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评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评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1-21 11:2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评析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 叶建伟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和自选模块测试试题是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实施的第三年。其中生物部分试题在考试模式、试题设置、命题范围、情境提供、与教材的相关度等方面都能体现浙科版的学科特点,对以后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1 总体评价
1.1 题型与题量
理综生物部分的题型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大类。选择题的数量为6题,分值总计为36分;非选择题(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的数量为3题,每题各含3小题,分值总计为44分。试卷在题型与题量上和以往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虽然非选择题的大题数量由2010年的两题(题号为29和30)改为三题(题号为30、31和32),但非选择题的小题总数保持不变(两年都为9小题)。自选模块测试生物部分试题的题型和题量与去年相比有两个变化:①增加了选择题;②空格数由原来的10格改为9格,出现了2分试题(选择题)。
1.2 试卷结构和试题在课程中的分布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理综生物试题的考试范围为必修1、2、3和选修3;自选模块生物试题的考试范围为选修1和选修2。具体试题在课程中的分布情况见表1、表2。
表1 2011年浙江高考理综生物试题考试范围分析表
考试范围 考纲对应的知识内容及要求 题号 分值 占生物分值比例
必修教材 必修1,1-3细胞代谢 (5)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6)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1 6 7.5%
必修3,3-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4)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 6 7.5%
必修3,3-3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3)特异性反应(Ⅱ) 4 6 7.5%
必修3,3-4种群 (1)种群的特征(Ⅰ) 5 6 7.5%
必修3,3-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30(1)第一、二空 4 5% 17.5%
(2)其他植物激素(Ⅰ) 30(1)第三空、(2)、(3) 8 10%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30(1)第四空 2 2.5%
必修2,2-1孟德尔定律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 32(1)、(2) 11 13.75% 22.5%
必修2,2-3遗传的分子基础 (4)遗传信息的表达(Ⅱ) 32(3) 7 8.75%
选修教材 选修3,4-1基因工程 (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Ⅰ) (3)基因工程的应用(Ⅰ) 6 6 7.5%
选修3,4-3胚胎工程 (2)胚胎工程的应用(Ⅰ) 2 6 7.5%
实验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等探究性实验迁移应用(或对2-3遗传的分子基础(3)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知识的应用) 31 12 15%
分析表1可知,理综生物试题知识考查有三大特点:①着重于“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试题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命题不拘泥于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②偏重于考查Ⅱ类要求的知识内容(若把实验设计题归为Ⅱ类,Ⅱ类与Ⅰ类要求的知识比例为67.5:32.5),体现命题的能力立意。③各模块分值比例适中(必修1、2、3和选修3四本教材与实验的占分比为7.5:22.5:40:15:15,从占分比看必修1偏低,但由于实验试题的主要思想来源于必修1。),体现《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课时比例。
表2 2011年浙江高考自选模块生物试题考试范围分析表
考试范围 考纲对应的知识内容及要求 题号 分值
选修1 选修1,1-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果酒与果醋的制作 17 10
选修2 选修2,2-1 生物科学与农业 (1)设施农业(Ⅱ) 18(3) 5 10
(2)绿色食品的生产(Ⅰ) 18(1)、(2) 5
分析表2可知,自选模块生物试题所考查的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17、18(3))和社会热点(如18(2)的“瘦肉精”)。
2 试题特点
2.1 稳中求新,遵循考试说明
试题紧扣《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所规定的教学要求,遵循《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从试题的阅读量、图表比例、答题的书写量、全卷的知识分布上都体现了“稳”。所有试题考查的知识全部来自于《考试说明》所列的知识内容,且主要集中在高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没有考查偏、怪知识。从具体的知识内容考查方式上体现了“新”。①考查题型上求新。例如,往年光合作用都在非选择题中考查,2011年则在选择题中考查;往年自选模块生物试题全为填空、简答题,2011年增加选择题。②考查角度上求新。例如,往年实验题都要求书写实验步骤,2011年的实验题减少了实验步骤的书写,增加了实验材料的选择原因分析。
2.2 联系实际,体现课标的三维目标
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健康,反映社会热点,体现生物科学的研究新进展。如理综第4题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第2题的胚胎工程、第6题的基因工程,自选模块第17题的果酒与果醋的制作、第18题的绿色食品和“瘦肉精”等内容。不仅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双基”的掌握情况,还突出考查了考生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个人生活和公众事务中相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过程学习生物学,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3 注重模型,突出能力立意
试题注重运用生物学模型的考查,突出命题的能力立意。具体特点表现为:①涉及的生物学模型种类齐全,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②模型涵盖的知识面广;③考查模型的题量多、分值大;④考查模型方法的角度多样,包括模型的解读、模型的构建、模型的转换。例如,理综第3题以抽象的物理模型为载体,考查构建模型的假设(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K+被动外流;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Na+被动内流)。理综第5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野山羊种群的调查数据,要求考生将其转化为存活曲线,考查不同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理综第30题、自选模块第17题(4)都是以数学模型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需要考生通过解读数学模型得出结论。若考生没有很强的生物学建模能力就无法在这类试题中得高分,突出试题是以测量考生的生物学相关能力为主要目的的选拔性试题。
2.4 关注实验思想,侧重考查科学思维
生物学的研究与学习过程离不开实验,2011年理综生物试题中有32分(占分比为40%)是考查与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内容,说明试题在积极引导高中生物教学开展相关实验教学。2011年的实验试题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实验思路”的隐性考查。往年(包括其他省份的试题)实验试题的基本套路就是“实验思路(或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结论”。今年的实验试题(第30、31题)舍去了实验步骤的书写。例如,第30题以数学模型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要求考生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第31题则是根据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目的、结果和结论、选材的依据。考生在解答这两道试题时,需要对实验思路的还原,这不仅达到了对考生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设计实验方案的综合考查,而且大大降低了“题海战术”的效应,能更有效地测量考生的生物学素养,同时还避免了阅卷过程对实验思路评价的误差,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
3 尚待完善的方面
3.1 个别试题文字表述的明确性尚需加强
试题表述和设问指向的明确性是试题区分度和难度的基本保障。2011浙江理综卷第32题第(3)小题第3空,“……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______”。此处是希望考生说明生物体内快速翻译的机制,但没有说明翻译时提供的mRNA数量为1条,导致某些考生认为是多条mRNA同时进行翻译的结果。此外若将第6题B选项的“至少含一个”改为“至少含二个”,则可能会减少考生的误判比例。
3.2 个别试题难度与目标要求有偏差
“种群的特征”这一内容,考纲的考试要求属于I类,但从试题特点分析,理综第6题(数学模型的转换)的考试要求属Ⅱ类。此外考纲对光合作用的所有相关内容的要求属于Ⅱ类要求,而理综第1题对考生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考查相对不足。
4 对今后高考复习的启示
4.1 研读指导性文件,把握复习方向
《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生物)》和《考试说明》是浙江高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尤其是《考试说明》是命题的直接依据,它明确规定了高考命题的范围和方向,具体到所有要考查的知识点及掌握程度,同时对能力测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研究指导性文件,有助于师生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效率。
4.2 注重双基,突出重点、难点
2011年浙江高考生物试题(包括理综和自选模块)中,多数是直接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属于高中生物学的核心知识点,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要紧扣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以某重点知识为核心的知识链,再通过横向联系将各知识链整合成知识网,指导学生通过“抓点──连线──织网”的复习方法,形成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4.3 加强对实验思想、方法的指导,提高探究能力
新课标下的生物高考对考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范围来看,这种能力渗透到绝大多数试题中。形式也不局限于以往的就实验考实验的单一角度,而是将不同层次的探究进行分解组合,有的考实验目的,有的考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考实验设计环节,有的考结果分析、结论来源,有的考材料运用和选择。在高三实验专题复习中,首先要重视教材实验复习,立足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探究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训练和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进行评价,总结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表达实验结论的综合探究能力。
4.4 渗透模型方法,培养生物学建模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学生应“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可以说模型建构的方法在现代生命科学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是现代高中生必须了解和应用的重要科学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以引导学生构建生物学模型的方式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及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物学建模能力。
4.5 关注生产、生活实际,重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b
生物学是人类在长期的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和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这就决定着生物科学离不开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经常会遇到许多与生物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如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优生优育、遗传育种、粮食、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或社会事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的描述,加强实践体验与创新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从而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4.6 杜绝题海战术,内化解题方法和技巧
当前仍有一些高中教师在高三复习阶段大搞题海战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乏味单调的重复劳动。它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导致学生思维定式和头脑僵化,无法在以能力立意的高考中取得高分。因此教师对习题的处理上,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以典型例题为核心,巩固知识点,加深概念、定理的理解;及时归纳总结题型、多种解法和各种变式;引导学生分析试题的命题意图,根据命题意图自编变式训练题,并在班级中讨论分享,内化解题方法和技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