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致空气》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致空气》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31 13: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7课《致空气》教案
课题:《致空气》
一、教学目标(三维):  1.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3. 学习诗人把空气写得可触可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 难点:巧妙的构思。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  1.谜语导入:  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2.作者简介。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  (二)读  1.教师配乐范读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教师指名朗读。(有条件可以配乐)学生评价。?  (三)悟  (A)整体感知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首写得比较抽象难懂。)  (B)阅读分析  1.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作一些现代诗歌阅读方面的指导。  2.速读课文思考:  (1)从诗中找出暗示人物经历的句子,暗示了一种怎样的经历 ?  (2)在诗人经历这一切时,诗中说道:“你不肯把我抛弃;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文中的“你”指什么 仅仅指空气吗 ?  学生讨论回答:空气可能代表友情,亲情、希望、信仰等。诗人借空气这一具体事物来歌颂友情、亲情、人的信念和理想等。?(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知课文,感悟课文思想内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C)问题研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如有难度、深度组内不能自行解决的,可提交全班共同探讨。?  (1)生提:“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 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  生答: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2)生提:“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生答:主人公获得自由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3)生提:“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答: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教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部影片。请同学们从2-5小节中任选一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主人公所经历的情景。可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学生活动  (D)小结  (1)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等的歌颂。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信念、对希望的歌颂)  (2)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请你谈一谈。?  (四)赏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朗读,谈谈喜欢的原因或感受。(学生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练  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仙人掌、白杨、蜡烛、楼梯、太阳、月亮、向日葵等,让学生任选一个,赋予新的象征意义,来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六)布置作业?  《致空气》运用象征的手法赞美友谊和真情。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首诗或一段话,来歌颂友谊和真情。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随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