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课件+试卷含答案(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课件+试卷含答案(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30 15:46:49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课后·训练提升
学考过关检验
“朋友圈里学地理。”下图是湖北省襄阳市地理教研员牟老师发的一则朋友圈。读图,完成1~2题。
1.拍摄地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硬叶林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2.拍摄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气温
C.降水
D.光照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树木在寒冬季节长出新叶,我国冬季寒冷的是温带地区。图中植被属于落叶林,长出的新叶是阔叶。第2题,植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达不到这一积温条件,植物不会生长。拍摄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4.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第4题,从图中看,喇叭沟门位于山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喇叭沟门海拔较高,气温低,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6.下列有关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
答案:5.A 6.C
解析:第5题,图甲的胡杨林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冬冷夏热,温差大;图乙的兴安林海分布于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图丙的海南椰树分布于海南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淋失作用较强,发育红壤,有机质少;图丁的黄山迎客松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以流水作用为主。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地的植被根系发达,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常年干旱,地表水少;乙地叶呈针状是由于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丙地的植被四季常青,是由于位于热带,终年高温;丁地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          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答案:(1)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乙 丙
(3)乙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从沿海到内陆
(4)地形 海陆位置
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30°S~40°S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海拔在四地中最高,最有可能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丙地位于安第斯山的背风坡,降水少。第(3)题,海拔最高的乙地,垂直地带性最明显。丙地降水少,形成温带荒漠带;丁地位于沿海,降水稍多,形成温带草原带;丁地到丙地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植被呈“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差异,即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差异。第(4)题,造成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陆位置。
选考素养提升
2018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完成1~2题。
1.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东北平原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兴安岭是针阔混交林,内蒙古高原是温带草原,塔里木盆地是温带荒漠。
读某大陆局部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3~5题。
3.给该区域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的主导风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瓶树粗壮的树干能积蓄大量水分以备少雨期消耗。瓶树集中分布于图中(  )
A.稀树草原带
B.荒漠带
C.森林带
D.疏林带
5.该大陆东部同纬度地区缺少图示森林带,其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地形
C.洋流
D.土壤
答案:3.D 4.A 5.B
解析:第3题,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地位于非洲西部,图示区域南部为森林、北部为荒漠,说明降水南多北少,应为偏南风;该区域西部临海,水汽主要来自西部的大西洋,应为偏西风。故选D项。第4题,据题干可知瓶树分布地区有明显的干湿季,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区。第5题,图示森林带为热带雨林带,同纬度大陆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运动弱,形成稀树草原带。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解析:第(1)题,“小老头树”分布于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且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再结合区域风大(主要是冬春季节)的特征分析即可。第(2)题,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以植被生长不良作为突破口切入。第(3)题,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
5
-(共25张PPT)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课前·基础认知
一、主要植被
1.植被
(1)含义: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 植物群落 的总称。
(2)分类:植被分为 自然 植被和 人工 植被。?
①自然植被有 森林 、 草原 、 荒漠 、苔原、草甸、沼泽等类型。?
②人工植被主要指各种 农作物 、人工林、
人工草场
、 城市绿地 等。?
2.森林
(1)分布:一般分布于 湿润和半湿润 地区。?
(2)类型:可分为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等。?
3.草原
(1)分布:一般分布于 半湿润、半干旱 地区。?
(2)类型: 热带草原 、 温带草原 等。?
4.荒漠
(1)分布:一般分布于 干旱 地区,可分为 热带荒漠 、 温带荒漠 等。?
(2)显著特点: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 贫乏 ,群落结构 简单 。?
我国存在热带雨林这种植被类型吗?
提示:存在。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岛以及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都是热带气候的影响区域,因此这些地区存在热带雨林。
二、植被与环境
1.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 影响 到植物的各个方面。?
(2)植物 依赖 于所生活的环境。?
2.植被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 热量 和 水分 条件,以及二者的组合状况。?
(1)气候带: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有从 赤道 向 两极 递减的规律性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
(2)植被:受气候的影响,植被形成 带状 分布。?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各地 水分 条件不同,植被分布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森林依次变为 草原 、
荒漠 。
3.植被与海拔的关系
在中尺度上,受 地形 的影响,植被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
(1)气候带: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的 水热状况 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形成 山地垂直 气候带。?
(2)植被:与气候带相应,植被出现 垂直分带 现象。?
4.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
(1)植被减少,最终会导致 整个地理环境 的退化。?
(2) 恢复植被 ,可以改善整个生态环境。?
从整体性角度来看,植被破坏会给干旱、半干旱地区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植被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降水变少,极端天气多现)→风化、风力作用增强→沙尘暴多发,加剧土地沙漠化→地表多沙质堆积物,土壤变得贫瘠甚至欠发育→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课堂·重难突破
植被与环境
典例剖析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甲为鄂尔多斯地区植被分布图。
?

材料二 某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向沙漠宣战,把0.18万公顷沙丘改造成为马铃薯种植基地。据当地农民反映马铃薯种植基地的空气湿度增大了,云量增多了,白天不再那么热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
材料三 “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是鄂尔多斯地区保护耕地采用的措施,即作物收割后,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用秸秆覆盖地表过冬。图乙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图。
?

(1)概述图甲中植被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沙丘改造为马铃薯种植基地导致该地气温发生变化,请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简述鄂尔多斯地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措施的生态意义。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植被变稀疏;依次是灌丛、草原、荒漠。原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处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蒸发强;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2)气温日较差减小;植被覆盖增加,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增温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较低;夜晚,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降温慢。
(3)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肥力;减少空气中的沙尘;增加大气湿度;减轻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抗风蚀能力。
解析:第(1)题,图甲所示区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处我国内陆,距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强。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所以该地的植被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稀疏,依次是灌丛、草原、荒漠。第(2)题,沙丘改造为马铃薯种植基地,植被覆盖增加,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增温慢,地面温度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较低;夜晚,空气中水汽多,天空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降温慢。所以白天不再那么热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说明气温日较差减小。
第(3)题,“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土壤肥力;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沙尘;有利于提高土壤抗风蚀能力;有利于增加大气湿度;有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土壤盐碱化。
学以致用
植被对降雨的截留是植被的枝叶及地表枯落物的拦截使降雨无法参与径流形成和地面以下各种水分的运动过程。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小流域灌丛生物量和截留量随高度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范围内降水量大致(  )
A.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
B.随着地势升高而减少
C.随生物量增加而减少
D.随生物量增加而增加
(2)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和生物量
B.生物量和降雨量
C.太阳辐射和地势
D.流域面积和降雨量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生物量越大,对降水截留能力越强。图示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反而增加,说明降水量大致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A项对,B项错。从曲线形态分析,曲线反映的是截留量与生物量的关系,不表示降水量与生物量的关系,C、D两项错。第(2)题,在低海拔区,生物量与截留量基本一致,说明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量。在高海拔区,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增大,说明是降雨量增大,截留量受降水量影响大,B项对。地势高低、太阳辐射、流域面积对灌丛带的截留量影响小,A、C、D三项错。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课后·训练提升
学考过关检验
下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
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征
2.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  )
A.岩石的作用
B.气候的作用
C.生物的作用
D.地形的作用
3.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曾联合下文,投资10亿多元抢救三峡库区4
000万立方米沃土,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土地搬迁项目。下列四幅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均位于库区)土层深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B 2.C 3.A
解析:第1题,成土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矿物成分;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有机质来源,但不能影响矿物养分;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第2题,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生物循环的作用。第3题,图中甲为河谷,河谷地区沉积物厚度大,土壤发育程度好,土层深厚。
地处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生物多样的热带雨林景观,发育成砖红壤。据此完成4~5题。
4.亚马孙平原的气候、植被、土壤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季节性
5.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应该具有的特征是(  )
A.有机质含量高
B.多为黑褐色
C.多呈碱性
D.土层厚度大
答案:4.A 5.D
解析:第4题,高温多雨利于植物生长,形成热带雨林植被,高温多雨使得微生物对枯枝落叶分解速度快、分解彻底,而且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气候、植被、土壤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A项正确。第5题,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有机质含量低,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为砖红色,土层深厚,质地黏重,呈酸性至强酸性。故D项正确。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7.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答案:6.C 7.A
解析:第6题,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第7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植被是提供有机质的;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
8.读图,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
某地区三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示意图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答案:D
解析:由三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图可知,表层有机质含量最低的是③,应为荒漠土壤;由于森林植被的枯枝落叶较多,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为②。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有机质含量分布,图中数值表示各区域平均每英亩40英寸土层中有机质的吨数。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Ⅰ、Ⅱ、Ⅲ、Ⅳ四地相比(  )
A.I地灌木草类,有机质含量丰富
B.Ⅱ地草类旺盛,有机质含量最高
C.Ⅲ地降水充沛,有机质含量较高
D.Ⅳ地热量充足,有机质含量较高
10.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不适宜种植谷物,主要是因为(  )
①气候冷湿 ②气候暖干 ③土壤较肥沃 ④土壤较贫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9.B 10.C
解析:第9题,Ⅰ地为温带森林类;Ⅱ地草类旺盛,有机质含量最高;Ⅲ地深居内陆,降水少;Ⅳ地热量充足,微生物分解速度快,有机质含量较低。第10题,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因纬度高,距海近,气候冷湿,土壤较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C项正确。
11.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三条曲线,   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    (填写字母),即使增加降水量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填写字母)地带。?
(3)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    ,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      。?
(4)分析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及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
答案:(1)a
(2)E、G A
(3)荒漠 水资源
(4)降水量小于蒸发量。高温、多雨、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茂盛。
解析:第(1)题,图中F处风化壳最深,且表层为砖红壤风化壳,判断该处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应大于蒸发量,D为干旱地区。结合图中纵坐标可判断,a为蒸发量,b为气温曲线,c为降水量。第(2)题,A处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区,即使降水量增多,也很难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D为干旱的荒漠环境。只有E、G处,降水较多,气温较高,风化壳较深,有一定植被,能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第(3)题,由D处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数据和对应极薄的风化壳,判断该处为温带荒漠,制约性因素是水。第(4)题,由图可知,C、D两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干旱地区,所以不能发育成森林植被,而F处为高温多雨的环境,淋溶作用强,化学风化作用强,所以风化壳最厚。
选考素养提升
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一平方米)中一定厚度的土层中有机碳储量,是反映土壤特性的重要指标。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区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该地区自东北到西南依次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读表,完成1~2题。
草地
类型
面积/万
千米2
土壤有机碳储量
(1982—1988年)
土壤有机碳储量
(2011—2012年)
土壤有机碳密度/(千克/米2)
碳储量
/皮克
土壤有机碳密度/(千克/米2)
碳储量
/皮克
草甸草原
17.25
5.80
1.00
6.65
1.15
典型草原
28.96
3.31
0.96
3.41
0.99
荒漠草原
12.56
0.70
0.09
0.27
0.03
总计
58.77
3.48
2.05
3.69
2.17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内蒙古
B.新疆
C.贵州
D.西藏
2.草甸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是因为(  )
A.年均温相对较高
B.降水量最少
C.植被覆盖率低
D.有机质分解慢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自东北到西南依次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结合中国区域地理判断,该地应位于内蒙古。第2题,读材料结合上题分析,草甸草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慢,所以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碳密度高。
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湖泊沼泽地(  )
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
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
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
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
4.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  )
①气温 ②湿度 ③成土母质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大的是(  )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3.C 4.A 5.A
解析:第3题,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厚度为2.0~2.5米,乙处厚度为2.5~3.0米,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项正确。第4题,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因素是湿度;由材料可知,因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因素是气温,A项正确。第5题,由材料“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可知,形成有机土的条件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又是湿地,有机土面积最大,A项正确。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
250米,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北支南麓,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暖季草类植被茂盛。
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图1为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图,图2为海北站牧草不同物候期(5—6月为牧草返青期、7—8月为草盛期、9月为草枯黄期)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土壤中释放的CO2量)的日变化图。
图1
图2
(1)分析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的自然原因。
(2)说明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及原理。
(3)结合图2推测过度放牧对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影响。
答案:(1)该地暖季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海拔高,食草动物较少,对草原破坏小;冷季漫长,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保存。
(2)特征:CO2释放速率从6:00开始逐渐增加,14:00后逐渐下降;最大值出现在14:00,最低值出现在6:00。
原理:日出后随太阳辐射增加,表层地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CO2释放速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弱后,地温、气温均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CO2释放速率逐渐降低。
(3)过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地表植物生物量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也下降;导致土壤中CO2释放速率降低。
解析:第(1)题,海北站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暖季草类植被茂盛。该地暖季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多。海拔高,3
200多米,食草动物较少,对草原破坏小。冷季漫长寒冷,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保存。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第(2)题,图1中横轴是时间,左纵轴是释放速率,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是CO2释放速率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从6:00开始逐渐增加,14:00后逐渐下降。一天中释放速度最大值出现在14:00,最低值出现在6:00。根据CO2释放速率变化曲线、气温变化曲线形态,日出后随太阳辐射增加,表层地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CO2释放速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弱后,地温、气温均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CO2释放速率逐渐降低。第(3)题,草盛期CO2释放速率大,返青期、枯黄期释放速率小,说明产草量与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呈正相关。过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地表植物生物量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草地退化,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也下降,导致土壤中CO2释放速率降低。
-
8
-(共21张PPT)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课前·基础认知
土壤:陆地表面具有一定 肥力 、能够生长 植物 的疏松表层。?
一、成土因素
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 成土母质 、 气候 、 生物 、 地形 和时间等,人类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
1.成土母质
(1)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 生物 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2)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 风化物 ,这些风化物即为成土母质。?
(3)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 物理 和 化学 性质。?
(4)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化学成分。
①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 质地 关系密切。?
②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
 化学元素 和 养分 。?
2.气候
(1)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 水热状况 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温度、 降水 和风对土壤形成有重要影响。?
(2)温度与土壤有机质。
①土壤有机质多集中在土壤 表层 ,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② 腐殖质 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③低温有利于土壤中 有机质 的保存。?
3.生物
(1)生物是土壤 有机质 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 最活跃 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2)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①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 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质,然后以 枯枝落叶 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地表。?
②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外,有些动物还可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 土壤结构 和 孔隙度 等。?
③ 微生物 则主要通过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以及 腐殖质 的合成,来促进成土过程。?
4.其他因素
 地形 和时间也是土壤形成的重要自然因素。?
(1)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①在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 垂直分化 。?
②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较 快 ,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③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 慢 ,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2)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
①积极的影响如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 耕作土壤 ,以水稻土为代表。?
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对土壤造成消极的影响,导致 土壤退化 。 ?
(3)时间反映的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动态过程。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 成熟 。?
我国南方的湿热地区植被茂密,但发育的土壤反而有机质含量较低,比较贫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比较贫瘠。
二、土壤剖面
1.含义
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 纵断面 ,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 土层 所构成。?
2.土层
通常可分为 有机层 、 腐殖质层 、 淋溶层 、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
(1)有机层是土壤表层的 植物残体堆积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2)腐殖质层是 土壤腐殖质 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
(3)淋溶层是由于 淋溶 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 低 ,色泽较淡。?
(4)淀积层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 物质沉淀 、积累的层次。?
(5)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母质层为疏松的 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为坚硬的岩石。?
3.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剖面
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的土壤剖面构造有什么差异?
提示:自然土壤: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耕作土壤: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
课堂·重难突破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分析
典例剖析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2)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
A.赤红壤
B.砖红壤
C.红壤
D.黄壤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类型,但不是富铝土最主要的成因,故A项错;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富铝土土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强烈分解,使得氧化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其形成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故B项正确;生物因素参与不同类型土壤形成的影响差不多,故C项错;富铝土分布在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区,地形因素会影响其形成,但不是主因,故D项错。第(2)题,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铝土。根据热量和干湿变化规律判断,南方气温较高,东部沿海湿润,所以铁、铝含量最高的是砖红壤,故选B项。
学以致用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露土层,土层沙粒较大,遇雨即溃,逢风即散。读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裸露土层物理性状特点的成因主要归结为(  )
A.气候
B.生物
C.成土母质
D.人类活动
(2)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有限性
D.无序性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该裸露土层物理性状特点是土层沙粒较大,成因主要归结为成土母质,沙粒是岩层风化后形成的碎屑物质,即成土母质。气候、生物、人类活动改造成土母质,使其颗粒变得细小,不是沙粒大的原因。第(2)题,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取得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主要体现区域之间的不同特点。该模式反映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能体现有限性、无序性。第五章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可显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
B.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
D.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热带雨林,故D项正确。第2题,读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可知,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表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则A项正确;丙、乙、己植被类型变化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表示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则B项正确;降水变化不能显示出迎风坡、背风坡以及海拔差异,故不能反映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则C项错误;图示区域跨温度带、干湿地区的范围广,没能体现非地带性规律,则D项正确。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4.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该植被地上部分矮小,地下根系扎得深,生长范围广,有利于吸收充足的地下深层的水分。故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地表水缺乏。第4题,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以获取更多的水分。
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例)。读图,完成5~7题。
5.该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草地
B.落叶林
C.荒漠
D.阔叶林
6.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  )
A.气温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表形态
D.人类活动
7.我国该植被主要分布区所存在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次生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答案:5.A 6.B 7.B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该植被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排除落叶林和阔叶林,故B、D两项错误。荒漠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应为新疆,而该植被分布最广的省级行政区为西藏,应为草地,故C项错误,A项正确。第6题,降水量的多少决定了草场的类型,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草场的产量,如我国内蒙古高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故B项正确。第7题,我国主要草原分布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荒漠化严重,故B项正确。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草甸
9.导致图示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8.C 9.D
解析:第8题,山地垂直方向上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与水平面上由赤道到两极的植被类型吻合。根据图中山坡的植被类型,在原生常绿阔叶林和原生针叶林之间,应有落叶阔叶林存在。因此缺失的植被可能是落叶阔叶林。第9题,图中原生常绿阔叶林和原生针叶林之间,有次生草丛、灌木丛,可能是人类活动破坏了原生植被,弃耕后自然恢复的植被。所以导致该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人类活动。
下图为某大陆沿120°E经线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纬度35°附近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荒漠
11.图中25°纬度附近气候对应的地表景观是(  )
A.森林
B.热带荒漠
C.草原
D.温带荒漠
答案:10.C 11.B
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纬度的南北分布可知,该地为南半球。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为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11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对应的地表景观为热带荒漠。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4题。
12.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是(  )
A.成土母质
B.土壤质地
C.生物
D.基性岩
13.生物与土壤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植物为土壤提供无机质
C.动物不能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D.微生物主要通过对有机质分解、转化及腐殖质的合成,促进土壤发育
14.有关地形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不同海拔的土壤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不同
B.陡坡土层深厚
C.平坦的地形区土壤发育较薄
D.地形直接作用于土壤的形成
答案:12.A 13.D 14.A
解析:第12题,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是成土母质。第13题,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绿色植物能制造并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动物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第14题,山区由于温度、降水、湿度随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陡坡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平坦地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慢,可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5.下图中土壤肥力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知,②地矿物质含量约为40%,水分和空气约占50%,有机质含量约为10%,土壤肥力最高。
下图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读图,完成16~18题。
16.图中①②的地理含义分别是(  )
A.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光合作用、释放氮气
D.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17.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  )
①有机质的积累 ②岩石风化 ③地下水吸收 ④养分元素的富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如果该示意图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考虑到淋失作用的存在,则该地的土壤特点是(  )
A.土质疏松,富含钙质
B.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C.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D.碱性土壤,富含钾、钠等养分
答案:16.B 17.D 18.C
解析:第16题,①为光合作用,②为释放氧气。第17题,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第18题,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其特点是土质黏重,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用土壤损失减少程度表示)关系图,完成19~20题。
19.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20.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
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
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
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答案:19.B 20.D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影响而此消彼长。理想土壤的体积分数,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水分和空气各占20%~30%,性状良好的土壤,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下图中虚线①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据此完成21~23题。
21.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应在(  )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2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主要依据土壤的(  )
A.温度
B.孔隙
C.肥力
D.空气
23.下列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
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答案:21.C 22.A 23.A
解析:第21题,理想土壤的水分和空气含量都应在20%~30%,变幅在10%左右。第22题,土壤的水分含量影响土壤温度,温度的高低可通过遥感技术测得。第23题,焚烧秸秆易造成有机质损失,土壤肥力下降而退化。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图,完成24~25题。
24.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高低
B.土质颗粒
C.基岩性质
D.降水多少
25.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强的是(  )
A.富士苹果
B.山丁子
C.久保桃
D.山桃
答案:24.C 25.D
解析:第24题,根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是一种特殊的土壤湿度,所以此题的实质是判断对土壤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气温高低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影响土壤湿度,A项错误;土质颗粒影响土壤含蓄水源的能力,影响土壤湿度,B项错误;基岩性质对土壤的属性没有影响,不会影响土壤的含水量,故C项正确;降水越多,土壤湿度越大,D项错误。第25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凋萎湿度越低,树种抗旱能力越强。读图可知,图中四种树种中山桃的土壤凋萎湿度最低,抗旱能力最强。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北方针叶林区土壤      (填“适宜”或“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分析其原因。?
(2)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是             ,分析火后15年内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答案:(1)不适宜 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
(2)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 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
解析:第(1)题,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土壤的酸碱性质、透气透水性能、土层厚度、有机物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进行分析。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第(2)题,读图可知,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
2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胡杨是生长于干旱大陆性气候的树种。科学家以胡杨年生长季始于春季日均温稳定≥5
℃,止于秋季日均温稳定≤5
℃的标准,确定胡杨年生长季的起始日、终止日。研究表明,若3月均温每升高1℃,起始日提前2.21天;10月均温每升高1
℃,终止日推迟2.76天;3—10月均温每升高1
℃,生长季延长7.78天。可见,胡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比较明显。下图是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起始日、终止日的空间分布图。
(1)据图描述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近50年来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普遍有变长的趋势,但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如和田所在地区生长季变长的趋势不明显,而格尔木所在地区终止日推迟明显。试推测两地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
答案:(1)由西南向东北生长季逐渐变短;和田所在地区生长季最长,东北部和格尔木所在地区最短。生长季长短取决于气温,自西南向东北纬度升高,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增强,故呈现由西南向东北生长季逐渐变短的特征;和田周边再加上沙漠广布,夏季强烈升温后热量扩散较慢,整体较暖,故生长季长;格尔木所在地区地势较高,生长期短,积温较低,故生长季短。
(2)影响生长季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气温。胡杨年生长季普遍有变长趋势的原因应是全球气候变暖。但气候变暖有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和田所在地区春、秋季变暖都不明显,起始日提前、终止日推迟不明显,故生长季变长趋势不明显。格尔木所在地区春季变暖不明显,秋季变暖明显,终止日推迟,故生长季变长趋势明显。
解析:第(1)题,胡杨年生长季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分布由西南向东北生长季逐渐变短的趋势,同时要注意描述和田所在地区生长季最长,东北部和格尔木所在地区最短。生长季分布的长短取决于气温,自西南向东北纬度升高,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增强,故呈现由西南向东北生长季逐渐变短的特征;和田周边纬度低且受沙漠影响,整体较暖,生长季长;格尔木所在地区地势较高,生长期短,积温较低,故生长季短。第(2)题,影响生长季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气温。近50年来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普遍有变长趋势的原因应是全球气候变暖,但气候变暖有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纬度越高地区、越寒冷地区变化一般越大。和田所在地区较为温暖,故生长季变长趋势不明显。格尔木所在地区地势高,相对寒冷,但春季变暖不明显,秋季变暖明显,终止日推迟,故生长季变长趋势明显。
28.(12分)读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表示绿色植物的    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
(2)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答案:(1)光合 矿物质
(2)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
(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解析:第(1)题,图中的太阳和二氧化碳是关键信息,说明①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根系附近的“吸收”是关键信息,说明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第(2)题,冷湿的地区,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有机质含量高。第(3)题,成土母质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参与下,经过长期的发育过程,就形成了自然土壤。
29.(13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读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乙中山脉所在地区常年盛行东南风,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2)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座山脉自然植被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3)概述图甲中各自然植被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答案:(1)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风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2)差异:图乙山脉自然植被更加丰富;图乙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而图甲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相同类型的自然植被,图甲山脉出现的高度比图乙山脉低。图乙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3)差异:同一自然植被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植被的海拔相对于北坡较高。
解析:第(1)题,雪线的高低与气温、坡度和降水量有关。图乙中,山脉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雪线出现差异主要是因为降水的差异。第(2)题,垂直自然植被的比较主要从自然植被类型丰富程度、基带差异、同一类型自然植被分布海拔高低差异等方面进行。第(3)题,同一自然植被在不同坡向出现高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
11
-(共28张PPT)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一
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植被与自然要素、人类活动的关系
(1)影响植被的最重要因素——气候。
①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
②光照:影响着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③降水:同一纬度,从沿海到内陆降水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2)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①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着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植被出现了垂直变化,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
②水分条件相近情况下,纬度越低、山体越高、坡度越缓、相对高度越大,植被种类越多,垂直变化明显。
③受坡向的影响,同一植被在阳坡分布的海拔要高于阴坡,但由于阳坡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的生长状况有可能不如阴坡。
④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这体现非地带性分布,如南美洲南端大陆东西岸、天山南北坡。
2.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环境为植被的发育、生长提供阳光、空气、水分、养料、适宜的温度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植物的生长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植物根系的生长、腐烂的植物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组成,植物可以保持水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植物种类的改变会造成生物种类的改变等。
不同的植被又依赖于不同的特定环境,具有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特征,植被离开了所适合的生长环境,可能会造成不结果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的分布(如下表)。
【典型例题1】植被覆盖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图甲示意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三大统计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图乙示意这种变化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
A.森林区、荒漠区、草原区
B.森林区、草原区、荒漠区
C.草原区、森林区、荒漠区
D.草原区、荒漠区、森林区
B
(2)内蒙古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气候要素相关性为(  )
A.与2001年比,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B.年均温的变化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年降水量的变化
C.森林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年均温的变化
D.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C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植被覆盖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①②③。森林树冠大,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大,草地叶小,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也小,荒漠区植被稀少,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更小。第(2)题,由图可知,森林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与年均温的相关性较强,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与年降水量相关性较强,而草原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主要受降水影响。
专题二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2.气候与土壤
3.生物与土壤
(1)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图解如下。
(2)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腐殖质的来源,对土壤肥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下图。
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图解分析如下。
5.人类活动与土壤
(1)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影响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如下图。
【典型例题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美国本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候和植物的关系
(图中数字单位:每0.4公顷133厘米土层中有机质的吨数)
(1)此图说明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    和    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2)在大陆中部的大平原上,由西向东,随着     的增加,草类生长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断    。?
(3)在降水更多的东部地区,植被演变为    ,由于这种植被能提供的枝叶少于草类,土壤中的有机质明显    。
(4)由于东部地区由北向南温度的增加,尽管生长季节变长,生物生产量增加,但土壤中有机质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
                        。
(5)试总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多少的基本规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土壤的分布及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的因素。第(1)题,从图中能看出随温度、降水变化有机质含量发生变化。第(2)题,在大陆中部的大平原上,由西向东,随着降水增加,草类生长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断增多。第(3)题,在降水更多的东部地区,植被变为森林,由于森林能提供的枝叶少于草类,土壤中的有机质明显减少。第(4)题,由于东部地区由北向南温度的增加,温度升高后有机质分解加快,使有机质淋失增多,使土壤中有机质减少。
第(5)题,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降低;潮湿积水和长期冰冻的地区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而在干旱、高温的地区,微生物活跃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