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导 言
距今 1 万到8000年前,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流
域已有了原始农业,而日本直至公元前 3 世纪
时,才开始由石器时代转向农耕时代。面对中国
的先进文化,特别是面对强大的中央集权的统一
的国家隋朝和唐朝,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
文化昌盛,跟中国相邻的日本抱什么态度,采取
了什么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
什么作用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探究本
课。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中华文明圈
中国是世界文明
古国,高度发达的文
明向周边地区传播,
形成了中华文明圈。
而中国与日本同处东
亚,一衣带水。相对
落后的日本处于中华
文明圈的边缘,不断积极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
身发展。
课堂设问
请思考,“日本”的名字由何而来?
“日本”就是“日出之国”的意思。第一次遣隋
使递交国书中,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
等语, “日本”一词即源于此。一般认为,日本国
名正式使用始于7世纪。
徐福东渡
中日两国友好往来源
远流长。出于躲避战乱等
原因,中国移民不断来到
日本,给日本带来了先进
的文化,如冶铁等生产技
术和儒学、佛教和道教等
文化。
徐福入海寻药到达哪
里成为千古之谜。一些学
者认为他有可能是到达了日本。
日本新宫市徐福公
园内的徐福雕像。
日本西来
公元6-7世纪,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
强大且体制完备的国家隋朝和唐朝对日本产生了
巨大的吸引力。607年,日本第一次向隋朝派遣
使者,开启了长达300年向中国学习的历程,其
中以遣唐使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
当时,日本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比较落
后,横渡波涛汹涌的大海来出使中国非常危险,
时常葬身大海。但日本为了吸收先进文化,促进
自身的发展,不畏艰险,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
使节,这也体现了日本刻苦好学的品质。
日本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其中成
行并到达长安的 13 次,每批数百人。对于人口
不足300万的日本,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人在
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当大。
使节团成员中有外交官
员、僧侣、留学生和工
艺、艺术等各方面的人
才。
遣唐使船
遣隋使和遣唐使
中日交流史上,不仅有日本
的遣唐使到中国来,也有中国人
去日本传播先进文化,鉴真就是
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鉴真受日
本的邀请,6次东渡,居留日本
10年,不仅传播了佛法,而且对
日本建筑、医学、艺术等方面都
有突出贡献。他在奈良设计创建
的仿唐寺院唐招提寺,被日本人
民看作艺术明珠。他的医术在日
本也有很大影响,被日本人誉为
“医术之祖”,“传灯大师”,为天
皇及僧人授戒,对日本文化产生
重大影响,后来他在日本圆寂,
其干漆坐像传至今日,被封为日
本国宝。
日本留学生
镇江焦山的阿倍仲麻吕诗碑
入唐学生学习时
间长,同中国人相处
时间长,不仅学习文
化知识,而且也深受
中国生活习俗的影
响,如阿倍仲麻吕,
他在中国入仕,深受
唐玄宗喜爱,与李
白,王维等交情甚
笃,后终老于中国,
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和日本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大化改新
3 世纪兴起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但国
家体制仍极不完备。天皇没有绝对的权威,豪族
势力左右了中央、地方的政权。
留学生仰慕隋唐先进的政治
经济制度。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
改革派于 645年 发动政变,推进
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中臣镰足
大化改新是日本奴隶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
结果。一方面,是劳动人民同天皇、奴隶主贵
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皇室和贵族之间
的矛盾,皇室和贵族之间的斗争趋势是不断加
强皇权,建立以皇室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大化改新又作大化革新,其主要内容是废
除大豪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皇帝体制学
习,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政
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
大化改新
日本武士像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2、内容
经济方面:
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将全国土地和人口收
归国有;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政治方面:
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实行二官八省
制,地方受中央控制;制定各种律令,用法律
的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下来;利用神话
传说确立了天皇的最高地位。
改革内容
具体内容
1、废除皇室的私地、私民,改为国家的
公地、公民。
2、实行班田制:国家班给 6 岁以上男子口
分田 2 反(即段,1 段等于 11.9 公亩),女子
为男子的2/3,奴婢为良民的1/3;6 年一班,禁
止买卖,死后归还。受田者向国家纳租、庸、
调,受田男子还须自带武器服兵役。
3、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机构,天皇之下设二
官(太政、神祗,前者总理政务),八省(中
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
宫内,由左、右大臣分管)、一台(弹正);
地方设国、郡、里。各级官吏由国家任免,废
除旧贵族的称号和特权。
3、意义
严岛神社的鸟居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2、内容
改革意义
经过大化改新,日本氏族豪族的世袭
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
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确立了天皇国
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在较短的时间内,
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课堂设问
请思考,从现代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看,
你认为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
与自己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民族吗?试举例说明。
大化改新
中国文化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营
养素,乃至影响了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茶道、面条、汤圆、豆
腐等是通过僧人传入民众的。奈良(平城京)时
期,中国的音乐歌舞——散乐传入日本,与日本
传统歌舞结合,演变成“能乐”。书法等艺术也为
日本人所喜爱和摹写。中日两国文化也有许多共
同之处,当时都是农耕民族,都受儒教的影响,
都使用汉字,都使用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
甚至许多传统节日也一样。这些都是受中国文化
影响的结果。
大化改新
透过雄伟壮观的平城京遗迹和出土的木简、土器等
文物,一个繁华的、急切模仿大唐盛世的天平时代就在
我们的眼前。
(鬼瓦) (出土木简)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日本
的和服与
妇女的发
式都与唐
朝相似。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朱雀门
奈良唐招提寺
大阪城堡
京都西本愿寺
京都金阁寺
奈良(平城京)东大寺
京都平安神宫
感悟与反思
隋唐对日本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日本
更是极力推崇和效仿中华文明。日本的 “ 拿来
主义 ” 可谓颇有成效,可是现在我们这泱泱大
国却无法再以高姿态去对待这 “ 弹丸之地 ” 了,
而日本也没有丝毫感谢这个 “ 恩人 ” 。强大就
是道理。那么正处于劣势的我们应该有日本的
学习精神,仿效不是为了复制,而是为了更好
更强。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日本学习唐制的目的,内容,以及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2.基本技能:学会比较相似历史事件,学会认知历史事物。
3.情感培养:通过学习本课知识,认 ( http: / / www. / )识改革创新的艰辛性;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的认识性和前景的光明性。21世纪教育网
【学习重 ( http: / / www. / )点】大化改新内容的分析;分析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21世纪教育网
1、是什么使得日本派遣使者来中国成为可能?
条件:
(1)两国同处于东亚,一衣带水。
(2)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向周边地区传播,形成了中华文明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日本自身的努力(为了达到目 ( http: / / www. / )的不畏艰险的精神)。
2、日本派遣隋使和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和简单过程如何?
·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促进自身发展。21世纪教育网
·过程:中日友好往来源远流长
607年第一次派遣隋使;21世纪教育网
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3、日本派遣使者来中国有何重要作用?
(1)促进 ( http: / / www. / ) 中日文化 交流。
(2)促进 日本社会文化 发展。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1)豪族(中央、地方)与中央政权矛盾 ( http: / / www. / )尖锐
(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21世纪教育网
(3)改革派建立新政权(最重要)
2、措施:
(1)推行公地公民制
经济 (2)实行班田收授法
(3)实行租庸调制
措 ( http: / / www. / )
中央
(1)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施 (官制) 地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政治 (2)制定律令
( http: / / www. / ) (3)神化天皇
3、作用:(改革影响)
①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②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了天皇的地位;
③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