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一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
单元
四
课题
《卡通卡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卡通的基本知识、卡通的历史,分析卡通的造型特点。
(2) 使学生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造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观察卡通形象特点的过程,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
(2) 学习卡通的表现方法,尝试用水彩笔、彩色铅笔、蜡笔等作画工具,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初步尝试设计或改画出不同且富有个性的卡通造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喜爱卡通、美化生活的情感,体验设计卡通的乐趣。
(2)通过卡通画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让学生体验卡通给生活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认识卡通,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感受其造型美及色彩美。
2. 初步掌握卡通形象所具有的拟人、夸张、幽默等艺术特点,创作个性鲜明的卡通作品。
难点: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如何改画出富有趣味性、个性化的卡通造型,突出卡通形象的创意性与生动性。
资源的整合与撷取
(学情分析)
素材取用:
【学习素材】
卡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十分喜爱卡通画,尤其是现在的儿童更是在卡通世界里成长的一代,因此学生对卡通形象并不陌生,但要真正上好本节课,使学生充分掌握卡通画的本质,还需做好如下的学情分析:
1. 兴趣浓,但基础弱。一年级的学生对卡通画兴趣浓厚,但并没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学生喜欢看卡通,对卡通非常熟悉,但是他们对卡通的产生以及创作过程缺乏了解。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卡通感知形象,让学生初步尝试创作卡通形象,并能设计出简单的造型。
2. 感知深,但画法“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信手拈来的造型想象能力,即使看再多的卡通形象,学生作业时还是无从下手,只能依赖临摹教师提供的卡通形象。学生在实际作画中会遇到人物夸张表情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等困难和问题。殊不知,其实孩子自己就是一个潜在的卡通造型师,对于所有熟悉的物品,只要学会了为之加上表情和动作的方法之后,都可以将其变成一个新的卡通形象。这就是说,教师要重在教会学生方法,即授之以渔。所以,在这节课中,教师可选择一个看似童话的卡通故事,为学生设定“摘苹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迅速走进卡通世界的“一切皆有情感”的感觉中去,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迈开亲近卡通、并想表现卡通的第一步。游戏猜谜的环节,激励学生学会观察卡通形象的外形特点,接着教师再以儿童的视角,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将设计卡通形象的方法归纳为:拟人、夸张、幽默等,让孩子们认同并运用。
3. 模仿易,但创新难。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经典的卡通形象,诸如《西游记》、《哪吒闹海》、《精卫填海》、《花木兰》等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流传千百年,已植根于学生的认知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善于模仿,不喜爱创新,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学着老师的思路临摹或临摹自己喜欢的卡通画。教师要积极地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儿童的知识、技能、个性及文化的和谐发展。?
【所需素材】
铅笔、各类彩色画笔、图片资料
【拓展素材】
各类动画片、卡通读物和生活用品
技术选择
技术使用:
【多媒体资源】
图库资料的欣赏 、 背景音乐、投影仪
【教学策略】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卡通,并听教师解释卡通以及卡通形象的含义。
课堂实施
集体分享
个性修改
教学基本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图片)
(1)这个美丽的村子里住着一个小男孩,我们来听他介绍一下自己吧。
(2)不过最近有件事让敢敢特别烦恼,我们来看看是什么事让敢敢这么头疼呢?(出示图片)
(3)瞧!敢敢出发咯!
2、多么冷的天啊,奶奶家又远,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陪敢敢去,好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在趣味中引出卡通的“引子”,为学习卡通做了前馈孕伏。
3、看!(出示图片)敢敢妈妈把地图都准备好了,我们赶紧跟上去吧。
4、(播音效)听,什么声音?敢敢呢?
(1)小朋友们,我们找找敢敢,他在哪?
(2)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躲在大树后面?(出示图片)
(3)我们来听听敢敢怎么说的?(播放音效)
5、小朋友们,你们有线索吗?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真的有怪兽吗?(出示图片)
(1)出示图片
(2)让我们走进看一看。(出示图片)原来是树上的苹果掉到水中的声音,不是怪兽。咦!苹果们会在水里干什么呢?(出示图片)
(3)赶紧告诉敢敢吧。敢敢终于出来了。我听到一个声音,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听。(播音效)
6、多一个好朋友跟我们一起去真好。那现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们,在我们人类的世界,可以分为(出示图片),那么苹果的世界中,它们会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画一画好吗?
(1)学生创作
(2)将作业粘贴在黑板上
(3)教师讲解并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猜卡通的游戏,教会学生全面正确的观察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卡通的外在形态特征。
7、敢敢好开心啊。沿着小河我们就快到一片小树林咯。(播音效)诶!敢敢呢?怎么又不见了?难道又被这个声音吓得多起来了吗?
(1)谁来帮帮敢敢?是什么声音啊?
(2)你能找出是谁的声音?(出示图片)
(3)原来是啄木鸟发出的声音啊。它在树林里面干什么呢?
(4)看,它已经飞到了敢敢的手臂上。(出示图片)
(5)原来它也想跟着我们走,那老师想问问大家,啄木鸟医生是男医生还是女医生?
8、学生创作
(1)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创作
(2)小结:自评、互评。
(3)小朋友画的真有意思,让它们也跟着我们陪敢敢去奶奶家吧!
9、有了小朋友的陪伴,我们也快到目的地了。看,这里有座桥,我们赶紧过去吧。(播放音效)
(1)那是什么在叫?
(2)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图片)
(3)原来是可爱的小鸭子啊。它们看着我们好奇呢。谁来告诉它们我们去哪?
(4)它们也想一起去,还带了这么多礼物。(出示图片)怎么拿走呢?
(5)(出示图片)可以像人类一样搬运吗?
(6)小朋友们试试看,一起来画一画。
10、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教师评价。
(2)选择优秀的作品张贴在黑板。
设计意图:教师不断的激励,通过学生的试画,为新知的学习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带着激情的状态进入新知的学习。
11、终于,我们到奶奶家了。瞧!奶奶笑多开心啊!(出示图片)
二、导入课题,讲解内容
1、多亏了各位小朋友们的热心帮忙,但是老师今天还要送大家一个词。(出示图片)
2、你们知道吗?刚才小朋友画的这种有的像人、有的夸张、有的幽默的画叫做卡通。(张贴课题)。它是一个音译词,英文为cartoon。
3、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卡通了,美国画家沃尔特迪斯尼就创作过很多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欣赏一些卡通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
4、你们认得哪些卡通形象?
(1)指名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
三、拓展
1、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它们哦。(出示图片)
(1)说说你知道的卡通形象
(2)小结
2、有兴趣的小朋友们也为自己身边的朋友创作一副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卡通的由来及历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卡通文化。
教的设计
【教学内容】(资源整合,重组以后的内容)
观察:寻找自己家里和生活中的卡通。
欣赏:卡通人物
【基础保障】(必须达成的基本目标)
外形:能够基本表现出设施的基本外形。
【重难点突破】(聚焦课堂重点板块)
理解现代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及设计原则,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身边的环境。
【创新尝试】(推优提高)
学生尝试绘画出设施的透视感。
【评价反馈】(回到整体:学生、内容,强调重难点,关注知识、情感和后进生)
关注生生互评,了解学习后进生的绘画情况,及时的给予鼓励。
【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选用)
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
学的设计
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卡通朋友,你知道吗?生活中也有很多设计师和我们一样喜欢卡通。
作业
设计与展示
1. 用线描形式画一个你喜爱的卡通形象。
2. 可以是自己创造的,也可以改画一个你喜爱的卡通形象。
3. 画得快的同学可以涂上颜色。
在画之前,请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以相互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板书设计
卡通 卡通
范画 学生作品 拟人 夸张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