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期末分题型专题复习——金属及其氧化物
填空题
一、填空题
1.
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________;硬度最大的金属___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___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___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________。
【答案】银
;铬
;钨
;汞
;钙
;铝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__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
【答案】(1)导电 (2)氧气和水
3.
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由强到弱的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顺序中: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_________。
(2)位于_________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_里置换出来。
【答案】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强
(2)氢前
(3)盐溶液
4.
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会留有黑色残渣,该残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碳;
5.
某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③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相同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1)要通过实验①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果金属A是铁,则B是
溶液。
(2)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可推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3)在实验③中,因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答案】(1)CuCl2(合理即可);(2)Cu>Ag;(3)镁片与稀盐酸反应更剧烈。
6.
要除去FeSO4中含有的CuSO4杂质。可以在其溶液中加入________,充分反应后,再用________方法除去杂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铁;过滤;Fe+CuSO4=
FeSO4+Cu
7.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2)在实验室中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铜外,还需要一种试剂,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①AgNO3溶液②CuSO4溶液③Al2(SO4)3溶液.
【答案】(1)水;氧气(2)②;Fe+CuSO4=FeSO4+Cu
8.
固体化合物A由两种素组成,化合物B是盐。为了确定它们的成份,各取适量两种固体粉末混合均匀,按以上步骤图(见上图)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流程: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1)CaO(2)CaCl2+2Ag(NO3)2=2AgCl↓+Ca(NO3)2
9.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原因是:①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________(选填“大”或“小”);②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________(选填“高”或“低”);③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纯金属________(选填“强”或“弱”).
【答案】大;低;强
10.人类社会的发展来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
(2)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硬铝B.铁C.不锈钢D.焊锡
(3)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的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由此可知,利用金属的早晚主要和________有关.
(4)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国,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1)单质;金的化学性质稳定(2)B(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或冶炼的难易程度)(4)Cu;Fe+2AgNO3=Fe(NO3)2+2Ag
11.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Ca2+、H+、CO32-、SO42-
,
现取两份溶液各100ml,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Ⅰ.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
Ⅱ.第二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沉淀物6.63g,再经足量稀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在所得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第Ⅱ步中得到的沉淀物6.63g,其中的成分有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根据第Ⅰ、Ⅱ步实验操作能否判断原溶液中存在Cl-________。
(3)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
【答案】
(1)BaSO4和BaCO3(2)不能(3)K+
12.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回答有关问题:
①干冰
②铁水
③雨后洁净的空气
④四氧化三铁
⑤液氧
⑥冰水混合物
⑦含铁元素63%的氧化铁
⑧硫酸铜晶体
上述物质中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答案】
③⑦;①④⑥⑧
13.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aCO3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 (2)D (3)C+O2CO2(合理即可)
14.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是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应改进的方法是
。
【答案】BaSO4;Na2CO3、MgCl2;Na+、H+、Ba2+;方法一:将上述实验中的稀盐酸改成稀硝酸;
方法二:取原固体少量加足量水溶解,先加过量的稀硝酸,再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取滤液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Cl。;
15.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
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步骤Ⅰ,可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有
。
(2)根据以上信息,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答案】氯化钡;该样品中一定含有BaCl2和NaOH,至少含有Na2CO3和K2SO4其中一种;取少量步骤I所得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固体不溶解,则样品中含K2SO4;若固体完全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若部分溶解,则样品中含Na2CO3和K2SO4;
16.课外小科约老师继续探究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他们各自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网上,在其中插入烧红的玻璃棒,反应立即发生。拿掉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反应过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产生。反应结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体。老师得到的黑色固体不会被磁铁吸引,而小科的却会被磁铁吸引。
铁和硫的反应是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
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
。
(3)
对比老师的实验结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有剩余的铁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科想验证是否有铁剩余。老师启发小科:硫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该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于是,小科认为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a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
①小科依次连接各装置的导管口:e→_________(填“c→d”或“d→c”)→b→a。
②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证猜想。请你帮小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小科改进了实验设计,继续进行探究……
【答案】放热;SO2
;c→d
因为反应前锥形瓶中含有空气,加入稀硫酸时,锥形瓶中的一部分空气会被排出
17.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________性.
(2)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得知以下两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
Ⅰ.铁和硫酸铜溶液Ⅱ.铝和硫酸亚铁溶液
①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
③小刚继续探究某未知金属X与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下列实验方案及预测如果与事实相符,就可以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将X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
B.将X放入CuSO4溶液中不能反应
C.将X放入FeSO4溶液中能反应
D.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
E.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
【答案】导电;Fe+CuSO4═FeSO4+Cu;铝>铁>铜;BCE
18.
将金属铜进行如图甲实验:向得到的C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
写出Cu→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C溶液中可能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答案】CuCl2[或Cu(NO3)2]
19.在学习“金属的冶炼”时,
(?http:?/??/?www.21cnjy.com?)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实验所取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
g。(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
(1)该实验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__性,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的方法:先测出
(?http:?/??/?www.21cnjy.com?)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
g,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54.4
g,请你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乙同学的方法:先称量出玻璃管及样品的
(?http:?/??/?www.21cnjy.com?)总质量为m1,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m2,利用m1-m2的值,求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其中m1-m2的值是指______________的质量。
(4)同学们查阅到CO除了具有可燃性、难溶于
(?http:?/??/?www.21cnjy.com?)水等性质外,还具有毒性,因此,本实验中还需对尾气进行处理,请你提出一种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还原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2)80%(3)氧化铜中氧元素 (4)将尾气点燃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先使A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再加热氧化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①装置C中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前为29.4
g,反应后为27.8
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为32.2
g,反应后为34.0
g;用实验数据表示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要求写计算式,不要求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体现了浓硫酸有________性,若没有装置B,所测得的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Zn+H2SO4===ZnSO4+H2↑
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_(34.0__g-32.2__g-29.4__g+27.8__g)∶(29.4__g-27.8__g)_
吸水;偏大_
21.如图所示为A、B、C、D、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的(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本流程涉及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反应)
(1)参照上述平图,写出制备氯化铁的2种方法:
、
。
(2)从初中科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符合甲+乙→盐+水的组合是
(填序号);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是
(填序号)。
①A+B ②A+C ③C+D ④A+E
⑤A+D ⑥D+E
【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Fe(OH)3+3HCl=FeCl3+3H2O;A+C、A+D;②④⑤⑥;
22.某同学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两块表面积相同并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定两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1)利用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实验室测量氢气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量气管和水准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氢气体积,为了准确地测量氢气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答案】(1)b接c
(2)AB
23.含有:①四氧化三铁,②水,③食盐水,④高锰酸钾,⑤铝丝,⑥洁净的空气,⑦液氧,⑧二氧化锰八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答案】⑤⑦;①②④⑧;①②④⑤⑦⑧;③⑥
2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________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
来达到实验目的。(选填字母序号)
A.Al2(SO4)3溶液
B.FeSO4溶液
C.CuSO4溶液
(4)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导电性(2)氧气(3)B(4)Fe2O3+6HCl=2FeCl3+3H2O
26.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答案】(1)盐;(2)放热。
27.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回答有关问题:
(1)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如图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有下列物质: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四氧化三铁⑤液氮⑥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其中属于混合物是________,属于纯净物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答案】
(1)B;A;CD(2)①③⑥;②④⑤;⑤;②④
28.
如图所示是小宇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
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
(2)
小宇的分类整理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_____。
(3)
实验室现购进一些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钠、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化物
(2)C2H5OH
(3)
硫化钠、氯酸钾
29.氯酸钾可用于制作烟花、火柴,也可用作导弹推进剂,同时它也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如图是用石灰浆[Ca(OH)2悬浊液]制备氯酸钾的工业流程图。
(1)反应①中用石灰浆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
(2)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
(3)洗涤KClO3固体时,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洗涤剂最好用____(填字母)。
A.冰水
B.热水 C.KClO3饱和溶液
(4)上述流程中回收后可以再作为原料使用的物质是___(填化学式)。
【答案】氢氧化钙微溶,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含量太少,反应后生成物相对较少(或石灰浆中氢氧化钙多,有利于生成更多的生成物)_;过滤;C;Ca(OH)2_
30.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t.
【答案】C;①④;MgCl2;Fe、Cu;2660
31.质量相同的镁、铝和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图中横坐标表示与酸反应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则产生的氢气________多,产生氢气________快,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
【答案】镁
镁
A
32.在实验课中,各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炼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
则:固体C是
,操作③的名称是
,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
。
【答案】铁;过滤;锌。
3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现象如图所示(ABC表示沉淀变化,OBC表示气体变化)
(1)由此推断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是
。
(2)在C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答案】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氯化钡、氯化氢;
34.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确定实验室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小程同学进行了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部分变质。根据你的分析,他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使用了________试剂进行实验才能得出相应结论。(填化学名称)
【答案】2NaOH+CO2
=Na2CO3+H2O;盐酸或氯化钙和酚酞
35.如今,青少年近视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
【答案】
(1)①②④(2)延展
36.a、b、c三种金属,现取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同时跟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H2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
(2)如果a、b、c三种金属在反应中都生成了+2价的阳离子,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如果a、b、c是铁、锌、镁,则图中的a最有可能的是
。
【答案】(1)bb>a;(3)镁。
3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
(?http:?/??/?www.21cnjy.com?)对“铁粉和硫反应”所做的改进实验,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后混合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为确保冷却后的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实验中的硫粉要稍微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放热 确保铁粉完全参加反应
38.
较活泼金属能否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小美、小丽同学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实验一】
把一块比绿豆略大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并发出嘶嘶声,烧杯发烫,表层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絮状物慢慢下沉渐渐增多,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正准备整理器材,她们突然发现蓝色沉淀渐渐变黑。
【提出问题】
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二】
搭建分离装置,经过_________、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
【查阅资料】
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炭粉等。
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炭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
【实验三】
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入试管,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从而证实了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变成黑色固体的呢?
【查阅资料】
Cu(O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为66℃。
【实验反思】
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①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②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实验二】过滤
【查阅资料】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三】稀HCl(或稀H2SO4)
小丽
【实验反思】硫酸铜溶液用量不能太少
39.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性.
(2)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
(3)2007年12月,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打捞出水.图C中铁制品表面的锈层可用稀酸清洗除去,写出稀盐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1)导热(2)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3)Fe2O3+6HCl═2FeCl3+3H2O
40.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Mg
Zn
Fe
(H)
Cu
Hg
Ag
(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
(3)Cu、Fe、Ag三种金属中,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
(4)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填字母序号)
A.Cu、Hg、AgB.Fe、Cu、AgC.Mg、Zn、Fe.
【答案】(1)Mg(2)Cu(3)Fe(4)B
41.现有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仪器和药品,对A
、B
、C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下列探究实验,已知丁试管里所加溶液为金属B的可溶性盐溶液。
(1)只有试管甲中的物质不反应,由此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中,可以省略的一组实验是___________。
【答案】(1)
C>B>
(
H
)
>A
(2)乙
42.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
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
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猜想b成立,写出木炭还原
(?http:?/??/?www.21cnjy.com?)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
(?http:?/??/?www.21cnjy.com?)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
(?http:?/??/?www.21cnjy.com?)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所示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用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
【答案】(1)Ca(OH)2+CO2===CaCO3↓+H2O(2)CuO+CCu+CO↑(3)CO2、CO(或写名称也可)
(4)将气体通入装置,加热前观察澄清石灰水
(?http:?/??/?www.21cnjy.com?)是否变浑浊(确定CO2是否存在);点燃酒精灯给CuO加热,观察黑色粉末是否变红
(确定CO是否存在)(其他描述合理均可)
43.金属及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目前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的硬度________(填“大”或“小”);
(3)铝制器皿在空气中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薄膜,它的成分是________,铁制品表面易生锈,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4)将mg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再将滤渣A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3.2g.则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
,
原氧化铜的质量m=________g.
【答案】
(1)Cu、Fe、Al(2)大(3)Al2O3;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4)铁和铜;4
44.在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左端下降的原因
。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
(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答案】(1)2Cu+O22CuO;(2)不能。
45.用如图所示的玻璃管进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1)当A处的黑色固体变红时,可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发现: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除了铜以外还可能含有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可以与硫酸发生如下反应:
Cu2O+H2SO4Cu+CuSO4+X,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H2O
46.
某兴趣小组利用硫酸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少量FeS及SiO2),在实验室制备碱式硫酸铁[化学式为Fex(OH)y(SO4)z·nH2O],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
焙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可用石灰乳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步骤中用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酸溶时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填化学式),酸溶时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过滤后获得的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
反应Ⅰ中加双氧水是为了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______(填离子符号)。双氧水作为该反应氧化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流程中获得碱式硫酸铁前省略的操作是____、冷却结晶、____和低温烘干。
(5)
为确定碱式硫酸铁的化学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692g碱式硫酸铁样品,将其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并充分混合。
②向①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沉淀2.330g。
③若向步骤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称重,得固体0.640g。
碱式硫酸铁[Fex(OH)y(SO4)z·nH2O]样品中的y:z为______。
【答案】
Ca(OH)2+SO2===CaSO3↓+H2O
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含量高,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硫
4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碱石灰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碱石灰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
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由CaO与NaOH固体混合而成的,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
[提出猜想]
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________。
[实验探究]
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
(?http:?/??/?www.21cnjy.com?)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解释与结论]
根据以上探究:
①你认为该包碱石灰样品中一
(?http:?/??/?www.21cnjy.com?)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探究过程③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应用]
下列气体:①氢气、②氧气、③一氧化碳、④氯化氢、⑤二氧化硫、⑥氨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④⑤
D.⑤⑥
【答案】[提出问题]
这包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Na2CO3
[实验探究]
①CaO、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释与结论]
①Na2CO3、Ca(OH)2 CaCO3
②NaOH、NaCl、BaCl2
[迁移应用]
C
48.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_______。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9.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
类图,例如C点可能标示+2价的碳的氧化物,请回答:
(1)A点所表示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
(2)B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
(3)D和水反应能生成E,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
(4)若F点表示的物质为含有4种元素的钠盐,该盐的用途有
______
(任写一种)。
(5)查资料可知: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
价,只有还原性,则CO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答案】(1)CH4(2)单质(3)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4)治疗胃酸过多或用作发酵粉等(5)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50.一模现有铁、石灰水、硝酸钡溶液、
(?http:?/??/?www.21cnjy.com?)碳酸钠溶液、稀盐酸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分别是图中A、B、C、D、E中的一种物质,它们间的连线表明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图A2-5-5
(1)请你推断图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Cl Na2CO3(2)Fe+2HCl===FeCl2+H2↑Ca(OH)2+Na2CO3===CaCO3
(?http:?/??/?www.21cnjy.com?)↓+2NaOH
PAGE
第
1
页,共
1
页浙教版科学(九上)期末分题型专题复习——金属及其氧化物
填空题
一、填空题
1.
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________;硬度最大的金属___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___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___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________。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__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3.
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由强到弱的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顺序中: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_________。
(2)位于_________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_里置换出来。4.
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会留有黑色残渣,该残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某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③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相同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1)要通过实验①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果金属A是铁,则B是
溶液。
(2)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可推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3)在实验③中,因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6.
要除去FeSO4中含有的CuSO4杂质。可以在其溶液中加入________,充分反应后,再用________方法除去杂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7.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2)在实验室中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铜外,还需要一种试剂,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①AgNO3溶液②CuSO4溶液③Al2(SO4)3溶液.
8.
固体化合物A由两种素组成,化合物B是盐。为了确定它们的成份,各取适量两种固体粉末混合均匀,按以上步骤图(见上图)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流程: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9.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原因是:①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________(选填“大”或“小”);②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________(选填“高”或“低”);③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纯金属________(选填“强”或“弱”).
10.人类社会的发展来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
(2)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硬铝B.铁C.不锈钢D.焊锡
(3)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的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由此可知,利用金属的早晚主要和________有关.
(4)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国,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1.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Ca2+、H+、CO32-、SO42-
,
现取两份溶液各100ml,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Ⅰ.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
Ⅱ.第二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沉淀物6.63g,再经足量稀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在所得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第Ⅱ步中得到的沉淀物6.63g,其中的成分有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根据第Ⅰ、Ⅱ步实验操作能否判断原溶液中存在Cl-________。
(3)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
12.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回答有关问题:
①干冰
②铁水
③雨后洁净的空气
④四氧化三铁
⑤液氧
⑥冰水混合物
⑦含铁元素63%的氧化铁
⑧硫酸铜晶体
上述物质中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13.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aCO3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是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应改进的方法是
。15.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
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步骤Ⅰ,可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有
。
(2)根据以上信息,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16.课外小科约老师继续探究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他们各自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网上,在其中插入烧红的玻璃棒,反应立即发生。拿掉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反应过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产生。反应结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体。老师得到的黑色固体不会被磁铁吸引,而小科的却会被磁铁吸引。
铁和硫的反应是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
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
。
(3)
对比老师的实验结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有剩余的铁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科想验证是否有铁剩余。老师启发小科:硫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该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于是,小科认为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a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
①小科依次连接各装置的导管口:e→_________(填“c→d”或“d→c”)→b→a。
②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证猜想。请你帮小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小科改进了实验设计,继续进行探究……
17.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________性.
(2)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得知以下两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
Ⅰ.铁和硫酸铜溶液Ⅱ.铝和硫酸亚铁溶液
①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
③小刚继续探究某未知金属X与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下列实验方案及预测如果与事实相符,就可以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将X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
B.将X放入CuSO4溶液中不能反应
C.将X放入FeSO4溶液中能反应
D.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
E.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
18.
将金属铜进行如图甲实验:向得到的C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
写出Cu→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C溶液中可能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19.在学习“金属的冶炼”时,
(?http:?/??/?www.21cnjy.com?)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实验所取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
g。(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
(1)该实验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__性,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的方法:先测出
(?http:?/??/?www.21cnjy.com?)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
g,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54.4
g,请你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乙同学的方法:先称量出玻璃管及样品的
(?http:?/??/?www.21cnjy.com?)总质量为m1,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m2,利用m1-m2的值,求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其中m1-m2的值是指______________的质量。
(4)同学们查阅到CO除了具有可燃性、难溶于
(?http:?/??/?www.21cnjy.com?)水等性质外,还具有毒性,因此,本实验中还需对尾气进行处理,请你提出一种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先使A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再加热氧化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①装置C中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前为29.4
g,反应后为27.8
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为32.2
g,反应后为34.0
g;用实验数据表示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要求写计算式,不要求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体现了浓硫酸有________性,若没有装置B,所测得的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如图所示为A、B、C、D、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的(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本流程涉及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反应)
(1)参照上述平图,写出制备氯化铁的2种方法:
、
。
(2)从初中科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符合甲+乙→盐+水的组合是
(填序号);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是
(填序号)。
①A+B ②A+C ③C+D ④A+E
⑤A+D ⑥D+E
22.某同学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两块表面积相同并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定两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1)利用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实验室测量氢气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量气管和水准管也可以用来测量氢气体积,为了准确地测量氢气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23.含有:①四氧化三铁,②水,③食盐水,④高锰酸钾,⑤铝丝,⑥洁净的空气,⑦液氧,⑧二氧化锰八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________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
来达到实验目的。(选填字母序号)
A.Al2(SO4)3溶液
B.FeSO4溶液
C.CuSO4溶液
(4)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6.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27.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回答有关问题:
(1)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如图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2)有下列物质: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四氧化三铁⑤液氮⑥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其中属于混合物是________,属于纯净物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8.
如图所示是小宇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
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
(2)
小宇的分类整理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_____。
(3)
实验室现购进一些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钠、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9.氯酸钾可用于制作烟花、火柴,也可用作导弹推进剂,同时它也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如图是用石灰浆[Ca(OH)2悬浊液]制备氯酸钾的工业流程图。
(1)反应①中用石灰浆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
(2)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
(3)洗涤KClO3固体时,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洗涤剂最好用____(填字母)。
A.冰水
B.热水 C.KClO3饱和溶液
(4)上述流程中回收后可以再作为原料使用的物质是___(填化学式)。
30.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t.
31.质量相同的镁、铝和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图中横坐标表示与酸反应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则产生的氢气________多,产生氢气________快,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
32.在实验课中,各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炼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
则:固体C是
,操作③的名称是
,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
。3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现象如图所示(ABC表示沉淀变化,OBC表示气体变化)
(1)由此推断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是
。
(2)在C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34.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确定实验室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小程同学进行了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部分变质。根据你的分析,他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使用了________试剂进行实验才能得出相应结论。(填化学名称)
35.如今,青少年近视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
36.a、b、c三种金属,现取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同时跟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H2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
(2)如果a、b、c三种金属在反应中都生成了+2价的阳离子,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如果a、b、c是铁、锌、镁,则图中的a最有可能的是
。3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
(?http:?/??/?www.21cnjy.com?)对“铁粉和硫反应”所做的改进实验,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后混合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为确保冷却后的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实验中的硫粉要稍微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较活泼金属能否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小美、小丽同学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实验一】
把一块比绿豆略大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并发出嘶嘶声,烧杯发烫,表层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絮状物慢慢下沉渐渐增多,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正准备整理器材,她们突然发现蓝色沉淀渐渐变黑。
【提出问题】
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二】
搭建分离装置,经过_________、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
【查阅资料】
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炭粉等。
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炭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
【实验三】
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入试管,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从而证实了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变成黑色固体的呢?
【查阅资料】
Cu(O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为66℃。
【实验反思】
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①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②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③__________________。
39.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性.
(2)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
(3)2007年12月,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打捞出水.图C中铁制品表面的锈层可用稀酸清洗除去,写出稀盐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0.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Mg
Zn
Fe
(H)
Cu
Hg
Ag
(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
(3)Cu、Fe、Ag三种金属中,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
(4)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填字母序号)
A.Cu、Hg、AgB.Fe、Cu、AgC.Mg、Zn、Fe.
41.现有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仪器和药品,对A
、B
、C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下列探究实验,已知丁试管里所加溶液为金属B的可溶性盐溶液。
(1)只有试管甲中的物质不反应,由此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中,可以省略的一组实验是___________。
42.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
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
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猜想b成立,写出木炭还原
(?http:?/??/?www.21cnjy.com?)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
(?http:?/??/?www.21cnjy.com?)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
(?http:?/??/?www.21cnjy.com?)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所示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用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
.金属及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目前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的硬度________(填“大”或“小”);
(3)铝制器皿在空气中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薄膜,它的成分是________,铁制品表面易生锈,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4)将mg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再将滤渣A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3.2g.则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
,
原氧化铜的质量m=________g.
44.在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左端下降的原因
。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
(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45.用如图所示的玻璃管进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1)当A处的黑色固体变红时,可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发现: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除了铜以外还可能含有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可以与硫酸发生如下反应:
Cu2O+H2SO4Cu+CuSO4+X,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6.
某兴趣小组利用硫酸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少量FeS及SiO2),在实验室制备碱式硫酸铁[化学式为Fex(OH)y(SO4)z·nH2O],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
焙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可用石灰乳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步骤中用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酸溶时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填化学式),酸溶时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过滤后获得的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
反应Ⅰ中加双氧水是为了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______(填离子符号)。双氧水作为该反应氧化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流程中获得碱式硫酸铁前省略的操作是____、冷却结晶、____和低温烘干。
(5)
为确定碱式硫酸铁的化学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692g碱式硫酸铁样品,将其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并充分混合。
②向①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沉淀2.330g。
③若向步骤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称重,得固体0.640g。
碱式硫酸铁[Fex(OH)y(SO4)z·nH2O]样品中的y:z为______。
4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碱石灰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碱石灰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
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由CaO与NaOH固体混合而成的,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
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
[提出猜想]
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和________。
[实验探究]
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
(?http:?/??/?www.21cnjy.com?)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解释与结论]
根据以上探究:
①你认为该包碱石灰样品中一
(?http:?/??/?www.21cnjy.com?)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探究过程③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应用]
下列气体:①氢气、②氧气、③一氧化碳、④氯化氢、⑤二氧化硫、⑥氨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④⑤
D.⑤⑥
48.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_______。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
类图,例如C点可能标示+2价的碳的氧化物,请回答:
(1)A点所表示的物质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
(2)B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
(3)D和水反应能生成E,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
(4)若F点表示的物质为含有4种元素的钠盐,该盐的用途有
______
(任写一种)。
(5)查资料可知: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
价,只有还原性,则CO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50.一模现有铁、石灰水、硝酸钡溶液、
(?http:?/??/?www.21cnjy.com?)碳酸钠溶液、稀盐酸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分别是图中A、B、C、D、E中的一种物质,它们间的连线表明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图A2-5-5
(1)请你推断图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第
1
页,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