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彩”飞扬》体育课授课计划(教案)
年级 班 2
人数
周次: 10 课次:24
教师: 执行日期: 月 日
主题 “绳彩”飞扬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何谓团队合作?并知晓本课游戏的简单规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运动技能:通过简单比一比、练一练,巩固学生跳跃和跑的技能,掌握简单的游戏规则。
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的练习,增强学生的腿步力量,提高协调能力。
心理健康:游戏化的教学,以及情景的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心情得到放松,在练中体验欢快和喜悦
社会适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发挥其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跳跃:多种跳跃
快速跑:直线跑、曲线跑
重点难点:团结合作和彼此默契的培养
次序 课的内容 时间 教法与要求 学法与组织 强度
导入新课 ︵热身︶
学习新课︵体验一︶
一、课的开始
双龙戏珠
学生挥舞长绳入场
导入学习
挥舞中体现次序和路线
二、新课学习
同舟共济
利用长绳进行双脚跳
左右逢缘
利用长绳进行单脚跳合作练习
开拓进取
积极创造各类跳法(长绳放在地上) 5到6分钟
13到14分钟 一、教师组织
1、整队,宣布课堂内容
2、教师高举龙珠领学生或蹲或站、或挥或舞长绳
3、运用语气、语调调动课堂气氛
击鼓助威,鼓声鼓励
要求:①队伍整齐
②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③教师指正及时
4跟着老师舞龙
5开展小组练习
二、教师引导
鼓励学生动脑、动肢体
教师随机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带动和激励学生
引导学生并表扬和点评
组织学生进行比一比赛一赛
用鼓声来引导学生进行跳跃练习 一、学生呼应
男女两条长龙,慢跑从篮球场两角入场
边挥舞长绳、边口中呐喊、入场
呼声、鼓声震耳。营造气氛
跟着老师舞龙
开展小组练习
图示:
二、小组体验
小组为单位,绳子骑在跨下、双手抓绳在鼓声中,以团队形式练习单、双脚跳
各组讨论、尝试和练习多种跳的方法
进行展示,并开展自评和互评
图示
起、终点
中下
中
学习新课︵体验二︶
结 束收课︵小结︶ 环环相扣
采用迎面接力的方法,进行快速跑练习(比一比)
风车飞转
十字接力跑(赛一赛)
三、组织游戏
车轮滚滚
放松练习
组织游戏
轻松愉快
教学评价
积极引导学生对本课进行评价
师生再见
并与听课教师再见
收回器材
整理和收拾 13到14分钟
6到7分钟 讲解比赛规则
采用绳子安排场地
指挥发令,判罚结果
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
用鼓声激励学生;
保证安全
教师讲解跑动路线(逆时针跑);注意事项
具体要求:为了安全,进行十字曲线跑时,后组追赶上前组并轻拍前者即为获胜
简单讲解
离心力,以及如何克服:心脏为于身体左侧,惯于用左脚,采用右脚蹬地——逆时针跑
击鼓助威
用鼓声进一步增加活动的激情
用鼓声进一步将教师参与到课内活动中
教师讲解
游戏方法及活动中安全事项
指导、协助、参与学生共同游戏
赞赏、肯定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
组织比赛和裁判
小结和点评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愉快的进行练习
2、分四组进行迎面接力(比一比赛一赛)
图示:
①直线跑
终点 起点
1、体会曲线跑的感受(比一比赛一赛)
2、学生互相鼓掌激励,增强团队意识
体验成功与快乐
②曲线跑
交接线
自主练习、踊跃提出自己的点子
大胆实践,积极配合各自小组进行练习
根据规则积极参与;与同伴合作争取获得胜利
图示:
起点 终点
大
中下
场地与器材 篮球场一片,长绳7根,大鼓一只,彩球一个 课后小节
《“绳彩”飞扬》
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跳跃:多种跳跃
快速跑:直线跑、曲线跑
(二)教学理念
“参与、合作和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是本课教学主题,教师力求在课的设计中积极融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爱好与提高实践能力为基础,并以培养学生有效合作为目的,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们能在“参与中体现合作”、在“合作中尝试自主与探究”带来的欢快和愉悦。
(三)学情分析
小学生五年级学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的转折期,也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期,情绪及心理素质不稳定。此时身体发育,但力量素质和身体控制能力较差。选择“多种形式的跑和跳”为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发展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本课学习是学生借助“绳”的一堂新授课,学生虽对此项运动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也存有恐惧心理,特别是对身体中心的把握有一定的困难,故在课中教师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尝试探究为主,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采取分类递进教学,让学生在尝试与摸索中树立自信,同时利用言语诱导、器材巧用、比一比、赛一赛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究难题情况跑和跳的练习方法,使学生明白本课游戏的简单规则,从而通过多种跑、跳的练习,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协调能力是完成本课任务的关键。整堂课学生在教师鼓励下进行着挑战性的练习,渐渐的忘记了胆怯,体验到了成功的不易和成功的喜悦!
(四)课的构思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是:
运动参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何谓团队合作?并知晓本课游戏的简单规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运动技能:通过简单比一比、练一练,巩固学生跳跃和跑的技能,掌握简单的游戏规则。
身体健康:通过本课的练习,增强学生的腿步力量,提高协调能力。
心理健康:游戏化的教学,以及情景的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心情得到放松,在练中体验欢快和喜悦
社会适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发挥其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大胆设计了以绳为主线,将“绳”贯穿于整堂课。以“舞龙”为导
入,在学生集体参与、互相合作的基础上,把学生的行动与思维快速引入课堂,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一导入,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绳”为工具进行多种跳跃练习,逐渐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在主课“跑”的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以“自主、创新、合作”及“进取、自信、顽强”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努力改变了以往跑的教学中的单一、枯燥的直线、曲线跑形式,通过课前设计好的游戏方案:让绳子飞起来、展示学生的丰采“,并让学生们能在“新、奇、乐”的游戏氛围里,参与游戏来增强学生为团队争光的集体意识,同时,提高学生跳跃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在本课结尾的游戏环节中,通过小组绳子的滚动游戏,再次体现团队齐心协力的团队意识,在愉快的环境中结束本课。
在设计本课中,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地进行探索,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教师还通过‘击鼓“,用鼓声在多哥环节的游戏中为学生声援和助威,同时也将教师融入和参与到本课的教学中。
说教法
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培养想象创新能力”的教
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创设情景——场地的变化,激发学生改善环境和学习兴趣。
自主教学;给学生以自由、自主的活动和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团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团体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激励法;激发学生进取动机,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进行学习
引导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积极合作,从而获得成功
评价法: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的点评,营造更自信、更合作的教学课堂
说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这一问题上通过组织比赛和开展
小组讨论,小组动手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摆脱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并逐渐养成学生主宰课堂的习惯。
说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热身)——双龙戏珠
↓ 集体合作、讨论练习
新课部分(体验)——同舟共济→左右逢缘→开拓创新→环环相扣→风车飞转
↓ 比一比赛一赛、团体合作比赛练习
结束部分(放松)——车轮滚滚
合作探讨
设计特点
本课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能紧紧围绕“绳”的情景路线展开教学,通过教学手段的
巧妙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绳”的认识和“绳”的多种玩法体验,积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和团结的优良品质。
本课创意
课的流程设计合理,教学安排紧凑、流畅、自然。通过围绕“绳”的(玩——跳——跑——创)四环节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学生的喜。
教学中能以情击趣,让学生在积极、和谐、快乐、活跃的情景中投入学习,教学中设计了多个空间让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完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课堂的效果。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可自主选择,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不同练习方法的好处和乐趣。
场地器材
教学场地:篮球场一片
必备器械:大鼓一只
自备器材:长绳8根,彩球一个,木棍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