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第六单元反对党八股(节选)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第六单元反对党八股(节选)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9 22: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案设计(一)
学习目标
鉴赏文本生动形象、新鲜活泼的语言表达特点,理清论证思路,明晰论证方法。
自主预习
阅读文本,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制作自己的学习手册。
篇名
作者
生僻字词
写作背景
摘录名言警句
心得体会
课堂探究
1.绘制《反对党八股(节选)》全文论证结构图。
  2.从2—6条罪状中任选一条,绘制具体段落论证结构图。
核心素养专练
梳理单元前三篇文章的论述角度、论点、论证思路及方法,对比分析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分析报告。
学案设计(二)
学习目标
以《反对党八股(节选)》为评改标准,利用“批注式”评改这种形式,完成对课文的自我理解。
自主预习
1.《反对党八股(节选)》这篇文章所提到的“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分别是从什么方面来批判“党八股”的?
(教师示例:①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是从内容角度;②第二条罪状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是从目的角度。)
2.借助查阅资料的手段,总结“批注式”评改的类别或角度。
课堂探究
根据课堂所设置情境,对下文进行评改。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让乡村“靓”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瞩目成就,令世界惊叹。农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伟大飞跃。然而,其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衍生了无数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在发展经济、稳定民生的同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因此,着力发展新型生态农业,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再上一个台阶,无疑是势在必行的,关键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法制建设,为乡村建设“保驾护航”。“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自古以来,法律是社会发展、国家兴盛的必要保障,好的法律,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使得生态农业发展步入正轨,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乡村建设要想发展起来,无异于痴人说梦。乡村的建设和发展,这过程中难免伴随着新的问题不断产生,若是不加以解决,尤其是法律制度的建设远远滞后于乡村发展的速度,那么,不仅不能保障其健康成长,甚至会危及农业之本,动摇农村发展的百年根基。因此,只有加强立法建设,不断弥补法律空白,保障生态农业的运行规则,方能使其行稳致远。
第二,科技创新,为乡村建设蓄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危与机同生并存。当此之际,唯有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抓住时代给予的机会,善用新兴力量为生活与生产带去助力。科技是兴国之本,亦是兴乡村之本,没有科技的加持,乡村建设就如无头苍蝇,毫无方向,没了方向,想要乡村建设得以兴旺,自然是无从谈起。要重视科技发展,积极推动科技发展,将科技的引入作为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生态农业,实际上就是科技农业,生态的价值,也正是科技的价值,唯有科技加持的农业,才配得上生态农业之名。
第三,社会合力,让生态农业扎根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是民生发展、国家富强的根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高度重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原因。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乡村建设的振兴,绝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众人拾柴”才会火焰高。必须将乡村建设置于人民建设的浪潮中去,决不能出现“英雄主义”的单干、蛮干,要将对集体利益的维护作为最高准则去遵守。而乡村建设和生态农业的成果更要放利于人民,让人民真正尝到生态农业的甜头,才会进一步激发人民投身其中的热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乡村建设任重道远,生态农业发展亦不是一片坦途。要想乡村建设得好,既不能盲目追求快,又不能拖延日久,既要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又要运用科技新兴力量,形成社会共识,最终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走好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成就乡村建设的美好局面。
核心素养专练
①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极为繁荣,文学评论的作品也是汗牛充栋。毛泽东主席的《反对党八股(节选)》中对写文章要义的总结和古人对写诗作文的观点有很多相通之处,请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了解。(推荐书目或篇目:王国维《人间词话》、李清照《词论》、陆机《文赋》、曹丕《典论·论文》等)
②比较毛泽东主席的《反对党八股(节选)》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体会其中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