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目标
1.能够说出无脊椎动物各类群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主要特征。
2.能够说出脊椎动物各类群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主要特征。
3.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主要特征。
难点:区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知识梳理
一、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种类
举例
形态结构特点
生活环境
腔肠动物
水螅、海蜇、珊瑚虫
结构简单,身体___________,体壁由___________构成,消化腔有口________。
多数生活在______,少数在淡水。
扁形动物
涡虫、绦虫
身体___________,有口_________。
水里或潮湿的陆地
线形动物
蛔虫
细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_________
土壤或水域中
环节动物
蚯蚓、沙蚕、水蛭
身体有许多_____________构成,身体分节使它们的运动更加____________。
水中和潮湿的陆地
软体动物
河蚌、蜗牛
身体_________,一般有贝壳
水里或潮湿的陆地
节肢动物
蝗虫、虾、蟹等
身体________,足和触角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_。
陆地或水中
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变温动物
鱼类
终生生活在________,身体呈_________,体表大多覆盖着___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_,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感觉器官是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带鱼、鲨鱼等
两栖类
幼体生活在___________中,用___________呼吸。成体生活环境为___________两栖,主要用___________呼吸,皮肤
,能够辅助呼吸。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爬行类
爬行动物的皮肤
,体表覆盖着角质的
,用
呼吸,陆地上产卵,其卵有坚韧的
,是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乌龟、鳄鱼、避役、蛇等
恒温动物
鸟类
鸟类体表被覆__________;有角质的______;身体呈_________型,前肢变成_______;长骨________,有的骨______;_________呼吸;口内没有______,直肠_________,减轻体重。
天鹅、鸵鸟、企鹅等
哺乳类
体表___________,具有保温作用;___________分化,食性复杂;大脑发达;体腔内有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呼吸;____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海豚,鲸、蝙蝠等
考点、经典例题分析
考点一、无脊椎动物
重难点剖析:
(1)蚯蚓的环带靠近前端,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靠肌肉和刚毛的协作运动。
(2)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的运动器官都着生在胸部。
例1.(2019枣庄)你吃过“麻辣小龙虾”吗?其口感麻辣、口味鲜香,是夏夜街边的经典小吃。小龙虾属于(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爬行动物
D.软体动物
解析:小龙虾的体表有坚厚的外骨骼,附肢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答案:B
考点二、脊椎动物
重难点剖析:
(1)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①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减少游泳时的阻力;②身体背面是深灰黑色,腹面白色,是一种保护色;③体表有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减少游泳时的阻力;④运动器官是鳍,游动时的动力由尾鳍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提供;⑤呼吸器官是鳃;⑥感觉器官是侧线。
(2)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①减少阻力:体型呈流线型;②飞行器管:前肢变成翼,两翼和尾部都生有排列呈扇形的大型的正羽;③减轻体重:骨有的很薄,长骨大多是中空的,口内没有牙齿,直肠极短;④强劲动力:胸肌发达,双重呼吸保证了飞行时氧气的充足供应,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3)鸟类的双重呼吸: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气囊具有暂时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4)不能将两栖动物简单的理解为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如乌龟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但属于爬行动物。
例2.(2019威海)不同的动物类群既有各自的特征,又有共同的特征。下列属于陆生脊椎动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体表都被毛
B.卵外都有坚韧的卵壳
C.都是恒温动物
D.生殖和发育都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解析:陆生脊椎动物包括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鸟类体表被羽毛,哺乳动物体表被毛,A错误;爬行动物、鸟类卵外都有坚韧的卵壳,哺乳类胎生,B错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C错误;陆生脊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D正确。答案:D
课堂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济宁)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家鸽----呼吸器官是鳃
B.蝗虫----足和触角都分节
C.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2.(2019泰安)下列动物个体与特征,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鳄鱼----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产有坚韧卵壳的卵
B.蝙蝠----前肢变成翼;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涡虫----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D.蛔虫----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3.下列水生动物与其他三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
A.??海葵
B.水蚤
C.水螅
D.海蜇
4.对家鸽适应飞行功能的形态结构特点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身体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
B.体内有许多气囊----减轻体重
C.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轻便又牢固
D.胸肌发达----提供充足动力
5.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不对应的是(
)
A.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B.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D.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6.第31届夏奥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其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源于当地的濒危物种——绒毛蛛猴,它有着猫的灵性、猴的敏捷和鸟的轻盈。下列哪项不是这三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
A.??体温恒定?
?B.属于脊椎动物
C胎生、哺乳??
D.体表被(羽)毛
7.下列有关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靠肌肉就能在土壤中运动
B.鸟的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这些特点都与飞行相适应
C.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D.蝗虫有三对足、两对翅,善于跳跃、适于飞行
8.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能量供应无关的是(
)
A.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跳快
B.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C.有气囊辅助呼吸,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D.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
二、简答题
9.
下图A、B、C、D、E是常见的五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动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的有
,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有
(均填代号)。
(2)B的身体覆盖有
,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
作用。
(3)E的
发达,能有力的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它的身体内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有贮存空气、协助呼吸的作用。
10.阅读下面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地吐泡泡,鲫鱼开腔道:“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钟头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待一个小时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里却说:“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了。”青蛙跑过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地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地抬起头,鲫鱼却顿时傻了眼。青蛙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上岸吧!”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了。
(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
三部分。
(2)鲫鱼失败的原因是:它不知道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的门户着生在
。
(3)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它只能与
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而排出二氧化碳。
(4)蚯蚓、蝗虫、家鸽各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
A.体壁
B.气管
C.鳃
D.肺
E.气囊
参考答案:
第五讲
动物的主要类群
知识梳理:
一、辐射对称
两层细胞
无肛门
海洋中
背腹扁平
无肛门
有肛门
环状体节
灵活柔软
分部
分节
外骨骼
二、水中
梭形
鳞片
鳍
鳃
侧线
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
水
鳃
水陆
肺
裸露且湿润
干燥、厚实
鳞片或甲
肺
卵壳
羽毛
喙
流线
翼
中空
愈合
双重
牙齿
极短
被毛
牙齿
膈
肺
胎生、哺乳
课堂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B
2A
3B
4B
5A
6C
7A
8D
二、简答题
9.(1)
A、D
C、E
(2)外骨骼
体内水分蒸发
(3)胸肌
气囊
10.(1)头、胸、腹
(2)胸部和腹部
(3)鳃
水
(4)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