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学制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唱歌 郊游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五四学制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唱歌 郊游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29 17:3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郊游
课标解读: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要求,1-2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地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教学,聆听的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所以,本课在设计教学时,注重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构建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多种智力和能力,并体现积极投入、主动参与的新课程理念精神,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享受音乐的美好,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表达和表现音乐,做课堂生活的小主人。
教材分析:
《郊游》是山教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郊外去》中的一首歌曲。本单元的主题是到郊外去,所选取的教学内容都是与春天户外郊游活动有关的音乐作品。是学生感受大自然,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唱歌、歌表演欣赏等音乐活动,感受不同音乐作品所描绘不同的音乐形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单元通过歌曲《郊游》《山谷回音真好听》和乐曲欣赏《出发》《火车咔咔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知识方面,让学生认识小节线、小节、终止线。通过歌曲逐步在发声位置、呼吸方法、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并通过二声部合唱、轮唱丰富学生的音乐技能,拓宽音乐视野。
《郊游》歌曲为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欢。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歌曲为非规整结构,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相同。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Sol音进行,具有继续发展的不稳定感觉,尤其是第二句,进行到Ia,具有小调意味,更加强了乐曲中部的变化发展态势,但曲调很快回到第一句,稳定地结束到第一句,稳定地结束到主音上。
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在本节课中,掌握切分节奏是教学过程的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有弹性和轻柔、绵长的两种声音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是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课教学内容应分为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初步把歌曲演唱完整,进行简单的同音二声部合唱,运用春天的声音丰富合唱感受轮唱。而把歌曲唱美,和进一步的情感处理以及相关音乐的欣赏放在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实施的教学措施.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模仿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力强。
二年级的孩子能认识乐谱中的每个音符,但音准能力较弱。节奏感较强,熟悉四二拍拍号,了解强弱规律,并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节奏模仿能力强。还能听出简单中歌曲旋律完全重复的乐句,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做到不喊唱。对二声部合唱基础为0,但能通过动作、或打击乐的带领进行简单的同音二声部合唱。在这种情况下的教学,需要教师认真遵循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并因材施教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协调能力。因此,我多创设各类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合作的机会。本课我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迷人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肢体动作的表现,让学生在不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进而准确动情地学唱、表演歌曲、唱美歌曲、创作歌曲、开小小音乐会等形式,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展示孩子们的风采。
教学目标及评价设计: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能用有弹性和轻柔、绵长的两种声音声音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评价:通过寻找、模仿,对比让学生学会用轻柔、绵长的声音演唱;用图形谱,手势音高、比比谁的耳朵灵等方法唱准歌曲 ;通过充分地听,各种形式地唱:齐唱,男女唱,接龙唱等形式来达成这一目标。通过“传话筒”的游戏检测这一目标的完成情况。
2、感知歌曲的情绪,能够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评价:通过“力度对比,用肢体语言感受歌曲情绪,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通过“传话筒”的游戏检测这一目标的完成情况。
3、学会用绵长的声音,在二声部合作中表现歌曲。
评价:通过创设“分角色演唱”活动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用小组表现的方式检测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
4、学会欣赏歌曲,能够表现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评价:通过欣赏《森林狂想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寻找声音。用二声部合唱来检测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并鼓励学生走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声音。 
教学重点:
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力。
教学难点:
1、感知旋律的重复和变化。
2、演唱中气息连贯的控制。
3、二声部合唱。
一、课前活动:感受春天
播放郊游伴奏
师引导:同学们,春天来了今天老师带您们一起到野外去郊游,寻找春天,请你模仿老师的口号,让我们一起登上音乐列车。
A师读(伴随节拍,师边读边用2/4拍让孩子感受强弱规律)
B生模仿师读

总结:同学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还能用2/4的强弱规律让口号更加动听。
C、师生对比引导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来读
预设:刚才有位同学读的声音,我听出来了她要去郊游的心情很高兴,我请他为大家读一读
师总结:这是一个小窍门,我们高兴的时候会跳起来,蹦起来,声音也可以跳起来,让我们用这种有弹性的声音,表达出我们的快乐心情
D生再次用弹性的声音读
?【设计理念:通过设计一系列情景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力度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范读,学会用有弹性的声音,为后面歌曲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演唱春天
1、初听歌曲
师引导:同学们的口号真整齐,欢迎坐上我们的音乐列车,听,郊游的孩子传来了欢快的歌声。(播放歌曲《郊游》师引导孩子边欣赏歌曲,边打拍子。)
2、再听歌曲
师提问: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听到我们熟悉的口号了吗?再听一遍歌曲听听这句口号在刚才的歌曲里出现过几次?
三听歌曲:课堂检测:小节线
师提问:课前我们学习了小节线的微视频,老师要检测一下谁掌握知识最固,这请问,这首歌共有几小节?这两句口号分别躲在歌曲的哪些小节里?让我们边听歌曲边找答案。
生边欣赏歌曲,边数小节
师总结:老师看到了,咱们同学的小节数的特别棒,一共是?
4、四听歌曲:
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讲解:这些小竖线就是(小节线)。在乐曲中,从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就用两条小节线隔开这就是一个(小节)。
师提问:那我们的口号躲在哪些小节中?
师总结:你们的小眼睛真亮,看来咱们同学们完全掌握了小节、小节线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解决本课的乐理知识认识小节线、认识小节这一环节中,我用“课堂小测”来检测孩子们《认识小节线微课程》的学习情况的同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充分聆听,熟悉歌曲。】
5、唱口号
师引导:在刚才听歌的时候老师听到你们都已经唱出我们的口号了,我们一起试一试(师弹伴奏)。
师总结:第一次就能唱这么好,真了不起。
6、比比谁的耳朵灵:用手势辅助纠正音高
师提问:同学们请认真听,老师演唱的这两个乐句,相同吗?
师教唱:来,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生接龙唱、
师引导:音准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来合作接龙唱。
A生唱师接
B师唱生接
师总结:我们配合的真默契。
【设计理念:这两个乐句的演唱,音准方面是难点,如何让学生唱准这两个乐句?我们经过试验认为用手势音高来帮助解决,学生掌握的比较快,效果也比较好。】
6、师生对比唱,用有弹性跳跃的声音来演唱。
师提问: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能表现出你们郊游的快乐心情呢?
师总结:对,跳跃有弹性的声音
8、师生合作
师引导:让我们跟着伴奏你们演唱熟悉的口号,剩下的交给我,看看我们能不能够配合得很默契。
【设计理念:为了让孩子感受第二乐句的气息,所以在这一环节的师生合作过程中,我们用孩子演唱口号,老师演唱我们设计的二声部的春风旋律,让孩子在感受绵长柔和的声音的同时,体会这一演唱方法,同时为后面的二声部合唱打下基础。】
(二)、探索春天的声音
1、师引导:伴随着同学们欢快的歌声,我们的列车来到了美丽的公园,孩子们,在刚才的郊游过程中你都感受到了春天的什么声音?谁能说说
?【设计理念:创设春风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春天,寻找春天的声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模仿风声
师引导:让我们也来模仿一下
预设:模仿风声(呼——)、这轻柔温暖的春风吹在脸上
B、采用:师用“对比法”——北风(大声唱)春风(柔声唱)唱,学生体会演唱方法。
师总结:哦,我不仅听到了轻柔的春风,还听到了呼呼的西北风,你们听一听那一个是春风的声音)
C、引导学生用轻柔、绵长的声音表现春风
师引导:就想春蚕吐丝一样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模仿北风、春风的声音,让学生体会演唱方法,应该用轻柔、绵长的声音来演唱,才能表现出春风的特点。在无形中让学生掌握歌唱方法】
D、演唱春风旋律
师引导:瞧,轻柔春风组成了一条动听的旋律,你听,同学们,你们能唱出来么,要注意他们的节拍哟。(师教授时注意提醒坐姿,以及唱歌的状态)
【设计理念:通过模仿春风的小练习,为后面的二声部合唱打下基础】
教师范唱歌曲
师引导:同学们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柔和的春风吹着树叶,田野里开满了小花,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 “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我们乐悠悠。”
随琴轻声演唱歌词
师引导:我们用春风这种绵长的声音来唱一唱,就像蚕宝宝吐丝
师:要注意你的嘴型,让风慢慢地均匀的,生模仿
4、用图形谱——白云旋律线来纠正音准
师总结:同学们唱的音准有些地方不太好,瞧云朵来帮忙了,来伸出手,我们一起跟随白云再来演唱一下。
5、师教授字多音小窍门
师教授:老师有个能唱好一字多音的小窍门飘加上ao ,柔加上ou
?【设计理念:音准,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也是重中之重,低年级孩子对音高、音准的理解总是误认为音量的大小,所以在纠正学生的音准方面,我们用形象的“白云”图形谱帮助学生理解音的高低,用形象的旋律线帮助学生掌握音准,这样做即避免了枯燥的教唱环节,让学生学的有趣,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音准帮助效果确实不错。】
6、纠正演唱方法
师引导:同学们,这么柔和的春风,要用绵长的声音演唱,我们再试一试、
师总结:同学们的声音是这么绵长、这么优美,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的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
7、生用正确站姿演唱歌曲
师讲解:现在让我们试着完整演唱歌曲,男同学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女同学丁字步,来我们一起来,听好前奏(师伴奏)
8、男女生接龙唱
师:我们用男女同学接龙唱的方式来演唱歌曲怎么样?男同学演唱第一、三乐,女同学演唱第二句。看看你们配合的是不是也能很默契,来准备(师伴奏
?【设计理念:男孩子的声音比较干脆、有力,女孩子的声音柔和、纤细,所以我利用男女生音质的特点让他们合作,用声音上的力度来表现歌曲的两)种情绪 。】
9、传话筒的游戏:检查学生学唱的效果。
又到了我们传话筒的游戏了,你们准备好了吗?(伴奏)
【设计理念:为了鼓励孩子积极的表现自己,我设计了传话筒的游戏既能检查每个孩子歌曲演唱的情况,同时让一些后进生和比较害羞的孩子有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喜欢音乐。并培养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三、赞美春天
1、师引导:听到同学们动听的歌声,春风唱着轻柔的歌曲也要加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赞美这美丽的春天(伴奏)
2、合作演唱二声部
A、生演唱美丽的春天,师唱柔美的春风(加上动作)
B、师生交换提醒春风的声音要绵长一点
C、学生分组演唱二声部
D、学生分组演唱整首歌曲(站起来,教师纠正演唱姿势)
【设计理念:怎样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是我们今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说简单,做不易,尤其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音准就是他们很难跨越的一条鸿沟,尤其是二声部合唱就更难。为了打下合唱的基础,培养孩子们的二声部合唱能力,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与本课情境相关探索春天声音的“呼呼”声,没有音高变化,只有简单节奏变化比较简单的二声部旋律,来提高孩子们的合唱能力。】
四、热爱春天
拓展——聆听春天的声音。
在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春天的热爱,从你们的歌声中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 春天还有很多声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这里面都有哪些动物的声音呢?
欣赏《森林狂想曲》
提问:这里面都有什么动物的声音?
师总结:你们听的可真仔细,都拥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听出了真么多的动物叫声。
再听,边听可以边模仿出动物的叫声
用动物的叫声模唱春风旋律
二声部合唱
学生分组,二声部分为春风组和动物组
【设计理念:《森林狂想曲》这首乐曲对二年级孩子的孩子来说欣赏起来有点难,也不可能理解乐曲内容,但乐曲里很多动物的声音,有孩子们熟悉的,也有他们陌生的。通过让孩子在寻找、感受不同春天的声音的同时,逐步学会欣赏歌曲。同时,把在歌曲中或大自然中听到的动物叫声融入到二声部合唱中,不仅丰富合唱内容,同时让我们拓展环节聆听春天的声音为歌曲所服务。】
五、寻找春天
我们聆听、发现了许多春天的声音,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奇妙的声音等着我们去寻找,只要你拥有一双音乐的耳朵,你就会发现他们,并从中找到属于你的快乐。现在,让我们踏上音乐列车,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声音吧。(师带领学生做律动走出教室)
【设计理念:寻找春天的声音是这一课的一个主线,所以在欣赏《森林狂想曲》后作为课后拓展我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发现、聆听春天的声音,感受春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