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
课题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确认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能说出声音可以在哪里传播2.知道声音在传播过程会形成声波3.说出声速与哪些因素有关,记住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方法与过程目标学生通过“动手做
”、“观察”、“听”、“感受”等活动形式全方位地感知声音,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科学原理的兴趣与欲望。
【教学重点】
1.声音的产生与声音的传播。2.体验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认识声波,了解声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导学方法】
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
我们把_____________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2.声音能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与水波的传播相似,声音在空气中也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3.当喇叭的振动面向外侧运动时,______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喇叭的振动面向内侧运动时,这部分空气????_______。振动面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_____________的波,声波有广泛的用途,如科学家用声波来探测______等。4.向远处传播声音在不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下,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的最慢;在__________传播的最快。气温升高,声速也会_______,在
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________,气温每升高
1℃
,
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
0.6米。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优美的鸟鸣声给人以享受;可尖锐的汽笛声,轰鸣的飞机声,却让人们焦躁不安。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声音的知识。
【合作探究】
一、声音的产生1.活动(1)拨动琴弦,然后再按住琴弦,说出你的发现发声时琴弦在_______,按住琴弦不再_______,不再发声
。(2)用手摸着你的喉咙.
发声时,手指感觉到_________,停止发声,振动停止(3)将一把钢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钢尺的______发出的。2.
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声源。_____________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3.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_____________。4.
思考与讨论:蝉又名知了,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它的鸣声。你知道蝉是怎样发声的吗?二、声音的传播1.活动(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紧贴在另一张桌面上倾听,_________听到敲击声。此声音是由_______传播的,说明_____能够传播声音。(2)将两块铁块放在玻璃缸的水中互相撞击,________听到撞击声,此声音是由________传播的,说明________能够传播声音。2.
活动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电铃声会_________
,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会______
,
完全抽尽空气,
________电铃声,说明空气________传播声音,真空________传播声音。3.
声音的___________,这样的物质叫介质。例如:_____________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4.
思考与讨论1我们为什么能够听到各种奇妙的声音?在月球上的宇航员能面对面交流吗?5.思考与讨论2:
我们在观看科幻电影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太空中有飞行器发生了爆炸,附近飞行器里的人立即看到并听到了爆炸。你认为这个场景合理吗?6.
当一个同学对着纸杯讲话时,另一个同学将纸杯罩在耳朵上,这时能听到同学的说话声音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声
波1.活动在水槽中加入水,放上一个软木塞。然后用铅笔不断轻触水面。水面上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________,向外传播。水槽中的软木塞会怎样运动?_________________2.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喇叭将会发生______,烛焰将会发生_______。这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声波:声音以______________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4.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声具有_________,我们把这种能量叫做声能。5.
声波的用途(1)医疗上用超声波碎石机________;(2)用声波来探测海水______;
(3)超声波清洗机清洗_____、_陶瓷制品的表面_________。四、声音传播的快慢1.
声速:声音在____________通过的距离。2.声音在不同的_______和________下,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3.声音传播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一般同种物质中_______越高,传播______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________________
5思考讨论(1)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2)对着山崖高声喊叫,我们会听到什么?(3)如何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波是疏密相间的纵波,水面波是横波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一般是:固体
>
液体
>
气体。
【课堂练习】
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2.如图所示,两个音叉完全相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且将泡沫塑料球弹起。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表明空气可以传声
B.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表明左边的音叉在振动
C.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两音叉发声的响度完全相同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B.
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C.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4.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C.
听不见闹铃声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
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5.
下列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D.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6.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和将两张课桌隔开,一位同学分别在一张桌子同一位置敲一下,另一位同学在两种情况下贴着另一张桌面听到声音的时间不同。(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____。(2)甲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正在发声
固体
液体
气体
2.固体
液体
气体
波
3.
压缩
变疏
疏密相间
海水深度
4.
介质
温度
气体
固体
增大
340m
合作探究:
一、声音的产生
1.(1)振动
振动
(2)声带在振动
(3)振动
2.正在发声
固体、液体、气体
3.振动
振动
停止
4.
蝉是通过腹部的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1.(1)能
课桌
固体(2)能
水
液体
2.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完全听不到
能
不能
3.传播需要物质、
固体、液体、气体
4.参考答案:因为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奇妙的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由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宇航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他们只能通过无线电设施进行交流。
5.参考答案:这个场景不合理。
在太空中不能听到爆炸的声音,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答案:能,因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三、声
波
1.水波
原地附近上下运动
2.振动
摆动
声音传播形式与水波相似
3.波的形式
4.能量
5.
碎石
深度
玻璃
污垢
四、声音传播的快慢
1.
一秒内
2.
介质
温度
3.温度
越快
4.固体
>
液体
>
气体
5.(1)参考答案:会听到一次、两次,最多3次敲打的声音。
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与铁管中填充的物质有关,如空气、水等。
(2)参考答案:我们会听到回声。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传到人的耳朵里,人便听到了声音
(3)参考答案:.可利用回声知识,如对着某一山崖高声喊叫,测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和人到山崖的距离,即可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课堂练习:
1.
C
2.D
3.
D
4.
A
5.
D
6.
(1)乙(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固体比气体传播声音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课题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下第2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每一部分都是以问题开始,通过实验与观察,得出结论,再与生活和自然相联系。对于声音的产生,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声现象创造声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声音的产生等问题。接着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反过来再用归纳出的结论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以进一步检验结论的可靠性。在声音的传播部分,通过真空不能传声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进而通过实验与分析,归纳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到物理学的美,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确认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能说出声音可以在哪里传播2.知道声音在传播过程会形成声波3.说出声速与哪些因素有关,记住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在探究活动中渗透相互交流、分工与合作的意识。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科学探究:学生通过“动手做
”、“观察”、“听”、“感受”等活动形式全方位地感知声音,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科学原理的兴趣与欲望。
重点
1.声音的产生与声音的传播。2.体验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难点
认识声波,了解声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优美的鸟鸣声给人以享受;可尖锐的汽笛声,轰鸣的飞机声,却让人们焦躁不安。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声音的知识。
观察图片
通过观察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
讲授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活动(1)观看视频,拨动琴弦,然后再按住琴弦,说出你的发现参考答案:发声时琴弦在振动,按住琴弦不再振动,不再发声(2)用手摸着你的喉咙,感受一下不说话和说话时,手感觉有什么不同?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处参考答案:发声时,手指感觉到声带在振动,停止发声,振动停止。(3)将一把钢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参考答案:钢尺振动产生声音,钢尺停止振动,发声停止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发声时固体都在振动。思考讨论:液体和气体振动能产生声音吗?出示视频结论:发声时液体和气体都在振动。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发声时物体都在振动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2.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发声的吗?蝉是通过腹部的发音器的振动发出声音的。蜜蜂是通过双翅的根部的小黑点上下振动发出声音的。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至若虫,经数次蜕皮,不经过蛹而变为成虫。二、声音的传播活动(1)如图所示能听到敲击声吗?此声音是由什么物体传播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参考答案:能听到敲击声,声音是由课桌传播的,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思考: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潜艇声纳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参考答案:说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活动: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吗?活动(1)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听声音有什么变化。(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出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视频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结论空气充足电铃声会逐渐减弱空气能够传声抽掉一部分几乎被抽尽完全抽尽完全听不到电铃声真空不能传声少量进入声音会逐渐增强空气能够传声空气充足结论: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介质。例如: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2.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思考与讨论1我们为什么能够听到各种奇妙的声音?在月球上的宇航员能面对面交流吗?参考答案:因为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奇妙的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由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宇航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他们只能通过无线电设施进行交流。思考与讨论2我们在观看科幻电影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太空中有飞行器发生了爆炸,附近飞行器里的人立即看到并听到了爆炸。你认为这个场景合理吗?参考答案:这个场景不合理。在太空中不能听到爆炸的声音,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活动:
土电话当一个同学对着纸杯讲话时,另一个同学将纸杯罩在耳朵上,这时能听到同学的说话声音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能,因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三、声
波活动:(1)在水槽中加入水,放上一个软木塞。然后用铅笔不断轻触水面。出示视频水面上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________,向外传播。水槽中的软木塞会怎样运动?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水波,原地附近上下运动(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喇叭将会发生______,烛焰将会发生_______。这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振动
摆动
声音传播形式与水波相似出示视频:会跳舞的火焰。声音在空气中疏密相间的波动喇叭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波动,空气波动引起空气中的烛焰晃动。当喇叭的振动面向外侧运动时,压缩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喇叭的振动面向内侧运动时,这部分空气变疏。振动面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向远处传播1.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声波是疏密相间的波3.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声具有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做声能。4.
声波的用途(1)医疗上用超声波碎石机碎石;(2)用声波来探测海水深度探测海水深度(3)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玻璃、陶瓷制品的表面污垢。四、声音传播的快慢1.
声速:声音在一秒内通过的距离。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物质温度(℃)速度(米/秒)物质温度(℃)速度(米/秒)空气-10325水014500331冰0316015340铁0490020344铜0380030349松木03320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温度升高1℃,声速增加约0.6米/秒。4.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1)声音传播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一般同种物质中温度越高,传播越快。例如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越快。(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固体
>
液体
>
气体5.回声(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
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当声速为340
m/s时,障碍物距人耳至少为17
m)。当障碍物离声源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觉得声音更响亮。思考讨论(1)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参考答案:会听到一次、两次,最多3次敲打的声音。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与铁管中填充的物质有关,如空气、水等。(2)对着山崖高声喊叫,我们会听到什么?参考答案:我们会听到回声。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传到人的耳朵里,人便听到了声音。(3)如何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参考答案:.可利用回声知识,如对着某一山崖高声喊叫,测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和人到山崖的距离,即可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课堂练习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__
;蝙蝠靠____________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答案:大(或快)
回声定位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空气
雨滴
声带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上噪声很大
B.月球上的空气不含氧气C.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温度太低答案:C4.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答案:A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不振动,就一定不能发声B.我们平常听到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播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答案:C6.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B.声音能在墙壁中传播C.要想听到声音,必须有振动的物体和传播声音的介质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答案:D
观看视频回答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用两只手指轻轻地放在自己的喉部,然后发出声音学生动手操作学生观看视频总结结论观察图片思考讨论回答学生动手操作并回答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动画并回答问题观察视频并说一说烛焰为什么会摇晃偏转阅读课文了解声波的用途阅读课文了解声音传播的快慢的影响因素观看ppt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练习
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体会声音的产生的条件让学生切身体会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通过观察并阅读小知识了解它们是如何发生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观察以及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固体可以传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声音具有能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回声的有关知识理解回声以及声速的测量巩固本节知识
课堂小结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波是疏密相间的纵波,水面波是横波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一般是:固体
>
液体
>
气体。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板书
一、声音的产生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二、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三、声波1.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声波具有能量。2.声波是疏密相间的纵波,水面波是横波。3.
声波的用途四、声音传播的快慢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2.温度越高,传播越快。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固体
>
液体
>
气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浙教版
初中
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声音的知识。
新知导入
优美的鸟鸣声给人以享受;可尖锐的汽笛声,轰鸣的飞机声,却让人们焦躁不安。
新知讲解
一、声音的产生
活动(1)观看视频,拨动琴弦,然后再按住琴弦,说出你的发现
发声时琴弦在振动,按住琴弦不再振动,不再发声
。
新知讲解
(2)用手摸着你的喉咙,感受一下不说话和说话时,手感觉有什么不同?
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处
发声时,手指感觉到声带在振动,停止发声,振动停止。
新知讲解
钢尺振动产生声音,钢尺停止振动,发声停止
。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发声时固体都在振动。
(3)将一把钢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液体和气体振动能产生声音吗?
结论:发声时液体和气体都在振动。
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声时物体都在振动
新知讲解
1.声源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2.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蝉是通过腹部的发音器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发声的吗?
蜜蜂是通过双翅的根部的小黑点上下振动发出声音的。
新知讲解
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至若虫,经数次蜕皮,不经过蛹而变为成虫。
新知讲解
二、声音的传播
活动(1)如图所示能听到敲击声吗?此声音是由什么物体传播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能听到敲击声,声音是由课桌传播的,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新知讲解
思考: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说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潜艇声纳
新知讲解
(1)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听声音有什么变化。
(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活动: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吗?
新知讲解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视频
新知讲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空气充足
抽掉一部分
几乎被抽尽
完全抽尽
少量进入
空气充足
完全听不到电铃声
真空不能传声
空气能够传声
空气能够传声
电铃声会逐渐减弱
声音会逐渐增强
结论: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新知讲解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介质。例如: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2.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思考与讨论1
我们为什么能够听到各种奇妙的声音?在月球上的宇航员能面对面交流吗?
新知讲解
参考答案:因为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奇妙的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由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宇航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他们只能通过无线电设施进行交流。
新知讲解
我们在观看科幻电影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太空中有飞行器发生了爆炸,附近飞行器里的人立即看到并听到了爆炸。你认为这个场景合理吗?
参考答案:这个场景不合理。
在太空中不能听到爆炸的声音,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思考与讨论2
新知讲解
活动
土电话
当一个同学对着纸杯讲话时,另一个同学将纸杯罩在耳朵上,这时能听到同学的说话声音吗?为什么?
——————————————
能,因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新知讲解
三、声波
活动:(1)在水槽中加入水,放上一个软木塞,然后用铅笔不断轻触水面。
水面上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________,向外传播。
水槽中的软木塞会怎样运动?
_________________
水波
原地附近上下运动
新知讲解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喇叭将会发生______,烛焰将会发生_______。这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动
摆动
声音传播形式与水波相似
新知讲解
视频:会跳舞的火焰。
新知讲解
喇叭
疏部
密部
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疏密相间的波动
耳朵
新知讲解
喇叭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波动,空气波动引起空气中的烛焰晃动。当喇叭的振动面向外侧运动时,压缩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喇叭的振动面向内侧运动时,这部分空气变疏。振动面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向远处传播。
新知讲解
1.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声波是疏密相间的波
新知讲解
3.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声具有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4.
声波的用途
(1)医疗上用超声波碎石机碎石;
(2)用声波来探测海水深度
(3)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玻璃、陶瓷制品的表面污垢。
探测海水深度
新知讲解
四、声音传播的快慢
340米/秒
1500米/秒
5200米/秒
空气
水
钢材
15℃
25℃
25℃
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1.
声速:声音在一秒内通过的距离。
新知讲解
物质
温度(℃)
速度
(米/秒)
物质
温度
(℃)
速度
(米/秒)
空气
-10
325
水
0
1450
0
331
冰
0
3160
15
340
铁
0
4900
20
344
铜
0
3800
30
349
松木
0
3320
新知讲解
4.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
(1)声音传播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一般同种物质中温度越高,传播越快。例如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越快。
(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固体
>
液体
>
气体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温度升高1℃,声速增加约0.6米/秒。
新知讲解
5.回声
(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
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当声速为340
m/s时,障碍物距人耳至少为17
m)。当障碍物离声源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觉得声音更响亮。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1)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
参考答案:会听到一次、两次,最多3次敲打的声音。
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与铁管中填充的物质有关,如空气、水等。
新知讲解
(2)对着山崖高声喊叫,我们会听到什么?
参考答案:我们会听到回声。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传到人的耳朵里,人便听到了声音。
新知讲解
(3)如何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参考答案:.可利用回声知识,如对着某一山崖高声喊叫,测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和人到山崖的距离,即可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课堂练习
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__
;蝙蝠靠____________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
。
大(或快)
回声定位
空气
雨滴
声带
课堂练习
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上噪声很大
B.月球上的空气不含氧气
C.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温度太低
C
课堂练习
4.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A
课堂练习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物体不振动,就一定不能发声
B.我们平常听到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播声音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C
课堂练习
6.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B.声音能在墙壁中传播
C.要想听到声音,必须有振动的物体和传播声音的介质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D
课堂总结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波是疏密相间的纵波,水面波是横波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一般是:固体
>
液体
>
气体。
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波
1.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声波具有能量。
板书设计
2.声波是疏密相间的纵波,水面波是横波。
3.
声波的用途
四、声音传播的快慢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2.温度越高,传播越快。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固体
>
液体
>
气体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