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学期语文辅导教案
教学课题 复习《诫子书》
教 学
目
标 1、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2、掌握部分词语的含义。
3、背诵两则古文。
教 学
重
难
点
掌握部分词语的含义。
2、了解两则古文的意思并能翻译全文。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 优□ 良□ 中□ 差□
建 议:
教学内容 课堂收获
一、课文内容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1)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4)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5)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
(6)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7)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8)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9)广才:增长才干。
(10)成:达成,成就。
(11)淫慢:过度懈怠。
(12)励精:尽心;专心。
(13)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14)治性:陶冶性情。
(15)与:跟随。
(16)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17)日:时间。
(18)去:消逝,逝去。
(19)遂:于是,就。
(20)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21)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22)穷庐:破房子。
(23)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实战演练
约不可失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邺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②天雨
③是日,饮酒乐 ④公将焉之
12.下列哪一项“之”的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 )(2分)
A.公将焉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身自罢之 D.下车引之?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1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______________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1分)。
课堂练习
(一)基础训练
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根据拼音填入恰当的词语。(10分)
春天,就好像从春雨中yùn niàng( )出来一般,让人xǐ chū wàng wài( )。噫?是什么东西透过细雨进入了我的视野。哦,原来是花儿呀。春天是花的海洋,一点点微风轻抚,似乎不敢惊扰那些粉嫩的花儿,由它们慢慢自由地开放。蝴蝶是美丽的,它们huā zhī zhāo zhǎn( ), 各自缤纷,它们飘然、轻盈、从容,在这花的海洋里衬托着花的jiāo mèi( ),可爱。这时心中一片开朗,没有烦恼也没有忧伤,有的只是一片jìng mì( )。
名句默写。(8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2) ,江春入旧年。
(3)水何澹澹, 。
(4) ,小桥流水人家。
(5)乡书何处达? 。
(6) ,闻道龙标过五溪。
(7) , ,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4. 课内文言文加点字解释。(6分)
(1)俄而雪骤 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
(3)因风起 因: (4)太丘舍去 去:
(5)元方入门不顾 顾: (6)下车引之 之:
5. 下列词语中全是名词的一组是(3分)( )
A.卖弄 喉咙 风筝 窠巢 B.肌肤 地毯 安适 水墨画
C.花苞 睫毛 铃铛 屋檐 D.侍弄 央求 淡雅 翻来覆去
6. 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加点的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很有影响。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
感谢。
A.家父 B.老人家 C.犬子 D.有幸
7. 下列关于作家及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作品风格飘逸旷达。我们学过他的诗有《早发白帝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观沧海》《孙子略解》等诗歌。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8. 下列关于《草原上的小木屋》的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爸爸查尔斯、妈妈卡罗琳、玛丽、罗兰和琳琳一家赶着马车离开了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驶过结冰的密西西比河,到西部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去。
B.在弗底格里斯河旁边,爸爸单枪匹马,一个人把房子盖到了三根圆木的直径那么高。妈妈也开始帮忙盖房,但妈妈的脚被圆木压伤了,可她还是像往常一样做晚饭。
C.爸爸骑着帕蒂到草原上到处看看,没有带枪,他遇到了狼群,但是狼群只是跟着他们跑。
D.草原上燃起了大火,爸爸妈妈在浓烟中与火搏斗,大火绕过木屋,隔离带救了他们。爱德华兹先生和斯科特先生来看望爸爸,他们怀疑火是印第安人故意放的,爸爸也这么认为。
(二)文言文阅读
谢太傅盘桓①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②,便唱③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④,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⑤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盘桓:徘徊,逗留。②遽:惊慌。③唱:同“倡”,提议。④王:同“旺”,指兴致正高。⑤承响:响应。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⑴孙、王诸人色并遽 ⑵太傅神情方王
⑶舟人以公貌闲意说 ⑷公徐云
12.下列句中的“而”与“众人即承响而回”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切问而近思 B.学而时习之 C.不义而富且贵 D.人不知而不愠
13.请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译文:
14.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10分)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②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于是敕③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又值④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假寐⑤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魏文帝:曹丕。③敕:皇帝的命令。④值:正赶上。⑤假寐:假装睡着了。
10.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1)魏文帝闻之 ( ) (2)毓对曰 ( )
(3) 卿何以不汗 ( ) (4)假寐以观之( )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又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的意思是:又恰逢他们的父亲白天睡觉,于是就一起偷喝药酒。从这处可以看出俩兄弟幼时的调皮。
B.钟氏两个儿子少负盛名,所以引得魏文帝的好奇,下旨前来一探究竟。
C.同样是紧张,两人的答案却不相同。钟毓出汗,而钟会不汗都体现了紧张对皇上的尊敬。
D.读了文章,我们会发现钟毓、钟会两兄弟都很聪明,但性格截然不同。钟毓机智聪明,能言善辩;钟会老实厚道。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四、课后作业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 性暴, 不可驭 , 蹄啮伤人多矣。一日, 谏议入厩②, 不见是马, 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③矣。尧咨者, 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 “汝为贵臣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 是移祸于人也!” 急命人追贾人取马, 而偿其直⑤。 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释】①陈谏议: 姓陈,谏义是官名。 ②厩:马棚,泛指牲口棚。③贾gǔ人:商人。④贵臣:朝廷中的重臣。⑤直:同“值”,价值。
12、 给下面加点字解释。(4分)
(1)不见是马 (2)因诘仆
(3)谏议遽召子 (4)贾人安能蓄之
13、 与“陈谏议之子也“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 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B. 贾人安能蓄之
C. 戒仆养之终老 D.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14、翻译句子。(2分)
彼马何以不见?
实战演练
11.①约定 ②下雨 ③这 ④哪里
12.A(2分)
13.(1)我和虞人约定打猎,虽然很开心,怎么可以不遵守约定呢?(得分点:期、
岂、期、句式)
(2)(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活动。(得分点:乃、身、罢、句式)
14.言而有信,或讲信用。(1分 )
课堂练习
(一)基础训练
1. (2分)文字书写错误1个扣0.5分,标点符号书写错误(包括格式错误)1个扣0.5分。
2. (10分)酝酿 喜出望外 花枝招展 娇媚 静谧
3. (8分)(1)随君直到夜郎西(2)海日生残夜(3)山岛竦峙(4)枯藤老树昏鸦(5)归雁洛阳边(6)杨花落尽子规嘛(7)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4. (6分)(1)骤:急(2)拟:相比(3)因:趁,乘(4)去:离开(5)顾:回头看(6) 之:代词,代指元方
5. (3分)C
6. (3分)B
7. (3分)C
8. (3分)D
(二)文言文阅读
11.(4分)⑴色:神色 ⑵方:正 ⑶说:同“悦”,愉悦 ⑷徐:慢慢地
12.(2分)B
13.(2分)不久风势转急,波滔更猛,众人都惊恐喧哗坐不住了。(得分点:既、诸人、皆、句子通顺)
14.(2分)是一个沉静镇定(冷静)、临危不乱的人。
【附译文】
太傅谢安隐居东山时候,长和孙兴公等人乘船出游。一次,刮起大风浪,孙兴公、王羲之等人神色惊恐,高声喊着要回去。谢安兴致正浓,仍是吟诗、长啸,不说一句话。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愉悦,就继续划船向前。不久风势转急,波滔更猛,众人惊恐喧哗坐不住了。谢安缓缓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还是回不去了吧!”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回到原位。从这件事审查谢安的气量,足够用来安定国家治理人民了。
10、(1)听说(2)回答(3)出汗(4)睡觉 11、D (应当为:读了文章,我们会发现钟毓、钟会两兄弟都很聪明,但性格截然不同。钟毓老实厚道;钟会机智聪明,能言善辩。)
12(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2分)(2)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2分)
四、课后作业
12、(1)这 (2)于是,就(3)立即,赶快(4)怎么(4分)
13、D(2分)
14、那马为什么不见了?(彼、何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