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第7课 海洋怪兽 -苏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第7课 海洋怪兽 -苏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2-30 14:5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
海洋怪兽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与《海洋世界》《做做海洋生物》以及《鱼的纹样》合为一个单元,旨在以海底世界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海底世界的奇异与神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在爱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
《海洋怪兽》一课在《海洋世界》之后,《做做海洋生物》《鱼的纹样》之前。本课围绕神秘而又争奇斗艳的海洋生物,鼓励学生在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用平面的方法,表现自己所创作的海洋怪兽的特征和神态等,共同创作海洋怪兽的形象。绘画可采用多种工具,如铅笔、水彩笔等,表现方法可以形式多样,如水粉画、线描、版画等。
教学方式、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比较讨论法。教学过程中重视互动生成,捕捉有效信息,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更生动直观地了解海洋怪兽的特征,从而掌握海洋怪兽的画法,有效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准备:海洋生物教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课件,14B铅笔、彩色卡纸等。
学生准备:可以课前让学生在8K画纸上用水粉做好底色。各种卡纸、白纸、彩色铅笔、水粉颜料、水罐、14B铅笔、油画棒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表现出富有个性和想象力的海洋怪兽。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搜集、观察、描述、感受、模仿等方式,了解海洋怪兽的形象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海洋怪兽,了解海洋怪兽形象的造型特点,初步掌握海洋怪兽所具有的大、奇、怪等艺术特点,创作个性鲜明的海洋怪兽。
教学难点:创作出奇异的怪兽形象。
教学设计
导入阶段 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这是什么声音?
(出示课件,海浪声。)
师:对啊,这是生命的摇篮,海洋发出来的天籁。海洋幅员辽阔,深不见底。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海底探秘。
师:海洋生物的总数超过陆地生物的总数。自然博物馆里的海洋生物标本给我们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在博物馆里还看到了什么?
出示PPT:它们是3500年前古希腊的陶罐,上面画的是什么呢?(章鱼)你们知道古人为什么要把章鱼画在陶罐上吗?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
出示PPT:看,博物馆还有“巨型章鱼的标本”。

师:这条巨型章鱼的“手臂”有6米多长,两条的长度相加达12米长,“手臂”上长满吸盘,可以牢牢地将鲨鱼抱住,填入口中。因此巨型章鱼一度被称为“深海巨怪”。难怪我们的古希腊人会把章鱼画得像个怪物一样。
师:深度可达11公里的海洋,幅员辽阔,深浅不一,光照不同,古今生物种群丰富多样、神秘莫测,除了章鱼,还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奇形怪状的生物,甚至连科学家也会被它们的样子吓一跳。让我们一起去我们的专题网站上看看。
出示PPT: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它们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奇怪么?

师小结:这些海洋生物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样子都很奇怪,有着不同的生存本领。我们可以给它们起一个共同的名字,猜猜叫什么呢?聪明的同学在黑板上找到了答案。(海洋怪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研究“海洋怪兽”。(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参观博物馆,让学生了解海洋怪兽其实都是由海洋里的有特征的奇特的生物变来的,远古时期的人类就已经开始用绘画来表现这些海洋怪兽了。重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文化。在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时,自然导入新课。
二、发展阶段 欣赏体验
1. 欣赏、探究、评析、分解画法
老师这里有一些人们已经发现的海洋怪兽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怪在哪里?说是“怪兽”,其实也就是长得很怪的海底生物。(出示课件)


(1)章鱼、条形鱿鱼
师:谁来说说章鱼的最大特征什么?和条形鱿鱼比较有没有共同之处?
生:身上有很多的点,手臂和触须都是很多的。
false
falsefalsefalse


(教师版演一) (教师板演二) (教师板演三) (教师板演四)
演示板书:点——疏密、节奏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章鱼和鱿鱼的共同点,触须和腿的前后关系,点的表现。
(2)出示海龙、刺鲀比较
师:你们能找到海龙和刺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么?海龙身上什么多?线条是怎样的?(弯、曲——柔软飘逸)刺鲀上什么多?线条是怎样的?(直、尖——有力度)
演示板书:线——曲直、虚实
设计意图:通过海龙和刺鲀的线造型的表现,让学生感悟线条的变化,同样要注意前后和疏密的关系。
点大了、多了、密了就是面,条形鱿鱼的身上最深的地方我们要用面来表现,点少的地方我们用轻一点的面来表现。教师演示。
板书:面——大小、轻重
小结:这些海洋怪兽要么外形都非常奇特,要么身上的色彩都非常鲜艳。
课件出示:外形奇异或色彩鲜艳
设计意图:在比较中辨别特点,在尝试中掌握特征,在实践中感受成功。学生掌握了海洋怪兽的各种绘制方法,为将要进行的实践创作做了很好的技能铺垫。
2. 海洋里还有一些古生代的海洋怪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这是四亿年前近两米的菊石类生物。
图2这是恐龙时代的巨型鱼龙。
图3这是三亿六千万年前约九米长的肉鳍鱼。
图4这是四亿年前的板足鲎(hou),也叫海虫,长达3米。
鲨鱼是最古老的的海洋生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大约4亿年,比恐龙还大1.4亿岁呢。
师:这些远古巨型鱼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身体庞大或牙齿锋利。
3.(出示课件PPT)还有一些海洋生物随着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悄悄地改变,你见过这个海洋怪兽么?你觉得它像什么?头部像什么?嘴巴像什么的嘴?身体像什么?身上的背鳍和什么比较相像?像这样具备了多种海洋生物的特点的海洋怪兽,是用了添加组合的创造方法。

这个怪兽是一位艺术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师提问:看看这位海洋怪兽有什么特别之处?或怪在哪?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PPT。
分解:嘴——鹦鹉嘴、蟹螯;爪子——鹰爪;脚(尾巴)——章鱼;眼睛——多眼;表皮——鳄鱼。
小结:原来,鲜活的艺术形象来源于对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的错位搭配、重新组合。(出示板书:错位搭配 重新组合)
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添加组合成一个自己想象中的怪兽呢?看看老师是怎样画这个海洋怪兽的好不好?
设计意图:欣赏海洋怪兽时,分多层欣赏进行体验。第一次欣赏造型奇特的,让学生了解海洋怪兽的不同形状、色彩、纹路等;第二次欣赏庞大、牙齿锋利的海洋怪兽;第三次欣赏有不同海洋生物特征的变异的海洋怪兽,了解海洋怪兽就是形状奇特、身体庞大有特殊本领的海洋生物。在循序渐进的欣赏中,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海洋怪兽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三、教师示范 师生合作
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向大家说说你想象中的海洋怪兽的模样吗?你能模仿它的动作、声音么?你还能用什么喜欢的方法将它们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好,我们一起来试试。
1. 演示:边讲解边示范,适当地请学生参与,共同完成。
2. 作画步骤:用笔轻轻画出海洋怪兽的动态轮廓,从头部局部画起,注意线条的疏密、力度,注意进行夸张。再画身体、鳍、尾等。适当添加背景形成完整的作品。
3. 介绍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现,并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浓缩了新知的要点,为学生的独立创作提供了有效的创作思路。对四年级学生而言,仍然需要得到更多表现方法的启示,为此,教师的引导与适当示范,以及师生的合作演示是必要的。
四、实践阶段 创作表现
1. 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海洋怪兽,你准备以哪种海洋生物为主体来画呢?(出示:突出主体)
2. 让它变得更凶、更美,可以添加哪些有特点的动物器官呢?(滚动播放)
3. 让学生模仿声音,动作。
(播放学生作品,相机欣赏)

4. 此刻,你也想发挥神奇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海洋怪兽吗?(出示:形象夸张)
作业要求:
(1)用线描形式画一个你喜爱的海洋怪兽形象。海洋怪兽要画得大。
(2)可以是自己创造的,也可以改画一个你喜爱的海洋怪兽形象,形状、色彩尽量不一样。
(3)画得快的同学可以给背景涂上颜色。要画得快,10钟内完成。相信大家已经按捺不住了,那就发挥你们的想象,尽情地创作吧!
五、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实践创作
1. 播放背景音乐。
2. 即时发现问题,速度快的同学可以添画背景和色彩,随时展评讲解。
六、评析阶段 快乐展示 互动交流 多元评价
把学生的海洋怪兽作业贴到预设的大海的背景中。
自评: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海洋怪兽的?遇到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互评:你最喜欢哪个海洋怪兽?为什么喜欢它?你可以夸夸别人的海洋怪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建议。
集体评:谁的海洋怪兽最特别?谁的海洋怪兽最奇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互评、集体评等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自己作主。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关注伙伴的作品,学会欣赏并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感受成功的喜悦。
老师点评:大家的作品,我看了,真的都很有创意!
设计意图:展评中主要运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进行。自评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互评使学生从画面效果、造型能力、表现技巧等方面对其他学生的作品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能动、主动的状态;师评能对学生创造成果进行积极多侧面的评价,从中发现创新点、独特点、闪光点,使学生愉快地品味成功的果实,体验成功的喜悦。
七、拓展阶段 走向生活
1. 总结:奇特、可爱的海洋怪兽不仅是同学们的好伙伴,大人们也同样很喜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能找到用海洋怪兽来装饰的物品。比如:家具、日用品、道路、建筑等等。所以,我们说海洋怪兽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海洋生物家具 章鱼靠垫 道路通道的装饰
2.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形象都是人们经过想象、创作而成的,作品中也表达了人们自己的心愿。例如:美人鱼、海龙王。(课件出示)

3. 总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很多艺术作品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们艺术创作的源泉。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围绕海洋这一话题,做一做心目中的海洋生物。
设计意图:延伸课堂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关注生活,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美化生活的能力。
作业要求
1. 用线描形式画一个你喜爱的海洋怪兽形象。海洋怪兽要画得大。
2. 可以是自己创造的,也可以改画一个你喜爱的海洋怪兽,形状、色彩尽量不一样。
3. 可以添加其他的海洋怪兽,也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色彩。
教与学的评价
把学生的海洋怪兽作业贴到预设的大海背景里。
自评: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海洋怪兽的?遇到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互评:你最喜欢哪种海洋怪兽?为什么喜欢它?你可以夸夸别人的海洋怪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建议。
集体评:谁的海洋怪兽最特别?谁的海洋怪兽最奇特?
反思和总结
为了拉开各课的差距,我紧紧围绕海洋生物“怪”这个特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我梳理了3条层层递进的主线:一是认识和了解海洋怪兽;二是欣赏各种海洋怪兽,抓住海洋怪兽的明显特征,用线条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海洋怪兽;三是进一步拓展想象力,塑造出更为丰富的海洋怪兽新形象。因此,我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观察各种标本,感知海洋怪兽“怪”的特征,为学生的创作做好铺垫。
在教学中,我注重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局部示范,让学生感受细节变化。通过我的示范和学生的添加,学生较快地掌握海洋怪兽的表现方法:有节奏的“点”、曲直有变化的“线”,添加夸张变异的特征等,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拓展教学环节中,我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图片,让学生赏析并抓住特征进行重新组合,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思维在手指尖上。”本课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小学生观察形象物体的心理特点,重视训练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在拓展训练中放飞想象的翅膀,进而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一、感知“海洋怪兽”
1.(课件出示怪兽)看!猜猜它是什么?

师揭题并小结:由于它长得奇形怪状,又生活在海洋里,我们就称它为“海洋怪兽”吧。
这个怪兽是一位艺术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2. 师提问:看看这位海洋怪兽有什么特别之处?或怪在哪?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分解:嘴——鹦鹉嘴、蟹螯;爪子——鹰爪;脚(尾巴)——章鱼;眼睛——多眼;表皮——鳄鱼。

3. 小结:原来,鲜活的艺术形象来源于对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的错位搭配、重新组合。
(出示板书:错位搭配 重新组合)
二、拼“海洋怪兽”
试想:如果鱼有了翅膀,不就变成飞鱼了吗?海星若有了螃蟹的爪子,不就变得更凶猛了吗?
1. 接下来,让我们小组合作,也来发挥想象,动手创作一个我们心目中的海洋怪兽。(课件出示要求:创作心目中的海洋怪兽)
(1)拼一拼,贴一贴
(2)给怪兽起个名字
(3)选一个代表介绍一下你们的创意
2. 学生合作拼贴,师巡视,指导学生将作品贴到黑板上。
3. 学生代表发言。引导学生评价、欣赏。
4. 小结: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发挥集体的智慧,拼摆出了有趣、奇特、怪异的怪兽。
三、赏
老师这儿还有几张史前海洋动物的图片,也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

图1:鸭嘴兽 图2:无齿龙 图3:尼斯湖水怪
图3:瞧!这就是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它的什么部位特别夸张啊?原来是它的脖子。
四、画
1. 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海洋怪兽,你准备以哪种海洋生物为主体来画呢?(突出主体)
2. 那让它变得更凶、更美,可以添加哪些有特点的动物器官呢?(滚动播放)
3. 让学生模仿声音、动作。
(播放学生作品,相机欣赏)


图1:夸张的嘴巴 图2:全身长满眼睛的鱼 图3:怪兽的花衣服
4. 此刻,你也想发挥神奇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海洋怪兽吗?(形象夸张)
揭题:我画的海洋怪兽
五、评“海洋怪兽”
1. 评价作业:主体是什么?搭配的是什么?色彩如何?有什么特色?怎么想到的?
2. 小结:海底世界美丽富饶,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很多艺术家通过创作海洋怪兽等作品,来提醒人们保护海洋,保护海洋生物。
六、拓展
1.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形象都是人们经过想象、创作合成的,表达自己的心愿。例如:美人鱼、海龙王。(课件出示)

2. 总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很多艺术作品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们艺术创作的源泉。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围绕海洋这一话题,做一做心目中的海洋生物。
板书设计
海 洋 怪 兽
false 教师示范演示区
falsefalsefalse
点——疏密、节奏 线——曲直、虚实 面——大小、轻重
抓住特征——夸张 添加 组合
学生作品欣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