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复习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复习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30 22:2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守恒复习
一、单选题
通常情况下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将一小块铜片加入装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在不断通入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只含有和
B.
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
C.
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
反应前后烧杯内液体的质量不变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克
30
30
30
30
反应后质量克
40
30
待测
43
A.
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40:43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是催化剂
D.
待测值为23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
C.
转化观:氧化镁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金属镁
D.
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
质量守恒定律是学习化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必然生成20g二氧化碳
B.
100g水蒸发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这个规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点燃蜡烛时,蜡烛的质量越来越少,所以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过氧化钠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
B.

C.
NaOH和
D.

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或海波,是照相常用药品之一,它和能发生如下反应:,则R的化学式为
A.
B.
C.
D.
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将5g食盐和5g水混合制成10g食盐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
5g硫和5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一定为10g
D.
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关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
每31份质量的磷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42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D.
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B.
?
C.
??
D.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根据反应现象?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条件.
A.
B.
C.
D.
在化学反应中,已知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和D的质量比为11:9,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
9
B.
??
18
C.
?????
12
D.
??
36
已知中,已知跟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3
B.
46
C.
92
D.
96
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再冷却到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质量比为3:5的C和
B.
质量比为1:9的和
C.
质量比为1:6的和
D.
质量比为7:2的CO和
和的混合气体5g,点燃后生成了水,并余下,则原混合气体中和的质量分别??????
A.

B.

C.

D.

某同学用一氧化碳还原15g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变为,则剩余固体中铜单质的质量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如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实验是______;
图A中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放出热量。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后测量,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右,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图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物质总质量
84消毒液、的酒精溶液等消毒液都能有效杀灭新冠肺炎病毒。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有刺激性气味,有很强的腐蚀性。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其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二者相遇时会发生化学反应,X气体有毒,其化学式为______;家庭里“84”消毒液______填“能”或“不能”给饮用水消毒。
酒精的化学式为,酒精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消毒液消毒杀菌发生了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有益健康。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是疫情防控期间常见的清洁用品,下列有关使用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贴好标签,密封放置
B.酒精失火时,可用浇水灭火
C.远离火源,远离儿童
D.为使消毒效果更好,应在家中大量喷洒
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石燃料是当前人类的主要燃料,包括煤、_________和天然气。如今,天然气已成为城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在甲、乙两图中,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为了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我们的未来”
“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_____。
“化学为人类提供动力。”乙醇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小屹同学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后,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下图所示,实验前天平平衡。
制取二氧化碳原理:
?
将注射器中适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天平的指针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上述实验的反应结束后,松开锥形瓶上的橡皮塞,天平的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______________填“开放”或“密闭”装置进行探究。
四、计算题
小明在实验室中为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人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如下表:
请计算:
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
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将20g石灰石样品放入装有8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水,且不参与反应,称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则:
生成了多少克二氧化碳气体?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主要成分是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表:假设反应匀速进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的质量为25g。
反应时间
20
40
60
80
100
烧杯和药品质量
m
请计算:
表中的“m”为____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反应前铜原子的数目是2个,氢原子的数目是4个,氧原子的数目是10个,硫原子的数目是2个,反应后铜原子的个数是2个,硫原子的个数是2个,氧原子的个数是8个,所以X是;
A、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含有生成的和,还有过量的稀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稀硫酸溶液是无色的,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是蓝色的,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物中有Cu和参加,反应后烧杯内液体的质量增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多了,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0g;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丙应是反应物,且反应的质量为,故待测数值为。
A.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0:13,故错误。???
??
B.该反应由丙物质生成了甲和丁,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故正确;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是催化剂,故错误;
D.由以上计算可知,待测值为7,故错误。
3.【答案】D
【解析】解: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镁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金属镁,如电解熔融氧化镁时,氧化镁分解生成镁和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此反应中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4:32::8:9,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氢气有剩余,生成水的质量小于36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镁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积的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子的概念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
???????????
12??
3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不能生成20g二氧化碳,故A错误;
B、质量守恒定律只用来解释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蜡烛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所以蜡烛的质量越来越少,这个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只用来解释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蜡烛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本题很简单,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答案】D
【解析】解:A、过氧化钠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则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碳酸钠和氧气,不只是碳酸钠,故选项错误。
B、过氧化钠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不可能为和,故选项错误。
C、过氧化钠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不可能为氢氧化钠和氧气,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钠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则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碳酸钠和氧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分别为
?????
反应前?
反应后
H原子???
2?????
2
S原子???
3?????
2
O原子???
7?????
5
Na原子??
2?????
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R的每个分子由1个S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故选:C。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中生成物R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R物质的化学式.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7.【答案】C
【解析】
【分析】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来解释化学反应,可以据此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和灵活运用这一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
【解答】
A、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化学变化,而将5g食盐和5g水混合制成10g食盐水,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发生变化,如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前一共三个分子,反应后有两个分子,故错误;
C、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故正确;
D、镁条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反应后增加氧元素质量,所以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应该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8.【答案】D
【解析】解:A、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磷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可读作: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可读作: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一般,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
【解答】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尊重反应事实,注意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都保持不变,还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如气体、沉淀等。
A.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A错误
B.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选项错误;
C.生成物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选项错误
D.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故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故选:C。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和步骤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1.【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C、D的质量和为,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则D的质量为。
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
2x
?
??
64g
?
?
36g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相关知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算生成的D的质量,进而根据A、D的质量以及D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对应化学方程式求算A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D的质量为。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x???????????????
54
???????????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解答】
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比是3:8,质量比为3:5的C和反应,碳过量,则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同时生成一氧化碳,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是混合物;
B.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完全反应时质量比是1:8,质量比为1:9的和完全反应后氧气有剩余,氧气是纯净物;
C.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甲烷和氧气质量比是1:4,质量比为1:6的和反应,氧气过量,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是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是混合物;
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比是7:4,质量比为7:2的CO和反应,一氧化碳过量,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混合物。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作答。
【解答】
和的混合气体5g,点燃后生成了水,并余下,说明反应的和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所以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所以,原混合气体中和的质量分别和,故选A。
15.【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难度不大。
【解答】
设剩余固体中铜单质的质量为x,则未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
所以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
?
?
?
?
80?
?
?
?
64
?
?
??
?
?x

故选C。
16.【答案】B?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装置漏气等?
?
【解析】解: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实验是B,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故填:B。
图A中白磷燃烧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后测量,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右,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等。
故填: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装置漏气等。
图C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物质总质量。
故填:。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7.【答案】?
?
不能?
4:1?
化学?
BD
【解析】解:中,钠元素化合价是,氧元素化合价是,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
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氯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1个,氧原子都是1个,X的化学式为;
家庭里“84”消毒液有刺激性气味,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给饮用水消毒。
故填:;;不能。
酒精的化学式为,酒精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1,消毒液消毒杀菌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填:4:1;化学。
贴好标签,密封放置,该选项说法正确;
B.酒精失火时,不可用浇水灭火,是因为酒精密度比水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远离火源,远离儿童,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不应在家中大量喷洒,适量即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BD。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84”消毒液有刺激性气味,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应该贴好标签,密封放置,远离火源,远离儿童,不应在家中大量喷洒,适量即可,酒精失火时,不可用浇水灭火,是因为酒精密度比水小。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8.【答案】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石油;;甲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依据化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作答。
【解答】
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化石燃料是当前人类的主要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如今,天然气已成为城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之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在甲、乙两图中,安装位置正确的是甲;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碳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答案】;CO?
可再生;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依据化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作答。
【解答】
“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CO;
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反应为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0.【答案】在标尺中央,偏右
密闭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准确掌握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答】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于是在密闭的装置内反应的,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天平指针在标尺中央;实验的反应结束后,松开锥形瓶上的橡皮塞,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飘逸到空气中,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小,天平的指针偏右,
故答案是:在标尺中央,偏右;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装置进行探究,
故答案是:密闭。
21.【答案】
解: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则:
解得:
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及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根据氯酸钾在加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完全反应时固体质量达到最小值或者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值,进行解答。
【解答】
反应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生成氧气的质量,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故填:;
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22.【答案】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100?
?
?
?
?
?
?
?
?
?
?
?
?
?
?
?
?
?
?
?
44
x?
?
?
?
?
?
?
?
?
?
?
?
?
?
?
?
?
?
?
?
?
,解得
则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难度不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即可;
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钙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即可。
23.【答案】
解: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反应前烧杯的总质量为140g,所以石灰石样品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为。
设样品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
100
?
?
?
?
?
?
?
?
?
?
?
?
?
?
?
?
?
?
?44?
?
?
x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判断,即反应何时进行完全,每次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这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反应时间固体减少了,所以也可能减少克,但是反应时间80s时,固体质量是,所以m的值是;故答案为:;?
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反应前烧杯的总质量为140g,所以石灰石样品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为,再依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一步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