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31 17:58:19

文档简介

东省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12月大联考
历史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
考试时

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題卡上。第Ⅰ卷毎小题选岀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
无效。
本卷命题
历史纲要(
选择题
2分,共50分
题列出
最符

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的进步性表
A.使用打制石器B.用火烹饪食物
从事渔猎采集
原始农业
建立后,“封建亲戚”,将亲族、功臣等分封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等
级结构。据此可知
A.分封制旨在“以蕃屏周
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

).中原是周文化发源地
道法

观念
朴素唯物史观C.逍遥自由观念
朴素辩证思想
某史料记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
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
政府负责的官员。”“新
在地方上
采取

C组位布

九卿制
D
史书记载,汉
实际辖地不过数
侯,其支脉疏
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郡县
弋了分封制

贯彻实施
C.平定了诸侯王的叛
D.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
6
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

黄中之色,万物之

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
A.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B.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
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
D.彻底改
大联考历史卷第1页(共6页
图为《步辇图》(局部),该图描绘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禄东赞为使

求通婚

映的实质问题
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
B.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
文明对周边民族的
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加以名号的其
也成为
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
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
解了三省制度
B.强化了君主专
C.提高了行政效率
有利于科学决策
期出现了“恣行吞并,莫惧竟程”和“口分永
家授予的
违法卖买”的现象
对这种现实,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实
募役法
两税法
均税法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
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
这反映
A.佛教影
道教
C.儒学正统地位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北魏贾思勰
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道,劳而无

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A.因时制

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
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改进技术,增加产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
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时的
实有不
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实现了富国强
B.加
民的负
C.使北宋走
加强了社会管
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
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并不是地方政府
府。换
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
行中书省
定程度上阿
皇权
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l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
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4.下图是南宋画家夏圭的《临流抚琴图》
位士临流而坐,抚琴之状。该
大联考历史卷第2页(共6页广东
秋季学期高-12月大联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
D据所学可知
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使用磨制石
们已经按
意识
造工具。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
要标志
代使用打制石
不符;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元
经学会用火,B不符合题意
猎采集发生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
代过渡时期,C错
亲族、功
封到全
诸侯国,目的是通过分封拱
期,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故B错误;此
还未建立,故
吴;周文化发
B据材料“道法
老子强调顺应自然
朴素的唯物史观,故B项正确;老子强调

规律,不是天
项错误;逍遥自由观念与庄子

错误;朴素辩证思想在材料没
有体现
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
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
知,新皇帝废除分封制度,设立郡
故D正确
九卿制和皇帝制度不是地方上采取的
施,排除B、C;“推恩
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而颁布的,且并没有废除所有的封建国家和
本题考查西汉的“推恩
解决了封国问題,而不是用郡县制取亻
叛乱是应对封国问题
段,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圭
题,故排除C项;造成题
现象的原因是“推恩令”的推行,不是通过保障诸侯王利益
项;通过
封国越分越
插手政
侯惟得衣食租

B材料
德”“万物之元”等都是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
是孝文帝改姓氏的作用
之一,不是改姓氏的直接目的
除;改姓氏并未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
D材料
赞普松赞干布派禄东赞为
太宗请求通婚”实质上反映了汉族先进
周边少数
民族的向心力,D项正确。该图反映的是通婚不是册封
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唐朝加强
料反映的是双方通
材料“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说明的是相杠
说明宰相任用较随意,到“唐中宗
相共秉朝政”说明相权被严重削弱,其目的是加强皇权,故选B项;“瓦解了三省制度”说法不
符合史实,排除A项;宰相
到十余人会导致人浮于事,行政效率降低,排除C项

独断专行
科学决策,与题干提供
符,排除
C材料唐中期“恣行吞并
地兼并严重,“口分永
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说明均田制遭到
采用两税法,故选C项;租庸调制是唐
赋税制度,排除A项;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内容,排除B、D两项
冈石窟、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反映的都是佛教文化,这些石窟分
佛教影响范围的扩大,故选A;石窟属于佛教文化,排除B;石窟开凿并不能证明儒学正统地位削弱和北方
济影
升,排除C、D
材料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
功多”信息说明注重自然变化和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

确;农
比较注重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的变换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在材料中没
现要改进技术,故D项
材料“安石之开源政策”说
变法的
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
迹近于敛财”说明对人民近
乎压榨,“急刻”说明对百姓短时间内危害大,故
强兵是首要目的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北宋
月大联考·历史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