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检测卷(二)
(范围:必修一全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8分)
1.商纣王,名辛。历史记
(?http:?/??/?www.21cnjy.com?)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这反映商朝末期21cnjy.com
A.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状态
B.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C.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
D.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答案】C
【详解】帝乙的两个儿子长子启和少子辛为同
(?http:?/??/?www.21cnjy.com?)母所生,但生启时其母是妃,启并非嫡子;生辛时已是后,辛是嫡子,最终立少子辛为帝,由此可知地位的尊卑影响了王位的继承,C正确;宗法制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备程度,A错误;王位继承并未按照长幼顺序进行,B错误;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是西周时期,D错误。
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2·1·c·n·j·y
A.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有利于皇帝决策集思广益
C.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D.起到了限制和监督皇权的作用
【答案】B
【详解】通过材料可知,群臣议政,经过充分讨
(?http:?/??/?www.21cnjy.com?)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专断的缺陷,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使皇帝在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A;决定权在皇帝手中,排除C;群臣的议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排除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元代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
(?http:?/??/?www.21cnjy.com?)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这时的区划“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这种区划规制的主要意图是( )www-2-1-cnjy-com
A.为了打破各地的隔绝状态
B.顺应了经济格局南移的趋势
C.防范地方分裂,加强中央集权
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答案】C
【详解】材料“合河南河北为一
(?http:?/??/?www.21cnjy.com?)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体现的是行省制设置的“犬牙交错”原则,这一原则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分裂,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4.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
(?http:?/??/?www.21cnjy.com?)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来源:21cnj
y.co
m】
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答案】C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http:?/??/?www.21cnjy.com?)知识可知,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属于地方官员,他们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说明皇帝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选项正确;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不一定是反映地方官僚腐败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影响,故B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加强不会扩大地方行政权限,故D选项错误。故选C。2-1-c-n-j-y
5.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举例说
(?http:?/??/?www.21cnjy.com?),某人就砍葡萄树一事提起诉讼,其使用了“葡萄树”这个名词,结果败诉。因为作为其诉讼之根据的《十二铜表法》仅仅规定了“砍树”,故而他在诉状中应当使用“树”这个名词。这一案例说明罗马法【出处:21教育名师】
A.保存了习惯法痕迹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审理案件程序复杂
【答案】C
【详解】根据“因为作为其诉
(?http:?/??/?www.21cnjy.com?)讼之根据的《十二铜表法》仅仅规定了“砍树”,故而他在诉状中应当使用“树”这个名词”可得出《十二铜表法》中的规定较死板,缺乏灵活性,但是却强调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C正确;材料与习惯法无关,排除A;材料中的案例反映出《十二铜表法》中的规定较死板,缺乏灵活性,但是并不是形式主义,也不能体现程序的复杂性,排除B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历史学家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
(?http:?/??/?www.21cnjy.com?)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共和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君主制和议会制
【答案】D
【详解】题干材料中“‘尊严的部分’
(?http:?/??/?www.21cnjy.com?)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表明英国政治制度中“尊严的部分”是指君主制,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表明“效率的部分”指的是议会制,议会行使原来专制君主的立法权、财政权等。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7.有学者这样评价《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如此状况的共和制度不是一个派别所理想的制度,而是当时各主要派別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这说明21·世纪
教育网
A.该宪法违背历史进步的潮流
B.妥协是推进民主的途径
C.法国民主共和制度徒有其表
D.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答案】B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是各派妥
(?http:?/??/?www.21cnjy.com?)协的产物,虽热不是个别派别的理想制度,但是却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正确;民主共和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A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8.“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
(?http:?/??/?www.21cnjy.com?)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永久居住权
B.协定关税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并根据所学
(?http:?/??/?www.21cnjy.com?)可知,题干体现的是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是指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在中国近代,西方列强根据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项特权,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便利列强在中国胡作非为,正如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领事裁判权,故C项正确;在中国近代,“永久居住权”是英国人最早获得,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居住,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协定关税”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它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片面最惠国待遇”便于列强扩大在华侵略权益,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9.鸦片战争后,各国在华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是
(?http:?/??/?www.21cnjy.com?)非法的。1882年,美国曲解中法等条约中“工作”一词,声称包括美国在内的有约国人享有在华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的权利,为清政府拒绝。列强最终取得在华设厂的合法权始于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马关条约》中允
(?http:?/??/?www.21cnjy.com?)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工厂合法化,故C项符合时间不早;ABD项都没有涉及这项内容,排除。
10.“国”字传统写法是“國”,太平天国领
(?http:?/??/?www.21cnjy.com?)导人以“囯”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辛亥革命时期人们却把“國”写为“囻”,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创意。造成这种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两场革命的
A.阶级属性不同
B.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目标不同
D.革命任务不同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
(?http:?/??/?www.21cnjy.com?)起义,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二者领导阶级属性有差别,一个是农民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这影响了二者对于国家的认识存在差别,故A项正确;BCD项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
11.1926年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第二次
(?http:?/??/?www.21cnjy.com?)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军事报告称:“我们现在可以说,我们的政府现在确实有力量向外发展了。”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的目标是
A.领导工农运动
B.发动北伐战争
C.发动“四一二”政变
D.实现国共合作
【答案】B
【详解】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
(?http:?/??/?www.21cnjy.com?)息“1926年”“军事报告”“向外发展”。依据所学可知,随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B项正确;领导工农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A项错误;发动“四一二”政变与题干意思不符,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时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故C、D两项错误。
12.在瑞典作家扬·米达尔的书
(?http:?/??/?www.21cnjy.com?)中,记录了解放前某时期农民的感受:“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从那时候起,日子好起来了。手上有土地,不用交租,我们就够吃了。”农民生活的变化直接得益于(
)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土地改革
D.土地革命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国民党逃了,红
(?http:?/??/?www.21cnjy.com?)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记述的事件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将土地分给农民,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www.21-cn-jy.com
13.1937年10月,持续
(?http:?/??/?www.21cnjy.com?)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进入尾声,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这一英雄壮举21
cnjy
com
A.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打乱了日军对华作战的原有计划
C.推动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D.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答案】D
【详解】根据“孤军奋战四天四夜”可以反
(?http:?/??/?www.21cnjy.com?)映出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D项正确;AB项是淞沪会战本身,排除AB;C项是武汉会战,排除C。
14.俄国二月革命的主体尽管是工
(?http:?/??/?www.21cnjy.com?)人和土兵等人民群众,但由于二月革命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便出现了托洛茨基所称谓的“离奇现象”。“离奇现象”是指
A.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B.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C.俄国继续参加一战
D.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俄
(?http:?/??/?www.21cnjy.com?)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领导权,因此托洛茨基所称谓的“离奇现象”,故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5.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
(?http:?/??/?www.21cnjy.com?)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马克思意在( )
A.说明巴黎公社是革命政权
B.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C.扩大巴黎公社的国际影响
D.说明巴黎人民不应该建立政权
【答案】B
【详解】材料中马克思指出了巴黎公社在主
(?http:?/??/?www.21cnjy.com?)观上所犯的一些错误,如没有乘胜进军凡尔赛,没有控制法兰西银行等,这一系列错误成为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重要因素,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B。
16.1954年第一届全国入大正式颁布《中
(?http:?/??/?www.21cnjy.com?)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
A.初步确立我国政治制度基本框架
B.使民主法制得以重建和完善
C.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D.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
(?http:?/??/?www.21cnjy.com?)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颁布为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故C正确;1954年宪法初步确立我国政治制度基本框架,故A错误;1982年宪法使民主法制得以重建和完善,故B错误;1999年才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故D错误。
17.有学者认为:“一国两
(?http:?/??/?www.21cnjy.com?)制”的构想最初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来的。香港回归充分证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伟大构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是
A.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C.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D.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答案】A
【详解】“一国两制”构想是邓
(?http:?/??/?www.21cnjy.com?)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故选A;B不是理论意义,排除;“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方针,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关系不大,排除C;“一国两制”是我国完成祖国统一的方针,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18.1956年2月,毛泽
(?http:?/??/?www.21cnjy.com?)东说:“美国是不好依靠的,它可能会给你一些东西,但不会给你很多”,“幻想处在苏联和美国之间做桥梁而有所得益,这种想法是不适当的。”毛泽东旨在说明
A.打破美国对华封锁的重要性
B.新中国的建设面临重重困难
C.实行“一边倒”方针的必然性
D.争取苏联授助是外交的重心
【答案】C
【详解】材料“幻想处在苏联和美国之间做桥梁
(?http:?/??/?www.21cnjy.com?)而有所得益,这种想法是不适当的”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的必然性,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19.1977年8月,邓小平会见了美国国务卿
(?http:?/??/?www.21cnjy.com?)万斯,他指出:“我们多次说过,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有三个条件:废约、撤军、断交。可以采用日本方式解决。老实说,按日本方式解决,这本身就是一个让步。我们也多次说过,中国人是有耐心的,如果你们美国人还需要台湾的话,我们也可以等一等。”材料表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
A.消除意识形态分歧
B.美国放弃敌视中国政策
C.重新调整美日关系
D.正确处理两岸政治地位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多次说过,要实现中美关
(?http:?/??/?www.21cnjy.com?)系正常化,有三个条件:废约、撤军、断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对台问题,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20.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
(?http:?/??/?www.21cnjy.com?)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5000名代表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②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③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的愿望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材料反映了中国举办的“
(?http:?/??/?www.21cnjy.com?)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这说明了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说明国际社会休戚与共,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①②③正确,故选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当今世界仍然存在,所以④错误,故排除BCD。
21.1947年9月,政治家哈
(?http:?/??/?www.21cnjy.com?)里曼声称:“美国不可能独享繁荣和自由,当其他地区的人们看不到希望、被迫屈服于独裁统治时,美国也将最终失去自由。”该言论
A.推动了欧洲接受马歇尔计划
B.与马歇尔计划的精神一致
C.激化了美苏两强之间的矛盾
D.加速欧洲分裂为东西两部
【答案】B
【详解】根据“美国不可能独享繁荣和自由,当
(?http:?/??/?www.21cnjy.com?)其他地区的人们看不到希望、被迫屈服于独裁统治时,美国也将最终失去自由。”可知,美国要在经济上辅助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与马歇尔计划的精神一致,故选B;材料反映美国联合欧洲的重要意义,A不符合题意,排除;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版权所有:21教育】
22.美国学者保罗·肯尼
(?http:?/??/?www.21cnjy.com?)迪在《大国崛起》中指出:“任何大国的胜利或崩溃,一般地是其武装部队长期作战的结果;但也不仅如此,它也是各国在战时能否有效地利用本国可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的结果。”据此,肯尼迪意在说明
A.殖民扩张包含着一个多元化竞争
B.历史上大国竞争注重于军事斗争
C.经济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必备要素
D.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安全凸显
【答案】C
【详解】由“它也是各国在战时能否有效
(?http:?/??/?www.21cnjy.com?)地利用本国可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的结果”可知,肯尼迪肯定了经济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肯尼迪虽谈及大国竞争,并非说明殖民扩张的特点,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在于经济安全而非军事斗争,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D项错误。
23.图3为漫画《安倍访非》,该漫画意在说明日本
(?http:?/??/?www.21cnjy.com?)
A.外交重心出现变化
B.在国际舞台.上作用明显
C.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致力于非洲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详解】漫画《安倍访非》中,日本通过对非
(?http:?/??/?www.21cnjy.com?)洲的经济援助来换取非洲的支持,反映了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选C;A、B漫画无法体现,排除;D不符合漫画的主旨,不能体现“投我一票”,排除D。
24.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
(?http:?/??/?www.21cnjy.com?)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答案】A
【详解】用萎缩的巨人、独脚
(?http:?/??/?www.21cnjy.com?)巨人、生病的巨人、缺乏凝聚力的巨人和潜在的巨人等比喻美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和中国,并认为当今世界“巨人林立”,形象地说明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A项正确;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并未最终形成,B项错误;早在两极格局时期,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就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C项错误;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满分52分)
25.(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
(?http:?/??/?www.21cnjy.com?)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表落,魏晋时期的
(?http:?/??/?www.21cnjy.com?)选官制度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三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
(?http:?/??/?www.21cnjy.com?)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并说明科举制与察举制的关系。(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并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化趋势。(8分)
【答案】(1)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2)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隋朝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关系: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或科举制是对察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3)影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官吏人才来源;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演化趋势:(1)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
(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由中央掌控考试选拔的方式。
【详解】(1)制度及标准:结合所学还是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标准是门第、族望。
(2)原因:根据材料“随着门阀
(?http:?/??/?www.21cnjy.com?)世族的表落”可归纳出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隋朝对人才的客观需求也是重要因素。关系:根据材料“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可归纳出二者的关系是科举制是对察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3)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
(?http:?/??/?www.21cnjy.com?)影响主要体现为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官吏人才来源;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趋势: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需要从选官的标准、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
(?http:?/??/?www.21cnjy.com?)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非常大。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
(?http:?/??/?www.21cnjy.com?)间……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三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
(?http:?/??/?www.21cnjy.com?)烈反差,使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富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各自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1)据材料一,指出条约中的内容并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的主要影响。(5分)
(2)材料二中“侵略军”主要指哪国军队?并根据材料提炼其所体现的中国精神。(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5分)21
cnjy
com
【答案】(1)内容:协定关税,领事裁判
(?http:?/??/?www.21cnjy.com?)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危害:国家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英法。中国精神: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
(3)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
【详解】(1)根据“第一项规定确立了
(?http:?/??/?www.21cnjy.com?)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任何权益”可知条约中的内容主要是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结合近代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指出这些规定的危害即可。
(2)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可知“侵
(?http:?/??/?www.21cnjy.com?)略军”主要是指英法军队。根据“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可知中国精神主要是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
(3)1840—1912年中国
(?http:?/??/?www.21cnjy.com?)社会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
27.(18分)制度创新是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有人评论说:梭伦改革
(?http:?/??/?www.21cnjy.com?)时国家政权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时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辞了道路。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
(?http:?/??/?www.21cnjy.com?)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没有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三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对于临
(?http:?/??/?www.21cnjy.com?)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制定官制官规。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任免文武职员、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宜告大故、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21教育网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光
(?http:?/??/?www.21cnjy.com?)荣革命后造成英国“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法律保障及其初步确立的政治体制分别是什么?其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临时约法》中立法权是如何限制行政权的?(3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3分)
【答案】(1)改革:①恢复公民大会
(?http:?/??/?www.21cnjy.com?)作为全国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②创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③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2)法律保障:《权利法案》。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特点: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利膨胀。
(3)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
(?http:?/??/?www.21cnjy.com?)参议院选举产生;②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职员、大赦、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等须经参议院同意;③参议院可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院。
(4)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详解】(1)改革:根据所学可从改革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设立陪审法庭等措施概括。
(2)法律保障:根据所学可得出其法
(?http:?/??/?www.21cnjy.com?)律保障是1689年的《权利法案》。政治体制:根据所学可得出英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特点:结合所学概括得出特点是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利膨胀等。21·cn·jy·com
(3)根据“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http:?/??/?www.21cnjy.com?)…可决弹劾之;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等你就睡可从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的产生、官员的任命、对总统的弹劾等方面概括。
(4)成就:根据所学回答我国的三大政治制度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检测卷(二)
(范围:必修一全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8分)
1.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
(?http:?/??/?www.21cnjy.com?),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这反映商朝末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状态
B.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C.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
D.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21·cn·jy·com
A.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有利于皇帝决策集思广益
C.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D.起到了限制和监督皇权的作用
3.元代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http:?/??/?www.21cnjy.com?)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这时的区划“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这种区划规制的主要意图是( )2·1·c·n·j·y
A.为了打破各地的隔绝状态
B.顺应了经济格局南移的趋势
C.防范地方分裂,加强中央集权
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
(?http:?/??/?www.21cnjy.com?)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5.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举例说,
(?http:?/??/?www.21cnjy.com?)某人就砍葡萄树一事提起诉讼,其使用了“葡萄树”这个名词,结果败诉。因为作为其诉讼之根据的《十二铜表法》仅仅规定了“砍树”,故而他在诉状中应当使用“树”这个名词。这一案例说明罗马法21
cnjy
com
A.保存了习惯法痕迹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审理案件程序复杂
6.历史学家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
(?http:?/??/?www.21cnjy.com?)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21
cnjy
com
A.共和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君主制和议会制
7.有学者这样评价《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如此状况的共和制度不是一个派别所理想的制度,而是当时各主要派別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这说明2-1-c-n-j-y
A.该宪法违背历史进步的潮流
B.妥协是推进民主的途径
C.法国民主共和制度徒有其表
D.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8.“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
(?http:?/??/?www.21cnjy.com?)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
B.协定关税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9.鸦片战争后,各国在华通商口岸设
(?http:?/??/?www.21cnjy.com?)立工厂是非法的。1882年,美国曲解中法等条约中“工作”一词,声称包括美国在内的有约国人享有在华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的权利,为清政府拒绝。列强最终取得在华设厂的合法权始于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国”字传统写法是
(?http:?/??/?www.21cnjy.com?)“國”,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辛亥革命时期人们却把“國”写为“囻”,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创意。造成这种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两场革命的
A.阶级属性不同
B.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目标不同
D.革命任务不同
11.1926年1月,蒋介石
(?http:?/??/?www.21cnjy.com?)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军事报告称:“我们现在可以说,我们的政府现在确实有力量向外发展了。”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的目标是21·世纪
教育网
A.领导工农运动
B.发动北伐战争
C.发动“四一二”政变
D.实现国共合作
12.在瑞典作家扬·米达尔的
(?http:?/??/?www.21cnjy.com?)书中,记录了解放前某时期农民的感受:“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从那时候起,日子好起来了。手上有土地,不用交租,我们就够吃了。”农民生活的变化直接得益于(
)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土地改革
D.土地革命
13.1937年10月,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
(?http:?/??/?www.21cnjy.com?)战进入尾声,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这一英雄壮举
A.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打乱了日军对华作战的原有计划
C.推动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D.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14.俄国二月革命的主体尽管是工人和土兵
(?http:?/??/?www.21cnjy.com?)等人民群众,但由于二月革命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便出现了托洛茨基所称谓的“离奇现象”。“离奇现象”是指【来源:21cnj
y.co
m】
A.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B.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C.俄国继续参加一战
D.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15.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
(?http:?/??/?www.21cnjy.com?)”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马克思意在( )【出处:21教育名师】
A.说明巴黎公社是革命政权
B.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C.扩大巴黎公社的国际影响
D.说明巴黎人民不应该建立政权
16.1954年第一届全国入大正式颁布《中
(?http:?/??/?www.21cnjy.com?)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
A.初步确立我国政治制度基本框架
B.使民主法制得以重建和完善
C.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D.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
17.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
(?http:?/??/?www.21cnjy.com?)初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来的。香港回归充分证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伟大构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是
A.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C.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D.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18.1956年2月,毛泽
(?http:?/??/?www.21cnjy.com?)东说:“美国是不好依靠的,它可能会给你一些东西,但不会给你很多”,“幻想处在苏联和美国之间做桥梁而有所得益,这种想法是不适当的。”毛泽东旨在说明
A.打破美国对华封锁的重要性
B.新中国的建设面临重重困难
C.实行“一边倒”方针的必然性
D.争取苏联授助是外交的重心
19.1977年8月,邓小平会
(?http:?/??/?www.21cnjy.com?)见了美国国务卿万斯,他指出:“我们多次说过,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有三个条件:废约、撤军、断交。可以采用日本方式解决。老实说,按日本方式解决,这本身就是一个让步。我们也多次说过,中国人是有耐心的,如果你们美国人还需要台湾的话,我们也可以等一等。”材料表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www.21-cn-jy.com
A.消除意识形态分歧
B.美国放弃敌视中国政策
C.重新调整美日关系
D.正确处理两岸政治地位
20.2019年4月25
(?http:?/??/?www.21cnjy.com?)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5000名代表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②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③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的愿望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1947年9月,政治家哈里曼声
(?http:?/??/?www.21cnjy.com?)称:“美国不可能独享繁荣和自由,当其他地区的人们看不到希望、被迫屈服于独裁统治时,美国也将最终失去自由。”该言论
A.推动了欧洲接受马歇尔计划
B.与马歇尔计划的精神一致
C.激化了美苏两强之间的矛盾
D.加速欧洲分裂为东西两部
22.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指
(?http:?/??/?www.21cnjy.com?)出:“任何大国的胜利或崩溃,一般地是其武装部队长期作战的结果;但也不仅如此,它也是各国在战时能否有效地利用本国可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的结果。”据此,肯尼迪意在说明
A.殖民扩张包含着一个多元化竞争
B.历史上大国竞争注重于军事斗争
C.经济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必备要素
D.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安全凸显
23.图3为漫画《安倍访非》,该漫画意在说明日本
(?http:?/??/?www.21cnjy.com?)
A.外交重心出现变化
B.在国际舞台.上作用明显
C.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致力于非洲经济的发展
24.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
(?http:?/??/?www.21cnjy.com?)“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二、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满分52分)
25.(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
(?http:?/??/?www.21cnjy.com?)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表落,魏晋时期的选
(?http:?/??/?www.21cnjy.com?)官制度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21教育网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三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
(?http:?/??/?www.21cnjy.com?)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21cnjy.com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并说明科举制与察举制的关系。(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并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化趋势。(8分)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
(?http:?/??/?www.21cnjy.com?)列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非常大。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
(?http:?/??/?www.21cnjy.com?)间……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三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
(?http:?/??/?www.21cnjy.com?)强烈反差,使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富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各自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版权所有:21教育】
——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1)据材料一,指出条约中的内容并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的主要影响。(5分)
(2)材料二中“侵略军”主要指哪国军队?并根据材料提炼其所体现的中国精神。(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5分)www-2-1-cnjy-com
27.(18分)制度创新是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有人评论说:梭
(?http:?/??/?www.21cnjy.com?)伦改革时国家政权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时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辞了道路。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
(?http:?/??/?www.21cnjy.com?)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没有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三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对
(?http:?/??/?www.21cnjy.com?)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制定官制官规。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任免文武职员、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宜告大故、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
(?http:?/??/?www.21cnjy.com?)光荣革命后造成英国“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法律保障及其初步确立的政治体制分别是什么?其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临时约法》中立法权是如何限制行政权的?(3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