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8.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8.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31 14:2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领会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②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③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能力目标:①收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学会收集资
料、分析资料和合作交流。
②尝试用坐标、曲线图表示并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
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爱护生物,提高环境保
护意识。
②关注怀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③通过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三、教学难点:尝试用坐标、曲线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导入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视频
师:同学们,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碧水、青草和那天际的一片苍茫;奔驰的骏马、成群的牛羊还有牧羊姑娘的歌唱……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无限神往,大草原是不是都是这般祥和宁静,草原上生物的生活是不是都是那般和谐和安逸呢?咱们一起再看几个镜头:
播放一些捕食和竞争的镜头(鹰捉老鼠、羚羊争斗、狮子捕食斑马等)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说说看
生:回答(捕食、争斗)
师:是的,正如同学们看到的那样,草原上也经常有捕食、争斗甚至猎杀的现象,在强大的狮子面前,斑马的生命朝不保夕,死亡随时将至,但是它们有没有被狮子全部吃光?狮子的数量有没有无限扩张?
生:没有
师:(设疑),为什么呢?这就是源于生态系统内部的一种自我调节功能,也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话题,
板书:18.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过渡:北朝名歌有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引导学生一起背诵),这描述的是哪个生态系统?今天我们就走进美丽的草原,以它为例,开始这节课的学习。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图片:草原生态系统
过渡: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
  1.除了牛羊外,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还生活着哪些生物?
  2.草、鼠、鹰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你用学过的方法表示出来?
教师:这位同学为我们画出了一条食物链,食物链上的这三种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你认为:草原上的草会不会因为鼠的存在而被吃光?鼠会不会因为鹰的捕食而消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条食物链上的生物在数量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问题探究:通过表格分析草、鼠、鹰三者数量变化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原上的小草在阳光和春雨的滋养下迅速地生长,草原一片碧绿。草的数量开始持续增加,随着草的增加,鼠的数量随后会有什么变化?(增加),
追问:伴随着鼠的数量持续增多,随后,对草又产生了什么影响?(草被很多鼠吃,表现为,数量开始减少)
  你能继续往下分析吗?
追问:鼠能无限增加吗?它的数量增加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除了草的影响,还有鹰的捕食) 
  接着,我们来分析鼠与鹰的数量变化关系,随着鼠的增加,鹰的数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增加)
追问:为什么?(因为鹰以鼠为食,鼠的增加为鹰提供了食物,所以鹰也会增加)——减少——增加
生物  
随时间生物数量的变化草增加减少增加鼠 
增加 
减少
 增加鹰
增加 
减少  
增加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了三种生物的数量是怎样变化规律?(暂不叫学生回答),下面老师再布置一个有难度的任务,看同学们能不能通过小组共同的智慧来完成
合作活动:尝试用坐标曲线来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这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一)小组讨论:
1、阅读坐标轴,理解横、竖坐标轴的意义
2、三种生物在数量上有没有不同?在坐标上将如何表示?
(二)小组活动
1、根据表格的分析,请用小卡片在白板的坐标轴内构建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曲线
2、请在曲线相应位置注明是哪种生物
先选择一组平行的曲线
1、请你说一说,这样摆放三条曲线的位置,为什么?
2、请你分析一下这三条曲线的变化情况。(在上升、下降做辅助线,引导学生分段描述)
  草增加,鼠会不会立即增加?
  草开始减少,鼠会不会立即减少?(指明草的最高点,与鼠的最高点有个时间差)
  鹰呢?
如果有能突破时间延迟问题的小组,最好叫学生来讲。
老师也可以提示:
1、用表格中所隐藏的时间差来提示
2、用生物繁殖的情况来提示(鼠的繁殖期1-2个月,鹰的繁殖期5-6个月)
修订一个小组,其他小组各自修改。
提问:通过刚才的表格分析,和这三条曲线,你看出这三种生物在数量上有什么变化规律?如果我们接着往下划,是不是依然是这种波动?这说明,虽然这三种生物在数量上呈现上下波动,但生物总的数量还是能够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是来源于生态系统内部的调节,还是通过外界力量帮它完成的?(内部调节)
师:是的,它是由于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的,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板书:一、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师:进一步引导:刚才我们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他生态系统呢?是不是同样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呢?
出示(松树林里松毛虫,稻田里的害虫)等图片,问:是不是同样存在自我调节?
师:看一下,这是一片松树林,也有松毛虫等的生长繁殖,一般情况下松毛虫会不会发生大量繁殖?
师:秋天了,庄稼成熟了,稻田的田鼠会不会泛滥成灾?
师:这说明自我调节普遍存在于各个生态系统中,投影(普遍性),
正是因为这种普遍存在的自我调节能力保证了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获取一些生物资源,这个过程都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比如森林适量砍伐、草原适度放牧、海洋适量捕捞,生态平衡会不会受到破坏?
过渡:那么,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图片:单一的食物链和复杂的食物网
假设,两个生态系统,左边只有一条单一的食物链,右边系统有多条食物链组成的食物网,根据前面的分析,两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现在,我们把干扰因素加大一些,把草原上的鼠给消灭了,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两种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什么不同?
总结:生物种类越多——结构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平衡能力越强
追加一句:因此,保护生物特种的多样性,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据有重要的意义!
比一比:几种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哪个大?
故事: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牧民,他觉得这片草原很有价值,于是他就在这里放养了100只羊,结果一年下来,他赚了2000元钱,他非常开心,于是第二年,他就放了500只羊,第三年,他放了2000只羊……后来羊没有足够的青草吃,就啃食草根,结果草原沙漠化,牧民也陪了钱,草原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分析:草原为什么会遭到破坏?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回答:过度放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板书: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我们可以依据它们自动调节的能力,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在草原上适度放牧,在海洋中适度捕捞,在森林中适度砍伐来获取一些生物资源是可以的。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活动导致生态失衡的例子比比皆是。
播放:“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视频”
视频中提到了人类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实例?联系生活,你还知道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
除了人类活动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地震、泥石流、海啸等
师:出示图片,同时说明往往是人为因素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教师: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使得我们与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屡屡受伤,我们不禁要问,地球母亲,您现在还好吗?
视频:地球,你好吗?
教师:看完这段视频,大家的心里都沉甸甸的。我们再次看到地球母亲所遭受的累累创伤,也许自然因素是无法抗拒的,但人为因素对我们母亲的伤害却更为持久、严重!
现在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为一名中学生,也许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治理大环境,但我们可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保护我们的小环境做起,
小组讨论: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将如果爱护生态,保护环境,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并请在小组内交流
(1、组织一些评价性语言:如姚明说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不要叫最后一滴水,成为地球的眼泪……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回答中相对绝对的行为加以引导,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开车,少喝或不喝水……
3、引导学生不仅自己行动,还要加强环保的宣传,叫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人类联手,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
结束语
地球只有一个,那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只有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才能与自然环境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同学们,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热爱自然之心,肩负一份保护环境的庄严使命,用小手牵大手,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地球母亲会越来越美丽!我们的地球大家庭也将变得更温暖,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