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燃烧与灭火:
1.
(
2分
)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水扑灭???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
2分
)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它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森林火灾发生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这样做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书和精密仪器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D.?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开窗通风
4.
(
2分
)
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丙
B.?对比实验乙和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C.?对比实验甲和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5.
(
3分
)李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回答:
(1)罩上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
(2)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______.
(3)热水的作用是_加热,隔绝氧气_______.
6.(2013?东营)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
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从
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____。
(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
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
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____。
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
头斜向下(如图所示)火柴在那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二、促进燃烧方法与爆炸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的跟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
)
A.一氧化碳和氧气
B.
二氧化碳和氧气
C.一氧化碳和氮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
3.
(
2分
)
某煤矿曾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故,据悉事故原因是因为煤仓附近煤尘和“瓦斯”含量过高引起。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次爆炸一定不是煤尘含量高引起的,因为煤尘的着火点较高,不易燃烧?
B.?此次爆炸一定是“瓦斯”含量高引起的,因为它是可燃性气体,而跟煤尘无关
C.?“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
,
矿工进矿时应使用明火检查其含量?????
D.?煤尘和“瓦斯”都是可燃物,跟空气混合后很容易引发煤矿矿井爆炸事故
4.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记笔记)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
①③
B.
②③
C.
④⑤
D.
②⑤
化石燃料:
1.下列能源不应大力开发的是(???)
A.?太阳能发电??B.?风能发电?????C.?水能发电?????D.?火力发电
2.
(
2分
)
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M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M气体”主要是指(???
)
A.?甲烷????B.?一氧化碳???C.?氧气?????D.?氢气
3.
(
4分
)
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1)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2)某气体由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中的两种组成.将该气体导出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H;迅速向该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C.则原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填化学式,有几种组合填几种,可不填满).
4.
(
4分
)
石油主要含________、________元素.石油中各组份由于________不同,所以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四、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
(
2分
)
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
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
A.????????????????????B.????C.????????????????????D.?
2.
(
2分
)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的是()
(1)用硫酸铜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二氧化锰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3)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A.?仅(1)(2)???????????B.?仅(3)(4)???????????
C.?仅(1)(2)(4)???????????D.?仅(1)(3)(4)
3.
(
2分
)
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①加入石灰石.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收集二氧化碳.④从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至浸没漏斗下端.其中符合题意的操作顺序是(???
)
A.?②
④
①
③??B.?②
①
③
④??C.?④
①
②
③???D.?②
①
④
③
4、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若将一充满SO2
的试管倒置在盛水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
,若要证明SO2和水发生了反应,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
观察到溶液
。
5.
(
4分
)
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________。
(2)若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中已经选择了A、C、D,则还要选择以上仪器中的________(写名称);若用装置H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某同学用上述(2)中的方法制取氢气,结果未收集到氢气,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6.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
b:________。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药品选用高锰酸钾,则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实验开始前如图F所示操作,标志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选用装置________(填序号)。若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装置E,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