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5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课件+练案(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5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课件+练案(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21 17:32:10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优化训练
基础提高
1. 基督教产生于
①罗马及其周围地区 ②巴尔干半岛 ③小亚细亚 ④巴勒斯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基督教分裂后,东正教的中心是
A、君士但丁堡 B.罗马 C.耶路撒冷 D.梵蒂冈
3. 在中世纪的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是
A.教会 B.国王 C.教皇 D.贵族
4. 下列不符合中世纪天主教在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表现的是
A.教权高于王权
B.天主教会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C.迫使各国统治者向教皇称臣
D.征收“什一税”
5.假如你生活在中世纪的欧洲,你在学校所获得的学问,主要是
A.商业知识 B.宗教服务族教会
C.人文学科 D.科学知识
6.“十字军东征”的实质是[21世纪教育网
A.反对异教徒 B.争夺“圣地”
C.掠夺土地、财富 D.扩张天主教势力范围
强化提高
7.天主教会规定统一的《圣经》版本的目的是
A.进一步钳制人民的思想
B.为了思想解放
C.为了繁荣各种文化
D.为了传播各种先进文化
8.中世纪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
①整顿教会,扩展势力②组织“十字军东征”③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④教权高于王权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9. 从右图中,你可以得到的最准确信息是
A.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21世纪教育网
B.教会向信众榨取“什一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教皇惩处持“异端”思想者
D.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10. 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的矛盾有
①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教权的矛盾②王权与教权的矛盾③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A.①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课外延伸
11. 恩格斯说:“封建制度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在尽管发生各种内部战争的条件下还是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正教徒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21世纪教育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1)天主教会是如何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的 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2)恩格斯为什么说“要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位西班牙官员
材料二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天主教是用什么手段维护统治和奢侈生活的?
依据材料二举出宗教裁判所在历史上对科学压制的罪行史实。
在阅读材料回答两题后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高考猜想
13.(2006·临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史》
材料二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个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的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于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21世纪教育网
———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史》
材料三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
(1)结合材料1回答,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21世纪教育网
(2)结合材料2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欧反封建斗争为什么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14.(2006·淄博)如何理解天主教会在14~16世纪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障碍?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 D 该题考查考生熟悉历史地理的能力。依托教材辨析可知:基督教产生于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地区。
2. A
3. A A、B、C、D四项都是封建主,而符合题干“最大封建主”之意的应是A项“教会”。
4. D 征收“什一税”是经济方面的措施。
5. B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中世纪”这一时间限制。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确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是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规定宗教神学是学校的主修科目,其他各科学习也为神学服务,因此在欧洲中世纪,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学问主要是宗教思想和从事宗教活动的一些知识。
6. D 关键抓住“实质”分析。A项是借口,B项是幌子,C项是目的, D项“扩张天主教势力范围”是实质。
强化提高
1. A 天主教会规定统一的《圣经》主要是为了加强思想专制。
2.D ④是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政治表现,可排除含有此项的A、B、C三项
3.D 本题考查阅读阐释历史图片的能力。答的关键是对图片的再认再现,图片是“卡诺莎之辱”,反映了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屈服于教皇的情景,说明了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4.B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一些君主也要求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加强中央集权,而这些都受到天主教会的阻碍。
课外延伸
11.【解析】 第(1)问要求回答中世纪时天主教会发展势力的手段,回答时,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要从教会在欧洲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回答。
答案:(1)整顿教会,建立封建性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加强对教会统治的控制;与封建王权进行权力争夺,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组织“十字军东征”,对抗东正教和伊斯兰国家,以扩张天主教的势力;对民众进行蒙昧和禁欲的说教,以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2)罗马天主教会既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又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因此,要推翻欧洲阻碍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就必须打破天主教会的势力。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第(1)题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概括;第(2)题要求学生运用史实举例;第(3)题要求结合材料和答题与材料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
(1)搜刮巨额财富;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2)欧洲封建神学的宗教裁判所曾迫害和火烧科学家伽利略和布鲁诺。
(3)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神学与世俗封建主相勾结,在经济上掠夺人民,在政治上迫害进步人士,在科学上阻止科学发展;欧洲中世纪是宗教统治的黑暗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一场反封建神学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势在必行。
高考猜想
13.【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的背景及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地位。第(1)题结合材料提炼信息,特别需要明确的就是天主教在欧洲的地位。第(2)题则通过材料概括、归纳要点。第(3)题要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答案:(1)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理论来源;占有天主教会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在各国享有特权。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21世纪教育网
(3)内因:资产阶级因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而较弱;外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
14.【解析】 考生应从当时欧洲历史发展的大势一分为多地认识天主教会阻碍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答题。
答案:①14~16世纪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产生,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无论是国内发展或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支持。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一些君主也想加强中央集权,在这种形势下,英、法、西班牙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③天主教会还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行为,这种商战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因此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共27张PPT)
思考: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公元6世纪)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
基督教(公元1世纪)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中世纪的时候,天主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东正教主要分布在拜占庭帝国和欧洲东部,新教则是改革以后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的新派别。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1)产生:
公元1世纪
(2)发展:
公元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3)分裂:
公元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
(4)确立统治:
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东正教---东欧
天主教---西欧
基督教的主要教义
原罪
救赎
原罪 ----(Original sin)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2、天主教神权统治确立的原因:
(1)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2)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
(3)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十字军东征”
(4)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4)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3、天主教黑暗统治的表现
(1)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收取什一税。
(2)政治上:权力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
(3)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术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愚人船
出售赎罪券
罗马教皇 大主教 红衣主教
主教的俱乐部
观察这些图片,大家可以获得什么历史信息?
天主教奢侈腐化、   
   荒淫无度、
   贪婪敲诈、
   教阶森严
教阶制度
教阶制是基督教逐渐形成的一种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天主教实行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主体包括主教、神父(神甫)、执事(助祭)三个品位。从教会中心至地方神职人员等级依次为: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首主教-总主教-主教-神父。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信徒
上帝
二、宗教“异端”
—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1、表现:
(1)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主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2)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主张: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3)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
主张: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1)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2)反映了市民阶层(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和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
(3)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2、实质:
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教会的矛盾斗争
3、影响:
宗教“异端”思想的共同之处:
(1)都揭露了天主教会的奢侈、虚伪和腐化;
(2)都主张取消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没收教会财产;
(3)《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4)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 托莱多 版画 罗马 1498年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火刑柱 插图画 中世纪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2)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
(1)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3)由“异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思想符合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需要。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1、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济)
2、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国家君主的反教会斗争(政治)
3、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思想)
→民族国家的发展、天主教会受挑战
→解放了人们思想,对天主教会统治形成巨大冲击
→形成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本课知识结构】:
1、经济方面:
天主教神权的黑暗统治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
2、政治方面:
(1)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不满教会的盘剥
(2)封建国家君主摆脱天主教会束缚,加强中央集权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3、思想方面:
(1)异端思想的出现
(2)文艺复兴的推动
课堂小测
1、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 )
①整顿教会拓展势力 ②组织十字军东征
③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
④教权高于王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B
3、“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
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
了。”材料集中体现了( )
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
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
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
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B
4、下图中,你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
B、教会向信众榨取“什一税”
C、教皇惩处持“异端”思想者
D、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卡诺莎晋见
D
5.下列关于宗教神学与人文主义的对比,错误的是( )
A.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B.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
C.自由平等——等级观念
D.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C
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
是欧洲中世纪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例证
华丽的祭坛
教皇出巡
红衣主教 大主教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罗马帝国”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也极大地恶化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
出售赎罪券
圣礼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