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2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2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31 08:48:33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我眼中的长征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以长征路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先烈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传·长征
忆·长征
悟·长征
忆·长征
自主阅读课本81页内容,总结长征的原因?
共产党
国民党
反围剿


敌我力量


领导人


作战方针
结果
第一次
10万:4万
毛泽东
诱敌深入,求心退却,
集中兵力,待机歼敌.
胜利
第二次
20万:3万
毛泽东
诱敌深入,集中兵力,
先打弱敌,运动歼敌.
胜利
第三次
30万:3万
毛泽东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绕道突袭,拖垮敌人.
胜利
第四次
50万:7万
周恩来


佯攻迷惑,牵制敌军,
集中主力,重点歼敌.
胜利
第五次
50万:8万




冒险进攻,短促突击,
分兵设防,处处抵御.
失败
当时中央领导人错误的作战方针。
战略转移
观看视频,在地图中找出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阅读课本82-83页,结合地图指出长征中中央红军主要渡过的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及其影响。
浴血战湘江
转兵渡乌江
会开遵义城
四渡赤水河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勇攀大雪山
涉险过草地
会师吴起镇
瑞金踏征途
三军聚会宁
试一试
指点江山摆长龙
选定位置话长征
合作探究:填写长征导游卡
具体要求:1、小组合作,梳理归纳长征路线;
2、根据所学,自由选取一个地点;



导游姓名
景点位置
推荐
理由
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自由填写
?
?
的召开,扭转了红军在长征中被动挨打局面。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遵义
会议
14年
14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损失惨重
陷入困境
改组领导机构
纠正军事错误
把握主动权
摆脱困境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幼年走向成熟
悟·长征
材料一:蒋介石闻讯毛泽东横越草地,胜利北进之后,叹道:“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指围剿红军)。”
——《蒋介石日记》
材料二:红军长征的磨难和考验,锻炼了中国革命力量,党员和红军质量显著提高,为党的队伍和革命力量的壮大、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基本骨干。
——胡锦涛
结合课本84页材料研读,分析长征胜利的
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悟·长征
泸定桥
大雪山
草地
红军长征途中吃过的野菜、
合作探究
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什么?
悟·长征
坚定理想
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协助的协作精神
悟·长征
长征精神
传·长征
纪念长征的书籍种类繁多
传·长征
纪念长征的网站专题层出不穷
传·长征
纪念长征的电影经久不衰
传·长征
作为一名学生,你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
传·长征
抗洪一线,人民子弟兵筑起“钢铁”长城
消防官兵奋不顾身,逆火而行。
疫情来袭,医务人员是最美逆行者
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