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26.2拒绝毒品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青少年要远离毒品,下列各种物质中,哪一种不属于毒品( )
A.?海洛因????????????????????????????????????B.?咖啡????????????????????????????????????C.?吗啡????????????????????????????????????D.?鸦片
2.“世界无烟日”和“世界禁毒日”分别是(????
)
A.?6.26和5月31日??????????????????B.?5月31日6.26??????????????????C.?3月12日和6.26??????????????????D.?6.26和6.26
3.“健康为正义,正义为健康”是2020年6.26国际禁毒日主题。研究表明,吸食摇头丸、K粉和冰毒等毒品,均可导致精神分裂症,说明这些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的(??
)
A.?神经系统??????????????????????????B.?内分泌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
4.今年6月26日是第31个“国际禁毒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青少年对待毒品的态度,错误的是(??
)
A.?无毒世界我们能做到???????????????????????????????????????????B.?莫沾毒品、莫交毒友
C.?防毒反毒,你我有责???????????????????????????????????????????D.?珍爱生命,只吸一口
5.近年,陆续出现一些体育明星和歌星吸食毒品的新闻.下列关于吸毒的看法正确的是( )
A.?鸦片、吗啡等毒品具有镇痛效果,应该吸食????????B.?吸毒能排解精神空虚,青少年不妨尝试
C.?明星吸毒,可见吸毒是一种潮流,可以追随????????D.?吸毒很易上瘾,严重损害个人健康,不可效仿
6.当吸毒者出现头晕、耳鸣、呕吐、涕泪交流、两便失禁、浑身打颤等难以忍受的症状时,即是(??
)
A.?癫痫发作?????????????????????????B.?心脏病发作?????????????????????????C.?毒瘾发作?????????????????????????D.?精神病发作
7.毒品能损害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关于吸食毒品对人体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使消化系统功能失调???????????????????????????????????????B.?能使人兴奋记忆力增强
C.?能破坏人的
内分泌系统??????????????????????????????????????D.?能够使人的免疫力下降
8.“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
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9.根据《禁毒法》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
)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能够使人产生依赖性????????B.?能够使人产生兴奋作用????????C.?能够使人形成瘾癖????????D.?能够治疗疾病
10.毒品的危害极大,比癌症、瘟疫更可怕。下列对毒品危害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体危害:如损害人的大脑,影响心脏的功能、人的生殖能力,使免疫力下降等还会成为感染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的高危人群??????????B.?心理危害:心理扭曲,内心痛苦,最终自暴自弃
C.?经济危害:让人倾家荡产,但是有钱的人还是可以试一试的??????????D.?社会危害:为了吸毒走上危害他人生命财产的犯罪之路
二、综合题
11.据新华网报道,某社区的吴某,他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这不关我的事,我管他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上中学的儿子成了毒品的俘虏。儿子的身体也从以前的“体健如牛”逐渐变成“骨瘦如柴。”
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请举例说明。????????????????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________。?
(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________。?
(4)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________。
12.艾滋病正作为一种“谈艾色变”的严重的传染病,正越来越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高度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自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现在,每天将近有1.7万人被发现感染艾滋病
病毒,全球患病总人数更达数亿.病原体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
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
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播.
材料二:据统计,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
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它由什么东西构成?
答: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________?缺陷病毒,简称HIV.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两部分构成.
(2)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请你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倡导人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答:________?.
13.学习了“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后,某校6班同学纷纷在微信群聊里“晒”出了自己对健康的理解,请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________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若青少年染上吸烟、饮酒的不良嗜好,烟草燃烧时产生多种有害的物质,能诱发多种________系统疾病;酒中有________,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3)请你说出吸毒的危害(列举一条):________.
14.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艾滋病患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该病毒会攻击人的免疫细胞,导致人的免疫系统瘫痪,从而人缺乏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最终导致死亡。
截至2014年底,云南省累计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79915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263例,艾滋病病人29652例,死亡23316例.在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性传播占89.5%,较去年同期增长3.4%;注射毒品传播占9.3%,较去年同期下降3.2%;母婴传播占0.9%,较去年同期下降0、2%。
目前,我国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实验,顺利的话五年内有望完成实验.研制成功后,将为我国艾滋病的预防和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其病原体是________。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艾滋病患者属于________,“HIV”主要攻击人体的淋巴细胞,所以它最终破坏的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3)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后,人们科研通过注射艾滋病疫苗而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人体注射的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4)注射毒品是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之一,你对毒品的态度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麦司卡林,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可见选项中,A海洛因、C吗啡、D鸦片都属于毒品,B咖啡不属于毒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毒品的种类,比较简单,熟记: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麦司卡林,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答案:
B
考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联合国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相关部长级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3月12日是植树日。故答案为:B。
【分析】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
3.答案:
A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研究表明,吸食摇头丸、K粉和冰毒等毒品,均可导致精神分裂症,说明这些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
故答案为:A。
【分析】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吸食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毒品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力,而且会让人成瘾。毒品祸害家庭,危害社会。6月26日
为“国际禁毒日”。
4.答案:
D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青少年应坚决拒绝毒品,因为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莫沾毒品、莫交毒友,防毒反毒,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青少年对待毒品应持有的态度是坚决拒绝,绝不沾染。相信无毒世界我们一定能做到。故答案为:D。
【分析】毒品有百害而无一益,对人体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危害。
5.答案:
D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鸦片是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镇痛和麻醉作用,吸食鸦片很容易使人成瘾。青少年应坚决拒绝毒品,因为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不可效仿。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不要盲目追随潮流,绝不沾染。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待毒品的态度,可结合毒品的危害来分析。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对社会造成危害,还可能感染艾滋病等疾病。
6.答案:
C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当吸毒者出现头晕、耳鸣、呕吐、涕泪交流、两便失禁、浑身打颤等难以忍受的症状时,即是毒瘾发作的症状。可见C符合题意。
【分析】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吸毒者的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7.答案:
B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ACD正确,B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毒品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8.答案:
D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A不符合题意;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B不符合题意;
C、吸毒有很多方式,如用注射器“吸毒”,即静脉注射,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C不符合题意;
D、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是对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等条件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属于复杂反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9.答案:
C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根据《禁毒法》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故答案为:C
【分析】毒品: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10.答案:
C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吸毒有可能会违法犯罪,严重危害社会。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吸毒对人的损伤很大,所以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二、综合题
11.答案:
(1)不是,吸毒不仅影响其个人身体健康,对其他人也存在不良影响,如导致社会不安定
(2)在防止被吸毒、贩毒者发现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方式报警
(3)防止交上吸毒的朋友,并选择适宜于青少年成长的活动场所生活
(4)青少年的思想不成熟,容易上当受骗;好奇心强,总想试试看的心理容易使其上当
考点: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1)吸毒对自身来讲:能损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长期吸毒会使人在心里上和精神上产生对毒品的依赖;对社会来说:毒品活动会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可见吸毒不仅影响其个人身体健康,对其它人也存在不良影响。
(2)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吸毒,我觉得,不能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正面斗争,以免发生危险,要想办法脱身报警,报警后最大限度的协助警方抓获涉毒犯罪分子。
(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远离毒品,需要做到:1,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
2,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或者直接不进入这种场所。
(4)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和探索欲望,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知毒品的危害,盲目好奇,寻求刺激,因此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故答案为:(1)不是,吸毒不仅影响其个人身体健康,对其他人也存在不良影响,如导致社会不安定,(2)在防止被吸毒、贩毒者发现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方式报警,(3)防止交上吸毒的朋友,并选择适宜于青少年成长的活动场所生活,(4)青少年的思想不成熟,容易上当受骗;好奇心强,总想试试看的心理容易使其上当。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毒品的危害、预防,解答时需要从毒品对社会的危害、预防、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方面来考虑。
12.答案:
(1)免疫;遗传物质
(2)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考点:艾滋病及其预防,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解:(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病毒无细胞结构,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构成.
(2)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国际禁毒日的提出,目的是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我们要高呼:“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口号,倡导人们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故答案为:(1)免疫;遗传物质
(2)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合理即可给分)
【分析】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毒无细胞结构;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吸毒危害很大,我们要拒绝吸毒.据此解答.
13.答案:
(1)社会适应
(2)呼吸;酒精
(3)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考点:健康的概念,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2)若青少年染上吸烟、饮酒的不良嗜好,烟雾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不良刺激,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使呼吸道容易受病菌侵袭而患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害物质到达肺内后,还能诱发肺的疾病.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3)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吸毒危害极大,引起免疫力迅速下降.
故答案为:(1)社会适应
(2)呼吸;酒精
(3)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分析】(1)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2)吸烟、酗酒、吸毒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大,特别是人们对吸烟、酗酒的危害认识不足,吸烟、酗酒的人数逐年怎多,年龄呈下降趋势.此题考查的健康概念以及吸烟、醉酒、吸毒对健康的危害.
14.答案:
(1)艾滋病病毒
(2)传染源
(3)抗原;特异性
(4)拒绝毒品;决不沾染毒品等
考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毒品的危害与拒绝毒品
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简称HIV,属于艾滋病的病原体。因此,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其病原体是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其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
(2)传染病传染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患病的人或动物,如艾滋病患者和HIV的携带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如痢疾病人的粪便、结膜炎病人用过的毛巾;易感人群即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的人或动物,所以艾滋病患者和HIV的携带者是传染源。艾滋病病毒使大量的免疫淋巴细胞死亡,破坏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3)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如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后,人们科研通过注射艾滋病疫苗而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人体注射的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4)青少年将拥有五彩斑斓的人生,现在是读书学习的大好时光,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日常生活中要拒绝毒品,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因此,注射毒品是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之一,对毒品的态度是拒绝毒品;决不沾染毒品等。
【分析】(1)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4)毒品: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
第
一
页
共
1
页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
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