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1.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重点)
2.会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它们都有这样的特点: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项,一边是常数项.这样的方程我们可以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答.那么像3x+7=32-2x这样的方程怎么解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移项
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由5x-7=2,得5x=2-7
B.由6x-3=x+4,得3-6x=4+x
C.由8-x=x-5,得-x-x=-5-8
D.由x+9=3x-1,得3x-x=-1+9
解析:A.由5x-7=2,得5x=2+7,故选项错误;B.由6x-3=x+4,得6x-x=3+4,故选项错误;C.由8-x=x-5,得-x-x=-5-8,故选项正确;D.由x+9=3x-1,得3x-x=9+1,故选项错误.故选C.
方法总结:(1)所移动的是方程中的项,并且是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这个方程的一边变换两项的位置;(2)移项时要变号,不变号不能移项.
探究点二: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下列方程:
(1)-x-4=3x; (2)5x-1=9;
(3)-4x-8=4;
(4)0.5x-0.7=6.5-1.3x.
解析:通过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的方法解答即可.
解:(1)移项得-x-3x=4,合并同类项得-4x=4,系数化成1得x=-1;
(2)移项得5x=9+1,合并同类项得5x=10,系数化成1得x=2;
(3)移项得-4x=4+8,合并同类项得-4x=12,系数化成1得x=-3;
(4)移项得1.3x+0.5x=0.7+6.5,合并同类项得1.8x=7.2,系数化成1得x=4.
方法总结:将所有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特别注意移项要变号.
三、板书设计
1.移项的定义: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2.移项法则的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
3.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本节课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从而引出了移项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利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在教学设计当中应给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引导学生正确地解方程.3.1
一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第4课时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第4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括号等)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讨论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引出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本节将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计算能力等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学生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和不等式、分式方程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1、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准确、熟练的解这种类型的方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并按要求书写解答过程
(2)能力目标:
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快乐。
2、教学重点:能准确的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3、教学难点:(1)分子是多项式,去分母时的符号问题。
(2)学生克服漏乘现象。
二、教具使用
多媒体展示和黑板演算相结合
三、说教法、学法
在前面的学段中,学生已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运算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因此,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整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演算。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
引言:这件珍贵的文物是纸莎草文书,
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至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了·在文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
问题
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引导方法(1)怎么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2)能尝试解这个方程吗?
(3)不同的解法有什么各自的特点?
设计意图:1、利用列方程、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过程;
2、引导学生去分母解方程,交给学生找公分母的方法;
3、通过问题的解答,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活动2
下面方程
可以怎样求解?
引导方法
观察方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先去分母·
怎样去分母?
解去掉分母后的这个方程
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按照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完成解题过程,在引例的基础上规范书写;
2、强调去分母的一步:3(3x+5)=2(2x-1)这主要是教给学生去分母的方法。
活动3
解方程
引导方法
1、要去掉分母应乘以多少呢?
2、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
设计意图:1、让学生准确熟练的去分母,巩固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同时说明解方程的步骤是程序化的,但不能生搬硬套,每个步骤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都应视方程的特征而定·了解对方程的每一次变形都是为了将方程最终化归为熟悉的形式·解题时应根据题目特点,合理选择解题步骤·
2、右边设计为1,学生容易漏乘,对学生克服漏乘问题起强调作用
活动4
分组训练
(1)
(2)
(3)
(4)
设计意图:1、较大练习量是为了实现“准确熟练的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目标,并突破难点;
2、学生演练过程中教师巡视教室,帮助并作个别指导,使基础差的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
小结
(重点引导学生小结两个问题: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的注意事项,即符号问题和避免漏乘,并同时板书)
作业布置
作业是
(1)
(2)
设计意图;1、验证重、难点的突破情况;
2、检验学生的书写
五、板书设计
课
题
导入问题
演示区、
范例1
范例2
小结区
学生演练区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第1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和等式的基本性质
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方程的意义,领悟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进行简单的辨别;(重点)
2.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重点)
3.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
一、情境导入
问题: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一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客车比卡车早1h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1.若用算术方法解决应怎样列算式?
2.如果设A,B两地相距xkm,那么客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为________,货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为________.
3.客车与货车行驶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关系,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
5.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类型一】
一元一次方程的辨别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3=y+2
B.1-3(1-2x)=-2(5-3x)
C.x-1=
D.-2=2y-7
解析:A.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错误;B.化简后含有未知数的项可以消去,不是方程,错误;C.分母中含有字母,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错误;D.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正确.故选D.
方法总结:判断一元一次方程需满足三个条件:(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是1;(3)是整式方程.
【类型二】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求字母次数的值
方程(m+1)x|m|+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
A.m=±1 B.m=1
C.m=-1
D.m≠-1
解析: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必须满足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系数不等于0,所以解得m=1.故选B.
方法总结:若一个整式方程经过化简变形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且系数不为0,则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类型三】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5x-2=7+2x的解,并写出检验过程.
(1)x=2;
(2)x=3.
解析:将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看左边是否等于右边,即可判断是不是方程5x-2=7+2x的解.
解:(1)将x=2代入方程,左边=8,右边=11,左边≠右边,故x=2不是方程5x-2=7+2x的解;
(2)将x=3代入方程,左边=13,右边=13,左边=右边,故x=3是方程5x-2=7+2x的解.
方法总结: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就是要看它能不能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
探究点二:等式的基本性质
已知mx=my,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x=y
B.a+mx=a+my
C.mx-y=my-y
D.amx=amy
解析:A.等式的两边都除以m,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2,而A选项没有说明m≠0,故A错误;B.符合等式的基本性质1,正确;C.符合等式的基本性质1,正确;D.符合等式的基本性质2,正确.故选A.
方法总结: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这里的数或字母没有条件限制,但是在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或字母时,这里的数或字母必须不为0.
探究点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4x+7=3;(2)x-x=4.
解析:(1)在等式的两边都减7,再在等式的两边都除以4,可得答案;(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6,再合并同类项,可得答案.
解:(1)方程两边都减7,得4x=-4.方程两边都除以4,得x=-1;
(2)方程两边都乘以6,得3x-2x=24,x=24.
方法总结:解方程时,一般先将方程变形为ax=b的形式,然后再变形为x=c的形式.
三、板书设计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a=b,则a+c=b+c,a-c=b-c;
性质2:a=b,则ac=bc,=(d≠0).
3.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本课首先用实际问题引入课题,然后运用算术的方法给出解答.在各环节的安排上都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第3课时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1.会用分配律去括号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重点)
2.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水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水行驶用了2.5小时,水流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1)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
你能解这个方程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类型一】
用去括号的方法解方程
解下列方程:
(1)4x-3(5-x)=6;
(2)5(x+8)-5=6(2x-7).
解析: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求得答案.
解:(1)4x-3(5-x)=6,去括号得4x-15+3x=6,移项合并同类项得7x=21,系数化为1得x=3;
(2)去括号得5x+40-5=12x-42,移项、合并得-7x=-77,系数化为1得x=11.
方法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类型二】
根据已知方程的解求字母系数的值
已知关于x的方程3a-x=+3的解为2,求代数式(-a)2-2a+1的值.
解析:此题可将x=2代入方程,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a的值,再把a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
解:∵x=2是方程3a-x=+3的解,
∴3a-2=1+3,解得a=2,
∴原式=a2-2a+1=22-2×2+1=1.
方法总结:此题考查方程解的意义及代数式的求值.将未知数x的值代入方程,求出a的值,然后将a的值代入整式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类型三】
应用方程思想求值
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2(x2-1)-x2的值比代数式x2+3x-2的值大6?
解析:先列出方程,然后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解.
解:依题意得2(x2-1)-x2-(x2+3x-2)=6,
去括号得2x2-2-x2-x2-3x+2=6,
移项、合并得-3x=6,
系数化为1得x=-2.
方法总结:先按要求列出方程,然后按照去括号,移项,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右边,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原方程的解.
三、板书设计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去括号;
(2)移项;
(3)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本节课的教学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的知识,复习巩固方程的解法,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解方程的步骤是逐渐发展的,后面的步骤是在前面步骤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第4课时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1.掌握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重点)
2.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并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难点)
一、情境导入
1.等式的基本性质2是怎样叙述的呢?
2.求下列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3; (2)2,4,5.
3.通过上几节课的探讨,总结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4.如果未知数的系数是分数时,怎样来解这种类型的方程呢?那么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1)x-=-3;
(2)-=.
解析:(1)先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5去分母,方程变为15x-3(x-2)=5(2x-5)-45,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解方程;
(2)先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去分母,方程变为3(x-3)-2(x+1)=6,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解方程.
解:(1)去分母得15x-3(x-2)=5(2x-5)-45,
去括号得15x-3x+6=10x-25-45,
移项得15x-3x-10x=-25-45-6,
合并同类项得2x=-76,
把x的系数化为1得x=-38;
(2)去分母得3(x-3)-2(x+1)=1,
去括号得3x-9-2x-2=1,
移项得3x-2x=1+9+2,
合并同类项得x=12.
方法总结:解方程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②去括号,移项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1)当k取何值时,代数式的值比的值小1?
(2)当k取何值时,代数式与的值互为相反数?
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解:(1)根据题意可得-=1,
去分母得3(3k+1)-2(k+1)=6,
去括号得9k+3-2k-2=6,
移项得9k-2k=6+2-3,
合并得7k=5,
系数化为1得k=;
(2)根据题意可得+=0,
去分母得2(k+1)+3(3k+1)=0,
去括号得2k+2+9k+3=0,
移项得2k+9k=-3-2,
合并得11k=-5,
系数化为1得k=-.
方法总结:先按要求列出方程,然后按照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题.
三、板书设计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去分母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通过去分母可以把系数是分数的方程转化为系数是整数的方程,进而使方程的计算更加简便.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第1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和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会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对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二:导入课题
一元一次方程和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问题情境导入
问题1:
在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中,羽毛球运动员有18人,比跳水运动员的2倍少4人,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多少人?
如果设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x人,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2x-4=18
问题2
王玲今年12岁,她爸爸36岁,问再过几年,她爸爸的年龄是她年龄的2倍?
如果设再过
x年,
则x年后王玲的年龄是
岁
则x年后爸爸的年龄是
岁
由题意可得:
(让让学生做,然后交流。)
四:想一想
看看式子:
2x-4=18
36+x=2(12+x)
1、它们属于我们小学里学过的什么内容?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上面的两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式子属于我们学过的代数式中的哪一类式子?
它们都是整式
3、
如果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我们就把这样的方程叫整式方程。
五:合作探究
观察方程:2x-4=18
36+x=2
(12+x)
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特征?(从未知数的个数与未知数的次数两方面去考虑)
一元一次方程:象上面的两个方程,只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六:相信你会判断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
不是的打“x”。
(1)
x+3y=4
(
)
(2)
x2-2x=6
(
)
(3)
-6x=0
(
)
(4)
2m
+n
=0
(
)
(5)
2x-y=8
(
)
(6)
2y+8=5y
(
)
七、回顾交流
1:请同学们自己写出几个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
2: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什么叫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做一估:判断括号里的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1.
2x-4=18
(x=11)
2.
36+x=2
(12+x)
(
x=12)
3、
3x+1=7
(
x=3
)
八、知识导航
我们在小学里已经学过等式的基本性质,谁能告诉老师等式基本性质的内容吗?
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九、做一做
说明下列变形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得到的?
1、如果5x+3=7,
那么5x=4
2、如果-8x=16,那么x=-2
3、如果-5a=-5b,
那么a=b
4、如果3x=2x+1,那么x=1
十、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
1、课堂作业p91页习题3.1第2题
2、课后预习下一节。
预习要点
1、什么叫移项?
2、会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第3课时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会应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经历探索用去括号的方法解方程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弄清楚每
步变形的依据。
(二)教学重难点:
(1)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2)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乘数应乘遍括号内的各项。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们学了哪几步?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2、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为化1, 要注意什么?
①移项要变号。②合并同类项时,只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作为所得项的系数,字母部分不变。
③系数化为1,要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前面的系数。
练习:解方程
9-3x=-5x+5
二.讲授新课:
问题
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分析:若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
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
(
x-2000)
度
上半年共用电
6x
度,下半年共用电
6(x-2000)
度
因为全年共用了15万度电,
所以,可列方程
6x+
6(x-2000)=150000
如果去括号,就能简化方程的形式。
6x+6(x-2000)=150000
↓去括号
6x+6x-12000=150000
↓移项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
12x=162000
↓系数化为1
x=13500
答: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
总结:去括号法则:⑴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⑵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思考:
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
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么解?
(具体看幻灯片)
例1
解方程
3x-7(x-1)=3-2(x+3)
解:去括号,得
3x-7x+7=3-2x-6
移项,得
3x-7x+2x=3-6-7
合并同类项,得
-2x=-10
系数化为1,得
x=5
例题的处理:教师启发、引导、矫正,并从学生角度提出问题。
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括号→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三.课堂分层练习:
解下列方程:
A组:
(1)4x
+
3(2x
–
3)=12
-
(x
+4)
(2)2(10-0.5x)=
-(1.5x+2)
B组:
(
3
)
3x-2[3(x
-
1)
-2(x+2)]=3(18-x)
(教师就学生练习分别给以指导;强调书写格式;及时表扬鼓励。意图:及时给予分层强化训练,强调重点、纠正错误点、紧扣关键点。)
补例
七年级17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个男生平均一天能挖树坑3个,每个女生平均一天能种树7棵,正好能使每个树坑种上一棵树,则该年级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
具体过程见幻灯片)
四.小结:
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括号→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2)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五.作业:3.1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第2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设计意图
引
入,
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情景问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回顾旧知在旧知复习的基础上,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激发思考。
新
授
设问
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①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②找等量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
相等③列方程:3x+20
=
4x-25设问2:怎样解这个方程?它与上节课遇到的方程有何不同?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设问3:如何才能使这个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学生讨论思考、探索: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20。3x
+20
=
4x
-253x-4x
=
-25
-20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设问4:以上解方程“移项”的依据是什么?
等式的性质1
设问5:
“移项”起了什么作用?通过移项,使等号左边仅含未知数的项,等号右边仅含常数的项,使方程更接近x=a的形式.
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顺理成章提出问题,指引学生思考方向。引导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寻求解决途径。画框图、标箭头,辅助学生分析,易于发现移项“变号”的特点。培养学生说理有据。使学生认识到移项法则是由于解方程的需要有依据地产生的。
运
用
新
知
例1:解下列方程(1)5+2x=1;
(2)8-x=3x+2.设问:如何“移项”?学生先自己思考,教师在进行讲评。最后归纳:移项应注意什么?
再次巩固强调移项“变号”。
课
堂
练
习
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评讲。
及时巩固,反馈调控。
综
合
应
用
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
,正好每条船坐9人,问:这个班共多少同学?
学生练习,讲评。
使学生熟悉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
结
你今天又学会了解方程的哪些方法?有哪些步骤?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及时梳理总结。
作
业
教科书课后习题
加强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