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沽六中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12月月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
A.重创(chuāng) 百舸(kě) 漫溯(suó) 曲径通幽(qū)
B.脂膏(zhī) 遒劲(jìn) 吐哺(pǔ)??? 羽扇纶巾(guān)
C.跬步(kuǐ?)?? 须臾(yú) 跻身(jī) 锲而不舍(qiè)
D.脊髓(suí) 驽马(nú) 慰藉(jiè) 蓦然回首(m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寒喧 羁绊 橘子洲 灸手可热
B.赡养 苍茫 怅寥廓 鸦雀无声
C.洪涛 溃乏 万户候 明察秋毫
D.幅射 砥砺 竞自由 以逸代劳
3.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松树情结。 源头,大概与两千多年前孔夫子的那句赞语有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此,松柏成为不惧严寒顽强不屈坚忍勇武的象征。一般而言,无论植物还是动物, 被赋予某种象征意义,就会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慢慢浸入到这个民族的精神 之中。譬如松竹梅,因其耐寒的品性而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松树居于三友之首。
A.追忆 只有 血脉 B.追忆 一旦 脉搏
C.追溯 只有 脉搏 D.追溯 一旦 血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今年的国庆节与传统节日中秋佳节恰好是同一天,全国人民弹冠相庆这个喜庆的日子。
B.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就是要在学习时心无旁骛,自觉抵抗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和干扰。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洪水可以冲走我们的房屋、庄稼和各种财产,但它冲不走我们的意志和决心。
B.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
C.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
D.在世界杯外围赛前的热身赛中,他执教的中国队连遭败绩,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中国球迷的意料。
6.下列各文学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然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但就内容而言也属于新诗。
B.《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战国后的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C.《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短歌”是针对歌词音节长短而言,“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这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抒发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
D.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死水》等,历史剧有《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等。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 ①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二、文言文阅读
(一)《劝学》(节选)
荀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踮起脚后跟
B.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助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游泳
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活?????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圣心备焉
B.吾尝终日而思矣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君子生非异也
D.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有才能的人并不是因为天赋条件好,而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B.善于运用比喻、借代,以喻代议,是本文突出的特点。
C.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D.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二)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宫中管清洁的官。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B.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派遣
C. 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捐款
D. 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规定日期
12.下列翻译句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翻译:有人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很多年都没有买到
B.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翻译:马已经死了,买它首先要付五百金
C.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翻译:天下人一定认为大王是能够购买马的人
D.千里之马至者三
翻译:得到了很多千里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6分)
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分)
译文: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译文:
(3)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3分)
译文:
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6分)
(1)书生意气, 。
(2) ,悠悠我心。
(3)携来百侣曾游, 。
(4)故木受绳则直, ,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我有嘉宾, 。
1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汉
杜甫
??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 下列对于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人此时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窘,本诗道出了作者漂泊的沧桑和无限的辛酸。
B.全诗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
C.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既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又表达老当益壮的情怀,前后矛盾。
D.诗歌景色既凄凉又开阔,既表现出漂泊的冷清,又暗含老当益壮的乐观,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2)诗中二三联选取了哪些意象,借以表达怎样的情感? (3分)
(3)请简要赏析诗歌尾联,指出使用的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2分)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12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
(1)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2)“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3)见我态度缓和,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4)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5)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6)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怯的神情。
(7)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8)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9)一会儿,这对父子看完了我的新居,他们几乎是一步步挪着退到门边向我告别。突然,这位民工父亲一下子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了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10)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11)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我想,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2)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16.民工父亲的“幸福”具体表现在哪里?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17. “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2分)
18. 请简要梳理那位孩子参观“我”房子时的情感变化过程。(2分)
19.请理解并举例分析“父亲”这一人物性格特点。(4分)
五、语言应用(2分)
20. 仿照下面例子,从“冰”“书”“竹笋”“燕子”“柳支”五个词语中任选两个作注释。
例:骆驼——眼中的沙漠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绿洲。
放大镜——在我眼里,芝麻便是西瓜。
枪——正义的保镖,邪恶的帮凶。
(1)
(2)
六、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人的一生当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机会、选择、困难、金钱、死亡……这其中或喜或悲,有人物、有故事、更有思索。你能将你所经历的、所知道的、所想到的写下来吗?
要求:
1、将作文题目《面临……》补足充完整,可以从材料中选择一个方面,也可以另选某个方面进行写作;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汉沽六中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12月月考试卷答案
一1、C
2、B
3、D(追忆:回忆往事;追溯: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只有:①连词,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②唯有、仅有;一旦:不确定的_???é??è??_,表示将来有一天。含有"万一"、"突然"、"如果"等预设意味。血脉:指血统,人体内流通血液的脉络;脉搏:动脉的搏动,借喻一种动态或情势。)
4、B(A、比喻一个人做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因此将得到援引,有官可做,也互相祝贺。后用来形容坏人得意。用于此处错误。C“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日子,褒义词;D、风华正茂”形容青春焕发,才华横溢,不能形容幼儿园的小孩。)
5、D(A、“房屋、庄稼和各种财产”并列不当;B、“培养”和“水平”不能搭配C、偷换主语。)
6、D、《死水》是闻一多的作品
7、B解析:词语段为有语境排列,解题时要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确定语段的叙述中心,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第一个空格之前为句号,说明几句话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段,它的开头应该有自己的陈述对象,其中开始提到陈述对象的只有两个,即②中的“珠算算盘”和⑥中的“珠算口诀”,而四个选项中的开头只有②和⑤,这就可以基本确定答案在A项和B项中,C、D被排除。接养再去考查六个备选语句的内在关系。②承接上文,总说算盘的结构,④紧接第②句,介绍算盘蕴含的原理;第⑥句的“则是”说明从另一个角度介绍珠算,第③句紧接⑥,说明口诀的作用;第①句进一步解说口诀的特点;最后第⑤句,总括中国珠算的优点:可以和计算机相媲美。
二、8、D(生通性,天性)。
9、?D
10、B(没有借代)
11、B
12、B(马已经死了,仍然用五百金购买这匹马的马头)
三、13、略
14、略
15、(1)C(并不矛盾)
(2)作者选取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 几个意象,情景交融,既流露出作者孤寂、凄凉(漂泊无依)的心境,又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赏析:诗人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体,“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孤月独照,渲染了一种冷清意境,流露出作者孤寂、凄凉的心境,慨叹自己飘泊无依。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
(3)尾联用典(“老马识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比“老马”, 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存,仍能有所作为,抒发了老当益壮、报国思忧的情怀。(意思对即可,3分)
四、16、(3分) 幸福一:民工父亲的工作得到儿子的首肯和钦佩;幸福二: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城里人家的温暖;幸福三:自己儿子的懂事、上进。
17、(2分) "自豪和骄傲"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认真仔细工作的钦佩;"直"可以看出父亲在得到儿子的信任后,内心充满喜悦和自信。
18、(2分)初进入房间的胆怯----对父亲工作的自豪和骄傲----对城市生活羡慕和向往---对未来过上美好生活的自信
19、(4分)向"我"乞求带孩子参观房子,以便让孩子能感受其在城里工作的情景,表现出父亲对孩子的关爱;砌墙时做到心细、手细、眼细,没有丝毫的偏差,表现出父亲工作认真仔细;通过参观城里人的房子让孩子得到感悟,可见父亲善于教育自己的孩子。
20、(2分)示例:冰——是我改变了水柔弱的形象。(禁不住阳光质问的美玉)
书——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
燕子——只有经过艰苦的跋涉,春天才会永远在身边。
柳枝——即使把我倒着插,我照样能长成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