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知识点串讲+专题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5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知识点串讲+专题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30 17:14: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行事“相反”是指www.21-cn-jy.com
A.抗击英国侵略者
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
C.虎门销烟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法何以
(?http:?/??/?www.21cnjy.com?)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藉曰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这反映了梁启超21cnjy.com
A.宣传变法图存思想
B.主张君主立宪制度
C.学习西方共和思想
D.坚持“中学为体”思想
3.课嗣同在被押至菜市口侯斩时,曾质问监斩
(?http:?/??/?www.21cnjy.com?)官:“革新变法有何罪过?为何不审而斩?”监斩官大喝:“尔等乱臣贼子,还用辩解吗?死有余辜!”六君子被处死后,换来的却是围观者的一片叫好声。这反映了2·1·c·n·j·y
A.维新变法违背时代潮流
B.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C.中国社会缺乏民主正义
D.司法审判制度极不健全
4.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
(?http:?/??/?www.21cnjy.com?)提出的“中体西用”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5.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
(?http:?/??/?www.21cnjy.com?)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21教育网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6.“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
(?http:?/??/?www.21cnjy.com?)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7.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说:“戊戌变法作为一个运动,其核心内容便是‘开官智、开绅智、开民智’。”这说明戊戌变法21·世纪
教育网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8.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
(?http:?/??/?www.21cnjy.com?)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其中“社会革命”是指(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人文主义
9.孙中山既接受了维新派把民族独立与社会变革密切联系起来的观念,但摒弃了政治上君主立宪的妥协倾向。这表明孙中山www-2-1-cnjy-com
A.不注重中西思想的融合
B.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C.缺乏对西方政治的关注
D.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借鉴
10.孙中山强调“并非是遇到不同族
(?http:?/??/?www.21cnjy.com?)的人便要排斥他”,自然也“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洲人不会阻碍革命,革命党人则“决无寻仇之理”。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2-1-c-n-j-y
A.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汉族政权
B.推翻满族政权是因为满洲人阻碍革命
C.是狭隘的民族观,带有种族复仇色彩
D.以革命的形式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11.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则凡真
(?http:?/??/?www.21cnjy.com?)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来源:21cnj
y.co
m】
A.反映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B.符合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C.表达了国共合作的意愿
D.宣扬了民主自由的观念
12.“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http:?/??/?www.21cnjy.com?)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3.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
(?http:?/??/?www.21cnjy.com?)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
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反对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C.认为三民主义存在不足
D.公开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14.袁世凯统治时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
(?http:?/??/?www.21cnjy.com?)古的逆流。全国到处成立“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组织,定孔教为“国教”的主张也甚器尘上。针对该现象,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发起思想革命,打出的旗号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德先生”与“赛先生”
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5.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
(?http:?/??/?www.21cnjy.com?)“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作者意在21
cnjy
com
A.振作少年精神
B.发动文学改良
C.推动文学革命
D.反对愚昧与专制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思
(?http:?/??/?www.21cnjy.com?)想界,除了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外,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良方
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主流
D.中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7.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
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
①“三民主义”
②德先生,赛先生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
18.有学者认为:“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行
(?http:?/??/?www.21cnjy.com?)面前的盘根错节的文化障碍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
A.批判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倾向
B.致力于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C.宣传马克思主义注重结合中国国情
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
19.陈独秀说:“若是决计守旧,一切
(?http:?/??/?www.21cnjy.com?)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唤醒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C.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倾向
20.下表中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http:?/??/?www.21cnjy.com?)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材料分析题(共2大题,满分40分)
21.(20分)请挖掘历史信息,探究历史问题。
资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
(?http:?/??/?www.21cnjy.com?)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探究一:(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6分)
?
资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
(?http:?/??/?www.21cnjy.com?)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版权所有:21教育】
????
──《中国近代史》
探究二:(2)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4分)
资料三: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
(?http:?/??/?www.21cnjy.com?)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探究三:(3)上述模拟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是什么?(10分)21
cnjy
com
22.(20分)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
(?http:?/??/?www.21cnjy.com?)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
(?http:?/??/?www.21cnjy.com?),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
材料二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
(?http:?/??/?www.21cnjy.com?)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21·cn·jy·com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
(?http:?/??/?www.21cnjy.com?)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思想解放运动?(6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材料二认为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10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总结】
考试说明内容: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维新思想1898年
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内容: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著书立说,与顽固派论战意义: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爱国救亡运动
三民主义
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统治,但不反帝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建立共和国(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新:国共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
新文化运动1915开始
背景: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平台:以北京大学为基地,以《新青年》为阵地内容:前期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后期逐渐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意义: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动摇儒家封建正统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新文化运动后期,十月革命影响内容:李大钊第一个高举社会主义大旗,《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1、“睁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A、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长期实
(?http:?/??/?www.21cnjy.com?)行闭关政策,并且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2)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21cnjy.com
(3)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4)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2·1·c·n·j·y
B、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主       张
特点
林则徐
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书籍《华事夷言》
《四洲志》
民族英雄
器物技术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徐继畲
《瀛环志略》


《康輶纪行》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特点
康有为
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群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潮流的。
君主立宪
梁启超
发表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效仿西法


编译《天演论》,用进化论观点阐明变法的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早期维新派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维新思潮
A、背景:a、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
b、甲午战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证明“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失败
c、西学的不断传播。
B、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见上图表)。
3、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
(1)、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2)、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3)、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
B、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时间:1905—1907年
阵地:《新民丛报》(维新派)——《民报》(革命派)
★、内容:a、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c、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使资
(?http:?/??/?www.21cnjy.com?)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准备,壮大了革命的阵营,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目的)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21教育网
★、异:(方式、政体)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
内容:①、民族主义:“驱除靼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公
评价:①、积极性:三民主义在
(?http:?/??/?www.21cnjy.com?)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www.21-cn-jy.com
②、局限性: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b、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
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作用: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21·cn·jy·com
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本)
★、思想方面: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则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兴起与概况:
★、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其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21·世纪
教育网
★、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蔡元培的学术方针:“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前期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迷信
宣传马克思主义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注:A、“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B、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C、1917年胡适的《文
(?http:?/??/?www.21cnjy.com?)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提出“须言之有物”等文学改良八项主张;鲁迅出色的把反封建旧礼教的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www-2-1-cnjy-com
D、新文化运动后期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是
(?http:?/??/?www.21cnjy.com?)因为辛亥革命及其之后反对北洋军阀的失败,使人们渐渐认识到单纯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已难以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2-1-c-n-j-y
4、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①、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性质)
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前期最大的功绩)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
③、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同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的肯定的片面性。(局限)21
cnjy
com
【重点突破】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1)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3)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
1、社会因素: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民族危机 。  
2、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C、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社会的作用:
a、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b、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文化;主张兴民权倡西学,促进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⑴、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突出了反帝反封建、争取真正的民主自由、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等内容,是一个较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来源:21cnj
y.co
m】
⑵、具体不同之处在于:民族主义方面,旧
(?http:?/??/?www.21cnjy.com?)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并提出要实现国内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比较空洞,强调资产阶级民主,新三民主义则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并且和反帝结合起来;民生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新三民主义则确定了“耕者有其田”的方针,新三民主义还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⑶、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集中体现
(?http:?/??/?www.21cnjy.com?)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上。没有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就失去了灵魂。这也是新旧三民主义的根本区别。【出处:21教育名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行事“相反”是指21cnjy.com
A.抗击英国侵略者
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
C.虎门销烟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林总督是指
(?http:?/??/?www.21cnjy.com?)林则徐,林则徐在19世纪30年代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睁眼看世界”,设立译馆,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编译书籍。故B项正确;抗击英国侵略者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到虎门销烟的情况,只是强调林则徐善于了解外国的情况,故排除C项;学习西方的制度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故排除D项。故选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
(?http:?/??/?www.21cnjy.com?)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藉曰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这反映了梁启超【来源:21cnj
y.co
m】
A.宣传变法图存思想
B.主张君主立宪制度
C.学习西方共和思想
D.坚持“中学为体”思想
【答案】A
【解析】材料“故夫变者,古今之公
(?http:?/??/?www.21cnjy.com?)理也”体现的是梁启超的变法改革思想,这主要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有关,A正确;B与材料无关,排除;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排除;D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排除。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3.课嗣同在被押至菜市口侯斩时,曾质问
(?http:?/??/?www.21cnjy.com?)监斩官:“革新变法有何罪过?为何不审而斩?”监斩官大喝:“尔等乱臣贼子,还用辩解吗?死有余辜!”六君子被处死后,换来的却是围观者的一片叫好声。这反映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维新变法违背时代潮流
B.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C.中国社会缺乏民主正义
D.司法审判制度极不健全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维新变法不但群众
(?http:?/??/?www.21cnjy.com?)不理解,官员也不支持,这说明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中国社会缺乏民主正义,故C项错误;清代的司法审判制度比较健全,故D项不符合史实。
4.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
(?http:?/??/?www.21cnjy.com?)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答案】D
【解析】两者均不主张社会革命,故排除A
(?http:?/??/?www.21cnjy.com?)、B两项;C为两者的相似点,故排除;洋务派拒绝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维新派恰好相反,故选择D项。
5.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
(?http:?/??/?www.21cnjy.com?)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在《新学伪经考》中将孔子塑造为改革的先师,为其变法做宣传,以减少其改革变法的阻力,所以选B21教育网
6.“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
(?http:?/??/?www.21cnjy.com?)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2-1-c-n-j-y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答案】B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材
(?http:?/??/?www.21cnjy.com?)料中体现的观点是“中体西用”,这是洋务派的主张,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故选B。魏源等人只是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故A错误。C和D涉及到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故错误。综上,本题选B。
7.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说:“戊戌变法作为一个运动,其核心内容便是‘开官智、开绅智、开民智’。”这说明戊戌变法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答案】D
【解析】材料“开官智、开绅智、开民
(?http:?/??/?www.21cnjy.com?)智”强调的是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D正确;A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许多中国人仍然处于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排除;戊戌变法并未创立君主立宪政体,C排除。故选D。2·1·c·n·j·y
8.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
(?http:?/??/?www.21cnjy.com?)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其中“社会革命”是指(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人文主义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
(?http:?/??/?www.21cnjy.com?),“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指的是平均地权,这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因此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民生主义,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民族主义对应的是“民族革命”的内容;B选项错误,民权主义对应的是“政治革命”的内容;D选项错误,人文主义不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9.孙中山既接受了维新派把民族独立与社会变革密切联系起来的观念,但摒弃了政治上君主立宪的妥协倾向。这表明孙中山
A.不注重中西思想的融合
B.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C.缺乏对西方政治的关注
D.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借鉴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体现了中西思想的融合,故A的说法错误,可以排除;依据材料中的“摒弃了政治上君主立宪的妥协倾向”这一信息,可知孙中山的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故此题选B;材料中的“摒弃了政治上君主立宪的妥协倾向”这个信息恰恰体现了孙中山对西方政治的关注,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孙中山对传统文化借鉴的问题,故排除D。
10.孙中山强调“并非是遇到不
(?http:?/??/?www.21cnjy.com?)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自然也“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洲人不会阻碍革命,革命党人则“决无寻仇之理”。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汉族政权
B.推翻满族政权是因为满洲人阻碍革命
C.是狭隘的民族观,带有种族复仇色彩
D.以革命的形式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答案】D
【解析】根据“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
(?http:?/??/?www.21cnjy.com?)人”可知孙中山反对的是镇压革命党人的封建统治者,依据“如果满洲人不会阻碍革命,革命党人则‘决无寻仇之理’”可知,孙中山主张以革命形式推翻满州贵族的反动统治,故D正确;孙中山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反对满族贵族的反动统治,并非反对“满洲人”,排除B;根据“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可知孙中山只是反对是满族贵族,无法体现“狭隘的民族观”,排除C。
11.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http:?/??/?www.21cnjy.com?)“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B.符合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C.表达了国共合作的意愿
D.宣扬了民主自由的观念
【答案】A
【解析】1924年国民党
(?http:?/??/?www.21cnjy.com?)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处于国民革命时期,材料反映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主张,这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目标,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天赋人权的思想内容,故B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国共合作的内容,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民主自由的观念,而是主张反帝反封建军阀,故D错误。故选A。
12.“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http:?/??/?www.21cnjy.com?),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孙中山认为“民族革
(?http:?/??/?www.21cnjy.com?)命”只能推翻清朝政府,却无法铲除“君主专制政体”。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把“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政治革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权利,即“民权主义”,故选C。
13.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
(?http:?/??/?www.21cnjy.com?)“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
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反对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C.认为三民主义存在不足
D.公开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民主义。根据题意可知
(?http:?/??/?www.21cnjy.com?),章太炎主要是指出了孙中山民族主义中只反对满清政府而不反对帝国主义的缺陷,并不是反对三民主义,也没有体现出章太炎反对进行暴力革命,故排除A、D项;章太炎认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要甚于满清政府,但并不是不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故排除B项。章太炎指出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的不足,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袁世凯统治时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
(?http:?/??/?www.21cnjy.com?)古的逆流。全国到处成立“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组织,定孔教为“国教”的主张也甚器尘上。针对该现象,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发起思想革命,打出的旗号是21·cn·jy·com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德先生”与“赛先生”
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袁世凯
(?http:?/??/?www.21cnjy.com?)窃取革命果实后,复辟帝制,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所以激进的知识分子希望在思想上彻底拔除封建帝制的土壤,提出新文化运动,即提倡民主和科学,也称“德先生”与“赛先生”,故选C;A是洋务运动的口号,不选;B是达尔文进化论;D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提出的革命纲领。21
cnjy
com
15.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
(?http:?/??/?www.21cnjy.com?)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作者意在
A.振作少年精神
B.发动文学改良
C.推动文学革命
D.反对愚昧与专制
【答案】C
【解析】材料的主旨是要反对旧文学,
(?http:?/??/?www.21cnjy.com?)提倡新文学,故这属于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内容,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从材料“推倒……建设……”来看是要进行文学革命而非文学改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愚昧与专制”,故D项错误。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http:?/??/?www.21cnjy.com?)中国思想界,除了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外,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良方
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主流
D.中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A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宣传
(?http:?/??/?www.21cnjy.com?)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思潮,表明当时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社会和中国人迫切寻求改造社会的良方,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产阶级尚未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改造尚未开始,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B项错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资本主义,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成为中国新思想的主流,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当时还没有共产党,D项错误。
17.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
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1
cnjy
com
①“三民主义”
②德先生,赛先生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
【答案】D
【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出现在19世纪4
(?http:?/??/?www.21cnjy.com?)0年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出现在19世纪末;“三民主义”出现在20世纪初期,辛亥革命前;德先生、赛先生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因此正确排序是③④①②,D正确,A、B、C排序有误,排除。www.21-cn-jy.com
18.有学者认为:“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行面前
(?http:?/??/?www.21cnjy.com?)的盘根错节的文化障碍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
A.批判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倾向
B.致力于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C.宣传马克思主义注重结合中国国情
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凝聚了更加尖
(?http:?/??/?www.21cnjy.com?)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可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的倾向,故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学,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相结合,没有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没有涉及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故D项错误。
19.陈独秀说:“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
(?http:?/??/?www.21cnjy.com?)用中国的老法子”,“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唤醒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C.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倾向
【答案】D
【解析】1915年,新文化
(?http:?/??/?www.21cnjy.com?)运动兴起。其代表人物之一陈独秀认为:“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西洋的法子”指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思想,“中国的法子”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他认为两者水火不容,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新文化运动的动摇封建思想的效果也没有涉及到促进民族觉醒的信息,故A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新文化运动推动全面的文化转型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20.下表中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http:?/??/?www.21cnjy.com?)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五四运
(?http:?/??/?www.21cnjy.com?)动前后中国流行话题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促成了五四运动后流行话题的变化为,平民、劳工、劳动和阶级等,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后的流行话题与传统文化无关,A不正确;B与史实不符,中国没有完成反封任务;C与史实不符。
二、材料分析题(共2大题,满分40分)
21.(20分)请挖掘历史信息,探究历史问题。
资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
(?http:?/??/?www.21cnjy.com?)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探究一:(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6分)
?
资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
(?http:?/??/?www.21cnjy.com?)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
──《中国近代史》
探究二:(2)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4分)
资料三: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
(?http:?/??/?www.21cnjy.com?)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www-2-1-cnjy-com
探究三:(3)上述模拟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是什么?(10分)21·世纪
教育网
【答案】(1)政治思想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己复礼”
(2)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政治学说相结合
(3)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解析】(1)孔子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即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己复礼”。
(2)根据“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
(?http:?/??/?www.21cnjy.com?)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可知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托古改制,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政治学说相结合。
(3)根据“1916年”、“
(?http:?/??/?www.21cnjy.com?)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等信息可知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内容主要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2.(20分)一部思想解放史,
(?http:?/??/?www.21cnjy.com?)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
(?http:?/??/?www.21cnjy.com?)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
材料二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
(?http:?/??/?www.21cnjy.com?)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
(?http:?/??/?www.21cnjy.com?)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思想解放运动?(6分)【版权所有:21教育】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材料二认为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10分)
【答案】(1)主要原因: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未能清除。旗帜:民主和科学。
(2)根源: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障碍:封建伦理纲常。
(3)答案一:赞同。理由:新文化运动
(?http:?/??/?www.21cnjy.com?)促使了民众的觉醒,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或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答案二:不赞同。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其大
(?http:?/??/?www.21cnjy.com?)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办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沉积”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未能清楚。旗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
(2)根源:根据材料“近
(?http:?/??/?www.21cnjy.com?)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可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障碍:依据材料“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可知,材料二认为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障碍是封建伦理纲常。
(3)立场和理由:本问属于
(?http:?/??/?www.21cnjy.com?)开放式问题,如赞同,就回答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理由: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如不赞同,就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或否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