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案
课 题 15.2电流和电路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材分析 为电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相对抽象些,需要做好铺垫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路有哪些部分组成和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认识通路、断路、短路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学习难点 短路及其危害
教具准备 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引入新课
一 、新课教学
1. 电路的组成: 活动一 :
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
思考 :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 ?
思考 :电路各元件组成作用。
巡视指导
通过实验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
5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
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
电路的定义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
电路元件的作用
二 、电路的状态:
a.通路
b.开路
c.短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
1.开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故意用断丝灯炮)、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小灯泡不亮。
2.通路现象:换上一只好的灯泡,把它用导线、开关和电池相连。提问: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熄灭?
3.短路现象: 学生活动:列举常见的电源
讨论灯发光的必要条件
思考 、观察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分析: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因此灯不亮。
从能的转化角度理解电路的组成
提出问题,让灯不亮的方法。
演示短路及危害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
3.电路图
问题:请大家想一个法子,把你连接的电路记录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明白,最能说明问题。
出示电脑幻灯片,电路实物图。巡回指导。
记住各种元件符号:
4.电流
三 、小结
1.电路的组成
2.电路的状态
3.电路图
四 、当堂练习
五 、布置作业
思考:
让两个串联灯泡,只有一个是亮的。
认识电路元件的符号
画电路图的要求
1.用规定的符号
2.电路四大元件缺一不可
3.不允许有短路现象
4.导线横平竖直
5.电路的拐角处不允许有电路元件
6.整个电路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练习标出各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巩固练习
示范画出通路的电路图
思维导图的建立
巩固与提升
当堂检测
检测内容(可粘贴)
1、 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2、 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 极经过用电器流向 极。
4、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
检测结果分析:
教学效果较好。
作业布置
请您在布置作业前先试做,建议根据学情布置个性化作业,为学生减负。
学案内容
板书设计 电流和电路
? 一、电流
? 二、电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
三、电路图
课后反思 本科教学以学生熟悉器材为主,学生动手实验气氛较好,这节课的重点是电路图,可是如果对于电路中的一些知识如果没有介绍清楚,去画电路图学生肯定掌握不好。所以在备课时,我先安排实验,然后一一介绍各个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边连边告诉各个元件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