
1.拿出事准备好的骨骼图,按头骨、躯干骨、四肢骨先分类。
2.将分类好的图片用胶水将骨连结成一具骨骼。
结合实验、视频的观看,回答问题
1.观察骨的表面。有一层薄膜是
。颜色是
色,用镊子拉一拉,感觉很

2.观察长骨的纵切面。在长骨的中间,是坚硬的致密的
,抗压力很
,两端是结构疏松的
,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空隙中有
色的

3.观察骨的横切,可以看到中空的
,里面有
色的
,说明长骨是管状的
看图讨论:
长骨由哪几部分组成?这样的结构和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骨折发生部位多在两端?发生骨折后,骨能愈合吗?为什么?
通过拼装人体骨骼图,进一步认识人体各部分骨的名称及在人体部位。
这部分内容很是抽象,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取知识。

五、小结
骨的结构特点
五、小结
骨的结构特点
小结
骨的结构特点
骨膜内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的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骨折以后由于成骨细胞的作用骨能够愈合,这是骨的再生。
骨密质致密而坚硬,集中在长骨骨干部分,抗压很强;
骨松质则分布在长骨两端的部分,结构疏松,呈蜂窝状,可以
承受一定的压力。
骨髓腔中和骨松质的空隙里都有骨髓。红色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变成黄骨髓,就失去了造血功能。当人失血过多时,黄骨髓能够再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但骨松质中的骨髓始终是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自学、实验、观察、归纳小结:
骨膜
长骨
 骨松质
结构
骨质
 骨密质
骨髓
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看书去获得
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看书去获得
作业
随堂练
反馈纠错
完成作业
不同能力的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
板书设计
人体的支架――骨骼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骼
骨连结
骨骼肌
         头骨
           躯干骨
二、人体的骨骼         上肢骨
四肢骨
                下肢骨
         
三、长骨的结构
骨膜
含血管、神经、成骨细胞。
骨质
骨髓
功能:管状,轻而坚固
适应支持和运动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应用视频资料和人体的骨骼模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浓。
在学习骨骼时,使用了人体的骨骼模型并让学生结合自身身体来进行,重点区别了骨与骨骼的概念,从而学生很快就能分辨出脊柱属于骨骼,髋骨也是骨骼。
在本节课中设置了好几个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而且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论文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加上运用多媒体、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问题的设置上,突出层次性,关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融入了课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