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阿长与《山海经》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 阿长与《山海经》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31 16: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凡人真情
9.阿长与《山海经》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憎恶(   )  孤孀(  )  掳去(  )  粗拙(  )
骇(  ) 疮疤(  ) 惶急(  ) 和蔼(  )
霹雳(   ) 震悚(  ) 诘问(  ) 惧惮(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福jú(  )  xù(  )说  烦suǒ(  ) 渴mù(  )
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震悚:
(2)诘问:
(3)霹雳:
(4)    :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5)    :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6)    :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4.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   家、   家、   家。1918年,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两次出现“伟大的神力”,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2)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如何理解“仁厚黑暗的地母”的形象?
参考答案
1.zēng wù shuāng lǔ zhuō hài chuāng huáng ǎi pī lì sǒng jié dàn~
2.橘 絮 琐 慕
3.(1)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2)追问;责问。
(3)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文中指受到了极大的震撼。(4)面如土色 
(5)深不可测 
(6)情有可原
4.文学 思想 革命 狂人日记 呐喊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5.(1)第一处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包含着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出阿长的无知和可笑,为下文阿长出乎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第二处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伟大的神力”虽带夸张意味,却是作者以孩童的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2)变化:不大佩服她——讨厌、不耐烦——产生空前的敬意——敬意逐渐淡薄,最终完全消失——又产生新的敬意。
“憎恶、讨厌”是作者儿时的心理,在具体的描写中流露出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文章结尾处补叙阿长的身世,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理解。
(3)中国民间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地母”就是地神,“地神”是黑暗而又仁厚的,阿长埋在地下,鲁迅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灵魂得以永安,感情深沉,真挚感人。