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沽六中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月考试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有学者认为西周封邦建国是为了“控股政权”,其扩充“股份”的主要方式是:
A.采取内外服制
B.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度
C.大封同姓诸侯
D.对殷商国形成包围
2、《礼记?大学》记载:“一家仁,一国兴仁;ー家让,一国兴让。”“国”和“家”的关系密不可分。这种观念主要源自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科举制
3、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
A.“郡县”优于“封建”
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
C.“封建”优于“郡县”
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
4、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ー”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国并行制 D.内阁制
5、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体现在
A.使中央与地方官员相互制约
B.地方权力逐渐被削弱
C.利于皇帝集权和政令的贯彻执行
D.中央各部门职责分明,效率提高
6、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精心设置了一套四轴官制度,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命其官,春官在春季任事,夏官在夏季任事。同时每季官又设立两到三人分别在上旬、中旬和下旬视事,以此类推。四辅官制度出现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撤销中书省,永废丞相
B.胡惟庸“内外诸司封事人奏,惟庸先视之”
C.票拟制度化
D.司礼太监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7、“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
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B.侵夺了南书房的权力
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
D.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在地方设置通判 ③明朝的内阁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9、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土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表,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土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
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10、“这种专政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表然一,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A体现了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B是一种直接民主
C.易形成集体暴政
D是少数人的民主
11、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务,而人民并不是所有的人以某种相聚方式达成的集合,而是聚在一起的众多的人为其共同的利益,在法律方面达成一致的联合。”与之相符的论断是
A.主权在民,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B.召开公民大会,保障所有人的权益
C.制定法律,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元首控制
12、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这两种法律都
A.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
B.适应了统治范扩大的需要
C.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3、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复兴与发展,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代议制的核心是政府如何行使权力
B.英国君主立宪制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C.美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开创者
D.代议制是对古代文明的安常守故
14、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个皇统,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辛亥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建立了类似西方的政治体制
B.强调国家的主权独立
C.详细规定了人民的权利
D.通过立法,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3分,共48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非选择题(17题18分,18题20分,19题14分,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秦有左右……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的近待或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剩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三 下为明代废除丞相制度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1)材料一中“丞相”的主要职能是什么?(4分)
(2)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汉朝、唐朝、宋朝示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6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综上所述及所学知识,请归纳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的趋势。(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効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7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東。”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4分)以上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哪两种类型?(6分)
(2)材料一、二的政治文献发挥了哪些相同的积极作用?(4分)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谈谈材料三、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两种政治体制对其本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大清国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反映的条约内容的异同。(6分)
(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进入了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汉沽六中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学科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B C D A A A D C A B B D C D
二、非选择题(17题18分,18题20分,19题14分,共52分)
17、(1)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4分
(2)汉朝: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并任用身边侍从等为尚书令、侍中,形成“中朝”决策机构,限制三公权力,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成为执行机构。2分
唐朝:三省长官均为丞相,相权一分为三。2分
宋朝:中书门下行使宰相权力,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2分
(3)说明的问题:丞相位高权重。2分 根本原因:丞相制度已经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阻碍.2分
(4)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4分
18、(1)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法国1875年宪法材料三: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材料四: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
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6分
(2)确立了国家的共和政体,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3)不同点:英国王权受到限制,权力中心在议会。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议会权力有限。4分
影响:英国议会权力至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为后来法西斯专政局面的出现埋下了祸根。2分
19、(1)同: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4分
异:体现的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2分
(2)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焦点转到中国北方,主要通过控制清政府来侵华。4分
(3)趋势:列强在华享有的特权逐步扩大,从以经济侵略为主逐步转向控制清政府,实行“以华制华”。(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