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物体运动的描述1.3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 B.京沪高速铁路实验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148m/s
C.沪宁高速公路限速413m/s D.汽车速度计显示400m/s
2.汽车从点向东行驶到达点,用时;接着又向西行驶到达点,用时同样为。若以位置为坐标原点,取向东为正方向建立如图的坐标系,则汽车( )
A.在点和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和
B.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和
C.从到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率为
D.从B到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率为
3.攀岩运动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与心理素质的运动形式,户外攀岩运动更加刺激与惊险.如图所示为某户外攀岩运动的场景与运动线路图,该攀岩爱好者从起点A经过B点,最终到达C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线路ABC表示的是攀岩爱好者所走的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攀岩爱好者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
C.由起点到终点,攀岩爱好者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D.攀岩爱好者所走路程要比由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大
4.“318”国道是一条连接上海和西藏中尼边界友谊桥的公路, 里程碑以上海为起点, 公路几乎是沿着北纬30线前行的,本题中可以将它的东段视为直线。以公路为x轴建立坐标系,上海为坐标原点,里程碑的示数即为坐标值,指向西藏方向为x轴正向。一辆汽车某日8时30分驶过x1=963km的位置, 当9时11分驶过x2=922km的位置, 则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A.41km/h B.41km/h C.–60km/h D.60km/h
5.如图所示为一边长为1m的立方体包装纸箱,有一只聪明的蚂蚁沿纸箱表面以最短的路程从顶点A到达顶点G用了10s时间,则该过程中蚂蚁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 B.、
C.、 D.、
6.下列情况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
B.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
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
D.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
7.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 B.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因为2>﹣3,所以2 m/s>﹣3 m/s D.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8.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22分钟、9.8公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
B.22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C.9.8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9.如图甲所示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P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P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P接收.从P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近
B.在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
C.超声波的速度为
D.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10.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
11.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你刚才的车速是75千米每小时!”她反驳说:“我才开了10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75千米呢?”“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75千米。”“我只要再行驶10千米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75千米的路程。”关于这段对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才开过的10分钟里的平均速度为75km/h
B.在才开过的10分钟里,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为75km/h
C.根据对话中的描述可求出剩余10km所需要的时间
D.根据对话中的描述可求出剩余10km的平均速度
12.某装甲部队进行演习,有甲、乙两装甲车沿平直公路从A地运动到B地,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 )
A.甲车先到达B地 B.乙车先到达B地
C.两车同时到达 D.由于位移未知,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3.学校在操场(400m标准跑道)上举行校运会,小花同学参加了100m和800m跑两个项目,成绩分别是16s和4min10s,则她两次比赛的平均速度分别是__m/s和___m/s。
14.某人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一小球, 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 5s后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 则这段过程中, 小球所通过的路程________ , 小球所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 , 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 , 小球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
15.速度是反映物体__________物理量,在相等时间里,物体的__________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某一个具体的匀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是_____.所以位移与时间__________.
16.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追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又立即返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在整个过程中,通讯员共用时80s,比队伍多走了80m的路程,则全过程通讯员通过的路程是_____m,平均速度为_____m/s。
三、解答题
17.在汽车逐渐成为代步工具的今天,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一种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试求:
(1)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2)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18.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240km的位移,前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0km/h,后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0km/h,求汽车在行驶的全程中:
(1)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平均速度是多少?
19.登山运动中,小张用200min(分钟)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m,相对于X升高了1200m,如图所示,求:
(1)小张由X运动到Y总的位移的大小;
(2)小张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他的朋友小李从Z点爬山,比小张晚30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m/s,还比小张早30min到达山顶,问小李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少路程?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这一速度指的是运动员全程的平均速度,故A符合题意;
B.京沪高速铁路实验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148m/s,这一速度指的是列车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最大值,是对应时刻而不是时间,它是瞬时速度而不是平均速度,故B不符合题意;
C.沪宁高速公路限速413m/s,指的是汽车在任意一个时刻的速度都不能超过413m/s,对应的是时刻而不是时间,故它是指瞬时速度而不是平均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速度计显示400m/s,它指的是在这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为400m/s,对应时刻而不是时间,是瞬时速度而不是平均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在点的位置坐标为,C点的位置坐标为,故A错误;
B.取向东为正方向,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为,路程为13km,故B错误;
C.从到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率为
故C错误;
D.从B到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率为
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图中的线路ABC表示的是攀岩爱好者所走的路径,选项A错误;
B.人的位移与攀岩爱好者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选项B错误;
C.由起点到终点攀岩爱好者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路程,选项C错误;
D.路程是路径的长度,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故攀岩爱好者所走路程要比自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汽车的行驶时间为,汽车的位移为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负号表示汽车与坐标轴选择的正方向相反。
故选C。
5.A
【详解】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蚂蚁的位移为AG两点的直线距离,则有
所以平均速度为
由题可知,展开ADHE面即可得蚂蚁所走过的最短路程,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最短路为
则平均速率为
故选A。
6.D
【详解】
A.子弹射到墙上研究的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
B.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B错误;
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C错误;
D.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是研究的一段位移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位移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故A项错误;
B.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项错误;
C. 速度大小是速度的绝对值,则2?m/s3?m/s,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故C项错误;
D. 速度方向即为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项正确.
8.A
【详解】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则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故A项正确;
B.22分钟表示的是时间间隔,故B项错误;
C.9.8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路程的大小,故C项错误;
D.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则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率的大小,不能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故D项错误.
9.D
【详解】
A.由图可知,超声波传播的最远距离第二次比第一次大,可知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远,选项A错误;
BD.由题图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t2-t1,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选项B错误,D正确;
C.由图像可知,超声波的速度为,选项C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
由题意可知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选项A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故平均速度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三质点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率不同,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选C.
11.B
【详解】
AB.警察测得司机刚才的车速是75千米每小时,指的是10分钟里的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而不是1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对话中的描述可知剩下的路程为10km,但不知道司机如何开车,则时间未知,故平均速度也无法求出,故C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甲的平均速度
乙的平均速度
所以v甲<v乙,故乙先到达;故选B。
13.6.25 0
【详解】
[1]百米赛跑是单向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为100m,则平均速度为
[2]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田径场跑道第一跑道的周长是400米,800米比赛跑2圈,则位移是0,平均速度也为0
14.7m 3m
【详解】
小球的初位置距地面5m,末位置距地面2m,则在这段过程中小球的路程为
S=5m+2m=7m
位移大小为
x=5m-2m=3m
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小球的平均速率是
15.运动快慢 速度 恒定的 成正比
【详解】
[1]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在任意相等时间里,物体的速度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3][4]对某一个具体的匀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是恒定的,由公式可知,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16.280 2.5
【详解】
[1]由题意可知,队伍前进了200m,而通讯员多走了80m,故全过程通讯员通过的路程为
[2]而通讯员走过的位移为200m,故平均速度
17.(1) 34m;(2) 34m/s
【详解】
(1)第一次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同理,第二次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2)二次遇到信号的距离间隔是
时间间隔是
故汽车的速度为
18.(1)5h;(2)48km/h
【详解】
(1)根据得前半段路程用的时间
后半段路程用的时间
总时间为
(2)根据可知,全程的平均速率为
19.(1)2000m;(2)0.17 m/s;(3)1800m
【详解】
(1)由X到Y总的位移的大小为
(2)小张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3)小李爬山所用的时间
小李由Z爬到Y通过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