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反比例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反比例意义及其应用的探索过程,了解反比例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反比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4.在学习中体会具有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难点】
能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问题。
1.同样的圆珠笔单价:2元/支。
买的数量(支) 1 2 3 4 5 …
总价(元) 2 4 6 8 10 …
问是:圆珠笔总价与买的数量(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生:圆珠笔的总价与买的数量(支)成正比例。因为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买的数量(支)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总价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并且它们的比值(单价)一定。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整理成正比例的量所具有的三个特征:
(1)两种相关联的量;(2)变化有规律;(3)一定的量。
2.共有60支圆珠笔分给小朋友。老师说出小朋友的人数,学生回答分得的圆珠笔支数。
小朋友数(人) 60 30 20 15 10 …
每人分得的圆 珠笔数(支) 1 2 3 4 6 …
问题:从这个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的圆珠笔支数的乘积都是60;它们是相关联的两种量;小朋友的人数越多,每个小朋友分得的圆珠笔支数就越少……
师: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得的圆珠笔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生:不成正比例,因为每个小朋友分得的圆珠笔数与小朋友的人数的比值不是一定的。
师:那么这两种量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
60名游客在井冈山游览,准备分组活动,提出的分组建议如下表。
每组人数 3 5 6 10
组数 20 12 10
4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根据这种规律把上表填写完整。
学生根据例1的要求完成问题。
本题与上题有何共同点?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回答。
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
(1)两个量中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变化,说明这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
(2)一个量扩大的时候,另一个量缩小,说明与成正比例的量不同;
(3)这两个量的乘积一定。
2.趁热打铁。
每分打字个数(个) 120 100 75 60
所需时间(分) 25 30
60
感知变化规律,与例1有何异同?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3.议一议。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4.说一说。
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生1:路程一定,所行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
生2:砖的总块数一定,每次搬的块数与搬的次数。
生3:大米的总质量一定,平均分的份数与每份的质量。
……
5.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2。
“青年突击队”参加泥石流抢险,原计划每时行6km,要4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出发时接到紧急通知要求3时到达,他们平均每时需要行多少千米?
师:本题中涉及到哪两种量?你还联想到了哪些量?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本题涉及到速度和时间。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速度扩大或缩小几倍,时间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的积(路程)一定,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思维拓展。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试着用多种方法解答这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①算术法:6×4÷3=8(km)。
②反比例法:(用方程)
解:设他们平均每小时需要行xkm。
3x=6×4
x =24÷3
x =8
答:他们平均每时需要行8km。
(教师板书该解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的第1、2题,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反比例
1.两个量中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变化,说明这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
2.一个量扩大的时候,另一个量缩小,说明与成正比例的量不同;
3.这两个量的乘积一定。
解:设他们平均每时需要行xkm。
3x=6×4
x =24÷3
x =8
答:他们平均每时需要行8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