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60分)
1.“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
(?http:?/??/?www.21cnjy.com?)、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一边倒”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2.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是21教育网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
C.另起炉灶
D.不结盟
3.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在某次国际会议后,专门向周恩来致谢:“没有您的帮助,印度支那问题达成协议是不可想象的。”这次会议是21·cn·jy·com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4.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
(?http:?/??/?www.21cnjy.com?)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材料中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不结盟运动会议
5.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交战线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中,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至今仍被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www.21-cn-jy.com
A.“一边倒”政策
B.“另起炉灶”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6.有学者认为:“1954年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的活动,所获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因为日内瓦会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解决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7.今年(2021年)是周恩来诞辰122周年。以下他参与的重大事件,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领导南昌起义
②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③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为配合北伐战争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8.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下列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2-1-c-n-j-y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不结盟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1952年4月,周恩来在
(?http:?/??/?www.21cnjy.com?)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出处:21教育名师】
A.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
B.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
C.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
10.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http:?/??/?www.21cnjy.com?)》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2·1·c·n·j·y
A.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B.推动了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
C.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D.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11.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首先存在于时间的先后中。按照这一思路,下列事件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①中美建交
②尼克松访华
③乒乓外交
④基辛格秘密访华
A.③④②①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12.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
(?http:?/??/?www.21cnjy.com?)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
B.建立中美联盟
C.促进中国统一
D.促进中日建交
13.下列各项,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是
(?http:?/??/?www.21cnjy.com?)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14.“弱国无外交”这一法则在新
(?http:?/??/?www.21cnjy.com?)中国成立后已离我们远去。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70年来我国外交成就硕果累累。下列属于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是【来源:21cnj
y.co
m】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重返联合国
C.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贸组织
15.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
(?http:?/??/?www.21cnjy.com?)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②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015年7月10日
(?http:?/??/?www.21cnjy.com?),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21·世纪
教育网
A.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的冲突
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
17.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外交工作
(?http:?/??/?www.21cnjy.com?)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最能体现这一方针的举措是www-2-1-cnjy-com
A.加强与欧盟的合作与交流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8.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
(?http:?/??/?www.21cnjy.com?)恢复了外交关系,与越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印度改善了关系。此外,还与新加坡、文莱,以色列、韩国及苏联解体后取得独立的各国等23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表明当时中国21
cnjy
com
A.形成"无敌国外交"理念
B.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C.努力团结第三世界国家
D.积极开展睦邻外交
19.2019年11月26日
(?http:?/??/?www.21cnjy.com?),23岁泰州籍士兵付森因在非洲执行维和任务时感染了疟原虫,导致恶性疟疾而牺牲,社会各界沉痛哀悼。付森参与的维和任务反映中国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开始实施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主动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重点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双边外交关系
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李保忠在《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及启示
(?http:?/??/?www.21cnjy.com?)》一文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按照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我们经历了“五个世界”:立足世界(1949~1956)、影响世界(1957~1978)、走向世界(1979~2000)、融入世界(2001~2011)、引领世界(2012~至今)。中国在“走向世界”阶段( )
A.外交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二、材料分析题(共2大题,满分40分)
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
(?http:?/??/?www.21cnjy.com?)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版权所有:21教育】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8分)21
cnjy
com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8分)
22.(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们的党和
(?http:?/??/?www.21cnjy.com?)国家在国际社会与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宗旨原则:“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外交历史,自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来,我国历任最高领导人都始终坚持把该原则作为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智慧遗产。1988年,邓小平同志更明确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该原则,即是昭告世界不论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的处事原则和角色属性都不会动摇和改变。
21cnjy.com
——中国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二
1558年伊丽
(?http:?/??/?www.21cnjy.com?)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http:?/??/?www.21cnjy.com?)知识回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在新时代的外交战略与蓝图设计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并分析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受哪些因素影响?(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英国的异军突起,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60分)
1.“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
(?http:?/??/?www.21cnjy.com?)、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21cnjy.com
A.“一边倒”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答案】B
【详解】材料中“缅甸、泰国等周
(?http:?/??/?www.21cnjy.com?)边国家”“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说明中国发展同周边邻国关系,所以应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一边倒”方针是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不符合材料中主旨,故A项错误;“求同存异”方针是万隆会议提出,故C项错误;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外交方针,故D项错误。21·cn·jy·com
2.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是2·1·c·n·j·y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
C.另起炉灶
D.不结盟
【答案】B
【详解】材料“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
(?http:?/??/?www.21cnjy.com?)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体现的是中国在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B。21
cnjy
com
3.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在某次国际会议后,专门向周恩来致谢:“没有您的帮助,印度支那问题达成协议是不可想象的。”这次会议是【来源:21cnj
y.co
m】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
(?http:?/??/?www.21cnjy.com?)954年为了解决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以及朝鲜问题召开日内瓦会议,在周恩来的努力下,达成有利于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故选A;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B;中国没有参加第一届不结盟会议,排除C;1971年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与题意无关,排除。
4.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
(?http:?/??/?www.21cnjy.com?)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材料中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不结盟运动会议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
(?http:?/??/?www.21cnjy.com?)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以及20世纪50年代和印支等信息可知,这里描述的是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与,B正确;巴黎和会召开时间是1919年,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成立,排除A;万隆会议与“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不符,排除C;不结盟运动兴起时间是在1931年,排除D。2-1-c-n-j-y
5.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交战线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中,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至今仍被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
A.“一边倒”政策
B.“另起炉灶”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
(?http:?/??/?www.21cnjy.com?)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6.有学者认为:“1954年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的活动,所获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因为日内瓦会议
A.解决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答案】D
【详解】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
(?http:?/??/?www.21cnjy.com?)份参加的国际会议,通过这一会议,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大大提升,D正确;日内瓦会议中并未彻底解决朝鲜问题,排除A;B是万隆会议的作用,排除;C是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排除。
7.今年(2021年)是周恩来诞辰122周年。以下他参与的重大事件,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领导南昌起义
②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③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为配合北伐战争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答案】D
【详解】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http:?/??/?www.21cnjy.com?)义,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1953年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27年3月为配合北伐战争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排序有误,排除。
8.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下列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不结盟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和平共处
(?http:?/??/?www.21cnjy.com?)五项原则。依据材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可知,它强调的是相互之间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和平交往,结合所学可知,最能体现这一法则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它强调相互之间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和平外交,符合题干中“黄金法则”的主题内涵。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黄金法则”的含义不符;B选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与“黄金法则”的含义不符;C选项错误,不结盟政策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原则,主张广大亚非拉国家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与“黄金法则”的含义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1952年4月,周恩
(?http:?/??/?www.21cnjy.com?)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
A.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
B.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
C.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就外交工作来
(?http:?/??/?www.21cnjy.com?)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的这一国家外交思想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不以阶级和社会制度为标准,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一边倒”的战略,故B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提出,故C排除。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故D排除。
10.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
(?http:?/??/?www.21cnjy.com?)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B.推动了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
C.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D.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答案】C
【解析】材料表述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http:?/??/?www.21cnjy.com?)该原则是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谈判的过程中首先提出来的,表明中国外交超越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C正确;A项为“打扫屋子再请客”;B项属于新时期外交特点;D项为导向社会主义国家外交。
11.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首先存在于时间的先后中。按照这一思路,下列事件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①中美建交
②尼克松访华
③乒乓外交
④基辛格秘密访华
A.③④②①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尼克松访华是在1972年;乒乓外交是在1971年4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是在1971年7月,因此正确排序是③④②①,A正确,BCD排除。故选A。
12.1972年中美上海《
(?http:?/??/?www.21cnjy.com?)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
B.建立中美联盟
C.促进中国统一
D.促进中日建交
【答案】A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7
(?http:?/??/?www.21cnjy.com?)0年代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原则”,这主要是为了缓和同中国的关系,因此A正确;B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是中美关系改善的结果,排除。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
13.下列各项,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是
(?http:?/??/?www.21cnjy.com?)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
(?http:?/??/?www.21cnjy.com?)纪70年代中国取得了中美关系正常化、重返联合国、中日建交等一系列外交成就,因此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最能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故选D;另起炉灶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故排除AC;斗智斗勇是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体现,故排除B。
14.“弱国无外交”这一法则在新中国成立
(?http:?/??/?www.21cnjy.com?)后已离我们远去。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70年来我国外交成就硕果累累。下列属于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是21教育网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重返联合国
C.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B项正确;ACD分别是1953年、2001年、2001年,排除ACD。
15.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
(?http:?/??/?www.21cnjy.com?)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②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据所学可知,①1971年中国
(?http:?/??/?www.21cnjy.com?)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符合题意;②1979年一月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②与材料不符;③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③错误;④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高潮,④符合题意;故B正确;A、C、D排除。www.21-cn-jy.com
16.2015年7月10日,
(?http:?/??/?www.21cnjy.com?)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的冲突
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
【答案】D
【详解】材料“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
(?http:?/??/?www.21cnjy.com?)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体现的是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D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上合组织属于地区性的组织,与联合国无关,B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错在消除,排除。故选D。21·世纪
教育网
17.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外交
(?http:?/??/?www.21cnjy.com?)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最能体现这一方针的举措是www-2-1-cnjy-com
A.加强与欧盟的合作与交流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D
【详解】根据题目“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http:?/??/?www.21cnjy.com?),坚持睦邻、安邻、富邻”可知,中国坚持睦邻友好的原则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中国倡导成立,重点发展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关系,符合睦邻友好原则,D正确;欧盟不是中国的临近地区,所以加强与欧盟的合作与交流不能体现睦邻友好原则,故A项错误;世贸组织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加入世贸组织也不能体现睦邻友好原则,故B项错误;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属于我国新时期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表现,也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8.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印度
(?http:?/??/?www.21cnjy.com?)尼西亚恢复了外交关系,与越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印度改善了关系。此外,还与新加坡、文莱,以色列、韩国及苏联解体后取得独立的各国等23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表明当时中国
A.形成"无敌国外交"理念
B.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C.努力团结第三世界国家
D.积极开展睦邻外交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
(?http:?/??/?www.21cnjy.com?)纪90年代,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积极开展睦邻外交,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D项正确;我国倡导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并未提出"无敌国外交"理念,排除B项;韩国并非第三世界国家,排除C项。故选D。
19.2019年11月26日,2
(?http:?/??/?www.21cnjy.com?)3岁泰州籍士兵付森因在非洲执行维和任务时感染了疟原虫,导致恶性疟疾而牺牲,社会各界沉痛哀悼。付森参与的维和任务反映中国
A.开始实施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主动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重点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双边外交关系
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D
【详解】维和任务是中国以联合
(?http:?/??/?www.21cnjy.com?)国的名义参加的维和活动,这体现出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体现,故D正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开始实施是新中国建立时期,排除A;维和行动不属于区域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排除B;维和行动属于以联合国名义下的活动,不属于重点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双边外交关系,排除C。故选D。
20.李保忠在《新中国与世界
(?http:?/??/?www.21cnjy.com?)关系的变化及启示》一文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按照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我们经历了“五个世界”:立足世界(1949~1956)、影响世界(1957~1978)、走向世界(1979~2000)、融入世界(2001~2011)、引领世界(2012~至今)。中国在“走向世界”阶段( )
A.外交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时期我国
(?http:?/??/?www.21cnjy.com?)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和平与发展为出发点,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继续奉行不结盟原则,发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故D项正确;建国初我国实行一边倒,外交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排除A项;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排除B项;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成立于2001年,排除C项。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共2大题,满分40分)
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
(?http:?/??/?www.21cnjy.com?)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21
cnjy
com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8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8分)
【答案】(1)成就:建立了中国
(?http:?/??/?www.21cnjy.com?)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看法: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一边倒”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详解】(1)根据所学可
(?http:?/??/?www.21cnjy.com?)得出成就主要是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宪法的颁布,从而得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看法:根据“产生了
(?http:?/??/?www.21cnjy.com?)许多弊端”得出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根据“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可得出“一边倒”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22.(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们的党和国家在国
(?http:?/??/?www.21cnjy.com?)际社会与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宗旨原则:“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外交历史,自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来,我国历任最高领导人都始终坚持把该原则作为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智慧遗产。1988年,邓小平同志更明确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该原则,即是昭告世界不论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的处事原则和角色属性都不会动摇和改变。
——中国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二
1558年伊丽莎白
(?http:?/??/?www.21cnjy.com?)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http:?/??/?www.21cnjy.com?)学知识回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在新时代的外交战略与蓝图设计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并分析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受哪些因素影响?(16分)【出处:21教育名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英国的异军突起,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8分)
【答案】(1)背景:国际形势
(?http:?/??/?www.21cnjy.com?)
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②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形势
①政治稳定,国力强大,综合国力提升。②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确立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因素: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实力(或国际地位);国际环境。
(2)条件: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上的吸引力,打破旧的价值观念,军事实力,内部凝聚力,把握机遇,抢占先机等。
【详解】(1)一问背景结合所学国际方
(?http:?/??/?www.21cnjy.com?)面从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国内方面从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二问因素可结合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国家实力、国际环境等进行分析。
(2)根据二“……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
(?http:?/??/?www.21cnjy.com?)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英国最早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19世纪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故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观念、军事实力、抢占机遇先机等角度进行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总结】
考试说明内容: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
(?http:?/??/?www.21cnjy.com?)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建国初期
1953:中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外交成熟1954: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1955: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中国发挥重大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70年代
1971:中国恢复联合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结束对抗走向正常化1972: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1979: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正常化
新时期外交活动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1991年加入,2001年上海第九次领导人会议与欧盟、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国关系2001倡导创立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哈吉塔乌)
【思维导图】
(?http:?/??/?www.21cnjy.com?)
【知识梳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1.背景
①国际环境:二战后,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21·cn·jy·com
②国内环境:新中国成立,进行新政权巩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基本方针
基本方针
解决问题
内涵
意义
“另起炉灶”
如何对待国民政府的外交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如何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一边倒”
如何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二、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中国同苏联等国家建交:在新中国成立后
(?http:?/??/?www.21cnjy.com?)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对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21教育网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1953年,中国政府在与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谈判时,周恩来首先提出。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
(?http:?/??/?www.21cnjy.com?)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在措辞上作了修改,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意义: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时间:1954年。
②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③结果: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④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参加万隆会议
①时间:1955年。
②内容: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
③结果: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④意义: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1cnjy.com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①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②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经过: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
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
2.进程
①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8年12月,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⑤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中日建交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www-2-1-cnjy-com
(2)从20世纪
50年代起,因美国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3)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维护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1-c-n-j-y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背景
(1)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2)国内实行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
(?http:?/??/?www.21cnjy.com?)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成员达成了“上海共识”,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3)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与欧盟各国保持良好关系。
(4)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
(?http:?/??/?www.21cnjy.com?)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21
cnjy
com
【重点突破】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突出特点及作用
(1)特点
(?http:?/??/?www.21cnjy.com?)
(2)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来源:21cnj
y.co
m】
①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
②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
③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关系的发展和改善。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
①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②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
(?http:?/??/?www.21cnjy.com?)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三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
①“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②“一边倒”是由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所决定的。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出处:21教育名师】
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阶段
背景
外交政策及成就
联苏反美——“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世纪50年代)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与苏联、东欧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反美霸权主义,抗美援朝(4)参加日内瓦及万隆会议
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20世纪60年代)
(1)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动荡、分化(2)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
(1)展开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反美反苏(2)大力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3)与法国等国家建交(4)睦邻友好政策,解决与接壤国家的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联美遏苏——“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20世纪70年代)
(1)美苏冷战,苏攻美守,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积极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以遏制苏联(2)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1)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2)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3)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
(新时期外交)
(1)美苏冷战互有攻守,美苏冷战结束(2)西欧、日本、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发展迅速
(1)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赋予独立自主原则新内容,如不结盟政策(3)与周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的关系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经济、贸易、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得到了加强
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对美国来说,主要基
(?http:?/??/?www.21cnjy.com?)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西欧和日本的冲击、美国深陷侵越战争泥潭等因素;对中国来说,主要基于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因素等。
(2)影响:对中国而言,提高了中国
(?http:?/??/?www.21cnjy.com?)的国际地位,打破了外交的僵局,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对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美国而言,对苏联起到了战略威慑作用,促进了美国的战略调整和收缩;对世界而言,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发展;对中日而言,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www.21-cn-jy.com
五、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21·世纪
教育网
(3)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1·c·n·j·y
(4)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5)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六、新中国的外交启示
(1)外交工作的出发点是自己国家的利益。任何
(?http:?/??/?www.21cnjy.com?)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本质上都是国内政策的延伸,它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上层建筑、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
(2)“弱国无外交”。
(3)“尊严来自实力”。
(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