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图样排排队
一、教材简析:
《相同图样排排队》为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范畴。“相同图样排排队”其实是二方连续的儿童化话语,是以通俗、直观、形象的特征表述对二方连续予以解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了解图样特点及其排列规律,探究图样重复的多样性方法,设计并创作富有个性的二方连续图案,并在活动中体验重复所带来的审美与乐趣,树立平面设计的初步概念和形成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物拼摆、推磨续画等多种游戏式体验活动、培养发散性思维,在“相同图样”“排排队”的构思、组合、创意过程中不断提升创造性意识,逐步完成多形式、有创意的设计与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二方连续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关注并创造生活中的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与发现,了解并探究图样设计、排列组合的特点及规律,在叠加、重复等“排队”过程中感受、体验并创造图样的形式美、秩序美、整体美。
难点:
1. 发现、探究图样的特点和排列组合规律,体会图样的装饰美。
2. 尝试用多种材料和多样创意进行图样的设计与创作,经多种形式的排列
组合后,形成富有趣味的、具有装饰感的二方连续图案。
措施:运用白板的拖拉、拖动克隆,翻转等功能给学生直观印象,让学生形象理解知识点。
四、学情分析:
低幼儿童由于年龄尚小,阅历有限,知识浅显,其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直观形象,行动一般以游戏活动为主。在他们观察事物的经历中,对写实性形象有深刻而形象的认同,而对经变形、演绎后的图样往往不易理解。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本微课主要采用游戏体验、合作探究、直观演示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让学生在特设情境中感知图样的基本特点、排列规律,由浅入深的完成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说小猫钓鱼的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拖动鱼儿帮小猫妹妹数鱼。
3、 拖动选择喜欢的图样。
(设计意图:小猫钓鱼的故事小朋友都很熟悉,通过故事为帮小猫妹妹数鱼做铺垫。让学生操作数鱼,把鱼儿排成一直线,引出“排排队”“相同”。 拖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螃蟹等,了解什么是图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二)、知识新授
1、 欣赏古代的陶器和现代衣、食、住、行图片。
(设计意图:图片欣赏,让学生集中注意观察,了解最简单的排列形式及美化作用。)
2、玩闯关游戏,瞧瞧谁是火眼金睛,找得又准又快?
(设计意图:拖动功能,让学生参与白板使用,认识相同图样排排队的图样必须大小、形状、颜色相同以及多样性组合,总结相同图样排排队是指什么样的图案。)
3、考考你,把图片和相应的排列方式连起来。
(设计意图:学生用智能笔连线,增添学生实时互动,学会多种排列形式。)
4、师生互动“我说你做”,师说排列形式,学生运用手边的图形摆出来。
(设计意图:在全体互动中巩固并实践有关排列形式的知识,人人参与。)
5、摆一摆:思考还有哪些好的排列形式,同桌摆一摆
(设计意图:内化知识,扩散思维,探究更多排列方法。)
(三)、作业评价
1、出示设计产品和要求,运用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件相同图样排排队的作品
2、评一评,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设计意图:明确设计步骤和要求,帮助正确完成设计;学会评价作品,让学生内化知识,自主对本课学习的知识点做一个总结!)
(四)、知识延伸
欣赏大自然、建筑、民族风情图片,找一找生活中的相同图样排排队
(设计意图:图片欣赏,震撼心灵,了解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处处都有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加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