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复习
一、单选题
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或海波,是照相常用药品之一,它和能发生如下反应:,则R的化学式为
A.
B.
C.
D.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
实验室利用一定量双氧水制取氧气
现将12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2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7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
1:l
B.
2:1
C.
4:l
D.
5:l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
3
待测
A.
W可能是单质
B.
Y可能是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
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且能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原理的是下列中的
物质种类;??分子种类;??分子数目;??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
A.
B.
C.
D.
某化合物,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关于R的描述正确的是
A.
R是一种氧化物。
B.
R这种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R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R是一种氧化物。R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P、Q、R、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P
Q
R
W
反应前的质量
5
2
14
18
反应后的质量
20
x
4
13
A.
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3:2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C.
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D.
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1:2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则X的化学式为
A.
S
B.
C.
D.
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A.
反应所需的条件
B.
反应物和生成物
C.
生成水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
D.
氧气具有氧化性
乙醇俗称酒精,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该化学方程式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反应所需条件
C.
反应物的颜色和状态
D.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小明同学从中获得以下信息:
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
B.
C.
D.
化学方程式可读作
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
1个碳加1个氧气等于1个二氧化碳
D.
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在反应中,当完全反应,生成,又知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16,则B与D的质量比为
A.
5:6
B.
6:5
C.
5:4
D.
4:5
将A、B、C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克。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A.
B.
C.
D.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后,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A.
P
B.
S
C.
Fe
D.
Mg
二、填空题
如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实验是______;
图A中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放出热量。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后测量,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右,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图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物质总质量
近几年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和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属于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可燃冰”就是冰?????????????????
B.“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C.“可燃冰”的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高铁超长轨道利用“铝热反应”进行焊接的原理是和Al粉按比例混合,高温下生成Fe和另一种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卫星采用铷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化学变化中铷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填微粒符号。
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宏观物质世界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请根据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甲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
图乙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图丙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
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的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______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
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化合物只含有碳、氢元素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四、计算题
小志想测定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如下: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8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剩余物为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回答: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分别为
?????
反应前?
反应后
H原子???
2?????
2
S原子???
3?????
2
O原子???
7?????
5
Na原子??
2?????
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R的每个分子由1个S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故选:C。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中生成物R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R物质的化学式.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2.【答案】C
【解析】解: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总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锰元素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不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C。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3.【答案】C
【解析】解:12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7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2g::1。
故选:C。
由题意可知,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
【解答】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X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反应了;W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了由于Y的质量不变,,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Z是生成物,生成了反应后Z的质量为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由以上分析可知:
A、W是X分解的产物,可能是单质,故A正确;
B、由于Y的值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B正确;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故D不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发生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数目。
故选:C。
本题涉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改变,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但是,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要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和“两个可能改变”
六个一定不变: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种类.
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两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由碳、氢元素的质量和该物质的质量相比,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否含有氧元素;由各元素的质量分别除以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再相比,就可以得到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解答】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所以R中含有氧元素,R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A选项错误;
B.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为:,R中碳、氢、氧元素分别为、、,所以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选项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所以R中含有氧元素,R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选项错误;
D.R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R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R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D选项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P的质量增加了,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5g;同理可以确定R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W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Q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x的数值为2.
A、参加化学反应的P和W的质量比为15g::1,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R、W,生成物是P,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不知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无法确定化学计量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后容器中R与Q的质量比为4g::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8.【答案】C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硫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故C正确。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略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物是乙醇、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条件是点燃,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反应物的颜色和状态,故选项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生成的和分子个数比为2: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其应用。
【解答】
从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分子个数是2,反应后是1,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32::1。正确。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关键是要知道方程式的各种正确读法:加号读作和或跟,等号读作生成,条件要读出来。
【解答】
A.加号读作和,等号读作生成,条件要读出来,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
B.该方程式的正确读法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
C.从微观上,应读作: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故C错误;
D.加号读作和,等号读作生成,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
13.【答案】C
【解析】解:设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a、16a.
设生成的D的质量为x
????????
?
14a?
16a
???????????
14g
?x
则B的质量为
则B与D的质量比为20g::4
故选:C。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对应的数据求算D的质量,进而求算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然后计算BD的质量比不是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进行解答.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4.【答案】B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B是催化剂,所以参加反应的A、C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D的质量,也就是又因为A完全反应,所以反应掉的C的质量,即C剩余,则反应后的混合物中C的质量为4g,故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10g::2。
故选: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催化剂不参与反应,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方法有多种,最传统比较麻烦的方法就是,设相同质量的物质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每项中消耗氧气的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
根据试卷上所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设相同质量的物质为ag,则,
120?
?160
ag?
?
??
32?
32
ag?
?ag
168?
?
64
ag?
?
?
?
2MgO
48?
?
?
?32
ag?
?
?
??
,
消耗氧气最少的是Fe。
故选C。
16.【答案】B?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装置漏气等?
?
【解析】解: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实验是B,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故填:B。
图A中白磷燃烧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后测量,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右,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等。
故填: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装置漏气等。
图C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物质总质量。
故填:。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7.【答案】混合物;B
3????
失去;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混合物的概念,新能源的使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所以可燃冰属于混合物;
A.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不是冰,故A错误;
B.“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故B正确;
C.“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的混合物,水不能变为油,故C错误。
故选B;
在高温下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故填:;
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其离子符号为;故填:失去;。
18.【答案】??
???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表示的信息分析;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元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分析;
根据微粒模型图的含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含义、微粒模型图的应用,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最下面的数字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图甲中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一层上的电子数,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质子数为13的元素是铝元素;该微粒中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价,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显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氯化铝的化学式为;
由丙图可知,反应物是氢气和氯气,生成物是氯化氢,反应条件是点燃,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答案】遵守?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到空气中去了?
B
【解析】解: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而烧杯是敞开的,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使质量减小,故指针偏右,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遵守;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到空气中去了;
由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生成物中的碳、氢两元素来自该物质,
又由于,
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元素,而且还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选项A、C错误,B正确;
故选B;
根据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会使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来分析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于有机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于氧气,另一部分则来自于物质,可根据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判断。
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注意时所用的物质的质量包括气体固体和液体,而气体容易被忽略,所以在设计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时要考虑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0.【答案】;
设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100?
?
?
?
?
?
?
?
?
?
?
?
?
?
?
44
?
?
?
?
?
?
?
?
?
?
?
?
?
?
,
解得:。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难度一般。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解答;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
【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故答案为:;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