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百越名校联盟”普通高中学业质量检测
历史
第Ⅰ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6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幽王二年,
西周发生地震等多起严重自然灾害,太史伯阳父由此预测:
“周将亡矣!”他的理由是,天地的阴阳之气是有次序的,失序则乱。后来,周幽王废嫡立庶导致诸侯叛乱,西周灭亡。
由此可知
A.自然灾害导致西周灭亡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
C.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
D.天人感应观念盛行一时
2.下表所示为某学者统计的唐代大士族子孙中拜相人数比例的数据。
据此可知,唐代
A.科举选官成为主流
B.门荫出身升迁渐难C.世家大族走向没落
D.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3.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其官傣收人购得十余顷田地首创“义庄”,将收获的租米用来赡养宗族,规定凡是范家的族人,
只要住在本乡,
就有权利向义庄领取口粮等生活物资,
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奴婢及其儿女亦可按规定领取。义庄族产受到朝廷的保护。
此类现象
A.导致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B.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实现家族内部身份平等
D.扩大了理学影响范围
4.明清时期,
许多地方采取的解决生计危机的办法是向外迁徙。
江南人口数量激增,
人均耕
地面积不断减少,
但江南地区向外移民的规模并不大,
相反还吸纳了一些外来人口。这是因为江南地区
A.自然条件优越
B.工商市镇兴起
C.耕作技术进步
D.长途贩运发达
5.1881
年,已在美国留学十年的中国幼童回国。史料记载:
“他们再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时,没有热烈的欢迎,
没有熟悉的人潮,有的只是惊异的目光和嘲笑的人群。”材料折射出
A.顽固派阻挠向西方学习
B.清政府改变了留学政策
C.国人抗拒学习西方技术
D.洋务派的探索阻力重重
6.有学者指出,
辛亥革命后“新旧势力的相互博弈及妥协,使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了最大成果,原有的疆域和各族民众基本得到维持,
避免了国家分崩离析的解体命运,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这一评价
A.对政权的和平过渡持正面看法
B.低估了辛亥革命的划时代意义
C.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D.与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相违背
7.1927
年
3
月,由西安妇女协会(1926
年成立)起草的陕西省第一部维护妇女权益的婚姻法诞生了,但是不久就成为一纸空文。
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中国的民族危机越来越深重
B.土地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
C.北洋军阀反动势力卷土重来
D.国民大革命从兴起到失败
8.从
20
世纪
30
年代末开始,
以感官娱乐为主的“软性电影”创作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进步影
人所唾弃,
中国电影界有一个普遍的认识,
文艺界的最现实的任务便是展开面向全民族的
“精神总动员”。这一变化
A.反映了电影始终以教化功能为主导
B.说明了底层民众密切关注国家命运
C.有助于建立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D.给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造成沉重打击
9.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回忆说:
“解放后,承认自己是少数民族的一年比一年多。
(1954
年)宪法公布之后,
满族全都登记了,于是才有了二百四十万这个连满族人自己也出乎意料的数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解放后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取得成效
C.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取得成功
D.社会主义制度获得各族人民的拥护
10.1970
年
10
月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动工,
到
1976
年
7
月竣工,历时5年8
个月,
耗资
4.55
亿美元。整个
20
世纪
70
年代,
中国政府始终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旧殖民体系的斗争。由此可知中非关系
A.有助于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
B.有利于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C.推动中国外交取得了新的成就
D.体现了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
11.1979
年
1
月
4
日,
《天津日报》刊登了一则“天津牙膏主要产品介绍”,
这是改革开放之后
的第一条消费品报纸广告。广告的出现
A.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C.体现出新媒体推动思想解放
D.有利于变革企业的经营模式
12.下表为古希腊城邦文明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体育思想,
材料反映了
A.地理环境催生体育文化发展
B.民主政治创造宽松社会环境
C.保卫城邦需要强化体育锻炼
D.人文精神影响体育思想内涵
13.英国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建立了一个由托利党与辉格党分享政府要职的混合内阁;
直到
1694
年,
才任用支持其对外战争政策的辉格党组成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一党内阁”,开启了英国党派“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开端”。这反映了
A.君主立宪体制受到国王挑战
B.王权是内阁运行的主导力量
C.议会与国王实现了权力平衡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14.俄国步兵上将库罗帕特金在公历
1917
年
10
月
8
日的日记中写道:
“在我们县的农村,我到处可以看到成群的士兵,
他们都很健康,
但却以各种借口待在家里......由于遍地饥荒,有可能出现最严重的骚乱和凶杀事件。”这表明当时
A.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军心涣散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受到士兵抵制
C.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农村局势混乱
D.布尔什维克的政策得到农民拥护
15.下图是美国赫伯特?约翰逊于
1936
年所作题为《老树产量更高》的漫画。
作者旨在说明
A.罗斯福新政取得显著成效
B.自由放任主义并未过时
C.新政措施危害性开始凸显
D.美国走向计划经济体制
16.1958
年,
美国和波兰签订协议,
美国向波兰出口小麦、
棉花等农产品,
提供
2500
万美元贷款,
条件是波兰必须向美国购买价值
100
万美元的书刊、影片、唱片及其版权。美国此举意在
A.缓和两大阵营紧张对峙僵局
B.向波兰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
C.扩大马歇尔计划援助国范围
D.通过出口扶植本国第三产业
第Ⅱ卷
二、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17—19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0
22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3小题,共
40
分。
17.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材料一
荆轲逐秦王,
秦王环柱而走......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
秦王复击轲,
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
倚柱而笑。
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
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
秦王不怡者良久。
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
“无且爱我,
乃(才)
以药囊提荆轲也。”
——摘自《史记?刺客列传》
材料二
山东武梁祠中有大量东汉画像石。例如,丁兰刻木奉亲、
董永卖身葬父等画像石,下图为其中的荆轲刺秦王的画像石。
——摘自张道一《汉画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史记》中人物列传的基本特点。
(6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哪个价值更高?
为什么?
(8分)
18.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材料一
1662
年英格兰议会通过“一致法令”规定将不信国教的教师和学生排除出大学,
如牛津大学。
1689
年又通过“宽容法令”允许不信国教的新教徒建立自己的学院,
提供范围更广的课程,如现代语言、历史学、地理学和化学等。瓦林顿、北安普顿和哈基内等
学院在启蒙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上超过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摘编自孙瑜《大学与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
材料二
巴黎大学自
1638
年起,
就不给新教徒颁发学位证书并极力对抗和扼杀进步思
想。
在启蒙运动时期更是顽固地抵制新思想的渗入:
17
世纪下半叶,禁止使用笛卡尔的著作;
宣布卢梭的《爱弥儿》为禁书。
......法国在18
世纪有
20
所左右发展比较充分的大学,
但只有蒙彼里埃一所大学在启蒙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是“生机论”的主要中心,
它促成了生命科学在18
世纪后半期的转变。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根据材料一,
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大学设立和发展的特点。
(6
分)
(2)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启蒙运动期间,
法国大学出现的变化及其背景。
(8
分)
19.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工业革命的发生、
发展到最终完成,
仅仅靠国家人为作用是远远不够的,
它实质上是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
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后进国家引进技术、资金、
设备,都不过是实现工业革命的一小部分,
这些因素只有在相适应的人文因素,亦即社会和政治结构、国民文化素质都具备了的环境中,才有可能起作用。
——摘自张万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
根据材料,
提炼观点,
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严谨)
(二)选考题:
共
12
分。请考生从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历史: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
材料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上海科技体制改革历程如下表所示。
——摘编自吴寿仁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科技体制改革历程》
(1)根据材料,
概括影响上海科技体制改革的特点。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上海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6
分)
21.【历史:
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2
分)
材料
从1981
年起,美苏之间就开始了中程导弹的谈判,由于双方分歧太大,谈谈停停。
1985
年
3
月,
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国家领导人后,
美苏中导谈判有了转机,11
月
19
日至
21
日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在日内瓦举行第一次会晤,
虽然双方在一些关键问
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但增进了了解,
保持对话势头。
1987
年12月8
日,
美国总统里根和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白宫正式签署了《彻底销毁两国中程核导弹条约》(简称
《中导条约》),
双方规定在三年内全部销毁各自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美苏《中导条约》所涉及的中程导弹数量只占美苏核武库的
4%左右,但条约的签署还是受到世界普遍的欢迎和积极评价。
2019
年,由于美俄相继暂停履行《中导条约》相关义务,《中导条约》全面失效。
——摘编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美苏进行中导谈判的特点。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美苏签订《中导条约》受到世界积极评价的原因。
(6
分)
22.【历史:
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
分)
材料
胡林翼(1812—1861),号润芝,湖南益阳人,湘军重要首领,曾任湖北巡抚,晚清中兴名臣之一。
胡氏家族是耕读世家,学养深厚,家风端正,闻名乡里,《胡氏族训》把“团结宗族、
捍卫国家”列为第一条。胡林翼为官时,在家书中多次要求诸弟在家应勤俭自守,而且严肃叮嘱族人不要替人求情、干预司法。
1853
年,胡林翼在益阳创办了茂言书院,并叮嘱家人将所有的抚恤和往来的礼金都投入茂言书院的建设。
他为了造福寒门学子倾尽了所有,去世后其灵枢送回益阳的花销都是由曾国藩、彭玉麟等朋友筹集。胡氏子弟并非人人为官,但是他们大多热心公益,尤其是公众教育事业。
据初步统计,
历史上益阳地区由胡氏子弟兴办的书院、私塾达三十几所。
——摘编自樊雁翔《胡林翼家风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胡林翼的治家思想。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氏家风在今天被推崇的原因。
(6
分)参考答案及解析
历史
广东省“百越名校联盟”普通高中学业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考查西周宗法制及其影
清政府改变了留学政策,故B项错
习西方技术的表述过于绝
范畴
等直接指向宗法
月了宗法制有利
派遣留学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
巩固统
B项
的确出现了诸侯争霸
不被认可,说明洋务运动并不受大多数人的认可
并且到战国时期导致社会转
材料只是讲西周灭
惊异和嘲笑能够体现阻力,故选
亡的原因,故C项错误。西周
有天人感
析】本题考
没有盛行,故D项
弈及妥协”体现和平过渡,“避免了国家分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
孙中拜相人数比例
数”,而不是
项正确
项
的评
有
数据,无法说明“科举选官成为主流
价,不符合材料内容,故B、C项
最终
身所占比例”
下降,“进
命派和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
身所占比例”一直在上升
者升迁
成妥协,故D项错误
越来越难
身者也有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背景和影
世家大族
身所占比例”无法体现
的民族危机的确越来越
没落,C项
料中的婚姻法成
现君权的强弱,故D项错误
义之后
解析】义庄在扩充规模、购买土地
年北洋军阀基本被推翻,不可能卷土重来
项
有人彩
平衡了其与佃户的关
解
安妇女协会
起草的婚姻法成为
兼并带来的矛盾,带来了地方的稳定。故A项
文,显然维护妇女权益的想法没有得到贯彻实施
为朝廷高级官员建立的宗族组织,义庄弥礼
能从政府层面去找原因,当时的重大事件就是大革
府在县以下基层社会控
留下的
命失败,比较
基层社
理,且得
本题考查的是20
0年代科技和文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表述过于绝
项错误。“义庄”的建立和做法是否
层民众”与材料的“全民族”矛盾,故B项
有必然联系尚不清楚,“扩大”更是缺
代末,中国正在进行抗日战争,文艺显然也
D项错
是围绕抗战救国
故C项正确。爱国电影具
解析】本题考查
期的经济。自然条件优
激励民众的作用
否对日寇侵华造成沉重打击缺
越与解决生计危机没有必然
证据,故D项错
项错误。结合明清经济发展:9.B【解析】本题考查1954年宪法公布前后的社会
商业市镇的兴起,为农村的剩余劳动
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耕作技术的农民,满族人承认自己的身份,与土改和分地关
并
著的进
然以铁犁牛耕
项错
不
宪法体现了人民民
长途贩运主要体现在商人的流动,不仅包括吸
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
纳,还包括流出,故D项错
有利于民族平等和团结,故
确。爱国统一战线
解析】本题考査洋务运动的影响。材料对象」
是
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
顽固派,故A项
料没氵参加,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