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8课《过新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8课《过新年》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29 20:3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过新年
——音乐学科 二年级(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乐于合作,增强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感受过“中国年”的欢快,喜庆和浓浓的“年味儿”。
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情绪,引起对新年的联想,激发学习歌曲兴趣。 ㈢ “知识与技能”目标:
⒈ 知识目标:复习已学作品《龙咚锵》《过新年》;知道“秧歌”和“剪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⒉ 技能目标:运用多种艺术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通过分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与人交流和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㈠ 教学重点:生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营造“中国年”的喜庆氛围。
㈡ 教学难点:在已掌握基础技能的基础上,配合音乐,分组实践,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导入
阶段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㈠ 聆听《春节序曲》
学生聆听 情绪是欢快的。
活动㈡ 点名课题《新年音乐会》
师:今天我们也借这节音乐课,开一个联欢会,就叫《新年音乐联欢会》,一起唱歌跳舞过大年。再过几天,咱们班就要开新年联欢会了,今天我们也是为班级联欢会准备节目。
二、复习与新授
阶段目标:通过听、唱、诵、剪加深对聆听作品所描绘热闹场面的理解。
活动㈠ 演唱歌曲
1.听乐句,猜歌名
学生分别聆听两首作品的第一乐句,答歌曲题目。
2.学生演唱
教师应注意调整学生的演唱姿势、发声位置和咬字。
活动㈡ 为歌曲伴奏
总结两首作品的相同之处
学生徒手模奏
学生学拿鼓棒。
活动㈢ 朗诵
1.教师示范朗诵
2.教师朗诵示范
活动㈣ 窗花。
2.观看视频,
师:过年了,咱们家里都会贴什么啊?(春联、窗花),你们知道吗?窗花就是贴在窗户上的剪纸,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一张剪纸,它历史悠久,不仅列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呢!那现在咱们过年还贴窗花吗?“剪纸艺术”又是从哪个朝代起源的呢?让我们通过一段小片一起来了解吧!(唐朝距今有近1400年的历史)
⒊ 师示范剪窗花
注意:使用剪子,安全第一。
活动㈤ 舞蹈
⒈ 师展示舞蹈《红红的日子》
师:过年啦,我们当然要载歌载舞,唱起来,跳起来。“秧歌”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不仅仅深受人们的喜爱,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请你边看查老师跳一段“秧歌”,边观察,老师手腕上的动作。
注意:在表演过后,演员要有鞠躬,表示整个节目结束,台下的同学要热情地鼓掌,感谢同学的劳动,用掌声赞美同学的表演。
⒉ 学生学“压手腕”
师:请你试着学一学
学生学习体会。
⒊ 复习“十字步”
师:“十字步”大家还记得吗?试试看。
⒋ “压手腕”和“十字步”配合
师:有哪位同学想做“小小舞蹈家”?一会儿为我们带来一段精彩的舞蹈?
三、创编
阶段目标:分组合作创编活动,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下组指导。
师:各组同学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吗?请各组组长起立,找到本组活动地点。分组活动时,注意几点要求。
1 控制音量,不要影响其他组的活动,交流。友善沟通,听组长指挥。
2排练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舞台很地面很滑,不适合做太难的动作。巧手组的同学要注意使用剪刀时要专心,避免剪刀尖伤人。
3当我拍手时,巧手组的同学停止使用剪刀,将废纸扔进纸框中,其他组的同学回座位坐好,等待我们演出开始。
四、 汇报
阶段目标:通过综合艺术的表现,学生能够获得展示自我的信心,通过亲身的实践,将音乐与其他艺术高度融合,拓宽音乐视野,感受,体验新年的乐趣,并在最终汇报表演中升华。
学生汇报演出《新年音乐联欢会》
师:经过分组的活动,交流,我们各组同学都已经摩拳擦掌,想在联欢会上展示本组的风采。下面,就让我们掌声请出今天的小主持人……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教师过程性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例如演唱时的音准是否正确、节奏是否准确、动作是否到位等。教师通过语言、眼神、手势等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也有助于教师自己调整课堂节奏与教学策略。
生生过程性评价
在分小组合作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因存在个体差异,就会形成小组内部的互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推敲彼此的建议,在沟通中学习,在评价中成长。
(二)评价量规
评价层面 目标设定 等级
感知层面 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 ★
理解层面 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与音乐相结合,与同伴合作实践,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 ★★
表现层面 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创编并能与音乐相结合,与同伴合作,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大方,自信的表现音乐所表达过年的喜庆气氛。 ★★★
七、教学设计的特色说明:
以情动人,以乐于行
㈠ 以情动人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本课以浓浓中国味儿的 “中国年”为主题,以民族音乐为主线,通过多种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切感受民族音乐魅力、了解民族文化,体会“中国情”。
㈡ 以乐于行
在音乐教育中,几乎所有音乐活动都是一种实践活动,也就是需要学生“行”出来,表达出来。但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乐于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则是教师应当思考的。本课始终将学生的感受“乐”放在首位。学生在完成各个环节时都充满着斗志,每个学生都愿意表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获得同伴的肯定。
八、教学反思
学科综合与实践,感受音乐“万花筒”的魅力
本课课型为学科实践活动课,旨在通过各种有趣,多样的实践活动增强整节课的主体性,立体性与实操性。通过综合实践,提高音乐素养,增强音乐审美。引导学生在音乐中,通过多种形式抒发美的情感,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意识。而这种综合艺术实践,由如“万花筒”般,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迷人而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当前形式下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和课程需要的必经之路,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
学生所需
音乐课程之所以需要综合实践,根本意义在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使人格向完整化和谐发展。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在综合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在课上以开放的心态,介绍各种艺术形式,鼓励学生多多尝试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姊妹艺术。例如本课在设计舞蹈艺术时,学生通过观看舞蹈演员照片、教师跳秧歌、跳秧歌、分组活动时亲手拿着红手绢或红绸子根据音乐即兴编一小段秧歌舞等一系列的活动增强对舞蹈艺术的情感体验。
综合的过程,不仅仅停留在观看,更应注重实践。因为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所以教师应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音乐为载体,在同一主题的前提下,展开多样的音乐审美活动。本课学生通过歌唱、伴奏、朗诵、舞蹈、剪纸等多种艺术实践形式,表达着自己对音乐独特的审美体验,学生在听觉、动觉、视觉、感觉、知觉的帮助下,尽情感知与体验音乐。例如课上,音乐与剪纸艺术的融合,就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学生可以把自己理解的音乐用手中的剪刀与彩纸表现出来。
课程所需
就音乐课程本身而言,音乐课是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应当贯彻关注学科综合的原则,包括感受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文化在内的音乐教学各方面内容和姊妹艺术的结合。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将美术、舞蹈甚至语文、历史等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整合起来,赋予音乐课新的内涵。本课实现了学生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及观看视频,了解过年民俗等活动,真切感受中国独有的“过年文化”,在“万花筒”中用喜爱的形式尽情表现对“中国年”的热爱,对新一年的期盼,对祖国的热爱。
九、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