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8.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8.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31 09:5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201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对于本节课的要求: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描述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中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第一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内容,本章内容研究的是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功能单位,通常情况下它是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这个平衡需要外界的维持,我们讲的第一节植物参与的水循环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维持生态系统的方面。
本节是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及第四个二级主题“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的作用”中的具体要求编写的。
本节课首先设计的是一个“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什么是蒸腾作用,同时引出蒸腾作用是在叶片上完成的,再出示了“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蒸腾作用产生的气体是从叶片上的气孔结构出去的,初步形成了一个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这样学生对蒸腾作用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最后再通过一副图片展示出植物通过根部的吸水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再加上课后的讨论题,从理性上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保护森林及其他植被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和意识,认识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陌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如,
蒸腾作用的现象,知识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没有具体、详细的认识,因此这节课就需要把学生零散的知识综合起来,让学生对于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因此本节课很有调理的讲述可以让学生跟着蒸腾作用的主线,先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意义,进而了解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参与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四、教学目标
根据对课标的分析和教材的分析,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通过实验视屏、图片和flash动画的方式,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通过flash动画和图片的形式,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
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培养学生分析以及探究实验的能力;
2)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析,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对教材和课标和分析,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气孔
的组成及开闭的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绿色植物要想参与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就必须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来完成,因此本节的重点就定在了蒸腾作用这方面,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选择了多种方法来完成,首先根据课本上的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做了演示实验,这样更加形象生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因为蒸腾作用的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学生对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晰,通过这个实验和一个flash动画的展示,就可以让学生很清晰的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以及它的整个过程(水从植物的根部通过哪些结构到达植物的叶,最终释放出体外)随之引出观察叶表皮叶片的气孔的实验,让学生很自然的过渡过来,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是从叶片的什么结构释放出体外,通过观看实验视屏,让学生再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过程,观察实验的最后现象,通过实验现象了解蒸腾作用主要结构是气孔,并且通过动画的形式解析气孔开闭的原理,与蒸腾作用的关系,然后再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水在什么条件下从地处往高处流?炎热的太阳下植物为什么没有被晒伤?让学生自己体会蒸腾作用的意义,从而突破整节课的重点。
2
、教学难点:解释气孔开闭的原理。
针对于这节课来说,气孔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摸不到,看不着,它是一个微观世界的事物,因此要让学生了解气孔的工作原理更是有难度,因此把气孔的开闭原理设为了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才去了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微观的气孔真实的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并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将气孔开闭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将其具体化,真实化,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六、教学方法
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
1、参与式
2、讨论式
3、互动式
4、体验式
5、研究性学习
6、情景模拟
七、学习方法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要让学生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八、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以蒸腾租用为主线来完成,首先根据两幅图片“热带雨林图片”和“热带沙漠图片”让学生对比两幅图片的最大差异,从而看出水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水要在自然界中循环起来就必须得依靠绿色植物来完成,从而引入本节课,而绿色植物要参与到水循环中就必须得依靠植物的蒸腾作用来完成,然后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并通过两个小体验实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体会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作用,虽然绿色植物对自身有这些作用,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通过动画的形式再现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的作用,如果没有了绿色植物自然界又会怎样,让学生真实的体验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再利用书上的知识以及一些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对于整个自然界又有着它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通过一个老花农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完成本节课整个的学习。
九、教学流程图
十一、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展示、板书过程
引课(图片引课)
请大家观看黑板上的两幅图片“热带雨林图”和“热带沙漠图片”
你觉得这两幅图片的最大不同点在哪里?
生物圈中只要有了水,才能表现出它的栩栩生机,而水要想循环起来就必须依靠绿色植物,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就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A:一个有水、一个没有水;
B:一个有绿色植物、一个没有绿色植物;
C:一个有生命感、一个没有的;
。。。。
第一张ppt
“热带雨林图”和“热带沙漠图片”
第二张ppt
本节课的课题
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要参与到水循环中就必须通过自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蒸腾作用、
为了测定蒸腾作用老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请你从这张图片来看老师的第一步是如何做的?
在太阳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请你来看出现了什么现象?
袋子里水珠是哪里来的?
瓶子中的水去了哪里?
水分又是以什么形式散失出去的呢?
植物体将水分以气得形式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就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取两支相同的植物,一个摘掉叶子,一个保留叶子,插在锥形瓶的水中,并用所料袋包起来,并且在瓶子里的滴上植物油
袋子上有水珠;
瓶子里的液面下降。
瓶子里的水不可能蒸发(因为水面有油)唯一的途径就是水进入了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植物体散失到植物体外;
水蒸气的形式
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的ppt
展示实验前后实验的照片
板书:
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内——水蒸气——植物体外
蒸腾作用的过程
蒸腾作用的水分是如何在植物体内由土壤中到达空气中,请你通过flash动画来观察:
水分—根毛—导管—叶肉—气孔
蒸腾作用过程动画展示蒸腾作用的整个过程
观察植物叶片上的结构气孔
观看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实验视屏:
(回顾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对应图片认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下表皮的实验现象
不规则形状—叶表皮实验
两个半月形的结构---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中间的孔---气孔
实验视屏播放
实验现象图片展示
气孔开闭的原理
观看气孔开闭的过程,请你总结在什么时候气孔处于打开状态,什么时候气孔处于关闭状态?
(内壁厚于外壁,内壁的弯曲程度要小于外壁)
保卫细胞吸水的时候气孔打开
保卫细胞失水的时候气孔关闭
气孔开闭过程动画展示
板书:
气孔开闭的原理
保卫细胞吸水—气孔打开
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蒸腾作用对于植物自身的意义
了解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后我们来看一下一株植物在它的一生中有多少水分参与了蒸腾作用?
散失的水分去了哪里?这么多水分都被散失了,蒸腾作用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蒸腾作用对于植物自身有什么作用呢?
炎炎夏日植物为什么不会被晒伤?(酒精涂在手上的感觉)
一个吸管,一瓶矿泉水,你不用吸水分能否进入到你的嘴里?吸了之后呢?水分上升必须要提供什么?
所以水分向上的这个动力就只我们的植物的蒸腾作用来提供,同时水分在上升的过程中又会携带一些无机盐供各个部分使用。
蒸腾作用;不是一种浪费
(凉凉的感觉)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不能;
可以;
需要动力
ppt展示玉米的一生中所需要的水分,以及水分的去向
ppt的展示以及学生体验小实验
板书过程:
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降低叶片的温度;
提供拉力,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利用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除此之外,植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请你根据flash动画来总结水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循环:
水如何在海洋中循环的?
陆地上的水循环?
3、植物吸收的水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大气中?又通过什么方式返回地面?
因此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参与了水循环而且促进了水的循环
蒸腾作用对于自然界还有哪些意义,请你根据书本P78的内容来总结:
资料展示:
植物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增加环境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
每一个植物就相当于一个小水库,我们人类砍伐一颗树木,就是破坏一个水库,长期这样破坏下去,我们的生物圈必定收到很大的破坏,回报我们的也将是无尽的灾难,所以大家从现在就开就应该保护每一棵树,节约用水,为我们的自然界作出我们最大的贡献。(贯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海洋上的水循环:
降雨-----水分蒸发
陆地上的水循环:
降雨----土地-----植物的蒸腾----空气中
蒸腾作用;
降雨的形式。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增加环境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
水循环flash动画播放
板书:
蒸腾作用对于自然界的意义:
1、水循环中的作用(参与+促进)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增加环境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
资料ppt展示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伟大贡献。
老花农的问题
请你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知识来解决老花农的问题:
春天有很多植物要分盆移栽,有一些移栽后不久就萎蔫死亡了。怎么才能提高成活率呢?
2、前些天政府来我们这儿征集树苗,要治理沙漠。我选什么样的树种好呢!
3、谢谢大家的好主意,让我来找个凉快的地方休息一下。找哪里好呢?为什么?
1、修剪部分枝叶,
降低蒸腾作用。
2、选择不易散失水分的、
蒸腾作用弱的树种
3、大树下面好乘凉,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而且增加了温度。
老花农问题ppt展示。
课后小练
1.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A.
根、茎、叶
B.

C.
所有器官
D.
花、果实、种子
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是(

A.气孔
B.叶片
C.保卫细胞
D.根毛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a”,错误的画“r”。
(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2)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B
C



练习题ppt展示
十一、板书设计
1、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内___水蒸气____植物体外
气孔工作原理
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放
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为水和无机盐的上升提供拉力。
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意义: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中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第一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内容,本章内容研究的是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功能单位,通常情况下它是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这个平衡需要外界的维持,我们讲的第一节植物参与的水循环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维持生态系统的方面。
在讲解本节课时存在着一些优秀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下面就将这一节课作一反思:
蒸腾作用为主线:本节课一直是围绕蒸腾作用来完成的,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蒸腾作用,再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了解蒸腾作用它的存在对于植物自身的重要作用,然后根据图示的形式让学生体会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的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很有调理,让学生一看就可以将整堂课连贯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有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和flash动画的形式,再现了三位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体会到当时科学家探索的艰辛,贯穿三位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时多媒体课件少而精,充分为教学和学生服务。利用视频展示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本节课本人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构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解决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如,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选择何种树种用于治理沙漠?如何更有效的分栽植物?使学习的知识很快的学以致用。很好地将本节课的内容掌握。
情景教学的深入:本节课多处采用了情景教学的方式,如:在讲解蒸腾作用对于自身的意义时,让学生真实的体会酒精涂抹在手臂上的感觉,不用吸矿泉水能否到达嘴里,以及最后解决老花农的问题,度采用了创设情景,真实体验的方法,让学生真实的体会,设身处地的思考,非常有助于问题的理解以及问题的解决。
演示实验的利用:本节课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时候,利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展示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中来观察蒸腾作用,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同时加深了他们的记忆。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小的问题设置不当,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不是很精确;探究实验可以更开放,科学原理的概括要精炼、准确。学生的评价上要多元化。
本节课测不足之处还在于没有很好地利用电子白板,没有发挥它最大的用处,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以及主管原因,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利用教学电子白板。
没有以纸质的形式反馈本节课的学生掌握情况,只有一些多媒体的展示出一些问题,但没有涉及到每个学生,不能够了解所有学生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