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6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复习课件、单元测评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6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复习课件、单元测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21 17:32:10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奥斯曼素丹统治埃及的政治措施有①将埃及设立为行省 ②派遣总督——帕夏 ③建立近卫军 ④保留马木鲁克,并让其担任地方长官 ⑤实行包税制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有关埃及包税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奥斯曼素丹在埃及征税的形式 B.包税制下的农民负担各种赋税
C.拿破仑统治时期废除了包税制 D.包税制下的包税人在包税区内几乎没有权力
3.18世纪末,英法侵略埃及的根本原因是
A.埃及战略地位优越 B.埃及国力衰弱
C.出于建立殖民地、拓展市场、倾销商品的需要 D.拿破仑的个人野心
4.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英国入侵埃及不同于法国入侵埃及的特点是
A.侵占埃及,建立殖民统治 B.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和扶植马克鲁克势力侵略
C.进行科学文化侵略 D.镇压人民起义
5.1798年法国远征埃及的目的有
①打击反法联盟的组织者英国  ②建立殖民地 
③威胁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印度  ④帮助埃及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18世纪末马木鲁克统治埃及时的国内政治状况是
A.农田变成荒漠 B.传统的商业和贸易萎缩
C.经济凋敝 D.马木鲁克之间相互攻伐,政局混乱
7.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材料集中体现了
A.拿破仑向东方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 B.拿破仑想到东方去巡游
C.拿破仑嫌欧洲地区太小 D.拿破仑想到东方发财致富
8.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在威胁是
A.奥斯曼土耳其  B.英国等欧洲列强  C.希腊  D.马木鲁克
10.阿里政权建立前,埃及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有
A.反对外来侵略 B.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C.反对资产阶级统治 D.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11.穆罕默德·阿里为消除马木路克势力是威胁而采取的最基本手段是
A.改革土地制度 B.武力 C.谈判 D.拉拢
12.下列关于阿里 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B. 首先发展军事工业
C.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 采取官办方式
13.阿里改革重点发展军事工业的重要原因是
A. 武装军队,抵御外来侵略,巩固统治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为发展经济奠定基础 D. 打击马木路克势力
14.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都由自己亲自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 咨议会没有实权 B. 维护专制集权 C.仍仿效欧美民主制度 D. 改革了政治机构
15.穆罕默德·阿里大力发展军事方面的措施有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实行征兵制③建立海军舰队④派遣留学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穆罕默德·阿里在改革中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根本目的是
A. 推动埃及的近代化 B. 抵御外来侵略
C.巩固统治,建立庞大帝国 D. 改善国内的文化教育
17.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的措施是
A. 取消纳税人的免税地 B. 没收违规宗教地产
C. 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 D. 确立土地私有制制度
18.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措施中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措施是
A. 在中央设立咨议会 B. 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农业
C. 改革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 D.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19.穆罕默德·阿里政治改革的影响有①结束了分裂割据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④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 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美国家改革政治体制,建立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A. 阿里真正认识到欧美国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B.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是肤浅的 C.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其目的是推行民主制度
21.阿里改革失败的外部原因是
A. 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与残暴 B. 阿里的一系列扩张战争加剧了国内形势的恶化
C. 英国等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和干涉 D. 穆罕默德·阿里的个人因素
22.下列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近代非洲历史上一次较为成功的改革
B.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埃及当时的国情
C.改革推动了埃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A.废除了包税人的土地权 B.打击了宗教长老势力
C.巩固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24.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结果的是
A.咨议会取得了实权,可以限制君主 B.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
C.结束了埃及的长期分裂和割据局面 D.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25.“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的能在一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个人。”对上述材料认识不准确的是
A.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
B.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的局面
C.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是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
D.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
26.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
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27.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①封建统治本身的弊端 ②欧洲列强的干预 ③阿里政权的穷兵黩武 ④ 奥斯曼帝国凭借强大的武力进行镇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28.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战争激化了哪些矛盾
①阶级矛盾 ②被征服地区的民族矛盾 ③列强与埃及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进步之处在于
①建立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思想文化 ③推动了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历史的进程 ④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0.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 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①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的殖民利益 ②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 ③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④穆罕默德·阿里才艺过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
31.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阵法与列国无异。”请回答:
(1)所谓“弄权之骁骑”是指什么?有何影响?
(2)所谓“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又是指什么?试举例说明。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在他出征埃及的短暂时间里,还粉碎了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这为天才的阿尔巴尼亚冒险家穆罕默德·阿里当政铺平了道路。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在1835至1848年间将大约2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是怎样粉碎“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阿里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阿里向西方学习的最终结果及其原因。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的弱点,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岳麓版《历史》选修1
材料二 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了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回答:
据上述材料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1-5 DDCBC 6-10 DACBD 11-15 AAABA
15-20 CCCBB 21-25 BDCAD 26-30 CCAB D
31.答案:
(1)消灭马木鲁克势力,消除了马木鲁克势力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指阿里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和向西方学习的措施。向西方学习如: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资金、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选派青年学生去欧洲留学;实行征兵制,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摸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等。
32.答案:(1)措施:拿破仑占领埃及后,政治上,打击腐朽不得人心的马木路克武装力量,建立各级行政机构;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 影响:为穆罕默德·阿里当政创造了条件。 (2)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翻译欧洲著作;聘请外国专家帮助建立新式的陆海军;在埃及建立近代化的工业结构。 (3)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33.问题:答案:工业生产资金匮乏;管理不善,腐败盛行;外国商人挟技居奇;广大农民不满对外战争,采取种种手段逃避兵役。 原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没有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这是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后果:生产效率低下,阶级矛盾激化,改革难以继续下去。(共32张PPT)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3)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一、阿里改革的背景
2、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3、军事力量弱小
4、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1、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和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内忧外患
——可能性
必要性
5、统治确立: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
阿里政权准备如何克服这些社会问题?其目的是什么?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阿里
1、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抵御外来侵略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
目的:
进行经济改革和军事改革
向西方学习
二、改革的内容
内容 影响


改革土地制度
发展农业
发展工业
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发展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资金;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进程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兴修水利改良农具引进新品种
鼓励种植经济作物—棉花
引进、发展机器业,创办近代工厂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商业(开罗)
外贸(亚历山大)
行政手段减少进口,保护民族工业
①废除包税制,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 ②没收了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打击了宗 教长老阶层; ③实施单一的土地税,确定了土地私有制
促进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阿里在经济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机器工业。创办的工业以军事工业最为重要,他建立了兵工厂、造船厂和火药厂。
措施 内容 影响


仿效欧美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撒拉丁城堡大屠杀)
整顿治安,消灭盗匪
加强中央集权;
稳定了社会秩序;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 地方建立起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有的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使他成为埃及的独裁者。试比较埃及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此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德国、俄国,还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仍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之下。
阿里的政治制度与同时代的英美相比,无疑是独裁的,但与仍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相比,阿里已经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君主了。
措施 内容 影响




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聘请外国专家传授技术; 选派留学生去欧洲; 出版和翻译著作
废除雇佣制,实行征兵制;按照法国模式组织训练军队;采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引进西方科技;
促进文化繁荣;
培养改革人才。
军事实力增强;
获得民族独立
穆罕默德·阿里十分崇拜拿破仑。他建立的新式军队都是按照拿破仑军队的模式建立的。他还聘请当年拿破仑手下的军官担任自己的军事顾问。图为穆罕默德·阿里和法国军事顾问在一起。
改革是如何体现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1、经济上:从西欧国家引进工业生产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政治上:仿效欧美国家改革政治体制,设国务会议 和谘议会。
3、政文化教育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传授技术,并选派大批青年赴欧洲留学,翻译大量欧美著作。
4、军事上:按法国军队的模式,组织和训练新是式军队,聘请法国军事顾问;建立军事学校,从法国等西欧国家请军事教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
三、改革的结果:失败
⑴政治方面: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为了对外战争,赋役沉重,采取强制手段征兵,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人民的反抗。
⑵经济改革的困难。一是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二是管理不善,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军官,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
⑶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将老式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有意破坏生产。
⑷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它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5)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1、扩张的情况
从1811—1841年,分四次出兵分别指向四个国家或地区,即东方的阿拉伯半岛、南方的苏丹、西北的希腊、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扩张的后果
一方面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另一方面使埃及元气大伤,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是导致阿里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阿里的对外扩张
南征苏丹
(1820—1821年)
东伐阿拉伯半岛
(1811—1818年)
西讨希腊
(1824—1827年)
北战奥斯曼帝国
(1831—1833年)
(1839—1841年)
思考:阿里对外战争与其改革是什么关系
非正义侵略战争,加速了改革的失败。
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埃及和土耳其军队对希腊的入侵,威胁了英国、法国和俄国在地中海的利益,1827年10月,三国海军一举歼灭了埃及和土耳其舰队。
⑴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奠定了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⑵经济上:促进了农业、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⑶军事上: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增强军事实力,维护埃及主权。(4)文化: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推动埃及历史进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㈠积极影响:亚非国家近代化改革的先驱
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
——“他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马克思赞扬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惟一有生命力的部分”。阿里是“唯一能用正真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
⑴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
因为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⑵经济改革的困难。
一是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二是管理不善,现役军官担任厂长,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
(3)对外扩张
㈡消极影响或局限:
(三)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
封建性质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阿里改革的性质
观点一: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
观点二:认为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为巩固封建统治、对外扩张而进行的,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造,广大农民的地位仍未变,仍是佃农,工人的地位同封建社会的农奴相似,并不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异同
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新式军队等
背景:
目的:
性质:
内容:
结果:
作用:
内忧外患
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地主阶级改革
失败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本国历史的进步。
相同
不同:
2、阿里改革较全面(如包含了政治上的加强中央集权);中国洋务运动侧重于工业、国防、教育,改革更不彻底
3、阿里改革直接引发了人民起义;中国国内较稳(处于所谓“同治中兴”之时)。
1、阿里改革在主权实际上独立的条件下,为对外扩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恶劣环境,为实现地主阶级自救。
4、阿里一度实现了富国强兵,中国没有实现“自强求富”。
1、材料一:1768年马木路克首领阿里贝伊废黜帕夏(土耳其派往埃及的最高省督)。第二年他宣布独立,自称埃及素丹和地中海及红海君主。
材料二:18世纪末,埃及农村普遍实行包税制。包税制下
包税人必须向土耳其人提前预付一年的土地税,其余可以
自行收税。包税人实际上不仅控制了土地,还控制了农民
的人身自由。当时全国2/3的土地被马木路克包税人占有。
材料三:马木路克内部派系林立,相互争斗,同派之间也
发生内讧。
从以上材料提炼马木路克在埃及社会中的地位如何?
(逐渐掌握了埃及的实权,掌握了行政、经济与军事大权。)
马木路克的统治导致了哪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战争连年、横征暴敛,最终导致社会整体萧条和埃及国力的衰弱)
2、材料一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对阿里聪明的认识指的是什么?
打击马木路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发展工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学习西方军事,建立近代化军队。
材料二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结构的变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2)据材料二概括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马木路克战士
原意:“奴隶侍卫队”
来源:中亚和高加索等地
强大:13世纪中叶,马木路克王朝建立
特点:身体强壮、好勇斗狠、训练有素、帮派仇杀。
头戴精钢打造的头盔,身披钢丝密织而成的锁子甲。武器装备包括
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锋利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坐骑
均是世界闻名的阿拉伯纯种马,身高腿长,冲刺速度极其惊人。
撒丁城堡大屠杀
“鸿门宴”
1811年3月1日,阿里以庆祝其子出征为名,邀请马木路克头目出席在撒拉丁堡举行的宴会。席间,阿里一声令下,预伏的武士将马木路克头目杀戮殆尽,从此,马木路克从埃及舞台消失了。
包税制
⑴背景: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素丹在埃及主要是通过包税制的形式征税。
⑵实质: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掠夺的一种经济手段。
⑶基本内容:
①凡是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
②包税人在包税区享有绝对的权利,包税人将土地分租给农民耕种,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征收地租和各种捐税,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
③包税权可以世袭,也能转让或出卖。
⑷影响:(经济、阶级关系)
帝国的衰微
18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帝国日趋衰微,英、法等西方国家展开了对埃及的争夺。1798年,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占领开罗,1801年英、土联合入侵埃及,迫使法军撤离埃及。法军撤离后,埃及存在着土耳其军队、英军、马木路克三股势力,政治局面仍然非常混乱。
拿破仑入侵埃及
埃及的重要战略地位?ABCD
2.目的:英法两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
法国的入侵和拿破仑的殖民政策
英国的入侵
3.过程:
1.原因: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
打击英国,变埃及为法国的殖民地,为进一步夺取印度建立有效基地。
4.法国
目标
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法国和英国
利用土耳其和马木路克势力为其服务
主观:加重了埃及社会矛盾的激化;
客观:促进埃及的觉醒
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
废除包税制;建立工厂;
促进农业发展
打击马木路克势力建立各级行政机构;
拉拢埃及上层,镇压人民反抗
影响
经济
政治
国家
统治政策
法国
英国
文化
文化侵略和掠夺
联合奥斯曼帝国,扶植马木路克势力
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1798---1801
特点及影响
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种统治客观上一定程度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马木路克),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英国与法国争夺埃及,为达到侵略埃及的目的,英国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或扶持马木路克势力,英国的侵略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你如何看待拿破仑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政治上:打击马木路克,建立各级行政机构;拉拢埃及上层;镇压埃及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建立为法军提供后勤服务的工业企业;修复灌溉系统,扩大可耕地、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科学文化上:建立埃及研究员,推进对古埃及文化的学术研究,写出多卷本的巨著《埃及纪事》;发掘埃及的大量文物并运回法国。
首先,拿破仑出于与英国殖民争霸的目的,出兵侵占埃及;
其次,拿破仑对埃及人民的反抗斗争进行残酷镇压;
第三,废除包税制后,由法国人负责征税,在经济上掠夺埃及人民;
第四,拿破仑掠夺了大量埃及的文物与国宝,将其运送回法国,体现了西方国家赤裸裸的掠夺本性。
评价:其侵略性是主要的
政治上打击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势力;
经济上废除封建的包税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文化上加大对古埃及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这一系列措施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但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在埃及的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