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8.2用药与急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8.2用药与急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31 16:5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教学设计
课题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第1课时)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
《用药和急救》一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的教学内容。本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主要介绍了安全用药常识和一些急救方法。内容比较丰富活泼,密切贴近生活,对学生今后的健康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知识与能力并重。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
1.说出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分药,初步了解二者的区别。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3.举例说出配备家庭小药箱的基本常识。
4.说出急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常识。
能力目标:
1.通过“解读药物使用说明书”的活动,提高观察、对比、分析、判断、归纳与应用知识等能力。
2.通过“设计旅行小药箱”的活动,了解一些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提高运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认同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丰富医药卫生常识,提高对医药的兴趣。
2.关注自己、亲友与他人的健康,形成对健康负责、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情感与认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善于与人合作及乐于帮助弱者的态度。在交流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2.解读药物使用说明;
3.设计旅行小药箱;?
4.说出并懂得运用一些急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设计旅行小药箱;
2.懂得运用一些急救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药物说明书、心肺复苏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安全用药
回顾一下生活中当你或家人出现身体不适,会如何处理的?
提问:药物如果不合理使用会怎样?
播放:《滥用联邦止咳露》视频
观看视频
思考并回答:“合理用药物,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危害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安全用药!”
生活实例的视频导入,帮助学生清晰认识滥用药品的危害。
一、什么是安全用药?
a、出发点:
根据病情的需要
b、恰当选择:
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
c、目的:
发挥最佳疗效,避免不良反应和危害。
设问过渡:
什么是安全用药?
如何做到安全用药?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6-87页内容,通过自主学习,找出答案。
一、安全用药
分析把握段落中的关键字词与条理,梳理要点,划记号,对安全用药的含义加深理解。
1、阅读课本,自主学习;
2、回答自学成果?
?
3、理解安全用药的知识要点。
?
进行学习能力训练,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抓住重点、理清条理,理解内容的含义。
二、如何做到安全用药?
?
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
认识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的基本内容。
二、药品的分类
1、讲述:要做到安全用药,首先必须对药物的类型有基本的了解。
2、引导学生归纳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3、强调讲述:
a、处方药严格按医嘱服用;
b、各种药物在使用前都要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
以2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阅读老师准备的药品说明书,找出使用药品说明书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课外拓展:调查一下生活中哪些药是处方药,哪些药是非处方药。
学生阅读归纳
药物的分类:
非处方药(OTC)
处方药(RX)
小组为单位共同阅读“健胃消食片”和“头孢拉定胶囊”说明书。
学生归纳药品说明书要了解的内容主要有: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药物保存方法,注意事项与禁忌,有效期,生产日期等。
解读”药品说明书中的重要信息”的活动,训练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等能力。
同时激励了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与交流。
三、设计旅行小药箱:
?
1、需配备的具体内容:
医用器械,
外用药,
内服药,
特殊药品。
?
2、配备原则:
实用性,
急救性,
针对性。
?
1、常见生活情景导入:
情景一:母亲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家里没有创可贴,药店又很远,怎么办?
情景二:半夜拉肚子,去买药,药店已关门,去医院又太远,还下着大雨,怎么办?
情景三:有冠心病的爷爷因激动发病了,没有备用药物,怎么办?
组织学生介绍自家的小药箱,说明常见药品及功能。
以4人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并设计“旅行小药箱”,请每组代表汇报成果。
点评每组的设计成果,肯定学生成绩并帮助他们理解配备药箱的注意事项及原则。
学生总结:家里要有——备用小药箱
学生介绍自家家庭药箱备的常见用品及功效。
小组活动,讨论并汇报设计成果。
理解“家用”或“旅行”药箱的配备内容及原则。
本活动使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既了解了一些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又训练了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促进了团队的合作。
急救
“120”紧急呼救
告知详细地点或明显的标志
告知大致病情
c.留下自己的电话,姓名
d.让对方先挂机
2、心肺复苏
a.胸外心脏按压
b.人工呼吸
c.先做30次心脏挤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配合使用。
情景导入:长乐两女童湖边玩耍落水溺亡。
拨打120急救电话注意事项:
播放学生自导自演的落水急救情景剧。
指导学生找出剧中错误的做法,并给予点评。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正确的拨打120急救电话方式方法。
情景导入:以近期网络上非常热门的一个帖子入手,帮助学生认识懂得心肺复苏急救手法的重要性。
播放网络上流行的漫画版“心肺复苏急救流程图”。
理解生活中要具备一些急救常识。
1、观看视频
2、认真找出视频中做法不当的地方,并予以纠正。
3、总结出正确的拨打急救电话注意事项。
认真倾听并观看“心肺复苏流程图”,理解基本的急救手法。
以学生自导自演的错误急救方法情景剧入手,通过让学生自己纠错的方式,加深对正确急救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以网络热门实例入手,漫画图片为载体,帮助学生形象了解急救时的具体做法。
五、课堂总结:
回顾与梳理知识框架与重点
总结与倾听
复习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安全用药:
设计旅行小药箱
急救:
1、“120”紧急呼救电话
2、
心肺复苏
教学反思:
教学是师生间的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情要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本节课的成功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实际能力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和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通过合作、讨论、争辩,把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小组合作讨论,积极动脑思考,有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高效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