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所有的鱼
B.池塘中的水
C.池塘中所有的植物
D.一个池塘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部分
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4.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下列有关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藻类、苔藓等低等植物开始的
B.位于食物链第二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C.食物链遭到破坏不可能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食物链只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与能量流动无关
5.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
B.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
C.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下列能够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的是(
)
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鼠→蛇→鹰
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鼠←蛇←鹰
7.在美国的罗亚岛上,狼是驼鹿唯一的天敌,而驼鹿也是狼唯一的食物来源。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驼鹿与狼的数量变化关系(
)
A.
B.
C.
D.
8.玉米田中有杂草,有玉米螟等害虫,还有以害虫为食的天敌。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玉米是生产者
B.杂草和玉米之间是竞争关系
C.玉米螟和它的天敌之间是捕食关系
D.玉米田中物种少,自动调节能力强
9.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B.草等生产者是所有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
C.具有一定限度的自动调节能力
D.受到DDT污染后,草中的DDT含量最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一个池塘既包括非生物环境,又包括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故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2.答案:C
解析:若消灭所有的虫,将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
3.答案:D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甲(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乙(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丙(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甲、乙、丙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
4.答案:B
解析: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既包括藻类、苔藓等低等植物,也包括种子植物等高等植物,A错误;位于食物链第二营养级的生物般是以植物为食物的植食性动物,B正确;食物链遭到破坏时可能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C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D错误。
5.答案:B
解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项错
6.答案:B
解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内的“→”表示能量传递的方向,只能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因而上述选项中,正确的只有B;A项食虫鸟不吃草、兔不吃食虫鸟;C、D项箭头所指食物关系不对
7.答案:C
解析:当被捕食者数量增多时,捕食者数量也增多,当捕食者达到一定数量时,被捕食者数量会减少,之后,捕食者数量继续增多,被捕食者数量会明显下降,因被捕食者数量的明显下降而捕食者数量也明显下降。也就是,先增多者先减少,后增多者后减少。分析图示,C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9.答案:D
解析:根据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分析,食物链为丙→丁→甲→乙;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加上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级增加,因此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根据食物链可以看出,随着甲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内乙数量增加,丁数量减少,丙数量增加
10.答案:D
解析:有毒物质随食物链而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的含量越高,最高级消费者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南岳衡山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土壤→草→虫→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C.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鼠→猫
B.草→鼠→猫→细菌
C.鼠→猫→细菌
D.猫→鼠→草
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你认为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只有3条食物链
B.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鹰的营养等级不同
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金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
D.在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4.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B.食物网是指不同种类的多条食物链平行连接起来形成的简单结构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与能量流动无关
D.食物链和食物网破坏不会影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5.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6.如图所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食物链,此时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会引起的数量变化是(
)
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D.丙和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7.如图为某两条食物链按生物各阶层含能量的关系绘制成甲、乙能量塔的示意图(面积不代表实际能量大小)。已知两能量塔最高阶层的总能量相同,则下列推测哪个最合理(
)
A.消费者的总能量:甲>乙
B.生产者的总能量:乙>甲
C.甲的初级消费者总能量大于乙的初级消费者
D.甲的初级消费者总能量小于乙的三级消费者
8.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段时间内羊和狼的数量变化如以下曲线图所示(实线表示羊的数量变化,虚线表示狼的数量变化),分析该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羊和狼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狼和羊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D.保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是大量捕杀狼
二、实验探究题
9.以下是研究、治理、利用生态系统的两则材料,请分析回答:
材料1
我国科研人员将油菜、棉花、马铃薯、拟南芥(一种植物)、酵母菌和果蝇6种生物装入載荷罐,并提供水、土壤、空气、光照等生长条件,搭載“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进行了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
材料2
为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污水净化能力,各地因地制宜治理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通过补水及栽种花草树木增加植被的种类和数量,也招引不少鸟类等动物的迁入。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如下(A~G表示各种生物)。
(1)若把密闭的载荷罐看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水、土壤、空气、光照等条件属于生态系统组成的______,6种生物中能作为分解者的是______。
(2)如图食物网中的______(填字母)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2种生物是______(填字母)。该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自我修复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这意味着生态系统的______有所增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南岳衡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整体,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出现非生物部分。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答案:A
解析:食物链表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A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识别图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图中有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共3条食物链。鹰占有三、四两个营养级。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使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级递增,因此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鹰。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细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是分解者。
4.答案:A
解析: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所形成的联系,A正确。食物网是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B错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C错误。食物链和食物网破坏会影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D错误
5.答案:C
解析:图中从草到狐有2条食物链,从草到鹰有3条食物链,共5条食物链
6.答案:D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四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若乙数量增加,根据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则甲减少,丙增多,丁也会增多。
7.答案:B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甲、乙为能量塔,最高阶层能量相同,而甲有三个营养级,乙有四个营养级,根据能量传递规律,乙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产者的总能量乙大于甲,A错误,B正确;甲的初级消费者总能量小于乙的初级消费者总能量,等于乙的次级消费者总能量,大于乙的三级消费者总能量,C、D错误。
8.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知,狼和羊的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数量急剧变化的情况,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狼和羊存在捕食关系,若大量捕杀狼可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
二、实验探究题
9.答案:(1)非生物部分
酵母菌
(2)A、B
C、D
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1)水、土壤、空气、光照等都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酵母菌作为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2)在该生态系统中A和B是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在该食物网中C和D两种生物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素养提升
一、综合题
1.(2020山东泰安高新期中)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瓶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入种类相同,大小和生理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环境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如下:
生态瓶编号
A
B
C
D
瓶中小鱼生存时间/天
3
11
25
2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阳光、空气、水属于__________成分。
(2)从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上看,生态瓶中的小鱼属于______,水藻属于_____。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是_______的关系。
(3)瓶中所有生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2.(2019山东济南莱芜中考)自然界因动物的存在而更加活泼有趣,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统计了某生态系统中四种动物一生中的平均活动时间(用百分比表示),如表所示,请回答:
休息
进食
与其他物种关系
其他活动
物种甲
20%
15%追逐物种乙
10%
物种乙
20%
25%被物种甲追逐
10%
物种丙
75%
10%
物种丁
70%
10%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_______,它们参与构成______条食物链,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_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同时,物种甲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3.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1中草属于______,鼠、兔、狐属于______。
(2)写出图1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2中甲-丁代表草的是______,代表狐的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非生物(2)消费者;生产者;捕食(3)光能
解析:(1)(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态瓶中的水藻属于生产者,小鱼属于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捕食的关系。(3)瓶中所有生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
2.(1)消费者;2;丁和乙
(2)物种乙、物种丙和植物;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解析:(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它们参与构成2条食物链,即植物→物种甲→物种丙→物种丁,植物→物种乙,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丁和物种乙。(2)通过食物链可知,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物种乙、物种丙和植物。同时,物种甲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3.(1)生产者;消费者
(2)草→鼠→狐(或草→兔→狐)
(3)甲;丁
解析:(1)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1中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草属于生产者;鼠、兔、狐是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1中食物链为:草→鼠→狐(或草→兔→狐)。
(3)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所以生产者所含的能量最多,最高级消费者含有的能量最少。因此,甲代表草,丁代表狐。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20湖北恩施七里中学期末)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
)
A.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
C.生物环境
D.生物圈
2.(2019黑龙江绥化中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
B.一片森林
C.一个湖泊
D.池塘里的所有鱼
3.(2020福建闽侯期中)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生产者的角色的是(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腐生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
⑥河边的青蛙
⑦树叶上的毛毛虫
A.①②
B.⑥⑦
C.②③
D.③④
4.(2020江苏宿迁泗洪期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唐代诗人杜甫笔下,啁啾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诗中描写的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
)
A.黄鹂
B.白鹭
C.翠柳
D.黄鹂、白鹭
5.(2020江西南昌期中)垃圾分类后常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降解,有些垃圾会在一段时间的降解后消失,“降解”是指垃圾被生态系统中的哪一类生物成分处理了(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捕食者
6.(2020原创试题)沧州北郊那片挺拔的杨树林自从以金黄的美景迅速火爆朋友圈后,一直备受热赞。园林部门建议尽可能保留林中的落叶。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挡住光照,保持土壤营养不流失
B.该措施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
C.落叶被微生物分解补充土壤养料
D.落叶覆盖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7.(2019广东中考,7,★☆☆)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
A.水绵
B.木瓜
C.蘑菇
D.华南虎
8.(2019湖南长沙中考,3,★☆☆)小芳某天的生物作业是自制生态瓶,她准备了小鱼、石头、容器和池塘水,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
)
A.分解者
B.生产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
9.(2019黑龙江龙东中考,38,★☆☆)“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下列有关松花江的描述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松花江
B.松花江里所有的鱼
C.松花江里所有的生物
D.松花江里所有的植物
10.(2020吉林期末)如图所示食物网中,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
A.鹰
B.草
C.兔
D.蛇
11.(2019辽宁鞍山中考)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草
B.蛇
C.鼠
D.鹰
12.(2019广东东莞宏伟中学段考)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螺蛳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映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
A.水草→鲫鱼→乌鱼
B.水草←草鱼←乌鱼
C.螺蛳←鲫鱼←乌鱼
D.螺蛳→鲫鱼→乌鱼
13.(2020湖南张家界慈利期中)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B.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C.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14.(2020山东日照岚山第一次月考)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
)
A.能量的收支随季节波动
B.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5.(2019山东济南莱芜腰关中学期中)在没有人为干涉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野兔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狼的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16.(2020原创试题)增加牲畜数量是增加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牲畜严重超载,会破坏草场植被,若草原变成沙漠,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
)
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巨大的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只能一成不变,否则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D.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
17.(2019湖北天门中考,5,★☆☆)若淡水生态系统中存在条食物链:甲→乙→丙→丁→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就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戊的体内最少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戊是消费者
D.丙捕食丁后,只有物质流入丁体内
18.(2019新疆中考,5,★★☆)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如表所示,则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A
B
C
D
E
某重金属浓度/pm
0.05
7
0.51
58
0.39
A.A→E→C→B→D
B.D→B→C→E→A
C.
D.
二、非选择题
19.(2019福建中考,28,★★★)如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模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丙中三种生物。据图回答:
(1)若“玉米→田鼠→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玉米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丙中的[___](填字母)代表蛇。
(2)图中C和B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和_____关系。从理论上分析,若大量捕杀A,一定时间内B的数量先_____,后趋于稳定。
(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其自动调节能力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D
解析:一块农田、一片森林、一个湖泊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都属于生态系统。池塘里的所有鱼,只有部分动物,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其他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
3.A
解析:淡水中的衣藻、高山上的油松都是生产者。树上的麻雀、河边的青蛙、树叶上的毛毛虫都是消费者。朽木上的蘑菇和土壤中的腐生细菌都是分解者。
4.D
解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描写的生物有黄鹂、柳树、白鹭,其中柳树是植物,属于生产者,黄鹂、白鹭是动物,属于消费者。
5.C
解析:“降解”是指垃圾被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分解了,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
6.A
解析:树林中的落叶能够被大量细菌和真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落叶挡住光照,与保持土壤营养不流失无关,A错误。
7.C
解析: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
8.B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小芳准备了小鱼、石头、容器和池塘水,其中含有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生产者。
9.A
解析:“松花江”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松花江里所有的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松花江里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松花江里所有的植物”,只有生产者,没有非生物部分、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属于生态系统。
10.B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11.D
解析: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12.A
解析:根据题干的叙述,该池塘中存在下列三条食物链:水草→草鱼→乌鱼;水草→鲫鱼→乌鱼;水草→螺蛳→鲫鱼→乌鱼。
13.C
解析:杂食性的鸟吃昆虫,杂食性的鸟和昆虫又都吃绿色植物,说明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C的说法错误。
14.D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使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5.B
解析:在食物链“植物→兔→狼”中,如果野兔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狼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植物随兔的减少而增多,后来兔因食物的丰富而逐渐增多,狼会随着兔的增多而增多,然后趋于稳定。因此最符合较长时间内狼的数量变化的曲线是B。
16.B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7.C
解析:题干中的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A错误。在“甲→乙→丙→丁→戊”食物链中,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甲体内含量最少,在戊体内含量最多,B错误。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戊是消费者,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丁捕食丙后,物质和能量会流入丁体内,D错误。
18.D
解析: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浓度从少到多依次是A、E、C、B、D。其中E和C体内该重金属浓度差不多,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二、非选择题
19.(1)甲(或生产者)B
(2)竞争;减少
(3)弱
解析:(1)玉米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题图中有2条食物链:甲→A→B→C;甲→A→C。与食物链玉米→田鼠→蛇→猫头鹰比较,可见丙中的B代表蛇。(2)据题图可见:C与B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同时C与B都以A为食物,还存在竞争关系。如果大量捕杀A,定时间内B的数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3)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题图中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其自动调节能力弱。
21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