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背影》
一、教学目标(三维):(一)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二)理解关键词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三)感受浓浓的父子深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抓住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形象的刻画,指导学生感悟作品文字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启发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2. 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使学生受到感染,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1.听准语音语调,扫清文字障碍。 差使 交卸 狼藉 簌簌 典质 颓唐 琐屑 蹒跚 迂腐 2.领会关键词句,体会感情。(四)整体感知,初步研读课文1. 划分文章结构2. 全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或者最感人的句子和场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四人一小组自由发言,说明被感动的理由,并互相描述,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例: (1)父亲送别儿子时说的几句话。 (2)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场面。 (3)父亲信中的话。 (4)我眼中看到的父亲的背影。请学生将这几处标出,并齐读,体会父子深情。3. 讨论: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这一道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说出中心内容即可,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目的在于培养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 教学随笔:
第1课《背影》教案
4. 理解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问: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的离别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1)明确: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父亲还账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2)用低沉的语调齐读这两段文字。5. 文中四次写到“背影”,组织讨论,体会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组织小组讨论:文章写了几次背影 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 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为什么 明确: (1)①难忘背影②刻画背影③惜别背影④再现背影 (2)(提示:找动词、形容词)如:“探”表明父亲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肥胖的身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把父亲爬月台时的艰难动作,写得栩栩如生。 (3)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体会作者在朴实、细腻的叙述中所蕴涵的深情。 (五)结束语 有人说,父爱如大海般深沉;有人说,父爱似天空般广阔;也有人说,父爱像郁金香一样凝重而含蓄。那么,我们该选择一个怎样的意象来界定文中的这位父亲呢 让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去走近这位父亲,感受这份亲情。 (六)布置作业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2. 熟记生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在课文后的“字词积累”中任选五个造句。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见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这个背影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些在默默操劳着、默默关心着我们的父亲。这是一个怎样让人心动的背影呀!请大家拭去眼际感动的泪花,用我们的双眼来捕捉这清晰的瞬间,用我们的心灵来感悟这博大的父爱吧! (二)学习探究,继续研读课文 1. 再读课文,围绕“五句话”和“四次流泪”进行课堂讨论交流。提问: (1)送别过程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 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和含义 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明确:是对儿子的劝解和宽慰。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明确:“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是说叫别人去不放心。体现了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③“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明确:细心关照之后,又想起儿子路上口渴的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明确:惦记儿子一路是否安全,叮咛儿子来信好让自己放心。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 明确: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里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 小结:父亲的话虽寥寥数语,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深刻地揭示了父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2)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作者是通过什么细节表现出来的 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 表现出怎样的感情 睹家境、想父母——悲哀 望父买橘——感激 父子离别——不舍 再现背影——伤心泪(体贴父亲) 以上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并交流,教师归结。 (3)根据以上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你能具体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父子情”吗 提示:父亲疼爱儿子,儿子体贴父亲。(展示课件) 2. 用低沉舒缓的语调齐读最后一段,再次体会父子深情。 (三)总结全篇 提示:1. 朴实的语言中饱含的感情。 2. 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叙事抒情。 3. 深入体会这种“父子深情”。 (四)情感迁移 (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1. 提示:20世纪80年代初,这幅画一经发表,就感动了很多人。欣赏这幅画,结合课文内容和你自己的体验,说说他的感人之处。 2. 小组讨论后,各组代表发言。 (五)课外作业 一个山里的孩子写道:“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你也试着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一下养育你的亲人。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