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积贫、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2、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3、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重点与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利用图表分析教材重点,通过问题探究细化难点。
【知识导学】A级 (一)、变法的命运——曲折→废止
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王安石提出“ ”的思想,坚持变法; 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 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
【思考探究】B级1、阅读P55【学思之窗】,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又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
(1)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
(2)变法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阶级不同(或集团利益不同),对变法就会有不同看法和态度。文彦博代表了守旧保守势力,变法必然会危机其自身利益;王安石代表了锐意改革的革新派,主张变法,富国强兵;宋神宗作为最高统治者,希望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3)宋神宗支持变法。
C级 2、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改革的实质是对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再分配的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改革自身缺陷:变法的理念和措施脱离实际(理念违背经济规律,措施实施时过于激进);③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④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⑤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
C级 3、从王安石身上,你觉得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
(1)不拘泥于传统,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2)敢于和旧势力斗争的精神;(3)关心国计民生,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精神。
【知识导学】A级(二)、二、积贫局面的改善
富国之法的措施 作用 成效 局限
农田水利法 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 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1)限制了 的剥削,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象有所改善。 (1)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青苗法)(2)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 )
方田均税法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 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免役法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 ,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市易法均输法 打破了 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知识导学】A级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成效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
【知识导学】A级 四、变法的评价
1、性质:
2、进步性:
(1)增加了政府的 ,加强了国家的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 的局面;(2)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 ;(3)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1)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 ;(2)变法以 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思考探究】B级 1、我国古代改革的类型
按性质划分主要有: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②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④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课小结】 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前后实行十几年:(1)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又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的解决了冗兵的问题;(3)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造就学以致用的人才;(4)王安石变法使得宋朝的国力由弱转强,一度扭转了统治危机,积贫积弱局面有所改变,短期内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B级
1.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庆历新政 D.王安石变法
2.宋神宗死后,废除新法的北宋宰相是
A.文彦博 B.王安石 C.范仲淹 D.司马光
3.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使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被清丈出来的是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市易法 D.均输法
4.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市易法、均输法
C.青苗法、免役法 D.保甲法、保马法
5.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免役法、青苗法 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C.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6.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A.二者都对 B.二者都错 C.前对后错 D.前错后对
7.有利于改变北宋积弱局面的措施有①保甲法②保马法③将兵法④设军器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9.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10.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青苗法和免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主要是因为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高利贷者的利益B.对农民的剥削过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财政收入得到保证
11.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 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12.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
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
13.对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
A.改革都获得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一帆风顺 D.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4.从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国运艰难是改革变法的催化剂 B.人民群众是变法改革的主力
C.统一安定的政治环境是改革变法的社会基础
D.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变法改革中才能前进、发展,否则就会停滞倒退
15.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收效最大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1、D;2、D;3、B;4、C;5、B;6、A;7、A;8、C; 9、C;10、C;11、B;12、C;13、C;14、D;15、D;
二、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货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行矣。
材料二 (苏轼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 (王安石)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以上材料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1)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2)据材料二分析苏轼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
(3)综上所述,王安石和苏轼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答案提示:(1)抑制大地主、高利贷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大地主、官僚立场上。(3)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王安石通过掏“兼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了封建国家政权,有利于农民发展生产,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回答:⑴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
⑵为了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材料二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质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货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对力日以困穷。”
⑶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贤才”,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乘政……后人但言其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共移气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潮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 ——《日知录·宋世风俗》
⑷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你是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
答案提示:⑴冗兵、冗官、冗费。⑵积贫: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积弱: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械监;⑶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⑷态度:否定(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看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政治军事实力增强,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共27张PPT)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北宋流民图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神宗哭诉:“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搞得天下大乱”
一、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及失败
守旧势力反对变法
王安石
坚持变法
变法遭天谴
指责、造谣、污蔑
祖宗之法不可变
人言不足恤
天变不足惧
祖宗之法不足守
宋神宗死
变法失败
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神入历史:
一:假如你是个农民,王安石变法给你的 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二:假如你是个富商或地主,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三:假如你正在部队服役,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假如你是个农民……
王安石变法给你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有利于巩固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的措施:
保甲法、连坐法。
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
神入历史:
假如你是个富商……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
神入历史:
二.富商地主篇(如果你是个富商,王安石变法
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钱五:“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宰相的改革
一天比一天麻烦。” 往年这个时候,我的钱早
贷出去了, 搞什么青苗法?本想大捞一笔,
今年没一个人借贷。
富贵:我不也一样倒霉!政府颁布了方田均税法,
我 家隐瞒的土地都被清查出来,不得不据实
交税,并且听说现在如果不想去服役,我们官
宦人家也要出钱,数目还不少呢!那可是白花
花的银子呀!我这个心疼哟!
钱五:对了,富贵兄,今年天灾,棉花供不应求,
你去年低价收购的两大车棉花可以赚不少钱
吧,你小子发了。
富贵:哎!别提了,本以为可以大捞一笔,没想到
那个什么市易务的机构不知道从哪搞了两车
皮的棉花,在开封市场上销售,供过于求。
我的棉花只好以跳楼价出售,真是血本无归,
啊!(唱:小商人啊,命真苦啊……)
钱五:现在又该是宫廷采买的时间了,你可以做做
茶叶、丝绸的生意呀。正好今年太皇太后60
大寿,肯定宫里需要不少。你和王发运使的
关系不错,你买进点杭州丝绸、铁观音?
富贵:哎,今年政府颁布了个什么均输法,规定
发运使必须就近采买,他早已经买了信阳
毛尖和开封的汴绣了,我今年是一个子也
赚不到了。
假如你是个富商……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
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均输法等。
神入历史:
神入历史:
假如你正在部队服役……
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主要有?
为什么?
三.军队篇(假如你正在部队服役,王安石变法
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那些变化?)
孙子(将官):兄弟们,快来看,这是政府新发
给我们的武器,梨花枪,好好神奇哦……还
有这马!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有
了这武器、这马,不怕打不赢那辽朝的耶律
子了!
王帅:太好了,将官,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啊……
将官,这个月工资我怎么又比张兵少了200
文啊?
张兵:哈哈哈,你没我高啊,你不知道从咱太上
皇仁宗开始,咱宋朝就按身高发军晌吗?谁
让你才五尺六寸呢
王帅:现在咱当兵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以前
实行更戍法,部队每一两年都要更换一次驻
地,每次更换驻地我都特别紧张,害怕水土
不服,现在好了,自将兵法实行以后,有固
定的将官训练我们,战斗力也提高了,上战
场打仗也知道听谁的指挥了 。不过听说皇帝
要裁减军队呢,不知道有没有我。
孙子:(念名单)王帅,这次精简军队,你被列
入裁军名单了,哦,不对,是张兵……
王帅:真险啊(拍胸口)
张兵: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我
身材这么高。为什么呢?……
孙子:自将兵法颁布以来,我训练你们这支
队伍也有三年了,就你小子笨的要命,
比笨羊羊还笨,去年军器监发的新式
武器神臂弓,我教了你小子三个月零九
十天,你还不会,裁的就是你!……
(人物:孙子、王帅、张兵)
神入历史:
假如你正在部队服役……
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主要有?
为什么?
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置军器监等。
合作 探究
一: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二:对王安石变法如何评价?
三: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③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
④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
司马光
宋哲宗
一、变法失败原因
主要原因
二、变法的评价
1、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3、局限性:
①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②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1)变法的不足:(局限性)
(2)变法的进步意义:(进步性)
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①变法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③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王安石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A。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B。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
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C。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 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尖锐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1、(全国、天津文综卷)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
D
高考回眸
2、(江苏卷)
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免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3、(全国卷)
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阻力来自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
4、(上海卷)
在王安石变法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A
C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