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一章 03 集合关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
【单点理解】
1.已知集合A={a,b,c},下列可以作为集合A的子集的是( )
(A ) a (B) {a,c} (C) {a,e} (D){a,b,c,d}
2.下列与集合A={1,2}相等的是( )
(A){1,2,3} (B) (C) (D)N
3.已知集合,,则( )
(A) M=N (B) (C) (D)M与N无包含关系
4.下列图形中,表示的是( )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组合掌握】
6.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 ;(2){1,2,3} N;
(3){1} ;(4)0 .
7.设集合A={1,2,3,4},,若满足,求实数a的值集合.
8.设集合A={a,b,c,d,e},试写出包含a, c的集合A的子集.
9.已知集合,集合,若,求实数a的值的集合.
【综合应用】
10.已知集合,,若满足,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1.设集合,,若满足,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2.已知集合,,,若满足,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必修1第一章 03 集合关系
1.B;
2.C;
3.B;
4.C;
5.B;
6.(1);(2){1,2,3}N;(3){1};(4)0;
7.;
8.,,,,,,;
9.;
10.;
11.;
12..
M
N
(B)
M
N
(A)
M
N
(D)
N
M
(C)必修1第一章 05 函数
班级 学号 姓名 .
【单点理解】
1.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 .
2.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函数由 、 、__________三个要素构成.
3.已知函数,则 , .
4.下列各组中的函数与相等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各图形中,不可能是某函数的图象的是( )
(A) (B) (C) (D)
【组合掌握】
6.已知集合,,则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共有几个?并将它们分别表示出来?
7.如右图,有一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铁皮,将其四个角各裁去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无盖的盒子,设盒子的体积为V,求体积V以为自变量的函数式.
8.已知集合,,:A→B是从集合A到B的映射:,求A中元素3在B中的对应元素和B中元素在A中的对应元素.
9.已知函数,求、的值.
【综合运用】
10.若函数,求的解析式以及的解析式.
11.集合,,那么可建立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个数有多少?从B到A的映射个数有多少?
12.若一次函数满足,求函数的解析式.
必修1第一章 05 函数
1.惟一确定的数,函数;
2.对应关系、定义域、值域;
3.14;2;
4.D;
5.B;
6.4;
7.;
8.,;
9.,;
10.;;
11.8个,9个;
12.或.
x
y
O
x
y
O
x
y
O
y
O
x必修1第一章 11 函数奇偶性
班级 学号 姓名
【单点理解】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 ;
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 .
2.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 )
(A)(B)(C)(D)
3.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的是( )
(A)(B)(C)(D)
4.已知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函数图象关于x轴对称 (B)函数图象关于y=x轴对称
(C)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D)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
5.已知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函数图象关于x轴对称 (B)函数图象关于y=x轴对称
(C)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D)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
【组合掌握】
6.判断并证明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2); (3).
7.已知函数.
(1)若函数为奇函数,求实数a,b,c满足的条件;
(2)若函数为偶函数,求实数a,b,c满足的条件.
8.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求不等式的解集.
9.已知函数.
(1)求证函数是偶函数;(2)试画出函数的图象;
(3)根据函数图象,试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综合应用】
10.若函数是奇函数,当时,,试求函数在时的解析式.
11.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奇函数,且在单调增.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2.已知函数是定义域上的偶函数,若函数在单调增,试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之.
必修1第一章 11 函数奇偶性
1.关于原点对称:;关于y轴对称:;关于x轴对称:;
2.C;
3.C;
4.D;
5.C;
6.(1)偶函数,提示:;(2)非奇非偶;(3)奇函数,提示:;
7.(1)若函数为奇函数,;(2)若函数为偶函数,;
8.如图所示,;
9.(1)证明提示:;
(3)增区间:和;减区间:和;
10.(注:任意取,所以,所以);
11.(注:即);
12.函数在上单调减。证明略.
3
6
0
3
6
0
第8题
(2)必修1第一章 02 集合表示
班级 学号 姓名 .
【单点理解】
1.方程的解集是( )
(A){1} (B){} (C)1, (D){1,}
2.不等式2x-3<1的解集是( )
(A)(-∞,2] (B)(-∞,2) (C)(2,+∞) (D)
(注:区间是一类特殊集合的一种表示方法,请参阅函数一节内容)
3.用列举法表示小于10的正奇数所组成的集合 .
4.用描述法表示被3除余1的集合 .
5.设集合A={ x│x >2},a=,则a A.
【组合掌握】
6.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2-16=0的解集; (2)不等式3x-1>5的解集.
7.若集合,求实数a的值.
8.若集合有且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9.若集合,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综合应用】
10.已知集合,若2∈A,求实数a和集合A.
11.已知集合,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为,求实数a,b的值.
12.已知集合A={ x∈Z│∈Z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必修1 第一章 02 集合表示
1.D;
2.B;
3.;
4.;
5.;
6.(1)方程x2-16=0的解集:;(2)不等式3x-1>5的解集:;
7.;
8.;
9.;
10.;;
11.;
12.,提示:.必修1第一章 01 集合
班级 学号 姓名 .
【单点理解】
1.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
2.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 的.
3.自然数数集记作 ;整数集记作 ;实数集记作 .
4.下列选项中元素的全体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学校篮球水平较高的学生 (B)校园中长的高大的树木
(C)2007年所有的欧盟国家 (D)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3∈N (B) (C) (D)1.732∈N
【组合掌握】
6.如果方程的解集中没有实数元素,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7.已知集合M={a,a2},求实数a不能取到的值.
8.已知方程的解集中的一个元素为1,求实数a和该方程的解集.
9.已知方程.(1)若方程的解集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b满足的关系式;
(2)若方程的解集有两个元素分别为1,3,求实数a,b的值.
【综合应用】
10.已知方程的解集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值.
11.已知集合A={1,-2,x2-1},B={1,0,x2-3x},且A= B,求x的值.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集合表示直线2x-y =1,从这个角度看,集合表示什么?试判断2∈B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必修1 第一章 01 集合
1.元素;集合;
2.确定;相等;
3.N ;Z ;R ;
4.C;
5.B;
6.;
7.0或1;
8.;{1,2};
9.(1);(2),;
10.,或;
11.;
12.表示点(2,3);不成立,因为集合B是点集.必修1第一章 04 集合运算
班级 学号 姓名 .
【单点理解】
1.设集合A={1,2,3,4,5},集合B={1,3,5,7,9},则= .
2.设集合A={a,b,c},集合B={a,b,c,d,e},则= .
3.设全集U={1,2,3,4,5,6,7,8},集合A={1,3,4,5},则= .
4.已知集合A={0,x},集合B={1,2},若,则x=( )
(A) 0 (B) 1 (C) 2 (D) 0或1或2
5.已知集合A={1,2,x},集合B={2,4,5},若={1,2,3,4,5},则x=( )
(A) 1 (B) 3 (C) 4 (D) 5
【组合掌握】
6.已知集合,集合,求,.
7.已知集合,集合B={1,3,5},集合C={2,4,6,8},求,,,.
8.已知集合,集合,若满足,求实数a的值.
9. 已知全集U={1,2,3,4 ,5},若=U,,,试写出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A和B.
【综合应用】
10.已知集合,集合,集合,求,,.
11.已知集合A={1,9,a},集合,问:是否存在实数a,使和
同时成立.
12.已知集合,若是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集合
,满足,,求实数a,b的值.
必修1第一章 04 集合运算
1.{1,3,5};
2.{a,b,c,d,e};
3.{2,6,7,8};
4.C;
5.B;
6.;;
7.={0,2,4,6,7,8,9};={0,1,3,5,7,9};={0,7,9};=A;
8.;
9.A={2,3,4};B={1,3,5};
10.;;;
11.;
12.,.必修1第一章 12 复习练习A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若A={, 则A为 ( )
(A) (B) (C) (D)
2.已知,,则 ( )
(A)R (B){|-1} (C){|>-1} (D){|>2}
3.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 ( )
(A), (B),
(C), (D),
4.现有一组实验数据见表:
t 1.99 3.0 4.0 5.1 6.12
v 1.5 4.04 7.5 12 18.01
下列函数中最接近于t、v关系的一个是 ( )
(A)v=2t -2 (B)v=2t -1 (C)v= (D)v=
5.如果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a≤-3 (B) a≥-3 (C) a≤5 (D) a≥5
二.填空题
6.被2除余1的正整数集合用描述法表示为 .
7.设和都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则函数是 函数.
8.从集合到集合{3,4}的不同映射共有___________个.
9.函数的增函数区间为 .
10.若是奇函数,当时,则当时 .
三.解答题
11.设全集U=R,集合A={|方程有实根},求CUA .
12.已知函数,(a∈R,且a为常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2)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13.已知函数,
(1)讨论f(x)在上的单调性;(2)求函数f(x)在上的最小值.
必修1第一章 13 复习练习A
1.B;
2.D;
3.A;
4.C;
5.A;
6.{};
7.偶;
10.4;
9.;
10.;
11.{};
12.(1)定义域为{x|x≠-1};(2)当a=1时,值域为{y|y≠1};
13.(1)利用定义可证在上递减;(2).必修1第一章 13 复习练习B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设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个数为( )
(A)1 (B) 2 (C)3 (D) 0
2.已知集合,,则 ( )
(A){1} (B){(1,1)} (C)R (D)
3.函数的图象是 ( )
4. 设全集U={ 1,2,3,4,5 },A={ 1,3,5 },则CUA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
(A)4 (B)3 (C)2 (D)1
5.函数在上有最大值6,最小值5,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6.周长为铁丝弯成下部为矩形,上部为半圆形的框架(如图),若矩形
底边长为,则此框架围成的面积与的函数关系式 .
7.已知映射:→,则→ .
8.已知函数则= ; .
9.设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
10. 已知集合M={,试写出集合S={=nm , m}中的所有元素 .
三.解答题
11.已知集合A={x|2a+4x+1= 0 ,aR , xR }最多只含有一个元素,试求a的值组成的集合.
12.已知函数,
(1)求;(2)试求的值.
13. 已知二次函数为常数,且)满足条件:,且方程有等根.
(1)求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实数使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和,如果存在,求出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必修1第一章 13 复习练习B
1.C;
2.D;
3.C;
4.B;
5.D;
6.;
7.;
8.;;
9.;
10. 1,2,-3,-6;
11.{};
12.(1)1;(2),提示:用第(1)题的结论;
13.(1);(2)存在m= -2,n=0满足题设条件.
(D)
o
(B)
-1
1
(C)
1
-1
(A)
1
-1
C
D
第6题
A
B
2x必修1第一章 08 分段函数
班级 学号 姓名 .
【单点理解】
1.已知函数,则= ; ; .
2.函数,若,则的值为 .
3.某商品销售时,一次购买不超过10件,按每件10元售出,超过10件,超过部分每件打九折销售,现某人购买这种商品件,付款元,则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4.已知函数,则( )
(A) 4 (B) 1 (C) 0 (D)-1
5.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
【组合掌握】
6.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求的解析式,并指出其定义域和值域.
7.作出函数的图象.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不超过500元 5%
超过500~2000部分 10%
超过2000~5000部分 15%
… …
8.法律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160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16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分段累加计算:
某人一月份应交纳税款26.8,求他当月的工资.
9.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求函数的解析式.
【综合运用】
10.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地到150千米远处的地,在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地. 把汽车离开地的路程(千米)表示为时间 (小时)(从地出发开始)的函数,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11.在矩形ABCD中,AB=4,BC=3,动点P从A点出发,沿着矩形的边按A→B→C→D→A的顺序运动到A,设点P到对角线AC的距离为,点P所经过的路程为,将表示成的函数,并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12.设,,求的解析式,并求的定义域和值域.
必修1第一章 08 分段函数
1.-17;8;;
2.;
3.D;
4.A;
5.C;
6.;
7.
8.2118;
9.;
10.;
11.;
12.;[-3,3];[-1,3]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1
1
1
-1
-1
-1
1
1
2
2
-1
-1
O
O
O
O
-1
1
O
O
O必修1第一章 09 函数单调性
班级 学号 姓名 .
【单点理解】
1.已知函数是上的单调函数,若,,则函数在上是单调 函数.
2. 如图所示,
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单调减区间是: .
3.下列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单调增函数是( )
(A) (B) (C) (D)
4.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 )
(A ) (B) (C) (D)
5.函数在下列哪个区间上是的单调减函数( )
(A) (B) (C) (D)
【组合掌握】
6.求证:在R上是增函数.
7.如果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8. 试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9.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2)判断该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之.
【综合应用】
10.已知函数.
(1)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11.判断函数在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之.
12. 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必修1第一章 09 函数单调性
1.减函数;
2.增区间是:;减区间是:和;
3.C;
4.D;
5.B;
6.证明略;
7.,(注:);
8.增区间是:;减区间是:;
9.(1)定义域:(2)单调增,证明略。
10.(1)
(2)增区间是:和;减区间是:和
11.单调增,证明略;
12.(注: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必修1第一章 10 函数最值
班级 学号 姓名 .
【单点理解】
1.已知函数,,则该函数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
2.函数在定义域上有最 值 .
3.已知函数,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
(A)函数在定义域上有最小值;
(B)若,则函数有最大值7,最小值5;
(C)若,则函数无最大值,但有最小值5;
(D)若,则函数无最值.
4.已知函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函数有最大值2 (B)函数有最小值2
(C)当时函数有最大值2 (D)当时函数有最大值2
5.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函数的最小值是 (B)函数的最大值是3
(C)函数的最小值是0 (D)函数的最大值是3
【组合掌握】
6.已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求实数m的值;并根据所求的m的值求函数在上的最值.
7.已知函数,,求该函数的最值.
8.已知函数,,求该函数的最值.
9. 已知函数,试求该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最值.
【综合应用】
10.某公司要生产一种产品,必须向另一公司租一种机器,出口该产品将获得利润.若获得的年利润与租机器的年租金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单位为万元.那么当机器的年租金为多少万元时,该公司的年利润最多?最大年利润是多少?
11.已知函数.
(1)写出该函数的单调区间;(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值.
12.已知函数.
(1)试讨论函数在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之;
(2)由(1)试求函数在上的最值.
必修1第一章 10 函数最值
1.最大值3;最小值-1;
2.有最小值1;
3.C;
4.D;
5.D;
6.;最小值1;
7.最大值17(x=-3时);最小值1(x=1时);
8.最大值;最小值2;
9.时,无最大最小值,函数值恒等于1;时,最小值为1;时,最大值为1;
10.当机器的年租金为92万元时,该公司的年利润最多,最大年利润是5444万元;
11.(1)增区间是:和;减区间是:和;(2)最大值12;最小值0;
12.(1)增区间是:;减区间:(2)当时,取到最小值.必修1第一章 07 函数的表示
班级 学号 姓名
【单点理解】
1.对于函数,我们有三种表示法,分别是 、 、 .
2.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解析式为= .
3.已知函数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x 1 0 1
1 2 3 4
则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
4.某人从A地跑步到B地,随路程的增加速度减小,以纵轴表示离B地的距离,横轴表示出发后的时间,则下列图形较符合该人走法的是( )
(A) (B) (C) (D)
5.直线与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
(A)4个 (B)3个 (C) 2个 (D)1个
【组合掌握】
6.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
(2)已知函数如下表所示:
-2 -1 0 1 2 3 4
-1 0 1 2 3 4 5
7.已知,求与的解析式.
8.某公司八年来生产的某种产品的累积总产量C关于时间t(年)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如图所示,请说出这八年来年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9.若二次函数满足:.求的解析式.
【综合运用】
10.已知函数(为常数,且),满足,有唯一解,求函数的解析式和的值.
11.已知满足,求.
12.把半径为10厘米的半圆形铁皮锯成一个等腰梯形,梯形下底AB的长等于圆的直径,上底CD的端点在圆周上.设等腰梯形ABCD周长为厘米,腰长为厘米,求出与的函数关系式.
必修1第一章 07 函数的表示
1.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2.;
3.[-1,1];{1,2,3,4};
4.D;
5.A;
6.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在直线上的7个点;
7.,;
8.前三年逐步递减,三年后停产;
9.;
10.,;
11.,提示:用替换;
12.,.
-1
2
x
y
O
第2题
O
t
O
t
O
t
O
t
d
d
d
d
C
t
O
3
8
A
B
C
D
E必修1第一章 06 定义域和值域
班级 学号 姓名 .
【单点理解】
1.函数的定义域是 .(用区间表示).
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值域为 .
3.函数的定义域是[1,2],则的定义域是 .
4.下列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不同的是( )
(A) (B) (C) (D)
5. 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2,0] (B)
(C) [1,5] (D)
【组合掌握】
6.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0,2],的定义域为[1,3],且,求的定义域.
7.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 .
8.求函数的值域
(1); (2); (3).
9.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1,2],求的值域.
【综合运用】
10.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2,2],求函数与的定义域.
11.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1,3],分别求和的定义域.
12.为何值时,函数的定义域为R.
必修1第一章 06 定义域和值域
1.;
2.;
3.[0,1];
4.B;
5.D;
6.[1,2];
7.(1);(2)[-3,1];(3)R;
8.(1);(2);(3);
9.[1,2];
10.[0,4];;
11.[-1,8];;
12..
O
-2
1
3
5
x
y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