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P34/例1例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P34/例1例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1-20 20:3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P34/例1例2)
学习目标 1、知道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学习流程 设疑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预习提纲 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5、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4字母表示。
学习流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小组讨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探究提升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使用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
归纳反思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达标测评 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60×25)×8=60×(25×8)15×16=16×15P37/2—4 P35/做一做1、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 = 30×(□×□) 125×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