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31 18:11:45

文档简介

豫北名校高二年级12月质量检测·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主对民众施用刑罚”“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
治是为了从根本上维
民众利益
为法治立足于民本
确。材料虽涉及法治,但并非遏
项错误;材料并
调仁政的治国理念
材料强调法
材料“人君为政
降下‘灾异’以‘谴
君。”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
界的灾异与君主统治联
就要审视自
德行,看是否有不当之处。这有利
制君主
符合題意。材料强调的是“天”对君主行为的
监督·“君权神授”强
来源,故B不符合题意。“天人感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君主权
故C项排除。材料体现
大一统”,排除D
九渊“心即
确。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是建议汉武帝利用思想上的统一来
治上的大一统,材料
朱熹
物致知”主张通过对外物一一求
来认知天理,不符
之本心也”,故

视学问在现实
践,材料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D顾炎武认为只有懂得羞恶廉耻而注重实学的
真正
行己有耻”,这体现
项只在某
反映了材料的内
B项所述
先”与材料主张不符
材料信息说明《齐民要术》涉及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个方
部农业百科全书式的
两项不符合史实
材料中的作品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诗句体现了作者借兰花来表
体现创作
正确;材料画作写虚而不写实,排除
来凤格,排除D
说明元
易懂,迎合了当时
以市民自然本色为
流,故选A;元曲属
为主,排除
俗易懂,凝重沉郁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征不符,排除CD
材料《海
对晚清国人近代世界观的形成
篱、解放思想的作用,所以选
B项表述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
生一种新社会文化焉,是殆可望
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预
选C
趋势,未涉及奋斗
D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民革命军北伐
现欢迎

的多数人不欢迎资本主义,所以不会主张选择资本阶级
度,故B项错误。被调查的多数人欢迎社会
主义而不欢迎资本主义
平的社会制度,故C项正确。斯大林

年没有斯大材
社会主义
料“他们这种……是
的实情不适合的”说明毛泽东
现的以城市为

的苏俄式革命道路的否定,这也说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
选择做的探索,故选
是遵义会议的内容,排除
共党内仍存在两
斗争,C项错误
材料主旨
材料“后50年”“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
知,邓小平主张长期不懈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项。其他三项与材料
月,中央提
励学术争鸣,推动
术会议”及“学术论文和
的显著增

分子的地位并未发生明显变
除A项;新中国成立
苏友好关系
立,排除B
兴起,排除D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
七年来,教育事业的重大成就是形成国民教育体系
教兴
反正是改革开放后初期
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使他成为
水稻杂交优势的
是能够体现我
月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豫北名校高二年级12月质量检测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日:“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
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该幅作品
历史
考生注意
A.反映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美
B.体现了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C.掀起了画坛上的一股写实潮
D.吸收了西方国家的艺术创作风格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是因为元曲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意为主流
3.本卷命题范:人教版必修3、选修4。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海国图志》中批判了国人的蒙昧无知,力倡“筹夷事必知夷情”,突破古代华夷分界的文化世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界观,使“中国文化优越论”动摇,描绘出立体实证的世界文明全图,对晚清国人近代世界观的
1.韩非子自知其法严峻,但他却不以为恶,其理由是“当君主对民众施用刑罚之时,并不是憎恨
形成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表明此著作的贡献在于
民众,而是从爱护他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据此,韩非子
A.促进了近代思想观念变化
B.孕育了近代民主思想观念
A.要求对人性进行遏制
B.强调法治立足于民本
C.催生出资产主义民族工业
D.是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界
倡导仁政和法治兼顾
D.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9《新青年》第一卷的一篇译文中有论述:“军国主义为资本制度不可逃之结果”,“各国人民将联
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
合反对今之资本主义,与其法制之血制度,而终也于自由社会主义之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社会
下“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文化焉,是殆可望之事者。”这则文字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A.主张约束君权
支持君权神授
C.迷信崇拜君权
D.主张“大一统
A.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奋斗目标
B.主张以武装斗争推翻现存的政府
3.史料载:“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
C.预见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D鼓励各国无产阶级开展联合斗争

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贤者知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
10.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
。”材料反映了
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格物致知”
这些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C.陆九渊的“发明本心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4.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材料表明他认为士人应该
11.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开篇中,就明确指出,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
专注于修心性品德
首先重视实用技术
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据此可知,毛泽东
C.远离古人,免受绊
D.重德行与修实学并重
A.为中国革命道路选择做了探索
B.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5.《齐民要术》的内容包括耕作技术,种子保藏,各类粮食作物、瓜果蔬菜、花草树木的栽培种植,
C.致使中共抛弃了“城市中心论
D.主张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
马牛羊猪的畜养及疾病防治,酒、酱、醋、豆豉、肉脯、饴糖等的制作,还包括烹饪技术,食品加
12.邓小平说:“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50年不变,那么到了后50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
工,笔墨、胶、染料、护肤用品等的制作。由此可见,《齐民要术》
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可见,邓小平旨在强调
A.是一部总结性农学著作
B.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A.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B.保持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是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
D.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农学著作
C.对外开放的长期性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二年级12月质量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
21270B
【高二年级12月质量检测·历史第2页(共6页)】
21270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