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 课件+练习(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古人谈读书 课件+练习(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9 18:23: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25.古人谈读书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经典sòng dú( )活动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吸引了许多家长前来观看。
2.一个人有了xiū chǐ( )心,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会于心不安。
3.做事贵在chí zhī yǐ héng( ),三天打鱼,两天画网,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4.教室里安静极了,张明透过门缝kuī jiàn( )几个同学正在给老师准备生日礼物。
二、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止——____(   ) 甬——____(   )每——____(   )
胃——____(   ) 己——____(   )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聪敏并且喜欢学习的人,遇到问题就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_____)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_____)
3.“敏而好学”和“敏以求之者也”中两个“敏”字的意思都是敏捷。(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句名言启发我们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想到了许多名人读书的故事,例如:孔子“韦编三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一两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选文的作者是 代的 。
(2)解释下列字词
盖: 恒: 自足:
(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 ,缺之则 ;二者是 ,缺之则 ;三者是 ,缺之则 。
(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
劝学诗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当天夜晚11点到第二天凌展1点为三更。②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③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④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是谈读书,这首诗与课文中的语段在论述的角度上有何不同?试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诵读 2.羞耻 3.持之以恒 4.窥见
二、耻 耻辱 诵 朗诵 诲 教诲 谓 称谓 岂 岂止
三、1.×2.√3.×
四、1. 随意。 要紧,重要。
2.心到、眼到、口到。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心想、眼看、口诵 囊萤映雪 凿壁借光 写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培养自己对阅读的兴趣。
五、(1)清 曾国藩
(2)语气词。 恒心。 自己满足。
(3)有志 甘为下流 有识 会以一得自足 有恒 有不成之事
(4)示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六、1.每天半夜三更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没有勤奋学习。
2.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尽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3.课文中的语段从读书的态度、读书的方法谈读书,而这首诗是从读书的时间这一角度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应该在年少时期就努力奋进,好好学习,免得到老的时候后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25.古人谈读书
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上
孔子(前551——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第一课时
相关资料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
第一课时
相关资料
曾国藩 我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是我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之一。
第一课时
相关资料
《论语》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相关资料






chǐ
huì
wèi
sònɡ

hénɡ
我会写

hǎo (好人)
hào (爱好)
多音字
《读书有三到》
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本文由几部分构成,请给后两部分各起一个小标题。
三部分
《读书三要》
整体感知
这三段文章都是关于 的。
读书学习
以下三个人物,按朝代先后排名,正确的顺序是( )。
A.孔子 曾国藩 朱熹
B.孔子 朱熹 曾国藩
C.曾国藩 孔子 朱熹
B
第一课时
(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古文中,“而”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
朗读指导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
喜好。
以......为耻。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句意:天资聪明而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课文解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智”,智慧。
句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知道,懂得。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记住。
满足。
教诲。
句意: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住,学习不知满足,教诲别人从不厌倦。
理一理:这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习态度
对待知识的态度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欺骗自己,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弄虚作假最终会害了自己。我们要敢于承认和正视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促使自己进步。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古文中“亦”“岂”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
朗读指导
朱熹的代表作品有诗作《春日》《观书有感》、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本文出自《训学斋规》。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我曾经说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中心句。总领全文。总写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专心一意。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看得就不仔细,既然心思和眼睛不专心一意,就只是随便的朗读,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这里。
连词。表示“就那么”。
随意。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迫切。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语气词,相当于“了”。
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反映了用心在读书中的核心作用,说明读书需要用心,只有专心一意,才能学有所成。
根据这几句话,说说这“三到”之间有什么关系?
心思不在学习上,眼睛看得就不仔细,既然心思和眼睛不专心一意,口只是在随意地朗读,就很难长久记住所学的知识。“三到”之间相辅相成,联系紧密。
你是如何理解读书“三到”的?你认为“三到”之中哪个最重要?
心到:用心思考,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眼到:认真地去看。口到:多读,读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心到,只有用心思考,才会有大收获。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古文中,“盖”在句首,后面一般需要断句。
朗读指导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相关资料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读书人。
恒心。
读书人要学习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下等, 劣等。
有志向则绝对不甘心做下等人;
孙敬,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扯痛,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中之蛙观天,这些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黄河波涛汹涌,浩瀚澎湃,河伯(黄河之神)觉得天下的至美都在他一身,再也没有比他更加气势雄浑的了。他乘势东游,要去跟大海一较高低。河伯一路东进,卷着滔滔大浪冲进渤海。啊 这是个什么所在?他竭力向东瞭望,只见海天一片,茫茫无际,不知有几千里那么辽远。自己一路叫嚣着、张狂着,多么不可一世;可是看看大海呢,那么平静安详,却不知比自己深邃宽广多少倍!
河伯观海
坐井观天,成语,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坐井观天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有恒心则绝对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者缺一不可。
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遵循这三点 不遵循这三点
不甘为下流
不敢以一得自足
断无不成之事
甘为下流
河伯观海,井蛙窥天
有不成之事
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则一事无成。最后作者进行总结,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点明这三点的重要性。
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论语》我明白了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才会真正的成长。
朱熹的话中,知道了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
曾国藩的话中知道了志向、见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我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古人谈读书
论语
读书有三到
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读书三要
心到
眼到
口到
志向
见识
恒心
谦虚
求实
勤奋
结构梳理
本文讲的都是古人关于读书的心得。
《论语》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谦虚、求实、好学。
朱熹的“读书有三到”告诉我们读书时要专心致志,做到心、眼、口合一。
曾国藩则指出了读书人必备的三个要素——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
主旨归纳
读书的好处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缅甸谚语)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英国谚语)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欧洲谚语)
拓展延伸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